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955799 上传时间:2025-03-09 格式:DOCX 页数:153 大小:2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学院 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005年版) 旅游学院编 二00五年十二月 一、 前言 教学大纲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够用”的原则以及教学计划的总体要求对课程进行具体设计,从整体上规定了课程的性质及任务,具体明确了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以及考试的内容、目标和要求。它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编订教材、测量和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 本大纲根据《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编制,其编制原则如下: 1、坚持“双主”的原则。既能体现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能反映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同时,融育人于教学全过程之中。 3、坚持“理论引路、实践为重”的原则。实践教学环节能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多样、丰富,采取理论描述,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社会调研,论文写作,多媒体教学。本大纲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坚持简约性原则。教学大纲体现目前课程最前沿的内容,尤其是“入世”后社会对学生的新要求。 本大纲在经过学院教学委员会讨论,系主任、学院多次核对,最后定稿,从2005级起开始实施。 三、各专业教学大纲 (一)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 1、行业基础平台课程 《管理学原理》 (Management study principl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91A08A 学 分 数:2 总学时:32 学时分配:讲课32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专业、饭店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管理学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社会上的管理活动虽然十分复杂,性质多样,但是这些表面复杂多样的管理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即本质规律。管理学就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寻找客观规律,总结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用于指导管理实践。 本门课程是针对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基本方法而设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知识体系,能综合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在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 绪论 学时分配6学时 1、管理的定义,管理的二重性 2、管理的过程(或职能),管理的根本目的 3、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及主要贡献 4、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以及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5、系统原理,效益原理和反馈原则. (二)信息 学时分配6学时 1、信息的概念(广义,狭义),信息的主要特征 2、信息沟通的形式,信息沟通网络. 3、熟悉信息沟通的作用. (三)计划 学时分配6学时 1、计划的基本概念,计划工作必须回答的问题 2、计划的性质,计划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3计划的分类,制订计划的程序. (四)预测 学时分配6学时 1、预测的概念,预测的基本程序 2、预测的基本原则 3、预测的定性方法(头脑风暴法,特尔斐法). (五)决策 学时分配6学时 1、决策的概念(广义,狭义) 2、决策的分类:按性质(程序化,非程序化) 3、按可靠程度(风险型,确定型,不确定型) 4、决策的程序. (六)组织 学时分配6学时 1、组织,组织的类型(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机械组织,有机组织) 2、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的概念 3、组织设计的原则,职权划分(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4、管理宽度,授权. (七)控制 学时分配6学时 1、控制的基本概念 2、控制的基本过程(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3、掌握控制的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 四、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并通过实例分析,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宽泛。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以闭卷考试作为主要测试方式,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管理学基础》朱敖荣等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2、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管理学原理》吴照云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卫生管理学》北医自编 撰写人:傅远柏 审核人(系主任或主管院领导):邱德玉 《旅游心理学》(psychology of tourism)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91A01A 学 分 数:3 总学时:48 学时分配:讲授48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酒店管理与服务、导游服务等专业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旅游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管理心理三方面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旅游行为产生的规律,运用各个基本环节以调动和调节旅游者的积极性。在服务过程中,能根据不同行业的服务心理采取灵活服务方式令顾客满意、令员工满意。管理中应注意到员工心理保健、劳动心理、人际关系、和企业领导心理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旅游心理学概述(2学时) 1、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及与与相关学科关系 (二)旅游动机(6学时) 1、动机概述 2、旅游动机 (三)旅游知觉(4学时) 1、旅游知觉概述 2、旅游中的社会知觉 3、旅游者风险知觉 (四)旅游者的态度(2学时) 1、态度概述 2、态度与旅游行为 3、旅游态度的改变 (五)旅游者的人格(2学时) 1、人格概述 2、旅游者的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 (六)旅游审美心理(6学时) 1、审美心理要素 2、旅游审美态度 (七)导游服务心理 (8学时) 1、旅游服务的双重性 2、导游人员的基本心理要求 3、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分析及服务 4、客人投诉心理 (八)饭店服务心理(8学时) 1、饭店从业人员的基本心理要求 2、饭店服务中的功能服务与心理服务 3、饭店服务中的一视同仁与特别关照 4、正确对待服务中的缺陷与是非 (九)旅游企业员工激励(8学时) 1、人力差异与管理 2、人力资源的发挥 3、员工挫折心理与防卫 4、员工疲劳心理 (十)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4学时) 1、群体动力 2、人际关系概述 3、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十一)旅游企业领导心理与行为(2学时) 1、领导行为概述 2、领导风格形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研讨法为辅,利用课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开卷,以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及案例分析为主,评定等级。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 材:1、《旅游心理学》吴正平主编 旅游教育出版社 2、《旅游心理学》甘朝友、齐善鸿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管理心理学》苏东水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现代饭店服务心理学》孙喜林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现代心理学》张春兴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4、《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等著 王垒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5、《旅游心理学》刘纯 高等教育出版社 撰写人: 陶永波 审核人:邱德玉 2005年12月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Tourism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91A02A 学 分 数3 总学时48 学时分配: 讲课32 实验16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专业 先修课程:管理学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了人类财富增长、经济进步的源泉。因此,旅游组织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课程通过对人力资源计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激励涉及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讲授,并结合实际案例,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与旅游业的实践结合起来,突出企业经营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互动关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人力资源管理总论 ( 4学时) 1、 人力资源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2、 2、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区别 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4、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5、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因素 6、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7、人力资源开发与创新趋势 8、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态势 (二)人力资源计划 (2学时) 1、人力资源计划的定义 2、PESTLE分析与SWOT分析 3、种类及其主要内容 4、旅游人力资源计划预测技术 (三)职务分析与岗位设计 (4学时) 1、职务分析中的术语 2、职务分析定义及意义 3、职务分析的程序 4、职务分析方法 5、旅游企业岗位设计 (四)员工招聘 (4学时) 1、招聘流程 2、招聘测试 3、招聘评估 (五)人力资源培训管理 (4学时) 1、旅游业培训意义 2、培训方法 3、旅游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制定 (六)员工激励 (4学时) 1、四种人性假设 2、激励理论分析 3、旅游企业激励员工原则及方法 4、企业文化 (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2学时) 1、员工职业生涯设计 2、职业生涯与传统求职区别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开发区别 4、旅游企业如何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帮助 (八)员工绩效管理 (4学时) 1、绩效管理概述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3、绩效考核方法及程序 4、绩效管理结果管理 (九)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4学时) 1、薪酬管理概述 2、薪酬管理原则与模式 3、影响员工薪酬的因素 4、薪酬设计步骤 5、员工福利 四、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激发学生上课兴趣。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期末占80%,平时占2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 材:《人力资源管理》 朱舟编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必备手册》李剑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 《人力资源管理》陈佳贵主编 广东经济出版社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冯虹主编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T-MBA教材 ,魏卫编著 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实验 课程编号:091A02A 课程总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数:16学时 课程总学分:2.5 实验学分:0.5学分 开设实验项目数:4个 实验教学目的:通过本实验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员工工作分析、招聘测试、员工培训、员工激励的实际操作,既让学生亲自体验,也体现团体配合能力。提高学生在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使团队精神进一步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序 号 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简介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饭店主要岗位工作分析 设计 选做 学生根据所给职位进行讨论,然后利用业余时间去调研形成职务说明书和工作描述 每个小组有完善的职务说明书和工作描述 4 2 招聘模拟 综合 必做 进行招聘现场模拟,进行小组打分 每个小组对现场进行招聘测试能控制节奏、完成人员招聘 4 3 上培训课 综合 必做 每个小组选项一名代表上培训课 具有一定培训师素质及语言表达 4 4 员工激励 综合 必做 通过激励理论分析讨论旅游企业案例 小组作陈述,思路清晰、宽泛 4 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通过各个实验项目。来分析学生在这配合中的沟通与协调,以及团队精神的发挥。并通过小组互相打分确定小组的综合成绩。 实验教材与参考书:《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冯虹主编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T-MBA教材 魏卫编著 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 本大纲主撰写人: 舒卫英 审核人(系主任或主管院领导):邱德玉 2005年12月 1日 《旅游市场营销学》(Toutism Marketing)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91A03A 学 分 数:3 总学时:48 学时分配:讲课48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专业、饭店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现代旅游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旅游企业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如何使旅游者在众多产品中选择本企业的产品,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便是旅游市场营销应学习的内容。通过旅游市场营销学的系统讲授,并结合案例的讲解,教会学生分析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而在产品、价格、促销和分销等方面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绪论 学时分配 2学时 1、旅游市场营销学及内容体系 2、旅游市场营销学的发展 (二)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学时分配 4学时 1、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2、旅游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三)旅游市场营销调研 学时分配 6学时 1、旅游市场营销调研内容与程序 2、旅游市场预测 (四)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学时分配 6学时 1、旅游市场细分的作用与原则 2、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和方法 3、旅游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 (五)旅游产品策略 学时分配 8学时 1、旅游产品概述 2、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3、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4、旅游产品组合策略 5、旅游产品商标策略 (六)旅游产品定价策略 学时分配 6学时 1、旅游产品定价的目标和步骤 2、旅游产品定价方法 3、旅游产品定价策略和技巧 (七)旅游产品促销策略 学时分配 8学时 1、旅游促销概述 2、旅游广告 3、旅游营业推广 4、旅游人员推销 (八)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学时分配 5学时 1、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类型 2、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九)旅游市场营销创新 学时分配 3学时 1、市场营销创新 2、旅游市场营销创新源 3、旅游市场营销创新 四、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并通过实例分析,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宽泛。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以闭卷考试作为主要测试方式,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 材:管理沟通.苏勇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目:《旅游市场营销》.余惠君.南开大学出版社 《旅游市场营销学》. 赵西萍.高等教育出版社 《市场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旅游市场调查》实训教学大纲 (practice of tourism market investigation) 课程名称:旅游市场调查 课程编号:091A04A 课程总学时:32学时 实训学时数:32学时 课程总学分:1 实训学分:1学分 开设实验项目数:3个 实验教学目的:通过本实验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市场调查的程序、旅游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的方法和调研报告书写的格式和内容 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序 号 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简介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设计调查问卷 设计 必做 根据特定主题和问卷设计的原则设计问卷 符合主题、内容得当 8 2 市场调查实践 操作 必做 根据问卷设计的结果选定区域进行调查 争取多搜集有效数据 16 3 调研报告的书写 综合 必做 根据调查结果汇总数据书写调查报告 格式正确、分析认真、结论合理 8 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通过小组配合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来确定小组的综合成绩。 实验教材与参考书:《市场调查与预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市场分析与预测》.张军.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大纲主撰写人:张红贤 审核人(系主任或主管院领导):邱德玉 2005年12月8日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ourism Enterpris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91A05A 学 分 数:3 总学时:48 学时分配:讲课32学时 实验16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专业、饭店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在现代旅游企业的经营思想和方法中,财务管理占重要的地位。加强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好企业财务,已经成为旅游企业的经营者和财务人员的当务之急。通过对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涉及的问题、方法、理论等的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将财务管理的一般原理与企业的实践结合起来,突出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的作用,使学生全面了解财务管理的理论及方法,掌握财务管理的实物运作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旅游企业的资金运作,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活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概论 学时分配 6学时 1、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2、旅游企业组织与财务目标 3、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概念 4、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外部环境 (二)资金时间价值 学时分配 6学时 1、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意义 2、终值与现值 3、年金的终值与现值 4、思考与练习 (三)旅游企业权益资本筹集 学时分配 6学时 1、普通股筹资 2、优先股筹资 3、内部筹资 4、思考与练习 (四)旅游企业长期负债筹资 学时分配 6学时 1、 长期负债的特点和种类 2、 长期借款筹资 3、 债券筹资 4、 租赁筹资 5、 思考与练习 (五)旅游企业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学时分配 6学时 1、 旅游企业资本成本 2、 财务杠杆与资本结构 3、 思考与练习 (六)旅游企业资本预算 学时分配 6学时 1、 旅游企业资本预算的有关概念 2、 现金流量 3、 资本预算评价指标 4、 思考与练习 (七)旅游企业证券投资 学时分配 6学时 1、 证券投资概述 2、 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报酬 3、 债券股价 4、 股票股价 5、 证券组合 (八)旅游企业营运资本 学时分配 6学时 1、 旅游企业营运资本概述 2、 旅游企业现金管理 3、 应收账款与信用管理 4、 旅游企业存货管理 (九)旅游企业财务预算 学时分配 6学时 1、 旅游企业财务预算的方法 2、 旅游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 四、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并通过实例分析,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宽泛。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以闭卷考试作为主要测试方式,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师萍等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目:《财务管理》.袁建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饭店财务管理》.贾永海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撰写人:李晓光 审核人(系主任或主管院领导):邱德玉 《社交礼仪》(sociality & etiquett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91A06A 学 分 数:3 总学时:48 学时分配:讲课32学时 实验16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专业、导游专业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现代社交礼仪》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是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专业、导游专业的基本内容之一,该课程主要介绍有关礼仪的一系列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帮助人们在社交活动过程中更好地运用礼仪,从而达到交往的成功。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现代社交礼仪概述 学时分配2学时 1、现代社交礼仪的涵义 2、现代社交礼仪的由来与发展 3、现代社交礼仪的意义 (二)、现代社交礼仪的职能与原则 学时分配2学时 1、现代社交礼仪的分类。 2、现代社交礼仪的职能 3、现代社交礼仪的原则 4、现代社交礼仪的表现 (三)、社交礼仪基本行为规范 学时分配6学时 1、常用的招呼语 2、常用的感谢语。 3、说话、听话 4、熟练掌握礼宾次序 5、问候的礼节 6、介绍的礼节 7、名片使用的礼节 8、称呼的礼节 9、握手的礼节 10、吻礼 11、鞠躬礼 12、电话礼仪 13、其他常用礼节 (四)、日常社交礼仪 学时分配2学时 1、探亲访友和迎来送往的涵义 2、探亲访友的类型 3、探亲访友的作用 4、探亲访友的礼节 5、家庭迎来送往的礼仪 6、工作中迎来送往的礼仪 7、庆典筹办礼仪 8、婚礼 9、丧礼 10、祝寿的礼仪 11、馈赠、受礼 (五)、仪容和服饰礼仪 学时分配6学时 1、仪容礼仪的涵义 2、个人卫生礼仪 3、服饰的社交意义 4、举止礼仪 5、美容美发礼仪 6、服饰打扮的原则 7、服饰与配件的搭配 (六)、涉外社交礼仪(上) 学时分配6学时 1、涉外社交礼仪的涵义 2、涉外迎送的涵义 3、涉外宴请的涵义 4、涉外社交礼仪的规范 5、中餐西餐礼仪 (七)、涉外社交礼仪(下) 学时分配4学时 1、涉外参观游览涵义 2、涉外参观游览的礼节要求 3、涉外演出和舞会的涵义 4、涉外演出的礼节要求 5、涉外舞会的礼节要求 6、特殊礼节 7、国旗悬挂礼仪 (八)、中外习俗礼仪 学时分配2学时 1、中外民族的节日情况 2、外国的节日习俗 3、外国礼仪方面的特殊要求 4、中国的节日习俗 (九)、宗教礼仪 学时分配2学时 1、 佛教 2、 伊斯兰教 3、 基督教 4、 道教 四、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并通过实例分析,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宽泛。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以面试、和小论文作为主要测试方式,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现代社交礼仪》 金正昆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目:《现代社交礼仪》 何春晖 浙江大学出版社 《现代社交礼仪》 万江洪 中国物资出版社 《社交礼仪》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交礼仪 课程编号:091A06A课程总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数:16学时 课程总学分:3实验学分:1学分 开设实验项目数:6个 实验教学目的:通过本实验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优雅的言谈举止,学会正确的服饰穿着和搭配。 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序 号 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简介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言谈举止训练 综合 必做 交谈站坐走的训练 掌握 6 2 服饰打扮 综合 必做 服装及饰物搭配 了解 4 3 化妆 综合 必做 日妆、晚妆 掌握 2 4 餐饮礼仪 综合 必做 中西餐礼仪 掌握 4 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通过实际操作来评定成绩。 实验教材与参考书:《旅游礼宾原理与实务》李晴 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大纲主撰写人:叶海玲 审核人(系主任或主管院领导):邱德玉 2005年 12 月 1 日 《管理沟通学》(management & communication)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91A07A 学 分 数:2 总学时:48 学时分配:讲课16学时 实验32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管理者个人及其组织要想生存、发展,进而求得事为的成功,必须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管理者个人及其组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学习沟通。通过对沟通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讲授,并结合实际案例,将管理沟通的一般原理与企业的实践结合起来,突出企业经营管理与沟通的作用,使学生全面了解沟通的理论及方法,掌握内外沟通的操作手段和技巧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沟通的策划及管理,改善沟通状况。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管理沟通概论 学时分配 1学时 1、沟通定义 2、管理沟通 (二)人际沟通 学时分配 2学时 1、倾听 2、非语言沟通 3、口头表达技巧 4、冲突处理 (三)组织沟通 学时分配6学时 1、纵向沟通 2、横向沟通 3、团队沟通 4、会议沟通 5、会见与面试 (四)谈判 学时分配 2学时 1、谈判的定义 2、谈判的要素和种类 3、谈判的基本原则 4、有效谈判的策略 (五)跨文化沟通 学时分配 3学时 1、跨文化沟通的定义 2、跨文化沟通的渠道 3、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六)管理沟通的趋势和发展 学时分配 2学时 1、网络沟通 2、网络沟通的主要形式 3、网络沟通存在的问题 4、网络沟通的策略 四、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并通过实例分析,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宽泛。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以闭卷考试作为主要测试方式,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 材:管理沟通-理论·技能·实务 赵惠军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2、参考书目:《有效沟通技巧》.蓝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今日商务沟通》. Courtland L.Bovee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沟通》.申明等编著.企业管理出版社 《管理沟通指南》.[美]玛丽.蒙特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件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管理沟通学》实验 课程名称:管理沟通学实验 课程编号:091A07A 课程总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数:32学时 课程总学分:2 实验学分:1学分 开设实验项目数:8个 实验教学目的:通过本实验课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管理沟通的一般原理与企业的实践结合起来,突出企业经营管理与沟通的作用,使学生全面了解沟通的理论及方法,掌握内外沟通的操作手段和技巧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沟通的策划及管理,改善沟通状况。 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序 号 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简介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克服沟通障碍策略 综合 必做 案例分析 掌握 4 2 有效沟通策略 综合 必做 案例分析 掌握 4 3 倾听技能 综合 必做 倾听技能训练 了解 4 4 非语言沟通 综合 必做 非语言沟通行为分析 了解 4 5 口头表达 演示 必做 模拟训练 了解 4 6 团队沟通 综合 必做 案例分析 掌握 4 7 会议沟通 演示 必做 模拟会议情景 掌握 4 8 跨文化沟通 综合 必做 案例分析 了解 4 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通过小组配合的编写案例、设计调查问卷来分析学生在配合中的沟通与协调。以此确定小组的综合成绩。 实验教材与参考书:《管理沟通-理论·技能·实务》赵惠军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有效沟通技巧》.蓝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大纲主撰写人: 梁金兰 审核人(系主任或主管院领导):邱德玉 2005 年 12月 1日 2、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旅游经济学》(tourism economica)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92A01A 学 分 数:3 总学时:68 学时分配:讲课50学时 实验18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专业、饭店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它阐明旅游经济的基本理论。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认识到搞好旅游经济对提高旅游企业的重要意义,理解旅游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掌握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提高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学时分配 6学时 1、教学内容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旅游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 教学要求 了解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发展,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熟悉旅游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旅游产品 学时分配 6学时 1、教学内容 旅游产品的概念 旅游产品的构成 旅游产品的内外部关系及转化 旅游产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价值构成 旅游产品的特点 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原则 2、 教学要求 了解旅游产品的概念、构成、特点;熟悉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掌握旅游产品的互代关系、互补关系。 (三)旅游需求与供给 学时分配 6学时 1、教学内容 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规律 旅游需求弹性 旅游供给 旅游供给规律 旅游供给弹性 中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 2、教学要求 了解旅游供需的产生; 熟悉中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掌握旅游供需的运动规律。 (四)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 学时分配 6学时 1、教学内容 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与特点 旅游供求矛盾的运动与主要表现 旅游供求矛盾的平衡 旅游价格调节 旅游价格制定策略 旅游市场调节机制 旅游宏观调控 2、教学要求 熟悉旅游市场的调节机制、旅游宏观调控;掌握旅游经济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与特点、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和解决方法、价格策略。 (五)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学时分配 6学时 1、教学内容 旅游消费的性质、特点、作用 旅游消费结构 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 、影响因素 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旅游者效用满足最大化 旅游消费效果评价 2、 教学要求 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特点、作用、旅游消费效果评价;熟悉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 、影响因素;掌握旅游者效用满足最大化原理及应用。 (六)旅游经济效益 学时分配 6学时 1、教学内容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微观经济效益、企业成本、企业利润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旅游增加值、社会附加成本 旅游经济运行的乘数效应 旅游微观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我国旅游经济效益测评 2、 教学要求 了解旅游经济效益、旅游微观经济效益、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我国旅游经济效益测评;熟悉旅游微观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旅游宏观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掌握旅游经济运行的乘数效应。 (七)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学时分配 6学时 1、教学内容 旅游产业构成 关于旅游业构成的传统认识 旅游卫星帐户中旅游业的构成 关于旅游业构成的理论分析 产业结构研究的重点内容和方法 旅游产业结构及优化 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2、 教学要求 了解旅游产业构成的不同观点;熟悉旅游业构成的理论分析、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掌握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重点内容和方法、旅游产业结构及优化。 (八)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学时分配 6学时 1、教学内容 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旅游经济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