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接口使用说明书
1.1 C接口所需控件注册:
在运行C接口程序之前,必须先注册数据库组件:MADO.DLL。
注册方法:运行->” regsvr32 MADO文件所在目录\MADO.DLL”->确定
例:
1.2 C接口---接入
为了保证我司SC业务台能够透明的处理异构信息,并且不影响我司已有的SS 功能,对每一个异构的SS(LSC) 在我司SC 侧均建立一个“伪 SS 数据库”,其数据库格式和我司SS 数据库完全相同。通过配置通讯服务器的初始化文件,一个接入代理服务器接入一个异构SS 的能力。
建立接入库:
在数据库里建立一个接入库,刷入PSMS439PLUS动环SS的脚本,
在数据库中依次刷入PLUS动环SS的脚本:
TABLE_439Plus_SS.sql -à PROCEDURE_439Plus_SS.sql-à TRIGGER_439Plus_SS.sql
在刷完动环脚本后,开始依次刷入C接口接入脚本,顺序为:
PSMS_C_439Plus_Table.sqlà
PSMS_C_439Plus_Procedure.sqlà PSMS_C_439Plus_Trigger.sql
C接口接入脚本刷完后,接入库准备工作结束,当第一次运行C接口程序时,还没有相应的配置文件,设置C接口接入配置:
C接口程序主界面:
点击设置后选择接入:
1)数据源:数据源框要填写伪SS数据库的数据源名称,数据源的建立可以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工具中添加,或在 Sybase 的 “ODBC Data Source Administrator”中添加。
2}用户:在数据库中建立的用户。
3)口令:在数据库中建立的用户相对应的密码。
4)数据库:填写建立的伪SS的数据库名称。
5)自动校时时间间隔:自动校时时间间隔的设置,较时间隔不宜太短,至少大于300秒,一般在1 ~ 3个小时比较合适。
6)LSC ID: 当前异构系统的端局的ID,注意:ID一定要避免出现冲突,例如:如果我系统端局ID为:1 ~ 20,第一个异构的起始ID至少从21开始,假设第一个异构系统中局站数不超过M个,第二个异构的起始ID至少从(21+M)开始…以此类推,ID号分配可以出现间隔,但一定不能出现重叠。
7)LSC 名称:异构SS 的名称,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来取名称。
8)LSC 用户:登陆异构系统的用户名,由异构系统方提供。
9) LSC 用户密码:登陆异构系统的密码,由异构系统方提供。
10)LSC IP:异构系统方的IP地址,由异构系统方提供。
11)侦听端口:侦听端口,由异构系统方提供。
12)数据源切换:接入异构系统方的中间数据库psms439c。
13)测试:当数据源、用户、口令、数据库名填写完成后,点击测试按钮进行测试,如果输入正确则显示连接数据库成功,若不正确则显示连接数据库失败,如果失败请查看数据源、口令、用户和数据库名输入和设置是否正确。
14)确定配置:当确定输入都正确后,点击确定配置后,程序将重新启动。配置好的信息会保存在proxy.ini文件中。
15)退出:当不想保存配置的话,点击退出按钮,退出配置页面,回到C接口主界面。
C接口 -- 接入功能:
(1)获取异构系统的配置
(2)获取实时数据
(3)获取告警
(4)获取历史数据
(5)手动同步
(6)密码修改
(7)手动校时
1.3 C接口---接出
接出型C接口服务器负责将我司SS数据转发给异构CSC。
建立中间库:
当运行C接口接出程序时候,必须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个中间库,名字是:psms439c.
在数据库中建立好中间库后,必须输入中间库的脚本。
刷入脚本:扩展库.sql
之后刷 创建用户.sql
建立接出库:
在数据库里建立一个接出库,刷入PSMS439PLUS动环SS的脚本,
在数据库中依次刷入PLUS动环SS的脚本:
TABLE_439Plus_SS.sql -à PROCEDURE_439Plus_SS.sql-à TRIGGER_439Plus_SS.sql
刷完动环脚本后,刷入配置工具脚本:配置工具脚本.sql
在刷完动环脚本后,开始依次刷入C接口接出脚本,顺序为:
PSMS_C_439Plus_Table.sqlà
PSMS_C_439Plus_Procedure.sqlà PSMS_C_439Plus_Trigger.sql
C接口接出脚本刷完后,接出库准备工作结束,当第一次运行C接口程序时,还没有相应的配置文件,设置C接口接出配置:
1)数据源:本地SS的数据源。
2}用户:在数据库中建立的用户。
3)口令:在数据库中建立的用户相对应的密码。
4)数据库:本地SS的数据库名称。
5)LSC 名称:异构SC 的名称,用于在接出代理服务器上显示。
6)LSC ID:LSC的ID号。
7)CSC PORT:侦听端口,输入3000 – 8000之间的数值。
8)CSC IP: 由对应的异构SC方提供。
9)测试:当数据源、用户、口令、数据库名填写完成后,点击测试按钮进行测试,如果输入正确则显示连接数据库成功,若不正确则显示连接数据库失败,如果失败请查看数据源、口令、用户和数据库名输入和设置是否正确。
10)确定配置:当确定输入都正确后,点击确定配置后,程序将重新启动。配置好的信息会保存在proxy.ini文件中。
11)退出:当不想保存配置的话,点击退出按钮,退出配置页面,回到C接口主界面。
建立登陆本地SS的用户 在本地SS的数据管理员工具中创建一个用户,赋给它所有权限、所有的片区、所有的专业,并把用户名和密码提供给异构SC方,以便他们登陆我们的SS系统。
数据库密码设置: 支持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但是密码的最后一位不要设置成空格。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