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民储蓄与中国GDP.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991964 上传时间:2025-03-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储蓄与中国GDP.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民储蓄与中国GDP.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民储蓄与中国GDP.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民储蓄与中国GDP.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民储蓄与中国GDP.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金融学论文人民储蓄与中国GDP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人民储蓄与中国GDP摘要: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些初始人均资本存量较低的经济欠发达国家,通过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将具有比人均资本存量较高的发达国家更为快速的经济增长,从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经济落后的国家将逐渐缩小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实际储蓄不仅包括个人实际储蓄,还包括公司实际储蓄、政府实际储蓄。储蓄的内容有在银行的存款、购买的有价证券及手持现金等。国内生产

2、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些初始人均资本存量较低的经济欠发达国家,通过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将具有比人均资本存量较高的发达国家更为快速的经济增长,从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经济落后的国家将逐渐缩小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词:储蓄 存款 国民生产总值 发展 稳定 经济一中国储蓄现状1我国的储蓄原则 我国的储蓄原则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

3、储户保密”。居民个人所持有的现金是个人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各种方式强 迫其存入或不让其存入储蓄机构。同样,居民可根据其需要随时取出部分或全部存款,储蓄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提取存款。并要支付相应利息。储户的户名、帐号、金额、期限、地址等均属于个人隐私,任何单位和个人没有合法的手续均不能查询储户的存款,储蓄机构必需为储户保密。2我国储蓄的基本形式2.1活期储蓄指不约定存期、客户可随时存取、存取金额不限的一种储蓄方式。活期储蓄是银行最基本、常用的存款方式,客户可随时存取款,自由、灵活调动资金,是客户进行各项理财活动的基础。2.2定期储蓄即事先约定存入时间,存入后,期满方可提取本息的一种储蓄

4、它的积蓄性较高,是一项比较稳定的信贷资金来源。定期储蓄的开户起点、存期长短、存取时间和次数、利率高低等均因储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的定期储蓄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四种。前两种居多。此外,还有“有奖储蓄”和“定额储蓄”(以一定金额的不记名存单作为存款凭证的一种手续简便的储蓄)以及结合消费信贷用于购买耐用商品的储蓄。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储蓄,既方便储户的不同需要,也有利于银行有计划地安排使用资金。2.3华侨人民币储蓄是专为华侨和港澳同胞举办的一种储蓄。华侨和港澳同胞把从国外和港澳地区汇入或携入的外币、黄金、白银卖给中国银行,用所得的人民币参加这种储蓄,利率优惠。存储时凭外汇兑

5、换证明(或侨汇证明书)办理开户手续。存款到期只能支取人民币。2.4其他储蓄 包括有奖储蓄、保值储蓄、邮政储蓄、代发工资储蓄、住房储蓄等。3储蓄的作用有三方面:作为一项信贷资金来源。通过聚少成多、变消费为积累,用来增加生产建设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加速和规模扩大。作为货币的信用回笼手段,可以推迟部分购买力的实现。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能够引导消费,有利于居民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关于储蓄的作用,中国经济理论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储蓄作为一种存款,它的增加只不过是流通中货币的减少,没有改变信贷资金来源,而贷款等于存款加流通中货币(发行货币),所以,储蓄实质

6、上没有积聚建设资金的作用。4储蓄的主要特征4.1储蓄行为的自主性储蓄行为的自主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储蓄对象是私有的,就是储蓄者所要储蓄的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归储户所有,储户自己有权支配,这是储蓄具有自主性的根本保证和必要前提;二是储户进行储蓄是自我需要的结果。储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将来的某种需要,这种储蓄的自主性反映了自我服务的需求,不论是保值或增值的储蓄都是对储户有利的,因而货币所有者愿意从事储蓄活动。4.2储蓄对象的暂时闲置性和积累性储蓄动机产生于个人取得收入以后扣除消费部分的结余。这部分结余构成了个人能进行储蓄的物质前提。同时,储蓄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消费,这也说明了储蓄对象的闲置具有

7、暂时性。储蓄的积累性是指储户在货币资金上量的积累。它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储蓄行为对储户个人具有积累财富的作用;其次,从货币资金代表社会财富的角度考察,货币储蓄过程也是社会财富的积累过程。4.3储蓄价值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储蓄是一种信用行为,信用具有还本付息的特征。储蓄的还本付息特征使它具有明显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储户将货币资金存人银行等储蓄机构,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积累财富的作用。如果连本金都保不住,储户是不会参加储蓄的。因此,储蓄的保值性是储户进行储蓄的最低要求,也是储蓄的基本特征;其次,储户将货币资金存入银行等储蓄机构,经过一段时间,不但要取回本金,还要带来利息,这是信用

8、行为的基本要求。储蓄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储蓄的收益水平。5我国储蓄2006年度至2010年度的历史数据二.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现状1GDP的表现形态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

9、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2指标意义2.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 心指标。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2.2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也就是在本国的地理范围基础上,还应包括该国驻外使领馆、科研站和援助机构等,并相应地扣除外国驻本国的上述机构(国际机构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常住单位,但其雇员则属于所在国家的常住居民)。经济利益中心是指某一单位或个人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活动场所,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消费

10、活动,并持续经营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一个机构或个人只能有一个经济利益中心。3.我国2006年度至2010年度的历史数据年份年国内生产总值(GDP) 亿人民币元增长率%人口总数(万)人均GDP2006216,314.0016.97%13144816,456.242007265,810.0022.88%13212920,117.462008314,045.0018.15%13280223,647.612009340,902.008.55%13347425,540.702010397,983.0016.74%13410029,678.084中国GDP的持续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GDP年均

11、增长速度达到9.8%,这一现象被世人誉为“中国经济奇迹”。结合GDP增速放缓等现状,我们开始忧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开始谢幕,并会一去不返。然而中国作为其他经济体很难比拟的特大市场,属于“巨国模型”,今后我们能不能继续维持这种高速增长,社会上存有不同的观点。中国如何才能再争取20年左右的平稳较快增长呢?根据贾康(著名财经专家,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的看法我国虽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矛盾,但如果实质性坚持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处理好各种矛盾,大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与潜力,我国仍能再争取20年左右的“黄金发展”高速增长期三对于我国人民储蓄及GDP发展的结论和建议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加,下一阶段正确引导

12、居民储蓄向其他投资渠道有序分流十分必要。而资金流向更趋多元化、合理化也是我国居民资产配置优化的重要途径。国家在积极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同时,应积极拓展更多投资理财新渠道,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给未来更多资金一个广阔的理财空间。全国居民储蓄率仅次于日本,高居世界第二。尽管银行存款利率经过数次降息,但储蓄仍然是持续高增长,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发展直接投资渠道。要研究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使得资本市场、债券市场逐渐成为企业正常的规范化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在规范化的前提下,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发展多样化金融工具,让居民的储蓄渠道通过市场多渠道回流企业;协调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

13、场之间的关系,适当引导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 (二)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 (三)尽快建立和规范信用体系,推动消费信贷全面普及。针对部分居民消费升级能力不足的情况,应尽快建立和规范信用体系,推动消费信贷消费。 (四)调整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转化高收入群体的长期储蓄为有效购买力。 (五)加大规范市场秩序力度,提高消费领域信用水平。要强化打击力度,强化部门责任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使居民银行存款转化为即期消费。参考文献:1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 托马斯梅耶等:货币、银行与经济( Money , Banking And Econom

14、y ),上海三联书店, 1988 3 贝尔纳德 列特尔著;林罡、 刘姝颖译:货币的未来, 新华出版社 , 2003 4 布赖恩斯诺登, ( 英 ) 霍华德 R 文主编;黄险峰等译: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反思, 商务印书馆 , 20005 胡雅梅等译: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6 曾康霖:金融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7 George G Kaufman ,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8 王晓芳,王学伟.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储蓄 J. 上海经济研究. 2009(02)9 张玉仁译: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0 夏德文. 货币银行学J .企业经济.2000(03)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