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文第七次月考人教实验版(A)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七次月考
二. 重点、难点:
1.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考试范围:高中全部
3. 试卷难度:0.7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2. 若,则( )
A. -1 B. 1 C. 2 D. -2
3. 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4. 将容量为100样本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分成8组,如下表所示:
组号
1
2
3
4
5
6
7
8
频数
10
13
14
14
15
13
12
9
则第3组的频率和累积频率分别为( )
A. 0.14和0.37 B. 和 C. 0.03和0.06 D. 和
5. 已知E为△ABC的边BC的中点,△ABC所在平面内有一点P,满足
设,则的值为( )
A. 2 B. 1 C. D.
6. 设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平面平行的是( )
A. 是平面内两条直线,且
B. 都垂直于平面
C. 内不共线的三点到的距离相等
D.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
7. 已知向量的模为,则等于( )
A. B. C. D.
8. 设,则对任意实数是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 设O为坐标原点,点A(4,3),点B()在轴正半轴上移动,表示的长,则△OAB中两边长的比值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0. 椭圆有这样的光学性质: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出发的光线,经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今有一个水平放置的椭圆形台球盘,点A、B是它的焦点,长轴长为,焦距为,静放在点A的小球(小球的半径不计),从点A沿直线出发,经椭圆壁反弹后第一次回到点A时,小球经过的路程是( )
A. B. C. D. 以上答案均有可能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已知复数,则 。
12. 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主视图中△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俯视图的外围为正六边形,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13. 已知正数满足,其中是给定的正实数,若的最小值为16,则正实数的值是 。
14. 数列中,,,对任意正整数,都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5.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8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个体前三次未被抽到,第四次被抽到的概率为 。
16. 已知A、B是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O是坐标原点,满足,则的值为 。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6分)
17. 如图,已知:CF是⊙O的切线,C为切点,弦AB//CF,E为圆周上一点,CE交AB延长线于点D,求证:(1)AC=BC;(2)。
18. △ABC中,,。
(1)求角C;
(2)若,求AB的长;
(3)设,是否存在实数,使得的最小值为?若存在,求出所有实数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 如图,四棱锥P—ABCD中,所有棱长都相等,O是底面对角线AC的中点,M是侧棱PB的中点。
(1)求证:MO//平面PCD;
(2)求证:平面PMO⊥平面PAO。
20.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曲线在点M()和N()()处的切线都与y轴垂直,若方程在区间上有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 数列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且对恒成立,求实数c的范围;
(3)设,若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22. 设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
(1)若P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设过定点M(0,2)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AOB为锐角(其中O为坐标原点),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试题答案】
一.
1. C 2. C 3. C 4. A 5. A 6. D 7. C 8. A 9. D 10. D
二.
11. 2 12. 13. 9 14. 15. 16.
三.
17. 证明:(1)∵ AB//CF ∴ ∠FCA=∠BAC
∵ CF是⊙O的切线 ∴ ∠FCA=∠ABC ∴ ∠BAC=∠ABC ∴ AC=AB
(2)∠BEC=180°-∠BED ∵ A、B、E、C四点共圆
∴ ∠BED=∠BAC ∴ ∠BEC=180°-∠BAC
由(1)得∠BAC=∠ABC ∵ ∠DBC=180°-∠ABC ∴ ∠BEC=∠DBC
又 ∵ ∠BCE=∠BCD ∴ △BCE∽△BCD
∴ ,即
18. 解:(1)∵ ,,且
∴ ,
又,且
∴
(2)由知
,又
即,
,解得AB=7
(3)令,,则
① 当时,的图像是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的抛物线。
若,即,则的最小值为,不存在满足条件。
若,即,则的最小值为
由,得
② 当时,是上的增函数,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
综上所述,存在实数-1,使得的最小值为
19.(1)连结DB
∵ P—ABCD所有棱长都相等,所以ABCD为菱形,O为BD、AC中点
又 ∵ M为PB中点 ∴ OM//PD
又 ∵ PD平面PCD,MO平面PCD
∴ MO//平面PCD
(2)∵ PA=PC,O为AC中点,∴ PO⊥AC
又 ∵ ABCD为菱形 ∴ AC⊥BD
又 ∵ PO平面PMO,BD平面PMO
∴ AC⊥平面PMO 又 ∵ AC平面PAO ∴ 平面PMO⊥平面PAO
20. 解:(1)由和知在和是增函数,在(0,2t)是减函数,即(-∞,0)和(2t,+∞)是的单调递增区间,(0,2t)是的单调递减区间。
(2)由曲线在点M()和N()()处的切线都与y轴垂直知,,又,所以,若方程在区间上有解,即曲线在区间上与轴相交,又在上单调,所以,即,得
21. 解:(1)方法一:由知,,且
故数列是以2的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即,所以
方法二:由知,
所以
(2)由(1)知,数列是以2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即,
由于
故问题等价于,或对恒成立,从而或
(3)
∴
当时,;
当时,
又,故
22. 解析:(1)∵ ,∴
,设,则
∵ ,故当,即点P为椭圆短轴端点时,有最小值-2;当,即点P为椭圆长轴端点时,有最大值1。
(2)显然直线不满足题设条件
可设直线
由,消去y整理得:
∴
由得,或 ①
又∠AOB
又
∴
∴ 4 ∴ ②
故由①②得,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