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生经典俗语收集
在我们民间有一种语言非常有意思,比如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等,我们把这种语句称为俗语。
俗语就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简练而形象化的定型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应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1、深情厚谊
2、义结金兰
3、刎颈之交
4、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9、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10、有缘千里来相会!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
第一节 有关友谊与情谊的俗语
义结金兰:源自《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
阮一面,契若金兰”;又见《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
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朋友间情投意合,
或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而结为异生兄弟或姐妹,也是“拜把
子”的意思。
第二节 有关珍惜时间的俗语
岳飞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值得我们学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
你知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哪位名人所说吗?
第三节 有关生活哲理的俗语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闻过则喜,知过必改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
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
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
出自《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拼 音: 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dù
近义词: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释 义: 腐:臭;枢:门轴;蠹: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出 处: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你知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典故吗?
第四节 有关求知与学艺的俗语
小朋友,你都知道哪些有关学习的俗语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荒于嬉
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
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后人对这两句诗
作过不同的解释,清代仇兆鳌的《杜诗
详注》,对于“读书破万卷”中的“破”字
举有三说,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
二曰:“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则卷易磨也”。三
曰:“识破万卷之理”。这三说,集中地反映了对“破”
字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就是:突破、磨破、识破。
第五节 有关黄河的俗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
说尽黄河只为水 织梦好,好织梦
黄河孕育着中华文化,其中有不少动人的俗语故事!
河走温县城,仓头猛一穷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不见黄河心不死
这是讲述一个叫黄河的女子跟一个柴郎的爱情故事。黄河跟柴郎偶然
相遇,继而相爱。黄河的爹爹是一个员外,家境很富裕,看不起柴郎家
太穷,偷偷将黄河许配给了另一富家子弟。柴郎看不到黄河,相思成疾,忧郁而亡。家人将其火化成灰。最奇的是柴郎那颗鲜红的心脏不仅没有
一同变成灰烬,竟然还嘭嘭的乱跳动。黄河闻讯飞奔前去,见到那颗跳
动的心脏,流泪不止。俯下身,将它紧紧抱在怀里,感受柴郎的心跳。
一下、两下、三下、、、剧烈的跳动三下后,居然停止不再跳动了。
编者: 南志宏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