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99611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Q目   录1. 总则2. 施工技术工作内容3. 施工技术工作要求4. 施工技术调查制度5. 施工测量制度6. 设计文件审核制度7.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制度8. 技术交底制度9. 设计变更制度10.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11.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12. 工程技术总结编纂制度1  总    则1.1  依 据 和 原 则1.1.1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企业自身形象和素质,增强企业社会声誉,保证工程质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最根本性的工作。技术管理的工作成效是通过企业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而间接反映出来

2、的。1.1.2施工技术管理的依据是:国家建设部所颁布的法规、法令、基本建设的技术政策;设计文件;国家、省市以及地区的行业标准、规范、有关规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和其它经济合同。1.1.3 施工技术管理的原则是: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技术政策、科技路线、基本建设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从实际出发,适应社会环境,增强企业活力;2、一切从用户出发,满足顾客(建设单位、使用单位)的需求,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实施精品战略;竭尽全力实施企业的质量方针:“过程精品,质量至上”;3、技术管理必须围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经营为龙头”的企业经营模式;4、面向现场,强化基层技术管理。建立畅通、迅速的信息渠道,形成

3、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一有效的技术管理网络体系;5、强调技术工作的书面化程序,满足可追溯性原则。技术工作要求作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1.1.4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与其它专业管理相辅相成,互相衔接,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息渠道,相互学习,增加沟通,共同搞好企业管理。1.1.5由于行业和地区的不同,各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对技术管理的操作方式、细节处理有不同的要求。公司总工程师室、工程部、项目经理部施工技术部门应及时地在具体工程建设项目中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补充、修订技术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方法以及操作程序,以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要求。1.1.6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不仅自始至终地存在于建设施工阶

4、段全过程,而且向前后延伸,具有紧密衔接、连续运行的特点。因此要求技术管理的机构和人员相对稳定,不宜随意变动。但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难以做到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技术管理有较严格的记录、交接和信息传递的制度。1.1.7技术工作本身应创造条件,实现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1.1.8技术管理工作要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以科学的眼光进行管理。在整个工程的运作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作到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条理化以及适应现场的针对化。1.2  管 理 体 制1.2.1我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体系根据行政机构编制和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管理的需要,实行二级管理,分别为公司级和项目部级

5、。1.2.2 公司级技术管理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工程部协助制,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和公司双重领导下的技术负责人负责制。1.2.3二级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和人员配置按职能性质、层次不同、业务繁简和实际项目的需要,依照“精干、高效”和“优化配置、动态管理”的原则确定。根据工作性质,公司级管理要求专业化,项目经理部级则需要实行综合性管理。2  施工技术工作内容2.1  基 本 任 务2.1.1 施工技术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做好从招投标、施工准备到竣工交验、保修全过程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针对具体工程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安全、质量、环保措施;建立良好的施工环境和秩序,

6、文明施工,确保安全、质量、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取得经济效益;面向现场,加强现场检测和施工过程控制;随时掌握工程动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搞好收方计量和验工计价,变更设计,联系单编写签认和调概索赔工作,充分扩大经济收入来源;编制好工程技术总结,建立技术档案,积极参与职工培训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2.1.2技术管理工作内容按工作性质大致可分为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基础管理三部分。三部分有机地相互联系和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2.1.3不断提高公司技术水平,增强全公司的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切实作到“内练内功,外树形象”。2.2施工管理工作2.2.1 施工技术调查:分为招标前和开工前二阶段进行,调查的目的

7、、分工、方法和内容见施工技术调查制度。2.2.2 施工技术准备:1、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对设计文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提交建设单位,由设计单位进行修改;2、办理交接桩,组织开工前复测和重点工程控制测量;并做好记录,已备施工时使用。3、落实主要材料来源,调查当地材料资源、供应条件等,并进行原材料的取样检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才能使用。4、按物资、设备技术管理制度提出物资、施工机械以及设备准备计划;5、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进行施工现场的“四通一平”工作,进行施工场地清理和布置,建设临时工程设施;6、与建设、设计单位加强联系,尽早获得满足工程需要的设计文件(资料)、标准图(定型图),相应技术

8、标准和规范。2.2.3按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制度编制工程项目实施性(综合和单项)施工组织设计,重点是确定合理先进的施工方案和工艺、落实资源配置、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安排工序衔接和工期。2.2.4开工报告:按建设单位规定的程序、格式及时间,由技术部门填报,有关领导核签申报。2.2.5 文明施工:1、重点工程现场,应设立鲜明、正规的标牌,标写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程概括、项目负责人及开工日期、计划完成日期,并设工地值班室,将工地平面布置示意图、有关施工规定布置在工地适当的位置。2、施工现场的道路要经常维修,保持良好的路况,有关电力线、水管线要整齐顺直、不侵限,做到道路畅通、不漏水和不漏电。3、施工机

9、械、车辆要定点存放,摆放整齐,机身经常保持清洁、安全装置要定期检修,并标挂值班员(司机)姓名、注意事项以及应急电话。4、工地料场、料库的布置要做到堆放合理,方便使用。露天堆放的材料,如砖、灰、砂、石、煤要堆放整齐。成品构件要按品种、规格(型号)堆放整齐、做到一头齐,一条线。贵重物品、装置零部件及危险品均应设库保管并详细登记出入库的情况。水泥库要靠近拌合场,水泥按品种、标号分别堆放整齐。5、现场要保持清洁、整齐。施工脚手架的搭拆要符合要求,拆下的模板、支撑材料及时整修分类堆码。工程取土和弃碴按施组要求执行,不得随意堆倒。施工现场要配备消防器材和工具,按照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要配载规定的

10、劳保用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6、在城镇内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设围栏或围墙,出入口要设置警示标牌,尽量按文明标准化工地要求做好文明施工。2.2.6 安全、质量技术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均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理念。要针对工程特点,提出保证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措施,制定专项安全、质量措施,对职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技术教育。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施工技术组织措施中体现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施工技术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应参加安全质量检查,重点检查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2.2.7 工程试验:工程试验的任务有两个重性:一方面是工程的实施者,参与施工工艺的制订和管理

11、(如设计砼配合比);另一方面是代表第三方的质量签证(如质检站)机构,为工程的质量状态提供证明。2.2.8 施工测量:分为施工复测及控制;施工放样及检查;竣工测量三阶段。2.2.9工程检查:施工中每个环节均应先由作业者自检、技术部门复查,隐蔽工程和规定的其他重要部位报请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方允许进入下道工序,一般情况不得例外放行。接受建设单位、上级单位的工程检查,及时办理单位、分部、分项验评资料和隐蔽工程检查证的签认。2.2.10 收方及验工计价:按验工计价(计量支付)管理制度办理。验工计价(计量支付)是十分重要的技术经济工作,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负责人务必十分关注。尤其在基层单

12、位此项工作和其它技术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因为上层管理机构职能的分解而互不协调。2.2.11竣工及验收:依据规定编制竣工资料。抓好工程收尾工作,对单位工程逐项进行内部予验工作,搞好工程整修和场地清理。参加初验,按初验纪要按期完工交验。2.2.12工程保修: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对其施工质量负终身责任,技术负责人应对工程施工质量负终身技术责任。2.3  技术管理工作2.3.1 审核设计文件:按设计文件审核制度办理。2.3.2 工程变更设计:工程变更设计和联系单的范围、职责、程序、方法按设计变更制度办理。2.3.3 技术交底:按技术交底制度办理。2.3.4 技术文件及资料

13、管理:按技术文件管理制度办理。2.3.5 调概索赔和联系单:调概索赔不仅仅是专业预算工程师的业务,重要的是积累各种原始凭证。联系单的编制和签认工作是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和技术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项目工程充分扩大经济收入来源、增加项目利润的主要途径之一,务必十分重视。2.3.6 竣工文件编制:按竣工文件编制制度办理。2.3.7 测量及试验仪器设备管理:按测量仪器管理制度和工程试验管理制度办理。2.4   基础管理工作2.4.1 定额工作: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均应熟悉各种定额,对于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项目效益会起到十分有利的作用。据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改善劳动组织。应熟悉概预算

14、编制办法。在组织生产时均应执行定额规定。2.4.2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应积极参与TQC活动。针对工程实践拟定保证工作质量和工序工程质量的专题,组织或参与QC小组活动,促进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的完善。2.4.3 工程技术总结工作:按工程技术总结编纂制度办理。2.4.4 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有组织地对工程技术人员实施业务培训,新的技术标准、规范等,验标发布时要组织专题宣贯,及时发放技术标准(施规、验标和安规)和技术资料。组织订购科技和专业杂志、书籍发放阅读。鼓励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有计划地组织技术观摩、技术培训。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撰写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和技术总结。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

15、艺、新材料的使用组织专题调研,加强与外单位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工程技术人员进修创造条件。对新任用的技术人员,上岗前应进行上岗培训,学习技术管理办法汇编、技术标准、施工工艺、规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要参加班组劳动、掌握基本工艺知识,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  施工技术工作要求3.1 公司、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施工技术部门应建立健全下列技术工作制度:3.1.1 技术岗位责任制遵照公司岗位和部门责职执行。并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程项目,分解补充完善使之具体化。3.1.2 具体的操作性工作制度:遵照本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提出的制度执行。并针对工程项目,按施工合同的要求补充细则进行修订。因

16、实际需要而本制度未做具体规定的可酌情制定试行制度,实施中不断修改完善。3.1.3 签字制度:技术资料(含原始记录)凡需上报、留存备查、进入技术档案范围的均应由编号(制表、计算)人、复核人、技术负责人(审核或审批人)正规签章,并标注日期。3.1.4 复核及检算制度:重要的外业测量及重要的有计算、设计、编纂工作的技术资料,一般情况应由第二人复核或检算,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至少也要自行复核或检算,以确保数据及资料的准确无误。文整后的文件资料还应进行仔细校对,避免文整时产生错误。测量记录因现场作业条件所限,应在返回室内后核对记录,减少错误产生。3.1.5 技术资料保管制度:设计文件、标准图、技术规范、

17、技术文件及资料、科技书籍及杂志除按设计文件管理制度办理外,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完善保管、借阅登记制度。重要的文件资料不得由个人保管。3.1.6 技术工作交接制度:凡工程技术人员调动岗位,应由技术负责人主持(技术负责人调动由上级或同级其它领导主持),将被调动人所掌握的工程资料、未完工作,重要的设备仪器进行交接,确保工作的连接性和资料设备的完好、完整性。3.1.7 评比制度:技术系统分专业组织定期评比,通过工作总结和交流经验提高管理水平。评比办法另行规定。3.2 各级技术部门应建立健全各种技术工作台帐及统计资料。主要有:工程进度台帐、变更设计台帐、收方计量台帐、验工计价台帐、测量、试验设备状态及检定

18、台帐、技术交底台帐、设计审核台帐、隐蔽工程检查台帐、检测试验台帐、设计文件登记簿、标准图登记簿、技术文件收发文簿等。3.3 技术、调度、试验工作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建立上墙图表。主要有:综合及单项工程进度图、工程平面布置图、计划及完成任务统计表、混凝土、砂浆检查试件统计分析表等。3.4 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应建立、保存下列工程记录:3.4.1工程日志(工程大事记):应分工程件名设立,随时记录,(采用不易褪色墨水记录)字迹应正规不潦草不乱涂。记录内容要求见竣工文件编制制度。3.4.2 测量记录簿,应用铅笔(或不洇水的笔)记录,记录项目应齐全完善(日期、地点、人员等)。每次记录应由主测人签字,现场监理

19、人员签字,即使采用先进设备测量也要逐项记清,并将打印输出数据贴上备查。原始数据必须保存好,以备后用。3.4.3 质量验评表、隐蔽工程检查证、工程试验检测记录表、其它各种测试、观测记录等均应及时化、正规化、表格化,填写完善,文字清晰、签章完备。3.4.4 各种会议纪要,变更设计记录要专人负责,收集保管完善。4  施工技术调查制度4.1  总则4.1.1  施工技术调查按时间分为投标前和中标后两阶段进行。 4.1.2  施工技术调查是工程施工前期的一项非常的重要技术准备工作,在掌握一定的设计文件(资料)和其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应及时取得更翔实的现场实际资料,

20、材料物质的价格进行详细的调查,作为编制投标书、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进一步开展部署施工队伍,安排资源投入的时间、地点及数量、选择施工方法、编制内部预算及责任成本分解,编制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审核设计文件及提出改善设计建议等一系列施工技术工作。4.1.3  投标前的调查应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重要程度分别由经营部经理、工程部经理、技术标编制人员以及预算人员、分支机构负责人组织经营、施工及物资部门(人员)参加。有必要时,拟在项目经理部任职的主要成员也应参加调查。4.1.4  中标后调查应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按管理职责的分工分别由公司领导、工程部经理、分支机构负责人、项目经

21、理组织施工、准备物资进行运作。其人员组成由组织负责人决定,遵照高效原则组织精干人员参与,满足不同阶段的需要,达到相应的深度和广度。4.1.5  投标前调查,应按建设单位或招标代理机构的安排,参加其组织的标前答疑和现场踏勘,工程所在地的物资价格以及其他资源情况。工程中标后的调查,应根据工程情况邀请设计单位、业主及地方有关部门参加,详细了解相关情况。4.1.6  调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查阅已掌握的设计文件和已有资料;对参加人员进行分工;提出进一步需掌握的资料目录;拟定调查提纲;安排行程、交通、生活。4.1.7  施工技术调查的方法以现场踏勘、实地考察为主,内外相

22、结合。4.2  调查内容4.2.1  调查内容的深、广度应根据工程复杂程度及调查阶段参照本节所列内容予以增减取舍。4.2.2  地形、地貌、地质:现场踏勘,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物质特征;岩土类别,滑坡、错落体、溶洞、严重风化软土等不良地质位置及范围;地下水质、水量及其分布;了解地貌和地面、地下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工程范围和临时用地范围内管线位置和技术参数,拆迁和过渡的难易程度。4.2.3  气象、水文收集工程范围详细的气象水文资料;通过踏勘了解河流水域的分布、流量、流速、洪水期及水位变化。通航情况;气温、雨量及分布等。4.2.4  交通:现有

23、道路的分布、道路等级及现状;道路与工程的衔接联系;交通密度和流向;可利用的交通工具种类、数量及价格;现有铁、公路货场和码头的位置、能力、价格等。4.2.5  电、水、通信:电网及变电站位置、等级及容量,收费标准,可提供的容量及要求;生产、生活用水水源位置、容量、水质及供应方式、收费标准;临时通信方案的比选;水、电工程临永结合的可能性及技术经济比较。4.2.6  物资供应:设计和建设单位规定的主要工程材料供应方式;工程地点物资来源渠道、品种规格、供货能力、品质、价格;运输条件。对地材要作重点调查:产地、产量、材质、运距、价格;开采和供货条件,可否自行或联合开采;运输条件;当地

24、政策规定及取费标准等。地材必须进行取样试验,鉴定品质,合格后方可使用。4.2.7  施工机具设备:结合地形地质、交通条件、水电供应以及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要求,参照本公司既有设备和社会可以提供的资源进行合理选型。4.2.8  劳务:当地劳力资源、价格;当地政策法规。4.2.9  用地和拆迁:土地、人口、农田水利和其它工、农业设施的状况;工程占用土地的类别;拆迁建筑物数量及难易程度;当地征地拆迁政策规定等。4.2.10  临时工程:大、小临时工程的初步规划;选址和方案比较;可以利用的道路(含改建)、航道、专用线、仓库、水、电设施、通信、场地、房屋以及技术经济

25、比较。4.2.11  工程造价资料:部门和地方最新定额、费率、概预算编制规定;劳、材、机、运实际信息(指导)价。4.2.12  风俗民情: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和民风民情;社会治安状态。4.2.13  生活、卫生:物价水平;生活物资品种和数量、供应来源;施工期对当地生活条件影响的预测;医疗卫生条件;地方疫情。4.2.14  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还应增加或着重突出的调查内容:1、市政工程:工程范围内各种及相邻工程的位置相互关系、工程衔接的干扰情况;减少干扰、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安排的不同方案比选;外界环境对工程的特殊要求;交通运输条件;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2

26、、给排水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开挖基槽加固防护措施;特殊地段(跨越河道、水域、站场、道路)的管道敷设的施工顺序和方案;环保对污水处理和排污位置的要求。3、桥涵、通道、水工建筑物桥址地形地貌的踏勘和测量;桥跨孔径、式样、位置与河床,既有道路相互关系;对基础地质进一步查明,基础类型是否合理;预制梁和构件的场地布置、安装和架设的施工方法和机具安排;改移道路和临时过渡工程的方案选择;建筑材料要求和实际适应性;河流水位、防洪和通航要求;环保要求及相应工程措施;顶进桥涵加固防护方案。4、公(铁)路线路、路基:线路走向、位置与地形地貌地质相互关系;土石成分;取、弃土场地的运距、道路条件、土源数量和成分分析;高

27、速公路、铁路的基床和路面拌合场地的选择和布置。5、设备安装工程:设备安装位置是否合理;设备选型能否满足工艺要求;及早的了解建设单位(业主)和使用单位对设备的要求;大型、特殊设备的运输方式、途径、装卸的方法和设备;提出设备安装对土建工程的要求。4.3  调查报告4.3.1  现场调查及收集资料完成后,应及时写出书面施工技术调查报告,或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将信息及时上报或传达给有关部门及人员,以作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报价及组织施工的重要依据。4.3.2  调查报告内容组成(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取舍):1、工程概况:工程位置;工程规模、工程量及投资;技术条件和标准;工程

28、地点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交通等情况;工程主要特点;工期等(有必要时附平面概图)。2、施工组织设计意见:任务分工、施工队伍安排;施工方法;重点工程安排和施工方法概述;技术及质量措施;资源配置及投入时间(劳力、机械设备、水、电、通信、物资、资金);大小临时工程;过渡方案;环保措施;进度计划等(附场地布置简图)。3、对投标报价的初步意见。4、对设计方案和改善设计的初步意见。5、对于投标前的调查,有条件时应调查清楚参加投标的单位数量及单位名称,以便作为投标时参考资料。6、其它有关事项。5  施工测量制度5.1  总  则5.1.1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时间贯穿施工全过程及前后

29、。测量的目的是保障建筑物空间位置及几何尺寸的准确性,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以满足建筑物明确和隐含的的功能需要。5.1.2施工测量工作范围包括:工程开工前交接桩;施工复测;建立重要建筑物控制网;工序以及各部位的施工放样;竣工测量。5.1.3公司、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根据职责负责组织各项测量的工作,决策测量工作中重大技术问题,签认成果资料(书)。公司工程部应设专人人员负责管理测量工作,负责管理测量技术日常工作,测量仪器、设备和用品的管理以及维护。各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范围及工程量建立测量组或设专业测量人员(专、兼职)。施工员负责测量放样成果的实施或亲自负责测量工作,根据测量作业的复

30、杂和频度由若干名技术人员和测量工组成测量组。5.1.4工程交接桩、复测、控制测量、竣工测量工作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成果报公司工程部核备。在必要时,公司工程部派专业测量人员会同现场经理部共同进行,或对测量资料复核。重要的工程或关键部位,由公司总工程师决定,组织人员进行复测。施工期测量放样由项目部技术主管组织实施。现场质检员应对测量成果进行抽检或复核。5.1.5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应遵守有效版本的国家或行业测量规范的规定:工民建及市政工程为“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5.1.6应积极稳妥地在测量工作中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5.1.7测量的内外业执行复核及检算制。控制网点平差及其它数

31、据应由两组人员独立进行计算,并及时校核。重要部位的放样宜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路线检核测设,以确保正确。5.1.8测量工作应根据人员和仪器设备状态选择方法,优先选用具有闭合条件的方法,避免误差超限产生的错误。5.1.9测量轴线、基点应与相邻标段重叠衔接(导线点、中线点、水准基点)。5.1.10应用专业记录簿在现场逐项记录测量数据,禁止使用易洇水的圆珠笔或钢笔书写。测量记录不得涂改、撕毁,如有误可用明显的记号标识。记录中参加人员、设备、日期、地点等事项应完备、清楚并签字。记录数据应及时检核,录入计算资料的数据应核对无误。5.1.11工程复测、重要建筑物控制测量、竣工测量成果应形成书面文件(成果书

32、)。5.1.12测量成果书应资料齐全,计算准确,文整清楚,必须有计算者、复核者签字,责任单位技术负责人签认。5.2  交接桩5.2.1工程中标后,负责工程实施的项目经理部应及早通过建设单位约请勘测设计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5.2.2交桩书面资料应包括:国家三角点、GPS点、导线点的位置、数据图表;中线(基线)桩表、线路资料图表;水准基点表等。5.2.3资料表中所列桩位应在现场逐点交接并查看状态,各类桩点应完好无损、稳固可靠。必要时应携带仪器找桩或补点。5.2.4无法补测的国家点、GPS点的缺失应在交接记录中注明,由设计补设或报建设单位解决。5.2.5桩点的布置和密度应符合测规的规定。5

33、.2.6交接后由双方签认交接桩记录,写清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交接桩记录抄报上级单位和建设单位。5.3  施工复测5.3.1复测目的:核对设计交桩的正确性;恢复和加密网点、建立重要的工程控制网,以便满足施工需要。5.3.2施工复测分类:1、对设计交接资料(导线、中线、基线、水准基点)的复测,恢复加密网点工作应结合进行。2、建立重要工点控制网,以提高精度便于放样。5.3.3施工复测的组织工作和实施按5.1.4条办理,为加强衔接,直接作业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测工应参加复测工作。复测工作应在开工前完成,控制测量宜尽早进行,在正式工序开工时能引用其成果,以控制放样。5.3.4各类桩橛应妥善保护,

34、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桩要设外移桩或护桩,使之在施工过程中及之后能正确复位。定期检查桩橛是否移动,发现移动后应根据控制网或其它可靠的方法重新定位。5.3.5中桩、基线桩、导线桩、水准基点桩的加密应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5.3.6复测数据应系统地文整为成果书,及时发放作业层技术部门据以引用,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备。复测数据与设计资料之差在规定误差范围内时应采用设计资料。超过范围或发现有错误时,经仔细核对后报勘测设计单位,抄报上级和建设单位协调解决。5.3.7控制测量应先做测量设计,结合地形地貌布点,根据图形要素标定点位精度或贯通误差。5.3.8控制网边、角测量宜采用激光测距经纬仪或全站仪,外业精度(测

35、回数、测站限差、较差、闭合差)应符合相应行业测规的规定。测量数据宜及时计算整理,不符合要求的马上返工,避免造成积累后返工困难。5.3.9测量平差方法宜采用符合规定的简易近似平差法,必要时可采用按方向条件平差、间接平差的严密法。平差后进行精度评定。坐标应根据需要采用独立或附合体系。应建立体系和工程的联系。投点放样相关数据应纳入控制测量成果书。5.4  施工放样测量5.4.1施工放样采用复测和控制网成果。各种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要妥善保护,万一破坏后应采用原测量精度补设。5.4.2从控制网引伸的投点应用附合导线或三点交会法测设。5.4.3建筑物主要中线点和轴线宜采用三点角度或边角交会法测设

36、,构成符合精度和误差三角形调整定位,误差超限时应重测。当采用极坐标放样时,应进行多点联系组成附合导线起讫于两个以上的导线点。5.4.4放样点水准测量尽量设为转点,重要部位采用双尺法或双镜法。中间点测量应经两次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5.4.5桥梁墩台首次桩或基础砼灌注、首次墩身立模、首次顶帽砼灌注等工序前应由项目经理部另派人复核测量或采用其它方法复核。5.4.6桥墩台灌注顶帽前时,应派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复核标高和相关部位尺寸,避免错误或超差。5.4.7工程细部尺寸放样,宜按施工规范和验标要求提高一个等级控制误差,以确保成品、半成品误差不超限。限界及特殊部位不得有负误差。5.5  

37、;竣工测量5.5.1单位工程竣工后应及早进行竣工测量。5.5.2合同范围内全部工程的竣工测量应以控制建筑物的轴线(中线)为基准进行系统联测。与相邻标段的轴线(中线)应重叠衔接。5.5.3架梁前桥梁墩台顶帽测量内容包括测设中线、水平、跨度、偏角、放设十字线和支座螺栓孔位置线。各部尺寸丈量应做记录。5.5.4道路路面施工前,以调整的中线水平为基准,按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测量基面水平及平面尺寸、水沟尺寸,挡护建筑物的尺寸并整修达标。5.5.5建筑物中线水平及几何尺寸测量后,应填写丈量记录和检查证。现场质检员应检查签认,必要时进行复核测量。7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制度7.1  总 &

38、nbsp;则7.1.1  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以下简称施组)具有安排资源配置、规划施工过程、从时空的角度协调各环节工作、决定主要施工方法的作用,既具有指导性又有实务功能,因而是工程实施阶段重要的技术经济文件。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保障企业自身利益和满足顾客需求的质量管理文件。合理而详尽的施组在充分分析所有资料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最优化的施工方案,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预测性地提出行政、合同、技术、经济措施,对工程进行主动控制。工程招投标阶段的施组是报价的依据,也是中标制胜的必备条件,工程施工阶段的施组是科学合理组织施工的指南。7.1.2  施组编制应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广泛

39、收集资料、统筹安排、全面规划、通盘考虑、反复论证、结合本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方案比选。7.1.3  编制施组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全面履行合同或协议,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的要求,实现“投资、质量、工期”三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文件、规范和国家方针政策,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2、在满足建设单位指定工期或合理工期条件下,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盘考虑。既要照顾到各工序、工种的不同特点和关键所在,又要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条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综合平衡全面安排。3、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工程施工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必然造成环境变化,在采用施工方案、选用设备、采集工程材

40、料、安排施工时间等诸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将对环境的破坏减到最轻的程度,严格用地手续,减少临时用地和取弃土场用地,减少施工噪音和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干扰。4、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确定施工方法,按当地气候规律对冬、雨期施工进行合理调整工序。5、作好前期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充分合理,避免仓促进点后造成资源能力不足或闲置浪费。6、运用经济学原理合理组织施工,按投入产出规律进行资源配置,避免不均衡性和滞后性,既要控制不计成本的过量、过期投入,又要克服早期投入不足的通病。7、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充分运用已取得成果的科研项目、成熟的工法。在施工安排中加大科技投入形成良

41、性循环。8、本着合理、经济、满足工期和质量的要求安排大、小临工程。在标准、数量上尽量节省,在条件具备时采取临永结合的方式。7.1.4  编制主要依据:1、国家及省、市的政策法规、行业规定、技术规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件、立项审批文件。2、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地质调查报告。3、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或协议、招投标文件、监理合同(协议)、与当地政府和相关单位签订的其他合同或协议。依据的主要内容为:总的和分阶段工期要求、投资分期投入额度和来源、资金支付方式、物资供应方式、质量要求、与设计、监理及地方政府、企业、乡镇的配合关系等。4、施工技术调查资料和设计文件审核资料。5、国家、行业、地区的劳动

42、、材料、机械、施工、工期定额。6、企业本身及可以利用的社会力量的装备能力、技术素质、资金储备、劳力资源及物资储备等综合实力。7.1.5  施组的贯彻执行和调整施工阶段施组经审批后,各业务部门和项目经理部均须严格执行,保障实现各项预定目标。公司的相关领导据此检查执行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因外界条件的重大变化而引起实际与施组不符应作相应的修订,遵守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按原编制程序和审核、批准、备案的规定上报,不得擅自更改施组。7.2  类别及职责7.2.1  施组分类:以编制阶段分:投标阶段施组和中标后施工阶段施组。以编制范围分:工程项目综合施工组织设计;单项工程实施性

43、施工组织设计。7.2.2  投标阶段施组根据工程范围、工程量大小及重要程度由公司组织,主管经营的领导负责,经营部相关人员主编,经营、物资、办事处等业务部门协助编制。7.2.3  中标后综合性施组的编制职责分工:中标后综合性施组原则上由负责施工的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负责编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制,由项目经理进行审核。施组在报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审批之前应先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所有施组均应报公司经营部核备。7.2.4  重点单项工程实施性施组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和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具体编制,并报公司经营部核备。7.2.5  由公司

44、指定的一些重点工程或特殊工程,其施组应有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经营部相关人员进行编制,并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批。7.2.6  年度施工组织安排:每年年初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公司年度施工组织安排。由各项目经理部和业务部门提供相关资料,依据各项目的施组、上年度工程完成情况、本年度各项目建设单位的形象进度要求,由公司总工程师核批,下达各施工生产单位。7.3  编制内容7.3.1  综合实施性施组1、文字部分:1)编制的依据、原则;2)工程概况;3)主要工程数量;4)计划工期及保障措施;5)工程任务划分及施工队伍部署,劳动力安排,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机具投入;6)主要

45、的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案;7)技术组织措施:创优规划、主要的质量措施、安全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专项措施:8)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安排;9)其它工程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措施,地下管线、既有建筑物的保护措施等。2、其他图表(根据工程进行核选)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3)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4)主要材料计划表5)劳动力动态分布图6)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表7.3.2  单项重点工程实施性施组:编制内容及组成基本同综合实施性施组。但编制的时间、范围有区别,对深度、细度、准确程度要求更高。要求突出重点,删略不必要的繁文琐节,免去套话、空话。编制进度采用网络图时,应合理

46、划分工序,着重反映其工艺、组织关系,以起到对工期、质量、效益监督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安排。以文字部分为主,辅以简明的图表,内容参考7.3.1增减,反映主要的进度要求和主要的行政、技术、经济措施。7.3.3  投标阶段施组的特殊要求编制内容及组成原则上应与 7.3.1 综合实施性施组内容相同,但具体编制时应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的内容和格式及顺序认真进行编写,杜绝因与招标文件要求不符而造成废标现象的发生。8  技术交底制度8.1  总  则8.1.1技术交底使工程从图纸向实体的逐步转化的媒介和手段。通过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系统的掌握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要求,了解

47、技术标准,按交底的几何尺寸将工程付诸实施。8.1.2技术交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技术交底:由项目经理部的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向施工班组进行整体的分部工程几何尺寸、施工工艺方法、施工质量安全具体措施等书面以及口头的交底。广义的技术交底:除上述内容以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施工方在实施工程时应遵守的政策法规、应达到的要求、采用的方法以及限制条件等方面所发的书面文件和会议布置;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由总工程师召开专项会议或以文件部署施工方案,施工组织、各项技术措施、工程各专业配合等。本文的规定主要针对狭义技术交底。8.1.3项目经理部技术主管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向其它生产、经营人员和作业人员、管理人员

48、进行本工程综合性技术交底。交底主要内容参见8.2.1条,交底前应作充分准备,以会议宣讲和书面形式交清设计意图和主要标准、施工安排部署、技术措施、工程的特点和特殊要求等。8.1.4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长期往复进行交底工作,在其工作量中占有很大比例,是技术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技术交底的偶然疏漏有可能造成工程的极大损失,技术人员应加强责任心,仔细审图,深刻的理解设计者的意图,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仔细审核技术交底内容,重要的技术交底执行技术复核制。8.1.5技术交底按范围分为单项工程整体综合交底和分部位分工序的局部交底两类。按内容的性质分为工艺(工法)交底、质量安全措施交底、测量交底。8.1.6交底是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基层技术人员不得将设计文件、标准图、施组文件不加标注和修订简单复印分发。应对原图和资料分解、重新组合并附加解释,对可能疏忽的细节要特别说明,提出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和克服通病的措施。综合性交底前应作充分的准备、拟定交底提纲,在向接受交底的相关人员口述交底的同时分发必要的书面资料。8.1.7技术交底的工作形式为,召开专门会议;在现场对照实物讲解图纸;在施工场所建立明显的交底牌,书写主要措施、工艺方法、结构大样图、施工程序图;向施工责任人交分部作业书面资料。8.1.8技术交底书面资料参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