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愁-教案.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92637 上传时间:2025-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课题乡愁【教学目标】、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有感情的朗诵。、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教材分析】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

2、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中国古代有许多“乡愁”名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

3、看多少英雄少年,白了头在一夜间!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团聚梦难圆?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深刻的理解。二、研习余光中的乡愁1、作者简介: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余光中?不要求学生介绍得很全面,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教师总结: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著名诗集有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钟乳石等。 2、聆听乡愁,熟悉

4、课文。 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就是朗读。先听老师范读一遍。请大家注意感情、节奏和重音。配乐二胡曲江河水 朗读要求: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品味语言,鉴赏诗歌。(1)本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明确:时间顺序,“小时侯”、“长大后”、“后来”、“现在”。对应的是人生四个阶段。(2)抽象的情感“乡愁”在诗中是用什么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象征的?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

5、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4)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分别包含了怎样的情感?小时候-邮票-母子之情长大后-船票-夫妻之爱后来-坟墓-丧母之哀现在-海峡-恋国之思三、教师总结该诗的构思特点、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 (意象) ,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 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

6、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诗歌的绘画美 乡愁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表达出来后却是 实现了的物化,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诗歌的建筑美 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诗歌的音乐美 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四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五、拓展阅读:1.诗歌鉴赏。昨夜,/月光在沙上铺一条金路,/

7、渡我的梦回到大陆。 (舟子的悲歌)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当我死时)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乡愁四韵) 2比较阅读。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六、课后作业。1、熟读、背诵余光中的乡愁2、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