收藏 分销(赏)

高三语文小说类要点二分析人物形象教案.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00072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小说类要点二分析人物形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小说类要点二分析人物形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小说类要点二分析人物形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小说类要点二分析人物形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小说类要点二分析人物形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三语文 小说类要点二 分析人物形象教案高考题型:题型1、分析人物形象。常见问法:(1)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如:(10辽宁卷)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10年山东卷) 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4分)答题模式:(1)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答题方法:直接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题型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

2、法和作用。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如:2010山东卷: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题方法:文章通过XX描写(或手法),表现了XX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题型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常见问法:有人认为XXX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种观点加以探究如:二十年以后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

3、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答题方法:观点 人物的性格特征 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三、鉴赏小说人

4、物形象的切入点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也就是说从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入手,从人物的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入手。从人物活动的典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含人物间的关系-常有对比、衬托)入手。从作者的评价。 四、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探究题的答题要素回答鉴赏探究题时要注意的问题:观点要

5、明确。要明确鉴赏探究要素,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扣紧文本)。答题方法:(观点) 人物的性格特征 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塑造手法人物的意义或作用(主题)解答探究性阅读题,行文的结构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应题,表明观点; 结合论据,分析论证; 总结点题。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1、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2、分点陈述理由,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总结自己的观点)3、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避免出现病句。4、注意安排好字数,答题不要太少,也不要太烦琐,不超出范围。(有些阅卷老师会按书写是否美观给印象分!)先写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或“我赞同”分析自己的理由,“理由:12

6、3”可加总结句,“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理由:抓描写,联情节五、示例 阅读木笛思考:问3、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题型: 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方法: 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 身份: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场面2:提出换曲的要求 大师的神情场面4:奏乐凭吊灵魂 大师的高度称赞 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12月13号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答案: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问4、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题型: 指认小说对人物

7、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 分析:“小心谨慎地” 珍爱 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答案:通过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问5、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题型: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外貌描写方法: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结合“请求更换曲目”和“伫立纪念碑前”这两件事思考。答案: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六、小结回顾 考试要点二 揣摩人物形象 题型: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方法:

8、从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入手,从人物的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入手。从人物活动的典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含人物间的关系-常有对比、衬托)入手。从作者的评价。七、课堂练习练习1:高尚的施舍(1)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母亲指着门前一堆砖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吧。”(2)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3)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的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

9、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4)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li)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了。(5)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6)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您!”(7)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凭自己力气挣的工钱。” (8)乞丐说:“我不会忘记您的。”对母亲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9)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

10、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10)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又叫乞丐把砖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屋前?”(11)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屋后都一样。”/(12)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13)母亲摸着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14)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的那堆砖就在屋前屋后搬来搬去。(15)几年后的一天,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16)老板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

11、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叫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17)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18)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我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19)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20)“为什么?”(21)“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22)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了。”(23)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问: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题型: 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回忆刚才讲的方法: 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放在一定的

12、社会历史背景下 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家门口:母亲要求乞丐搬砖可母亲指着门前一堆砖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吧。”她故意用一只的手搬,“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递给乞丐20元钱“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凭自己力气挣的工钱。”“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家:独臂董事长答谢母亲,母亲谢绝“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答案:练习2:一笔圆 刘绍棠(1)念完了大学,被分配到这个远郊小县,坐了22年冷板凳。忽然“年龄最重要,学历是个宝”,他一下子就成

13、了热门货,从微不足道的广播站编辑,旱地拔葱,一跃而为新设立的县政府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2)这个“综办”,是个上不着天下不挨地的衙门,权宜而设的临时建制。不过,公安、司法、工商、民政、房管、环卫、教育、卫生等等方面的公文,都要从这个衙门口穿梭往返;他的职权便是将这些公文分门别类,审读画圈,或呈送上级批示,或转交下级处理,实际上干的是收发工作。案头等候上呈下转的公文一尺多高,新到的请示报告还源源不断地送来:两名专司递送之职的科员,你出我进,马不停蹄。他必须一目十行,手不停画,才能避免供不应求,葬身文山脚下的命运。(3)要想当官儿,先学画圈儿。画圈儿虽是雕虫小技,从中却可以看出功夫的深浅,地位的尊

14、卑,身份的高低,官爵的大小,不能掉以轻心,不当回事儿!(4)他比阿Q更专心、更用力,但是画出的圈儿,却并不见得比阿Q画的圆多少。两位递进公文的科员,当场就掩嘴吃吃发笑;拿回大办公室,更招来一阵哄堂大笑。他感到大丢面子,羞得无地自容。(5)晚上下班,他神情沮丧地回到家里。/(6)“喂!吃过晚饭,你教我画圈儿。”(7)妻子是中学教员,教几何的,精通此道。/ (8)这位几何教师下了班比上班还忙,正在厨房里择菜、洗菜、切菜、炒菜,淘米、做饭像被一条无形的鞭子抽得团团打转的陀螺。(9)“我哪儿有那个闲工夫?100本作业,100份考卷儿,够我忙个通宵的!”(10)“我在公文上画的圈儿不圆,有的像龇牙的石榴

15、,有的像撅嘴儿的桃子”(11)“官儿大标准,不圆也是圆的!”(12)唉!与其低声下气争取外援,不如发愤图强自力更生。(13)果然,天下无难事,铁杵磨成针。动手而又动脑,连画半个来月,便功到自然成;不但一笔成圆,气死圆规,就是双管齐下,也不差分毫。部下们非但不再窃笑、讥笑、耻笑,而且交口称赞:“如此高深造诣,愧然画蛋的达芬奇,堪与西太后的一笔寿媲美。”(14)圈儿画圆了,肚子也圆了,发了福才显得官体富态嘛。(15)只是官气越来越重,回到家里还舍不得放下在办公室里的架子,对糟糠之妻也横挑鼻子竖挑眼起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阴沉着脸抱怨妻子的烹调是粗制滥造。(16)“我忙得贼死,干这个想那个,怎么能

16、精雕细刻?”/(17)“一心不可二用呀?”(18)“我有几张直观教学的图表,你帮我画几个圆,我就能全神贯注了。”(19)“那圆圈儿事关重大,是随便画的么?”/(20)他官声官调,同时拉长了脸。1 .把握故事情节抓住场面两个 办公室里:对职位的描述、画圈的作用、遭嘲笑 家里:要求妻子教他画圆、自学成材办公室里:受尊重 家里:摆官腔寻找线索圈 理清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问:办公室主任的妻子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写她?方法: 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县政府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的妻子、中学数学教员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下了班比上班还忙,正在厨房里择菜、

17、洗菜、切菜、炒菜,淘米、做饭“我哪儿有那个闲工夫?100本作业,100份考卷儿,够我忙个通宵的!”“官儿大标准,不圆也是圆的!” “我忙得贼死,干这个想那个,怎么能精雕细刻?”“我有几张直观教学的图表,你帮我画几个圆,我就能全神贯注了。”答案:练习3:神枪耿黑头(梗概) 耿黑头的外貌黑得出格,他的头发、眉毛、胡子“黑得不得了”,脸蛋、脖子黑得像锅底。同时,他整天都是一幅脏兮兮,黑乎乎的样子。 耿黑头在武艺上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强本领,“他枪打得准,百发百中”,“百步之内可以打灭香火,千尺以上可以击中飞鸟”,以至当时的敌伪军在互相诅咒时,都以遇到耿黑头作为一种报应。/ 然而恰恰正是这样一个武艺

18、高强的神枪手,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却失手了,他在40米外枪击一个伪军小队长时,子弹没有打中目标。这个时候的耿黑头却十分机敏,他对那个吓瘫在地的伪军小队长说,死要让你死个明白,他诉说了伪军小队长的罪状后,才一枪把他的脑袋开了瓢。接着,他又对跟随伪军小队长的小兵说:回去告诉他们,你黑头爷爷的子弹不光长眼睛,还能勾魂!你没见不用往他身上打,从他头顶上这么一过,他就三魂出窍了! 1、请简要概括耿黑头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2、请赏析神枪耿黑头中耿黑头这一人物形象。答题思路:揭示形象类别(简要概括形象种属、描写手法)分述性格特点(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简析形象意义(也可不谈)八、练习探寻规律: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环境

19、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抓肖像; 抓语言; 抓动作(所做的事);抓神情; 抓心理; 抓人物之间的关系。4、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九、巩固练习(09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一、董师傅游湖 宗璞 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若让那些教师们来说,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他在校园里各处修理门窗,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或学生宿舍。都有他的业绩。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那是他的杰作。 董师傅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若是有人了解

20、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教师住宅里老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来了。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 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董师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 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校园渐向公园靠拢。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一个“五一”节,董师傅有一天假。他傍晚便来到湖边,看远处楼后夕阳西下,天渐渐暗下来,周围建筑物上的彩灯突然一下子都亮起来,照得湖水通明。他最

21、喜欢那座塔,一层层灯光勾勒出塔身的线条;他常看月亮从塔边树丛间升起。这时月亮却看不见。也许日子不对,也许灯太亮了。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他无所谓。 有人轻声叫他,是前日做活儿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乡,名唤小翠。她怯怯地说:“奶奶说我可以出来走走,现在我走不回去了。”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 “我送你回去。”想一想,又说:“你看过了吗?”小翠仍怯怯地说:“什么也没看见,只顾看路了。”董师傅一笑,领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座小桥上,指点说:“从这里看塔的倒影最好。”通体发光的塔,在水里也发着光。小翠惊呼道:“还有一条大鱼呢!”那是一条石鱼,随着水波荡漾,似乎在光辉中跳动。又走过一座

22、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可以环顾四周美景。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亭中有几幅楹联,他们并不研究。董师傅又介绍了几个景点,转过山坡,走到那座仿古建筑前,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小翠一路赞叹不已,对雕花窗户没有评论。董师傅也不在意,只说:“不用多久,你就惯了,就是这地方的熟人了。大家都是这样的。”他顿了一顿,又说:“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对着这湖、这树,倒不觉得好看了。” 俩人走到校门口,董师傅在一个小摊上买了两根冰棍。俩人举着冰棍,慢慢走。一个卖花的女孩跑过来,向他们看了看,转身去找别人了。不多时,小翠说她认得路了。董师傅叮嘱小

23、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自己转身慢慢向住处走去。他很快乐。【试题解析】不同的文体,考查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小说,按其基本要素,必然会涉及“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小说主题”“写作技巧”以及一个所谓的“探究试题”。1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4分) 12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7分)1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6分) (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14这篇小说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8分) (1)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

24、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说出两点即可)(2)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11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把握、概括;12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归纳;13题,考查对作者所用写作技巧以及从某一个特定角度对文章某一语句、段落的赏析; 14题,要求探究的两个问题,分别涉及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对作品作个性化的解读。二、(08宁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寥寥无几了。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

25、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

26、,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

27、,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

28、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

29、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 B.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 C.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 D.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E.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12.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13.小

30、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九、巩固练习一、董师傅游湖 1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4分) 【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解析】本题的设置过于简单,考查的意义不大。本来小说的情节就简单,再加上题目已经给出了小说的中心事件。但可能有不少考生被题目唬住了,反而简单的题目繁做,因答案不简明而丢分。评分细则:回答“董师傅领小翠游湖”,4分;回答“董

31、师傅游湖”,2分; 回答“董师傅送小翠回家”1分。注意两点:一.紧扣主要情节评分;二.“游湖”“参观湖边景色”“环顾湖上风光”“看到湖中景色”也算对。这个4分的题目,其答案就一句话,不足10字的一句话,很是出人意外。小说题目是“董师傅游湖”,这就是以基本事件为题目,当然也就提示了小说的基本情节。但是题目问的是小说的“主要情节”,答案要从第5段寻找。前4段是“面”上的描述,是静态的刻画;第5段董师傅真正“游湖”了,契机是“小翠迷路,送小翠回家”,但中心事件不是送小翠回家,中心事件还是借送小翠而游湖,而向小翠介绍湖内外、周边之景观。可以回答成“董师傅领小翠游湖并送其回家”,但不能只言“送小翠回家”

32、,这是一个重心问题,不容有偏。12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7分)【答案】董师傅是一个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解析】本题只要求概括,不要求结合原文分析。难度较低。只是对“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的概括,学生难以准确表述。12题,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一般来说,“概括”题,不同于“简析”题,前者只需归纳;后者却需要结论例证说明。概括题,而赋到7分,也是分值比重较大的一个题。评分细则:从两个方面评分,其中,指出人物身份(木匠)2分;概括人物特点5分,5点各占1分。“技艺精湛”,1分,可答“高超”“不凡”。“质朴、善良”,1分,只提一词,也可得1分,用词只

33、要出现“质”“善”即可。“乐于助人”:扣住“助”,帮助别人。“有平常心”:处事态度,不计较得失,不争名夺利,如淡定平和、心静如水。“有生活情趣”:善于发现生活、自然美,有爱好,能形成情感愉快。注意两点:一是,要概括,就不能只描述;二是允许稍作延伸,如心灵手巧,但是回答喜欢安静、安于现状,不给分。这个题目,不难,但是,想拿满分,很困难。首先是董师傅的身份,算不算“形象特点”,是可以讨论的。但作为考生,必须明白这么一个“公式”: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上述三个问题,本质是一样的,至少在大量模拟试题中,命题人的思路都是如此,这个高考试题再次证明上述公式百试不爽。其次是,“有生活情

34、趣”答成“热爱生活”不行吗?“有平常心”答成“安于现状”不行,答成“知足常乐”不行吗?而这些,“细则”没有规定,在实际评阅中,给分的可能恐怕也就很小了。1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6分) (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1)反映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解析】本题是对情节发展中特定场景描写作用的理解,规则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解答。但题目这样表述就让考生有点糊涂了。如果换成“小说第三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我想绝大多数考生都会做。 评分细则:用“淡定”“平和”“怡适”“悠然”“自足”“静谧”“

35、安详”“沉稳自然”“热爱、喜爱生活”等词语反映董师傅的精神情感世界,给2分。仅用“细节描写有助于刻画董师傅的性格特征”等笼统的表述,没有有具体内涵的关键词,给1分。如从自然之美、湖之美等方面来回答,不给分。指出细节描写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或承上启下,给1分。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或其他具体的某种描写,如果推究其作用,一般是从内容、结构安排(也有人称是情节安排)两方面回答,一般有两个要点。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解析】本题是对作品局部

36、描写技法的赏析。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很明显,只是估计很多考生没有分条陈述。评分细则:提到比喻、拟人(或比拟)修辞手法,各给1分。若能针对比喻、拟人,任何一种修辞手法作出赏析,给1分。若没有提到任何修辞手法,只是泛泛地谈及景色美好、环境优美,给1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所写景物加以赏析”,也就是说出运用什么修辞,写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效果。比如,也可以这样回答:这句景物描写,前半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连翘在灯下流光溢彩般的美丽;后半句运用拟人,赋予海棠以人的性情,写出了海棠正值旺盛期的勃勃生机。这个题目,也可能有同学回答使用了“对比”手法。比如:远近对比,写出了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色云云

37、。这个也是不无道理的。但是答案和评分细则均未涉及,想来是因为把“对比”划归为“表现手法”更合适。一般而言,分析“表现手法”,可以包含“修辞手法”;而谈“修辞手法”仅局限于“狭隘修辞”,局限于“修辞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命题者都这样认为,他们有的认为,“修辞手法”可以理解成“广义修辞”,可以等同于“表现手法”,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模拟试题,或者其他高考试题,考查修辞,还要谈及“对比”“衬托”之类。还有一点是,“对比”算不算修辞,也是有争议的。不同的资料,往往有不同的理解。14这篇小说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8分) (1)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

38、董师傅快乐的缘由。(说出两点即可)【答案】因关心、帮助别人而快乐。如:董师傅领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因生活知足、心态平和而快乐。如:家里平安,日子平静,钱足够用;小翠对他得意的雕花窗子不作评价,董师傅也不在意。因有生活情趣,善于发现美而快乐。如:董师傅看夕阳西下,看月上树梢;向小翠介绍如何看塔影。因工作得心应手,有成就感而快乐。如:董师傅在校园许多地方都有业绩;特地想小翠介绍自己的作品雕花窗户。答出两点即可。【解析】由于只要打出两点就能得满分,所以难度就大为降低了。估计命题人也觉得不那么容易作答。评分细则:快乐缘由与列举事例,各2分。缘由应该与参考答案相同或相近。答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缘由,并有相

39、应事例者,得4分。只有一个相应事例者得3分。答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缘由,没有列举事例,得2分。只举事例,没有涉及缘由,最多得2分。此类题目,没有什么难度。关键是按要求,规范作答。比如,要有概括说明,要有例证(例证要简明),要分条表述。 (2)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答案】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得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示例二: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从小翠身上,我们意识到,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学会生存。示例三:校园向公园靠拢,说明

40、生活环境在不断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生存环境怎样变化,不年的应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里寻找心灵的绿洲,避免浮躁。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园里,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营造、呵护。(答案不止一种。要求根据作品,谈出真情实感和正确的加值取向;言之成理,语言流畅。) 【解析】好在命题者给出答案只说是“示例”,并且说“不止一种”。本人觉得第二个和第四个示例有点牵强。小说中有这样的文字;“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校园渐向公园靠拢。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是否在暗示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平静的大学校园再也不能平静了,也在逐渐地商业化了,是

41、否可以谈大学的坚守与人的守真呢?评分细则:能扣住作品中的“校园向公司靠拢”这一背景发表议论,得1分;能抽象出正确观点或真情实感,并言之有理,得2分。语言流畅得1分。所议论与作品中“校园向公司靠拢”这一内容背景、人物、情节无关,不得分。“校园向公司靠拢”意味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意味着原有的价值观、生活观受到了冲击。在这个背景下,小说人物董师傅与小翠,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哪些素质,这些素质对于你,对于现实有何影响、意义。这个题目,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题目,能自圆其说即可。 二、(08宁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二十年以后欧亨利11、【答案】A、C 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

42、5分。【命题点密】第11小题要求考生在下列5项中选出“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考查对小说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题指津】做这道题,首先要求考生对命题人设置陷阱的几种形式了然于胸,如常用的望文生义、以偏概全、无中生有等,然后对照原文进行一一排查,作出准确判断。A句中鲍勃已经是个通缉犯,心里有鬼,面对警察,他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潜台词显然是“你快走吧,这儿没你什么事”,想办法迅速支走警察,暴露的是内心的紧张和、恐惧和不安,而不是与老友见面的“愉快心情”,警察分明不是他的“老友”;C句中说“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

43、”,有一定道理,但在整体不是“讲述”体现的人物的根本性格。二十年未见朋友,又那么信守诺言,“讲述”表现了人物心直口快、重友情的特点。12、【答案】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命题点密】 这一小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解题指津】“一阵冷嗖嗖的风”是一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一般有两个大的作用,一是推动情节发展,点化人物的命运;二是渲染气氛,暗示人物命运的转折。这道题要考生回答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考生只要冷静回顾一下已学过的环境描写的作用的知识,再捋捋小说情节的发展脉

44、络就会做出准确回答。13、【答案】鲍勃的性格:重视友情,信守诺言; 乐观开朗,心直口快;心存侥幸,企图逃避法律。 (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命题点密】 第13小题考查欣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解题指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是通过情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件以及人物自己的言行、外貌、心理和典型的细节等表现出来的。分析人物性格,尤其分析不同情节中人物性格的变化,就一定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尤其是通过关键的细节来把握,否则,答案会僵化而不准确。通过分析情节,我们可以看出鲍勃具有重视友情,信守诺言的性格特征;通过分析人物言行可以看出他具有乐观开朗,心直

45、口快的性格特征;通过细节和人物心理描写可以看出他具有心存侥幸,企图逃避法律的性格特征。14、【答案】 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 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 吉米背叛了友情,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命题点密】这道题考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或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这是新课程考纲新规定考查的最高级别,是2007年高考渗透新课程理念的一大亮点。2008年考题继续保留这一亮点,也可以说这道题已经成为新课程高考试题的“常模”。为了让考生确实有探究的话题和内容,这类题的题干中总要出现“有人说”或“有人认为”等提示语,这其实就是给考生给了解答问题的几个角度,命题人就是考查考生能否选准角度自圆其说并说得丰满。【解题指津】解答探究题,首先必须看清设题要求探究的内容及其所给的角度。既然题干已提示“有人说”“有人认为”,那就要求考生从中选择赞同的说法,并说出“我”之所以赞同的理由。其次,回答的时候为了对应设题亮出自己的观点,就要写上“我认为”或“我觉得”的字样以表明立场。这道题给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各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