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逍遥游之:乡村旅游具备哪些的特性
乡村旅游,顾名思义以乡村产品延伸出来的相关产品为基垫的一项特殊的旅游产业,具体来讲可以概括为在乡村地域内,以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农村牧渔业生产、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为资源基础,通过科学规划、开发与设计,为城市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其内容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多方面。由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旅游除了一般旅游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外,还有以下几点特性:
(一)风格乡土性
由于乡村旅游是基于乡村衍生品发展而来的,其乡土性是吸引众多都市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吃农家饭、住农家舍、体验农家情都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项目依托,所以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独一无二的特性之一。我省乡村地域广大辽阔,种类多样,加上手工业化的影响较小,多数地区仍保持自然风貌,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乡村旅游活动对象上具有独特性特点。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这种在特定地域上形成的“古、始、真、土’’,具有城镇无可比拟贴近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
(二)地域异同性
我省的乡村旅游资源形态各异,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且大多以自然风貌、劳作形态、农家生活和传统习俗为主,受季节、气候和水土的影响较大,因此乡村旅游时间差的可变性、布局的分散性,可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三)客群特定性
乡村旅游是以“三农”为载体,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等旅游功能,这就决定了它的客源市场重点定位于有别于乡村的城市,特别是高度商业化的大都市,因为乡村旅游对居住在具有城乡一体化的中小城市居民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它的客源是那些生长在城市,对农村及农村景观不太了解的城市居民。
(四)行为多样性
乡村旅游不仅指单一的观光游览项目和活动,还包括观光、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复合型导致游客在主题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如垂钓、划船、捕捞、娱乐、参与劳作活动等。乡村旅游重在体验,能够体验乡村的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在劳动的欢愉之余,还可购得满意的农副产品和民间工艺品。
(五)内涵丰富性
乡村文化属于民间文化,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致使乡村旅游在文化层面上有高品位特点。乡村的各种民俗节庆、工艺美术、民间建筑、民间文艺、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都赋予乡村旅游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乡村社区“浓厚的区位本位主义和家乡观念特色的非规范性”特点,使民间文化有很大的淳朴性和诡秘性,对于城市游客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它们构成了乡村旅游资源的核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六)实践体验性:
相对于一般旅游,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就是农家乐等带来的体验享受性,让久居城市的人们感受异样的风情,亲自采摘、亲自耕种、亲口品尝、亲身体验等都赋予乡村旅游活的灵魂。
(七)雅俗共赏性:
以朴素的产品给游客带来高雅的体验,呼吸乡间清晰的空气,品尝原生态、无污染的农家水果,感受农家居民的淳朴,这些都可以给游客带来净化心灵、沉淀烦躁的机会,在这浮躁的世界,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也是因为这个特点,乡村旅游变得独一无二。
(八)持续发展性
由于现代乡村旅游融乡村自然意象、文化意象和现代科技于一体,智慧旅游与农业生产于一体和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于一体,因而是可持续发展性在今后的乡村旅游中是显而易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