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书信”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占城镇中心学校
九年级六班
李爱红
“书信”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书信的书写格式,能规范写信。
2、整体把握书信内容。
3、体会作者如何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运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来交流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总结本单元书信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择不同表达方式、语言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 情景模拟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会写信么?你写过信么?你知道怎样写信才能让人信服么?今天,就让我们从名家的书信中了解书信的结构,书写格式,语言的运用。
二、 了解信的相关知识
(一)信的结构:
1、信头 2、称呼 3、问候语 4、正文
5、祝愿语 6、署名 7、日期
(二)信的书写格式:
1、信头:即信封,信封内容包括收件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写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
2、称呼: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拟写称呼,首行顶格写,称呼后面要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3、问候语:称呼下行,空两格写。
4、正文:信的主体部分,问候语下行,正文的开头空两格写。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5、祝愿语:在信的结尾,可适当写上祝愿语,表达对收信人的祝愿。正式的书信还应有“此致”,祝愿语的下行顶个写,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
6、署名:信的最后右下方署名,下行靠右写日期。
二、你知道如何写信让人信服么?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给儿子的一封信》 刘亚洲 (1、6组同学)
《给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2、4组同学)
《给巴特勒的信》 雨果 (3、5组同学)
2、 分析每封书信的写作手法。
(1) 《给儿子的一封信》
写法: 先肯定优点,再婉转地提出希冀,运用大量事实举例说服儿子。
作用:定优点,再提希冀,便于儿子接受。在书信中大量列举事实,可以增强说服力,更为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给女儿的信》
写法:对于“爱情”这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作者巧妙地借助童话故事设置悬念,讲关于“爱情”,将抽象的爱情说的浅显易懂,化繁为简。
作用:以过来人的口吻讲故事,尤其是将多年前的“我”也穿插其中,拉近了和女儿的心理距离,用简单的故事,吸引孩子的兴趣,看似简单,却别具匠心。
(3) 《给巴特勒的信》
写法: 运用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再巧妙对比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和古希腊巴特农神庙进行对比,并运用反语讽刺侵略者的无耻行径。
作用:对比,突出圆明园的美,反衬侵略者的丑,反语产生讽刺性,能更好地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3、 分析作者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选择的不同的表达方式的写法。
三、 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阅读《致蒋经国的信》,小组讨论作者为何写信,又是怎样劝说的?为什么用文言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