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B 卷)
课程名称
传感器技术
考试学期
06-07-2
得分
适用专业
应用物理和光学
考试形式
闭
考试时间长度
120分钟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5分)
1.传感器可分为物性型和结构型传感器,热电阻是 型传感器,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是 型传感器。
2.一种热电阻的型号为Pt100,其材料为 ,它在0℃时的电阻值为 Ω,而能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势的一类称为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传感器在应用时需要做冷端补偿。
4.旋转式编码器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编码器,用以测量转轴的角位移,其中_____________在任意位置都有固定的数字编码与位置对应,所以这种编码器能直接反映转轴位置;用一个线数为200线的编码器分辨力为______________(角)度。
5.光电效应分为 和 两大类,其中,光敏电阻的原理是基于 效应的。
6.目前压电式传感器的常用的材料有 、 和高分子电致伸缩材料等三类,其中 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常用于高精度的测量。压电材料的 效应还可以用来产生超声波。
7.在电感式传感器中,线圈之间的没有耦合的是 式传感器,被测对象也是磁路一部分的是 传感器。
8. 光纤传感器的常用的强度调制方法有强度调制、 调制、相位调制和频率调制等几种。
二、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
1.什么是传感器?以加速度传感为例,画图说明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的定义和作用。
2.简述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分类。
3.设三种制造热电偶的材料A、B、C,两两配对后的热电热分别为:EAB(T,T0)、EBC(T,T0)、EAC(T,T0)。试证明:EAB(T,T0)=EAC(T,T0)-EBC(T,T0)。并说明这一公式的实践意义。
4.解释光纤传感器数值孔径的意义。
三、综合题(30分,每题15分)。
1. 试列出三种测量流量的方法,并说明各自的应用范围。
2. 以任意一种传感器为例,说明差动测量的优点。
07物理系传传感器技术试题B卷参考答案
一、1.物性型 结构型
2. 铂 100 热电偶 热电偶
3.绝对式` 增量式 绝对式编码器` 1.8
4.外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
5.压电晶体 压电陶瓷 压电晶体` 逆压电效应`
6.自感式 电涡流式
7.偏振
三、1.答:传感器是一种能将被测量转化成电量的装置,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量电路组成(3分 )。加速度传感器一般由质量块、弹性元件和机电转换元件组成,质量块装在弹性元件上,起到对加速度的敏感作用,因此是敏感元件。(2分 )根据不同的机电原理可以构成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或电感式加速度传感器,这些机电元件是转换元件(2分)。对转换元件的测量装置构成测量电路。(图3分略)
2.答: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转换为电容变化的一类传感器(2分)。其原理是:电容C:(2分)式中,ε0:真空介电常数:(8.854×10-12 F/m;εr: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δ:两极板间的距离;A:极板的有效面积(2分)。因此,改变εr、δ、A三者之一可分别构成变介质型、变极距型和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4分)
3.
(6分)
即参考电极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表明参考电极C与A、B两种电极配对时热电势之差为电极A、B配对后的热电势。利用该定律可简化热电偶的选配工作,只要已知有关电极和标准电极配对的热电势,即可求出任何两种热电极配对的热电势而不需要测定。(4分)
4.光的全反射现象是光纤传光原理的基础。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当光线以较小入射角θ1由光密介质1射向光疏介质2(n1>n2)时(见图2),一部分入射光以折射角θ2折射入介质2,其余部分仍以θ1反射回介质1。(1分 )
依据光折射和反射的斯涅尔(Snell)定律,有n1sinθ1=n2sinθ2。当θ1角逐渐增大直至θ1=θc时,透射入介质2的折射光也逐渐折向界面,直至沿界面传播(θ2=90°)。对应于θ2=90°时的入射角θ1称为临界角θc;此时:sinθc= n2/ n1。此是光线全部反射回介质1。(2分)
由图1和Snell定律可导出光线由折射率为n0的外界介质(空气n0=1)射入纤芯时实现全反射的临界角(始端最大入射角)为:,NA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4)是衡量光纤集光性能的主要参数。它表示:无论光源发射功率多大,只有2θc张角内的光,才能被光纤接收、传播(全反射);NA愈大,光纤集光能力愈强。(3分)
三、1.评分标准:(1)每说出一种传感器给5分,其中:图2分,原理2分,必要的说明1分
2.差动传感器的三个优点:灵敏度提高一倍,非线性误差降低一级,补偿温度误差。
评分标准:画图正确(3分),每一种优点的说4分,其中:说出优点2分,证明或能说明优点的道理2分
共 4 页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