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987617 上传时间:2025-03-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第一章 1.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是由主机、外部设备、过程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软件部分: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统称,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2.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种典型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数据处理、操作指导控制系统;计算机对被控对象不起直接控制作用,计算机对传感器产生的参数巡回检测、处理、分析、记录和越限报警,由此可以预报控制对象的运行趋势。 ②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一台计算机可以代替多台模拟调节器的功能,除了能实现PID调节规律外, 还能实现多回路串级控制、前馈控制、纯滞后补偿控制、多变量解藕控制,以及自适应、自学习,最优控制等复杂的控制。 ③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由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一级DDC计算机, 完成直接数字控制功能;第二级SCC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提供的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必要的运算,给DDC计算机提供最佳给定值和最优控制量等。 ④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基本控制单元,经高速数据通道与上一级监督计算机和CRT操作站相连。 1.3.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是什么?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计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与采用模拟调节器组成的控制系统相比较,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 (1)控制规律灵活,可以在线修改。(2)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 (3)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4)可以得到比较高的控制精度。 (5)能同时控制多个回路,一机多用,性能价格比高。 (6)便于实现控制、管理与通信相结合,提高工厂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7)促进制造系统向着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 第二章 2.1.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四种形式的信号?各有什么特点? 答: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通常既有连续信号也有离散信号,这些信号一般是信息流,而不是能量流。可分为四种形式:⑴ 连续模拟信号:时间和信号的幅值都是连续的。 ⑵ 阶梯模拟信号:时间是连续的,信号的幅值是阶梯形的。 ⑶ 采样信号:时间是离散的,信号的幅值是连续的脉冲信号。 ⑷ 数字信号:信号的时间以及幅值都是离散的,且幅值经过了量化处理。 2.2.采样信号的频谱和原连续信号的频谱有何不同? 答:采样信号的频谱和原连续信号的频谱的区别: ①通常,连续信号带宽是有限的,频率的极限值wmax, 它的频谱是孤立的。采样信号的频谱是以ωs为周期的无限多个频谱所组成。 ②∣y(jw)∣和∣y*(jw) ∣形状相似。幅值只差一个比例因子1/T(又称为采样增益)。 2.3.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保持器有何作用,简述零阶保持器的特点。 答:保持器的原理是根据现在时刻或过去时刻输入的离散值,用常数、线性函数或抛物函数形成输出的连续值。零阶保持器有如下特性: ①低通特性:保持器的输出随着信号频率的提高,幅值迅速衰减。 ②相位滞后持性:信号经过零阶保持器会产生相位滞后,它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不利的。 2.4.试求下例函数的Z变换:(采样周期为T) 答: (1) (2) (3) (4) 2.5.设函数的La氏变换如下,.试求它们的Z变换: 答: (1) (2) (3) (4) (5) 2.6已知函数的Z变换如下,.试求它们的y(kT): 答:(1) (2) (3) (4) (5) (6) (7) (8) 2.7求下列函数的初值和终值: 答:(1) (2) 作业二 第三章 3.1 已知差分方程 ,又知.试用Z变换法求x(kT)和x(∞)。 答: 3.2 已知 ,试用长除法和Z反变换法求解f(kT)。 答: 3.3 已知差分方程,⑴ 用递推法求y(k)的前三项。⑵ 用反变换法求解y(k)。 答:(1) (2) 3.4 用Z变换法求解下例差分方程: 答:(1) (2)其中,且 时; (3) 其中 3.5 利用劳斯判据,决定下列单位负反馈系统闭环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 (1) 答: (2) 答: 3.6 已知下列系统的特征方程,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1) 答:系统不稳定。 (2) 答:系统不稳定。 (3) 答:系统稳定。 3.7 设离散系统的框图如图所示,试确定闭环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 (其中T=1s,K1=2 T1=1) 答: 3.8 用长除法或Z反变换法或迭代法求下列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1) 答: 即: (2) 答: (3) 答: 3.9 开环数字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试求Y(z)、y(0)、y(∞).已知: (1)数字调节器: 被控对象: (2)数字调节器: 被控对象: 答: (1) (2) 3.10 设系统如图所示,试求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答: 3.11 设系统如图所示,试求:(1)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2)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3)分别求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和单位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答: (1) (2)系统稳定。 (3)单位阶跃输入 单位斜坡输入时 第四章 4.1 已知系统的运动方程,试写出它们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1) 答: (2) 答: (3) 答: 4.2 已知下列系统的传递函数, 试写出它们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1) 答: (2) 答: 4.3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 , 试写出其状态方程,使状态方程为对角阵。 答: 4.4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 , 试写出其状态方程,使状态方程为若当标准型。 答: 4.5已知下列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1) (2) 输出为y(k),, 试分别写出它们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答: (1) (2) 4.6 已知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 ,试分别用直接程序法和分式展开法求系统的离散状态方程。 答:直接程序法 分式展开法 4.7 求解下系统的时间相应。已知: , 初始状态X(0)=0 答: 4.8 设系统的状态方程: 已知输入:u(k)=1 ,(k≥0) 初始状态: 试求:(1)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Fk;(2) 状态方程的解X(k);(3)系统的输出y(k)。 答:(1) (2) (3) 4.9 已知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初始状态X(0)=0 试求系统的Z传递函数: 答: 4.10 已知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 ,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答:系统稳定。 作业三 第五章 5.1已知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 (1);(2),试用冲击不变法﹑阶跃不变法﹑零极点匹配法﹑双线性变换法、差分变换法,将上述传递函数转换为等效的Z传递函数. 取采样周期T=0.1s. 答: (1)冲击不变法 (2)阶跃不变法 5.2 已知比例积分模拟调节器D(s)=Kp+Ki/s ,试用后向差分法和双线性变换法求数字调节器D(z)及其控制算法。 答:后向差分法 双线性变换法 5.3 已知Z传递函数 ,试分析其频率特性,并判断它是低通滤波器还是高通滤波器。 答: 具有高通特性。 5.4 已知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 其中x (k)为输入序列,y (k) 为输出序列. 试分析其频率特性. 答: 具有高通特性。 5.5 已知低通滤波器 , 求D(z)的带宽ωm.. 取采样周期T=2ms 。 答: 5.6 已知广义对象的Z传递函数,试设计PI调节器D(z)=Kp+Ki/(1-z-1),使速度误差ess=0.1 ,取采样周期T=0.1s 。 答: 5.7 已知,写出与它相对应的PID增量型数字控制算法。 答: 第六章 6.1 试述在最少拍设计中,系统的闭环Z传递函数Gc(z)和误差Z传递函数Ge(z)的选择原则。 答:最少拍设计中,系统的闭环Z传递函数Gc(z)和误差Z传递函数Ge(z)的选择原则: (1)为了保证D(z)的可实现性,应选择Gc(z)含有HG(z)的Z-r因子。 (2)为了保证D(z)的稳定性,应选择Gc(z)具有与HG(z)相同的单位圆上(除Z=l外)和单位圆外的零点。 (3)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应选择Ge(Z)含有 的因子,pi是HG(z)的不稳定的极点。 因为: 只能用Ge(z)的零点来抵消HG(z)中不稳定的极点. (4)为了使调节时间最短(最少拍),应选择Ge(z)中含有(1-Z-1)m因子(m=l,2,3)是典型输入信号Z变换R(z)中分母的因子。 (5)保持Ge(z)与Gc(Z)有相同的阶次。 6.2 最少拍控制系统有哪几种改进设计方法。 答:最少拍控制系统改进设计方法有: 调节器的设计方法的改进:惯性因子法,延长节拍法,换接程序法。 6.3 已知不稳定的广义对象:, 试设计单位阶跃作用下的最少拍调节器。 答: 6.4 已知的广义对象Z传递函数: ,试设计单位阶跃作用下的最少拍无波纹调节器。 答: 6.5 设系统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被控对象 ,采样周期T=0.2s , 试设计单位阶跃作用下的最少拍调节器D(z)。 答: 6.6 已知被控对象 ,采用零阶保持器,采样周期 T=0.1s .试用W变换法设计数字调节器,要求相位裕度γ=50°,幅值裕度Kg>10dB,速度稳态误差系数Kv=5s-1 。 答: 6.7 已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 ,取采样周期 T=5s . 试用大林算法设计数字调节器D(z),期望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