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解与生理学题总结
因时间太紧,来不及排版,阅读者见谅!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石红艳
一、基本组织
1. (07全国联赛)下列哪一组腺体或腺细胞没有导管?( )
A.哈氏腺,前列腺,眶下腺,胸腺, B.颌下腺,甲状旁腺,尿道球腺
C.泪腺,甲状腺,鱼类精巢,鱼类卵巢
D.哺乳类卵巢,睾丸间质细胞,胰岛,甲状腺
A. 哈氏腺 Harderian gland:
B. 哺乳类动物眼窝腺的一种,可分泌脂质。一般是在眼角内有一导管开口,个别的如鲸类具有内外两个哈氏腺的复数导管。分泌物的作用因动物种类而异,例如水中哺乳类具有保护眼的作用,在啮齿类的鼠、兔等,认为具有皮脂腺和引诱物质的分泌腺的功能。鸟类以下的脊椎动物的瞬膜腺属于另一种系统的腺,但哺乳类则具有这两种腺。哈氏腺最早是始于J.J.Harder于1694年对鹿的记载。
2. (08全国联赛)小肠上皮细胞间的哪种结构能够防止营养物质从细胞间隙进入血液( )
A. A.桥粒 B.紧密连接 C.间隙连接 D.胞间连丝
3. (06全国联赛)以下组织中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A. A.猪的皮下脂肪 B.猫气管中间实质. C.乌贼的软骨匣 D. 哺乳动物的肠腺
4. (02年全国联赛)以下哪些属于结缔组织
A. 脂肪 B.血液 C. 淋巴液 D.硬骨
5. (00年全国联赛)动物组织(tissue)是指
A. 形态和机能完全相同的细胞群
B.形态相似,机能一致的细胞群
C.形态相同,机能不同的细胞群
D.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的细胞群
判断题
6. 1(02年全国联赛)软骨和血液都属于结缔组织。( )
7. (10年全国)细胞质膜上具备的钠钾泵每消耗一个ATP分子将会 ( )
A. 向细胞内转入2个K+向细胞外转出2个Na+
B. 向细胞内转入2个Na+向细胞外转出2个K+
C. 向细胞内转入3个K+向细胞外转出2个Na+
D. 向细胞内转入2个K+向细胞外转出3个Na+
8. (09年全国)下列有关物质转运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
A. Na+可通过易化扩散跨膜
B. 骨骼肌舒张时,胞质内Ca2+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肌质网
C. 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转运吸收葡萄糖
D. 葡萄糖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红细胞
9. (09年全国)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哪些项是正确的?( )
A. 磷脂分子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
B. 膜蛋白是赋予生物膜功能的主要决定者
C. 膜蛋白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
D. 膜脂和膜蛋白在生物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E. 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运动方式与膜脂的运动方式完全相同
F. 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尚未发现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
G. 其他类似的关于细胞膜对物质转运的题:
1、人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出胞 E、继发性主动转运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
A、主动转运 B、入胞 C、单纯扩散
D、易化扩散 E、继发性主动转运
3、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E、入胞
4、产生细胞生物电现象的离子跨膜移动属于( )
A、单纯扩散 B、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C、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D、入胞 E、出胞
5、形成终板电位的Na+内流属于( )
A、单纯扩散 B、载体易化扩散 C、化学门控通道易化扩散
D、电压门控通道易化扩散 E、主动转运
6、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ACh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继发性主动转运
二、神经肌肉一般生理(难点,重点讲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骨骼肌收缩)
兴奋的产生、兴奋的传导、兴奋的传递(神经元之间、神经-肌肉接头处)、骨骼肌的收缩、三种肌肉组织的生理特性
1. (05年全国联赛)形成消化道平滑肌动作电位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是
A . Na+内流 B.Ca2+内流
C.主要是 Na+内流,也有Ca2+内流 D.主要是Ca2十内流,也有 Na+内流
2. (07年全国联赛)单个可兴奋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不能完全融合,其原因是
A刺激强度不够 B.刺激频率不够
?C.钙离子通道有一个失活期 D.钠离子通道有一个失活期
3. (02年全国联赛)当达到K离子平衡电位时
A .细胞膜两侧的K离子浓度梯度为零
B.细胞膜外的K离子浓度大于膜内的K离子浓度
C.细胞膜两侧的电位梯度为零
D.细胞膜内侧的K离子不再外流
4. (02年全国联赛)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末梢前膜的
A.Na离子信道关闭 B.Ca离子信道关闭
C.Ca离子信道开放 D.CI离子信道开放
5. (09年全国)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复合动作电位将表现为:( )
A.“全或无”出现
B.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C.复合动作电位的频率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期不变化
D.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期不变化
6. (09年全国)由单细胞引导的电位是:( )
A神经干动作电位 B.运动终板电位 C.微音器电位 D.心电图
7. (08年全国联赛)肌丝滑行学说的直接根据是肌肉收缩时的什么变化 ( )
A.肌小节的长度不变 B.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不变
C.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缩短 D.明带和暗带缩短
8. (09年全国)肌丝滑行理论的直接证据是骨骼肌收缩时:( )
A.明带、暗带和H带长度均缩短 B.明带缩短,暗带和H带长度不变
C.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H带不变 D.明带和H带缩短,暗带长度不变
9. 11 (00年全国联赛)直臂下垂提起重物时,有关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
A.屈肌肌群收缩,伸肌肌群舒张 B.屈肌肌群舒张,伸肌肌群收缩
C.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均收缩 D.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均舒张
10. 10 (02年全国联赛)膈肌属于 : 结合动物学知识。
A.轴上肌 B.轴下肌 C.鳃下肌 D.附肢肌
11. 下列哪项指标可反映兴奋性的大小( ) (注:兴奋性高低指标,阈强度,阈电位水平。)
A 动作电位去极化幅度 B 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
C 膜电位水平 D 阈强度
12. 3.动作电位长极相(上升支)的出现与膜对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变化有关( )
A K+通透性降低 B K+通透性增高
C Na+通透性增高 D Na+通透性降低
13. 4.神经一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
A. A NE(去甲肾上腺素) B Ach(乙酸胆碱)
B. C 5-HT(5一羟色胺) D 多巴胺
14. 5.肌细胞兴奋一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
A Ca2+ B Na+ C Mg2+ D K+
15. 6.阈电位是指( )
A 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 造成膜对Na+通道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C 造成膜对K+通道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D 造成膜对Na+通过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16. 7.通常所说的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值大约是-70mV,意思是( ) 注:静息状态:内负外正
A 膜内两点之间电位差为70mV
B 膜外电位比膜内电位低70mV
C 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70mV
D 膜外两点的电位差为70mV
17. 8.细胞在静息时膜对下述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
A Na+ B Mg2+ C K+ D Cl- E Ca2+
18. 9.神经纤维接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从-70mV变为0mV的过程称为( )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去极化 D 反极化 E 复极化
19. 10.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是指膜的( )
A 复极化过程 B 去极化过程
C 反极化过程 D 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
20. 目前一般认为肌肉收缩是由于( ) 向粗肌丝中央的M线滑行
A 骨骼肌粗肌丝长度变短 B 骨骼肌细肌丝长度缩短
C 粗肌丝向细肌丝之间滑行 D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
E 粗、细肌丝长度均缩短
21. 12.组成骨骼肌粗肌丝的主要蛋白质是( ) 肌凝蛋白或称肌球蛋白
A 肌凝蛋白 B 原肌凝蛋白 C 肌钙蛋白 D 肌纤蛋白
E 肌红蛋白
22. 13.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 )
A Fe2+ B K+ C Na+ D Ca2+ E Mg2+
23. 14.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 )
A 超极化 B 去极化 C 反极化 D 复极化 E 极化
24. 15.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突触前神经末梢兴奋 B 释放抑制性递质
C 突触后膜超极化 D 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E 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高
25. (06年全国联赛)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离子通透性和膜电位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Na+通透性增大时会造成去极化现象
B.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没有限制
C.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零
D.K+流入细胞时有利于膜极化状态的恢复
26. (03年全国联赛)在生物体内不断有生物电产生.产生生物电的直接原因是 :
A.生物体内有微型\"生理发电机\" B,新陈代谢过程的必然结果
C.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 D,有机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燃烧\"的结果
三、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构成,功能(注意 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作用),基本活动方式-反射(注意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脑的高级机能,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01年全国联赛)人在炎热的环境中( )
A.交感神经活动加强,皮肤的血管收缩
B.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皮肤的血管收缩
C.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汗腺活动增加
D.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
2,(06年全国联赛)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反应速率快,作用时间长D.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3 (08年全国联赛)高等动物的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
A.脊髓,脑神经,自主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C.脑,脊神经,交感神经 D.脑,脊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4(02年全国联赛)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是B
A.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B.具有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C.具有条件反射能力 D.具有对具体信号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
5,(01年全国联赛)下面哪种提法是对的A
A.人的身高在早晨略高于晚上,而体温略低于晚上
B.人的身高在早晨略低于晚上,而体温略高于晚上
C.人的身高和体温早晨与晚上相同
D.中午时人的身高和体温最高
6(04年全国联赛)人的脑神经有
A.12对 B.10对 C.14对 D.20对
7(01年全国联赛)当急性失血量约为总血量的10%时,机体产生的代偿性反应有:答( )
A.外周血管收缩,心率提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B.外周血管收缩,心率提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C.外周血管舒张,心率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D.外周血管舒张,心率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8,(00年全国联赛)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最有效刺激是什么
A.一定浓度的CO2 B.肺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C.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人冲动 D.一定程度的缺O2
9,(00年全国联赛)膝跳反射属于何种反射
A.内脏反射 B.二元反射 C.多元反射 D.条件反射
10,(03年全国联赛)\"小儿麻痹\"病是由于 :
A.大脑灰质部分区域被病毒感染产生炎症的结果
B,大脑白质部分区域被病毒感染产生炎症的结果
C,脊髓灰质被病毒感染发生炎症的结果
D,脊髓白质被病毒感染发生炎症的结果
11,(04年全国联赛)运动机能凋节的主要部位是
A.小脑 B.大脑左侧 C.大脑右侧 D.脑垂体
12,(04年全国联赛)血压降低时尿量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关
13,(02年全国联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应激 D.负反馈调节
14,(06年全国联赛)下列有关交感神经的特性或功能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受意识支配 B.抑制消化道蠕动
C.促进瞳孔扩张 D.源自脊髓的胸段
交感神经自脊髓胸段全长及腰段1~2节段的灰质侧角内侧角细胞。
15,(05年全国联赛)唾液腺的分泌活动受到下列哪些神经支配
A.第 Ⅶ对脑神经 B.交感神经 C.第Ⅸ对脑神经
D.舌下神经 E .三叉神经
16,(01年全国联赛)下列哪些周期性活动与生物钟有关
A.月经周期 B.心动周期 C.呼吸周期 D.睡眠周期
17,(08年全国联赛)交感神经末梢分泌的神经递质( )
A.通常会加强胃肠运动 B.通常会加强心脏搏动 C.有可能缩血管 D.有可能舒血管
18,(07年全国联赛)蹲久了,突然站起来,导致血压暂时下降的原因是 :
A.回心血量减少 B.心输出量减少 C.血管压力感受器作用增加
D.交感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紧张性较低
E.副交感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紧张性较高
19(2011模拟)刺激心迷走神经,下述哪项结果不正确( )
A.窦房结自律性减慢 B.心房肌收缩力减弱
C.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D.心率加快
20(2011模拟)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 难点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突触前轴突末梢处于有效不应期
21(01年全国联赛)下面哪种提法是对的
A.人的身高在早晨略高于晚上,而体温略低于晚上
B.人的身高在早晨略低于晚上,而体温略高于晚上
C.人的身高和体温早晨与晚上相同
D.中午时人的身高和体温最高
22,(04年全国联赛)人的脑神经有 注:两栖类的仅11对。
A.12对 B.10对 C.14对 D.20对
23,(01年全国联赛)当急性失血量约为总血量的10%时,机体产生的代偿性反应有:答( )
A.外周血管收缩,心率提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B.外周血管收缩,心率提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C.外周血管舒张,心率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D.外周血管舒张,心率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人在急性失血时,机体主要产生下列代偿性反应: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在失血30秒内出现,并引起:①大多数器官的阻力血管收缩,在心输出量减少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动脉血压接近正常。各器官血流量重新分配以保持脑和心脏的供血;②容量血管收缩,使回心血量不致下降太多,以维持一定的心输出量;③心率明显加快。
毛细血管对组织液重吸收增加:失血一小时内,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收缩,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增大,故组织液的回流多于生成,使血浆量有所恢复,血液被稀释。
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生成增加:通过缩血管作用及促进肾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有利于血量的恢复。血管紧张素Ⅱ还能引起渴感和饮水行为,使机体通过饮水,增加细胞外液量。
血浆蛋白质和红细胞的恢复:失血时损失的一部分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加速合成,在一天或更长的时间内逐步恢复。红细胞则由骨髓造血组织加速生成,约数周才能恢复。
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量的10%,可通过上述代偿机制使血量逐渐恢复,不出现明显的血心管机能障碍和临床症状。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量的20%时,上述各种调节机制将不足以使心血管机能得到代偿,会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血量达全身总血量的30%或更多,就可危及生命
24,(00年全国联赛)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最有效刺激是什么 难点
A.一定浓度的CO2 B.肺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C.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人冲动 D.一定程度的缺O2
25,(00年全国联赛)膝跳反射属于何种反射 难点
A.内脏反射 B.二元反射 C.多元反射 D.条件反射
26,(03年全国联赛)\"小儿麻痹\"病是由于 :
A.大脑灰质部分区域被病毒感染产生炎症的结果
B,大脑白质部分区域被病毒感染产生炎症的结果
C,脊髓灰质被病毒感染发生炎症的结果
D,脊髓白质被病毒感染发生炎症的结果
27,(04年全国联赛)血压降低时尿量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关
28,(08年全国联赛)交感神经末梢分泌的神经递质( )
A.通常会加强胃肠运动 B.通常会加强心脏搏动 C.有可能缩血管 D.有可能舒血管
29(2011模拟)刺激心迷走神经,下述哪项结果不正确( )
A.窦房结自律性减慢 B.心房肌收缩力减弱
C.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D.心率加快
30(2011模拟)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突触前轴突末梢处于有效不应期
判断题
31(00年全国联赛)只有具有大脑的动物才能形成条件反射.?
四、感觉器官
1.正常眼看6m以外的远物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 )
A 正置的实像 B 倒置的实像 C 倒置的虚像 D 倒置而缩小的实像
E 正置而缩小的实像
2.看近物时,眼调节物像的主要变化是( )
A 瞳孔扩大 B 瞳孔缩小 C 晶状体凸度↓ D 晶体状凸度↑
E 双眼会聚
3(06年全国联赛)人眼有3种视锥细胞,分别对下面哪3种颜色最敏感 :
A.蓝,黄,绿B.红,蓝,绿
C.蓝,红,黄 D.绿,红,黄
4(00年全国联赛)哪种眼是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B 校正方法:近视眼,凹透镜;远视眼,凸,散光,柱面透镜;青光眼,
A.近视眼 B.远视眼 C.青光眼 D.散光
5(08年全国联赛)与视杆细胞相比,下面哪些选项是视锥细胞所具有的特征 ( )
A.有分辨颜色的能力 B.在中央凹处没有分布
C.与双极神经元的单线式联系较多 D.因其不能发生正常的光化学反应而导致夜盲症
6听骨链在气传导中的作用是( )
A 使鼓膜振幅减小 B 使鼓膜振幅增大
C 使鼓膜振幅不改变 D 使卵圆窗膜增压
E.使卵圆窗膜减压
7(07年全国联赛)人类感知外界声音的频率主要取决于( ):
A.耳蜗神经冲动的频率 B.耳蜗神经冲动的幅度
C.耳蜗毛细胞顶部听毛弯曲的频率 D.耳蜗毛细胞所在基底膜的位置
8(01年全国联赛)在短时间内突然从低海拔上升至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需要张大嘴做咀嚼运动,并大口吞咽空气,这样做可以 .
A.疏通耳咽管,以改变中耳腔的压力,解除不适 B.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
C.放松耳部的肌肉 D.关闭耳咽管,减少中耳腔的压力
五、血液(重点讲血浆渗透压、ABO血型鉴定、Rh血型、血型遗传)
血液组成
血细胞生理
血液凝固
血型
1.(09年全国)大多数动物血液是红色的,但有些动物的血液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其原因是:
A.与血液中所含的运输氧的元素有关 B.与血液中所含的色素有关
C.与血浆的颜色有关 D.机制还不清楚
2. (10年全国)某人的血清与B血型者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但其红细胞与B血型者的血清发生凝集,以此判断此人的血型(C)
A.A型 B.B型 C.AB型 D.0型
3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C) 血浆晶体渗透压占绝大部分。
A 白蛋白 B 球蛋白 C 晶体物质 D 血红蛋白 E 纤维蛋白原
4.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和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的因素(C)
A 血浆胶体渗透压 B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C 血浆晶体渗透压 D 组织液静水压 E 血浆白蛋白浓度
5(03年全国联赛)渴觉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一种刺激引起的D
A,循环血量的增加 B,血浆渗透压降低
C,血浆C02分压升高 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6.血液凝固过程是一种(C)
A 免疫反应 B 物理反应 C 酶促反应 D 凝集反应
7.下列血型中,最难寻的献血员是(D)
A O型Rh阳性 B B型Rh阳性
C AB型Rh阳性 D AB型Rh阴性
8(01年全国联赛)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D) 。
A.血清中没有血小板 B.血清中没有红细胞
C.血清中没有白细胞 D. 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
9(00年全国联赛)凝血过程需要多种要素参与,下列与凝血无关的是B
A.纤维蛋白原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维生素K
10(04年全国联赛)血液占人体重量的B
A.5% B.7% C.9% D.11%
11 (05年)己知受血者为 B 型血,在交叉配血中主侧不凝集,次侧发生凝集现象,供血者的血型是C:
A. A 型 B. B 型 C. O 型 D. AB 型
12 (07年全国联赛)当血压显著降低时,哪些器官的血流将明显减少?(ACD)
A.皮肤 B.肾脏 C.肌肉 D.胃肠道 E.大脑
各器官血流量重新分配以保持脑和心脏的供血
13.(06年全国联赛)血液在血管内不发生凝固的原因有: ABC
A.血液一直保持流动B.血管内壁光滑完整 C.血浆中有抗凝物质 D.血液中的溶氧抑制血小板功能
14(07年全国联赛).蹲久了,突然站起来,导致血压暂时下降的原因是:(ABD)
A.回心血量减少 B.心输出量减少 C.血管压力感受器作用增加
D.交感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紧张性较低
E.副交感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紧张性较高
15(08年全国联赛)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以下哪一类婴儿?( B )
A.Rh阴性母亲所生的Rh阴性婴儿 B.Rh阴性母亲所生的Rh阳性婴儿
C.Rh阳性母亲所生的Rh阳性婴儿 D.Rh阳性母亲所生的Rh阴性婴儿
16(08年全国联赛).长期营养不良会造成水肿,主要由于( D)
A.血浆晶体渗透压过高 B.血浆晶体渗透压过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过低
连线
1(01年全国联赛)请将有关系的二者连线
①O型血c a抗A抗体
②A型血 b b抗B抗体
③B型血a c抗 A和抗 B抗体
④AB型血d d无抗A和抗B抗体
(二)填空题
1.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物理溶解 ) 和(化学结合)。血液中的CO2可与Hb的( 氨基 )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2.血浆蛋白分为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 ( 白蛋白)其中( 白蛋白 )含量最多。
六、循环系统
系统的构成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
心脏生理
血管生理
淋巴循环的生理
体液及内环境稳定
1(07年)心血管系统中有一套瓣膜,能保证血液不倒流。那么在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的瓣膜是:( )
A.二尖瓣 B.三尖瓣 C.半月瓣 D.三角瓣
2(06年全国联赛)哺乳动物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
A.等容舒张期末 B.等容舒张期始 C.心室射血期 D.心房收缩期
3.(09年全国)当每博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血压变化主要表现为:( ) 难点
A.舒张压升高较多 B.收缩压升高较多
C.脉压增加 D.脉压减小
4.(09年全国)按压试验兔子的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引起的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和呼吸的变化为:( )
A.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
B.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呼吸减慢
C.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呼吸减慢
D.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呼吸加深加快
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 是压力感受器
5.心肌工作细胞是指( )
A 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B 窦房结细胞
C.房室交界细胞 D 浦肯野氏细胞
6.自律细胞具有自律性的基础是( )
A 4期自动去极化 B O期去极化
C 静息期有K+外流 D 静息期Na+-K+泵活动加强
7.心脏中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 )
A 窦房结 B 房室交界 C 房室束 D 浦肯野氏纤维
8.传导速度最慢的组织是( )难点
A 心室肌 B 房室束 C 房室交界 D 浦肯野氏纤维
9.房室延搁一般发生在( )难点
A 兴奋由窦房给传至心房肌 B 由窦房结传至房室交界
C 在房室交界内的传导 D 由房室束传至左右束支
10.心脏正常起搏点是( )两栖类的心脏正常起搏点在静脉窦。
A 窦房结 B 房室交界 C 房室束 D 浦肯野氏纤维
11.(2011模拟)将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 )
A.心肌自律性高低
B.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快慢
C.动作电位3期复极速度快慢
D.传导速度快慢
E.兴奋性高低,
12.心脏射血期,心腔内压力变化是( )难点
A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B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C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D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13.心动周期中,从房室瓣开始关闭到半月瓣开放之前的时间称为( )
A 等容收缩性 B 等容舒张期 C 射血期 D 充盈期
14.影响血流阻力的主要因素是( )
A 毛细血管口径 B 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
C 血液粘滞性 D 动脉管壁的弹性
15.影响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 )?
A 搏出量 B 心率 C 外周阻力 D 大动脉弹性
16.下列哪种因素可导致舒张压明显升高( )?难点
A 心肌收缩力增强 B 小动脉广泛收缩
C 心率减慢 D 循环血量增加
17.收缩压产生的时期是( )
A 等容收缩期 B 充盈期 C 快速射血期 D 减慢射血期
18.由于血液重力作用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是( )
A 心肌收缩力 B 体位 C 骨骼肌挤压作用 D 呼吸运动
19.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动力是( )
A 毛细血管压 B 组织液静水压 C 有效滤过压 D 血浆胶体渗透压
20 (02年全国联赛)胎儿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由血管在胎盘处彼此相通.
21 (05年全国联赛)老年人主动脉弹性减退并伴有小动脉硬化时,血压的变化常常是D:
A.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B.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降低 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22 (03年全国联赛)急性失血时,最先出现的代偿反应是 :
A.血管的自身调节 B,交感神经兴奋 C,组织液回收增加 n血管紧张素增多
23(07年全国联赛)下列哪种不属于张力感受器 :
A.颈动脉窦 B.主动脉弓 C.膀胱壁 D.主动脉体 E.腱器官
七、呼吸系统
1 (07年全国联赛)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主要的运输形式分别是:( )
A.氧合血红蛋白;碳酸氢盐 B.物理溶解;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氧合血红蛋白;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D.氧合血红蛋白;物理溶解
2.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较大气压低 B 胸腹腔内压=-肺回缩力
C 吸气时负值减小,呼气时负值增大 D 胸膜腔负压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
3(03年全国联赛)在人的体液中,C02分压最高的是 :
A.组织液 B,细胞内液 C血液 D.淋巴
4(04年全国联赛)输氧时要加入5%的二氧化碳,因为5%二氧化碳是
A.呼吸刺激剂 B.人体的需要 C.神经兴奋剂 D.血管软化剂
5.(2011模拟)用力呼吸时,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有( )
A.肋间外肌 B.肋间内肌 C.胸锁乳突肌
D.膈肌 E.腹壁肌
6.(09年全国)下列关于呼吸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难点
A.血液中的CO2可以通过血一脑屏障,因此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主要靠刺激中枢
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 ’
B.血液中的H+可以通过血一脑屏障,因此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主要靠刺激中枢化
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
C.血液中低浓度的O2完全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
快加深
D.血液中低浓度的O2对呼吸中枢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7.C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
A 形成碳酸氢盐 B 物理溶解
C 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D 与血浆蛋白结合
8.最基本的呼吸中枢的所在部位是(D)
A 脑桥 B 大脑皮层 C 脊髓 D 延髓
9.一定范围内血中P(CO2) 增高,使呼吸运动增强,主要是通过( )
A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B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D 直接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两条途径: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调节;在 P(CO2) 增加较显著时,刺激外周感受器。
1)中枢化学感受器: a)感受脑脊液中 { H+ }的升高, b)感受脑脊液 Pco2 的升高。但是由于需要碳酸甘酶,脑中此酶缺乏,所以反应要慢。 c)不感受低氧的刺激 ,但是对低氧敏感。
2)外周颈动脉体感受器:a)感受外周血低氧b)感受外周血Pco2升高 / { H+ }升高,其中外周血Pco2升高引起呼吸加强加快,最终还是要通过上述 1)中的 b)途径来实现。
10.关于H+对呼吸的影响,错误的是( )
A 动脉血中H+增加,呼吸加强
B 血中H+主要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C 血中H+主要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D 脑脊液中的H+是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最有效刺激
11 (00年全国联赛)氧气通过肺泡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是依靠( )
A.简单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伴随运输
12.(08全国联赛)CO2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通常是( )
A.组织液、肺动脉、肺泡气、呼出气 B.肺动脉、组织液、肺泡气、呼出气
C.组织液、肺动脉、呼出气、肺泡气 D.呼出气、肺泡气、肺动脉、组织液
八、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管 消化腺
消化系统的功能
食物的消化
营养物质的吸收
1(08年全国联赛)通过消化道小肠吸收的营养,输送到肝脏的血管是 :
A.肝静脉 B.肝动脉 C.肝门静脉 D.肾门静脉
2.pH值最低的消化液是(B)
A 唾液 B 胃液 C 腹液 D 胆汁 E 小肠液
3.胃液中胃蛋白酶是由哪种细胞分泌的( )
A 壁细胞 B 贲门腺 C 主细胞 D "G"细胞 E 粘液细胞
4.下列三种食物的胃排空速度,由慢到快的排列顺是( )
A 蛋白质、脂肪、糖 B 脂肪、蛋白质、糖
C 糖、蛋白质、脂肪 D 糖、脂肪、蛋白质 E 脂肪、糖、蛋白质
5.胰液中含有的无机物中,含量最高的是( )
A Cl- B HCO3- C Na+ D K+ E Ca2+
6.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
A 胆色素 B 胆盐 C 胆固醇 D 卵磷脂 E 脂肪酶
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盐、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及多种无机盐等。胆汁中有消化作用的成分主要是胆盐。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均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以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还能与脂肪酸、甘油一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胆汁中虽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却具有重要意义。
7.胆囊胆汁呈( ) 注:肝胆汁为弱碱性
A 强酸性 B 弱酸性 C 中性 D 弱碱性 E 强碱性
8.胆汁中不含有( )
A 胆色素 B 胆盐 C 胆固醇 D 消化酶 E 卵磷脂
9.下列不属于胃肠道激素的是( )
A 胃泌素 B 促胰液素 C 组织胺 D 胆囊收缩素 E 抑胃肽
10(03年全国联赛)胃和肠的功能活动在哪些方面是相同的( )
A,自发节律性 B,分泌无机物 C,分泌有机物 D,分节运动
11(08年全国联赛)下列关于胃机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壁细胞向胃腔内分泌盐酸 B.可分泌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C.约70%的淀粉在胃中被分解 D.可吸收酒精
12(01年全国联赛)在下列各种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的种类最多的是哪个 ( )
A.唾液B.胃液C.小肠液D.胰液
小肠液中含有很多消化酶,包括肠激活酶、淀粉酶、肽酶、脂肪酶以及蔗糖酶、麦芽糖酶和乳糖酶等
13(00年全国联赛)人体粪便中对什么成份的排出属于排泄 :
A.大肠杆菌 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