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教学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993457 上传时间:2025-03-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桥中学九年级物体集备课教学案 课题:动能 势能 机械能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执笔:赵永锁 审核:姜佑祥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机械能和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方法与过程: (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机械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 (3)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学习重点] (1)能量概念的建立;(2)动能和势能概念的建立 [学习难点] (1)探究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2)探究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学法指导] 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自然界的物体和能量是分不开的,那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研究一下。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江河里流动的水具有 能。如果在江河上修筑拦河坝,抬高坝内水位就能增大坝内水的 能。当这些水流下带动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 能。 (2)、“跳高”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助跑是为了( ) A. 增大运动员的惯性 B.增强运动员表演的观赏性 C. 增大运动员的动能 D.避免运动员受伤 (3)一游客在乘缆车匀速上山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   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能够做功,但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的钢球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只有运动的钢球才能推动木块做功。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进而通过演示实验,概括出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演示课本图1-1实验,实验可分三步:   ①将同一个钢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同,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不同。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表明钢球的动能越大。实验说明:从不同高度滚下的钢球,具有不同的动能。   ②上面的实验表明钢球从较高处滚下时具有的动能大。那么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通过观察实验来得到结论。将质量相同的两个钢球,同时从斜槽的最高点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释放。从最高点滚下的钢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从接近底部滚下的钢球。实验表明从高处滚下的钢球速度大。从而得到结论: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③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从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演示实验之后,总结实验结果: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2)势能:物体由于运动的原因而具有动能,物体还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例如,同学们都玩过用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动一段距离,从而对纸弹做了功。同样拉弯的弓,压缩的弹簧也能够做功,它们都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解释弹性形变: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形状变化,叫做形变。如果外力撤消,物体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列举事例说明物体的弹性形变。如:拉长的弹簧,压扁的皮球,弯曲的钢锯条,上紧的钟表发条等。   被举高的重物,也能够做功。例如:举高的铅球,落地时能将地面砸个坑;举高的夯落下时能把木桩打入地里。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列举事例说明: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如:举起同样高度的铅球和乒乓球,铅球落下时做的功多,具有的重力势能大。铅球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引导学生讨论树上结的苹果是否具有重力势能?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一个物体能够做功”的含义。能够做功只是说物体具有了做功的“本领”,但不一定做了功。树上结的苹果虽然没有做功,但只要它从树上掉下来就能做功,所以我们说它具有重力势能。   (3)机械能:让学生分析静止在桌面上的钢球是否具有能量?(具有重力势能)继而让学生分析在桌面上滚动的钢球具有什么能?通过分析得知滚动的钢球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既有动能,又有势能,那么动能和势能的和就是它的总机械能。   (4)能量的单位: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联系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因此,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 四、导学导练: ①、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②、现在许多商店和宾馆都安装了弹簧门,弹簧门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以下有关于弹簧门被推开后自行关闭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门的动能 B.门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C.门的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动能 D.弹簧的动能转化为门的势能 ③、如图所示,是小朋友坐滑梯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道表面很光滑.是为了增大摩擦 B.小朋友下滑过程中速度增大,机械能增大: C.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后,由于惯性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一段距离 D.下滑过程中重力对小朋友不做功 ④、如图,人骑自行车从坡上下来时,速度会越来越大,在这运动过程中( )   A.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B.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c.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D.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⑤、汶川地震后的5月14日,我空降兵15勇士不畏牺牲,勇敢地从4999m的高空跳伞执行侦查营救任务,为上级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组织大规模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跳伞勇士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 )   A.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C.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⑥、跳水运动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比赛中,跳水运动员从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 )   A.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先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增大 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减小 ⑦、“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而做减速运动。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的 ( )   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课题:内能 热量(一)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执笔:赵永锁 审核:姜佑祥 [学习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能正确使用“热量”这一术语,会进行关于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学习重点] 目标1、5 [学习难点] 目标2、4 [学法指导] 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让同学们看一段视频,了解扩散现象。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如图1,看见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1、内能 如同运动着的物体具有动能一样,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如同弹簧相互联系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一样,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因此也具有_______。 物理学中,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 思考:0℃的物体没有内能?结论: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能。 2、实验探究: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分别在两个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玻璃杯中个滴入以滴墨水,观察哪杯中的墨水扩散的快? ⑴温度高—扩散_________—分子运动__________—分子动能_________—内能_________; ⑵温度低—扩散_________—分子运动__________—分子动能_________—内能_________。 实验结论:物体的温度______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_______,物体的内能就________。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_运动。物体的内能也叫做_______能。 想一想: (1)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 (2)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的球所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热传递 热传递过程中①存在着_______温物体和_______温物体(或同一物体存在着_______部分和_______部分);②由于热传递,高温物体温度______,内能______;低温物体温度_______,内能_______。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传递就是_______的转移。 4、热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___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_______ 表示. 热量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相同,也是_______。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才出现的物理量,对于一个物体,只能说:“_______热量”或“_______热量”,绝对不能说“具有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物体___________,内能减少。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物体___________,内能减小。 三、例题分析: 思考: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就一定会升高?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 四、导学导练: 1、为什么液体温度高比温度低蒸发的快?炒菜比腌菜进味快? 2、一杯100℃的水与一缸75℃的水具有的内能,哪个多? 3、对于热运动的认识,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0℃时的分子的热运动停止,所以物体在0℃时没有内能; B、物体吸收热量,分子的热运动一定加剧。 C、气体分子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4、在空中飞行的球,它具有的能量是( ) A.内能和动能 B.内能、动能和重力势能 C.重力势能和动能 D.重力势能和内能 5、关于温度、热量和热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oc的冰热能为零 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热量就越多 C.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D.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课题:内能 热量(二)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执笔:姜佑祥 审核:姜佑祥 [学习目标] 会进行关于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热量的计算 [学习难点] 热量的计算 [学法指导] 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夏天在同样的太阳的照射下,为什么海水凉快,而沙石地面非常炎热呢?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烧杯序号 液体种类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A 水 100 18 28 8 B 水 100 18 33 12 C 煤油 100 18 28 4 D 煤油 150 18 28 6 条件(相同点):两杯相同质量,加入同规格电加热器同时通电。(注:同规格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加热相同时间内即放出的热量相同。) (不同点):一杯盛水,一杯盛煤油。 1、比较AB两个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AC两个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1、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_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 2、比热容是___________的一种性质,它只与___________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3、比热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比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比热很___。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一)讨论自学内容 (二)热量的计算 铝的比热是0.88×103 J∕(kg. ℃) 质量为1kg的铝温度升高1℃,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 J。 质量为1 kg的铝温度升高 (t-to)℃,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 J。 质量为mkg的铝温度升高(t-to)℃ ,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 J。 如果升温的不是铝,而是其他的物质(比热是C)。质量为m kg的该种物质温度升高(t-to)℃ ,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 J。 质量为m kg的该种物质温度降低 (to-t)℃ ,要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 J。 总结:Q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 ;Q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例题分析: 例1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50kg的20℃的水,在太阳下照射6h后,水温升高了40℃,问水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J? 例2经测试,一只装水2kg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h,瓶内的水温从95℃降低到65℃。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的内能减少了多少? 例3甲杯里装有200g、25℃的水,把它加热到60 ℃ ,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乙杯中装有100g 、20 ℃的酒精,使其温度升高40 ℃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如把加热后的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那么它们之间___________热传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四、导学导练: 1、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物体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跟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相等 B.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C.热量是机械能改变的量度 D.冷水和热水的比热相同 2、为什么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它们的比热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4:1,吸收相同的热 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1:2 B.2:1 C.1:8 D.8:1 4、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 : 2,当甲、乙两物体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甲物体降低的温度是乙物体降低的温度的二倍,则组成甲、乙两种物体的物质的比热之比是 . 5、用一质量为0.4千克的铝锅盛3千克的水,把水从20℃加热到100℃,共需要吸收多少的热量?(铝的比热为0.88×103 J/(kg·℃)),水的内能增加多少? 6、 在常温下,将一高温铁块放入水中冷却,设铁块放出的热量为1.8×105J,假定放出的热量全部被500g温度为30℃的水吸收,则吸热后,水的温度将升高多少?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课题: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执笔:赵永锁 审核:姜佑祥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学习重点] 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学习难点] 做功能量之间的转化。 [学法指导] 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思考采用哪些方法可以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实现。 仅凭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一现象,______(能或不能)断定是通过热传递方式还是做功方式来实现的,说明做功与热传递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等效的。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__________过程,能的形式_________(有、没有)改变;做功的实质是能的________过程,能的形式______(有、没有)改变。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1、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 实验中看到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_______,这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搓搓手会感觉热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钻木取火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是_____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2、演示点火爆炸 在瓶内装入少量的酒精,由于酒精的蒸发,瓶内存在酒精蒸气。注意瓶塞跳起时在容器中看到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空气推动塞子(如图),当塞子跳起时,瓶内出现了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是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__能。 四、导学导练: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的功越______,物体的内能增加得越______,物体对外做的功越______,物体的内能______得也越多,所以用______量度内能的改变。 2.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能的单位是______。 4.国际单位制规定:各种形式的能的单位都是______。 5.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______的: (1)不同的方法产生了______的效果 (2)物理过程中的区别: 做功是____________与______之间的______,热传递是物体之间内能的______。 6.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1) 物体__________热量,内能可能增加; (2)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可能____________; (3) 用__________量度内能的改变。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课题:热机和热值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执笔:赵永锁 审核:姜佑祥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2、借助模型或挂图等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3、通过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知道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会查热值表; 5、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 热机的工作循环 [学法指导] 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中有各种用燃料的机器,你能说出哪些机器以及他们用的燃料吗?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______________燃气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的装置。 2、常见的热机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常见的内燃机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常见的外燃机是______________。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一、热机 1、内燃机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油机在工作时,活塞在汽缸里做往复运动,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外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______________. 思考:吸气冲程燃气会进入汽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缩冲程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做功冲程中燃气能做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3、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形成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活塞往返_________,飞轮转动_________,对外做功___________,在汽油机工作的4个冲程中,只有__________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于三个冲程都是靠消耗飞轮的__________能,依靠飞轮的________来完成的。 二、燃料的热值 1、实验表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 (相同/不相同)。 2、________某种燃料________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________(q)。 3、 质量为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_________。 4、q的单位: ________。 四、导学导练: 1、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这些气体的温度和内能变化的情况是 ( ) A.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B.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C.内能减少,温度升高 D.内能增加,温度降低 2、如图是汽油机的 冲程。在此冲程中,气缸中的气体体积 ,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柴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200r/min,则每秒钟该柴油机完成 个工作循环,做功 次,共完成 个冲程,若每次做功为500J,则柴油机的功率为 W。 4、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已知某型号柴油机得效率是30%,在柴油机内完全燃烧2kg柴油能放热 J,这些热通过柴油机得转化能对外做有用功 J,(柴油的热值是3.3×107J/kg) 5、各家各户都要烧水煮饭,有关参数如下表所示. 天然气的热值7.2×107 J/m3 电器的效率90% 燃气炉效率30% 电费0.40元/度 天燃气费2.00元/m3 小明仔细记录了他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每天要将20kg的水烧开,而这个月的平均气温为20℃.试问: (1)一个月(按30天计)加热水要吸收多少热量? (2)小明家有燃气灶具,也有电器灶具.由于电费比天然气费要便宜而效率高,但天然气的热值高,那么他是用电更划算、还是用天燃气更划算呢?请你通过计算后回答.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课题: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执笔:赵永锁 审核:姜佑祥 [学习目标] 1、辩析做功和热传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实例分析,运用吸放热公式和热值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辩析做功和热传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习难点] 实例分析,运用吸放热公式和热值公式进行计算 [学法指导] 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我们所学的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独立的能量吗,他们可以相互转化吗?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2、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3、在使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当用力向下压活塞,对于筒内的气体来说,可以增大的物理量是( ) A .体积 B .热量 C .内能 D .质量 4、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5、程跃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压强 D.体积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例题分析: 例1: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 A.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C.沮度升高 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 内能增加 例2: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容积为0.5m3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4h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0℃升高到了40℃.问:在这4h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20%的火炉燃烧焦炭来提供,则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焦炭?[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焦炭的热值q=3.0×107J/kg] 四、导学导练: 1、下列四个事例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双手摩擦能发热 B. 烧水时水温升高 C. 锯木材时锯子发烫 D. 钻木取火 2、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 A.较大的比热 B.较低的沸点 C.较大的热值 D.较高的凝固点 3、当水壶中的水烧开时,壶盖会被顶起,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这是水蒸气的_________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 4、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已知某型号柴油机的效率是30%,在柴油机内完全燃烧2kg柴油能放热________J,这些热通过该柴油机的转化能对外做有用功______J。(柴油的热值为3.3×107J/kg)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 14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