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
黄海林
2017.04
课后反思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柳宗元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的情感。在教此文之前,我反复阅读文本,并认真研读对文本进行解读的其他资料,也认真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对初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些要求,最终将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下来。在授课模式上,我努力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悟能力。
从整体上看,我认为我所设计的教学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我对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
一读文章确无误。先让学生把课文读准,读准了字音和停顿,积累一批四字短语,就为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读文章品味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出兴致,读出沉浸美景的味道。
三读文章通文意。让学生通过关键字词句的理解,读懂课文,积累文言文的字词,积累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四读文章知内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准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五读文章赏美景。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欣赏美景,探究作者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教师加以点拨。
六读文章悟情感。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与作者对话,走进柳宗元的精神世界。理解“乐”和“忧”的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这时的凄凉悲苦的心境,难点顺势突破。
最后引导学生探究成就柳宗元的因素,感悟人生,进行课时总结。
这次教学虽说经过精心的准备,力求有所突破,有一些优点,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发现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互助学习决不能仅仅流于形式,学生在合作探讨中不仅仅是几个人簇拥在一起,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学生也应该在倾听,在交流,在反思,在纠正,在质疑,这样的互助才是更有效的。自己应该在小组互助的有效性上做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
第二:学生的自主也绝不是放任自流,课堂也不应该是天马行空,老师适时的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活动始终有一条主线牵制,这样才会让课堂向广度深度发展。
第三:语文课堂展示的是学生的魅力和风采,做为老师,如果只是一味的倾听和肯定,这样的课堂只能说热闹,绝对谈不上精彩。我觉得自己应该准确把握“三讲三不讲”的尺度,中肯的评价,客观的点评,多种形式的引导和鼓励,让自己的语言更精炼,也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