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铜峡市第三小学核心素养校本化实践工作计划
城市:宁夏吴忠市 区县:青铜峡市 学校:青铜峡市第三小学 校长:秦烨
一、现状分析:宁夏青铜峡市第三小学在校学生1700多人,学校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牢固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不断发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突出“创新”“特色”“求实”发展三大主题;目前抓特色学校建设带动核心素养发展,探索实践德育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自我管理、立德树人。坚持探索实践生本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构建“四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全力推进创建特色学校中长期六项奋斗目标:一是坚持德育回归生活,深入构建生活化德育模式;二是坚持教学以生为本,深化打造生本高效课堂;三是坚持管理以实为魂,强化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四是坚持以规范汉字书写为主轴,推进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体系;五是坚持生命平安教育理念,创建区级安全管理规范化学校;六是坚持“2+1+1”体艺个性发展培育模式,创建阳光运动快乐校园”。
经过18年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不断沉积,逐步形成了市三小以“崇尚差异,精彩过程,让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其具体内涵体现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三小精神、校园文化核心支柱、内涵发展策略”等方面。
校训:诚诚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养德厚实、蓄知寓实、健体壮实、致远载实)。
校风:文明、和谐、务实、创新。
教风:敬业、爱生、博学、进取。
学风:乐学、善思、活泼、向上。
三小精神:艰苦创业,包容合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放眼世界。
“七彩三小”内涵:平安、和谐、阳光、文明、书香、科普、多艺。
校园文化核心支柱(“和实”文化):和:和善、和美、和乐、和谐;实:朴实、诚实、务实、求实。
二、核心素养校本化理解:1.人文底蕴。主要是小学学生通过学习各门课程时形成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3.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4.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5.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核心素养校本转化思路
1.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通过学校的特色活动,如古诗文诵读、规范汉字书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通过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如:泥塑、手工、烹饪、合唱团、绘画、舞蹈、武术等门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通过学校的少先队的活动,如“绿色银行”“升旗,班队会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5.通过节日、假日活动,如:六一儿童节、暑期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6.通过学校绿色长廊种植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主要措施
1.进一步深化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校本培训的认识,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2.加强校本化核心素养培训的组织领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做好相关纪录,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3.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指派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使其在理论与实践得到双层面提高,促其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4.把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围绕教研组活动,把每一位一线教师依据任教学科和专业特长编入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5.巧用校内能人。内部挖潜,发现本校能人,培养本校教师。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启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或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或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充分发挥资深教师“传、带、帮、扶”,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6.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学习培训提供有力保障,让其根据自身的需要参加个性化培训。学校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归来要求书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等多种形式,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以求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7.做好资料整理。根据上级规定的培训内容,结合本校教师实际,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不断总结师训工作经验,对培训中积累的材料认真整理、分类,形成规范的师训工作档案。
五、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8 月10 日-2018年11 月 10日制定计划方案、明确任务、解读方案、学习资料。
第二阶段:2018年11 月 11日-2018年12 月 10日:实践探索 依托基础课程,实践核心素养在各科教学中的带来的变化。
第三阶段: 2018年12 月10 日-2019年 1月 10日总结提升。总结核心素养校本化的策略,并进行推广。
六、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活动计划
阶段
研修主题
拟解决的问题
校本研修活动
阶段成果
第一阶段
(年2018 月10 日-2018年11 月 10日)
1.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2.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思考。3.基于核心素养的1+X课程深化与创新。
1.如何理解校本化的核心素养。2.如何开发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校本课程。3.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下1+X的课程途径。
1.组织教师,学习核心素养校本化方案。2.围绕计划、进行观课、思考、讨论,核心素养给教学带来的变化。3.借助教育云平台网络社区进行线上线下 互动。
1.主题研修方案。2.网络社区活动简报3.基于核心素养下1+X活动初探。
第二阶段
(2018年11 月 11日-2018年12 月 10日)
1.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2.例子课,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案例。3.巧借资源解决校本问题。
1.如何在基础课程、拓展特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如何利用部编教材的关键点,进行课例研究。3.如何巧借资源解决校本问题。
1.组织教师围绕核心素养计划,进行线上线下教研活动。2.线上集体备课、线下磨课。讨论、交流。3.组织青年教师到片区送教。
1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案例。2.论文巧借资源解决校本问题。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4.活动简报。
第三阶段
(2018年12 月10 日-2019年 1月 10日)
1.教学策略改进:学情分析,活动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2.如何开展课题研究。3.如何撰写论文
1.通过研究,探索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2.通过研究探索如何进行微型课题研究。3.如何撰写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育教学论文。
1.组织教师进行线上线下观课、议课、自评、他评。2.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专家“送经”相结合,学习如何做好课题主题教研活动。
1.探索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各科教学策略的论文、课例。2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3.探索出基于核心素养下1+X拓展课程策略。4活动简报
七、制度保障
1. 立校本化核心素养培训领导小组。
2.构建核心素养校本培训管理网络,明确各人职责。 “学校校本培训年度汇总表、“校本培训签到表”、负责好新闻撰写、报道上传、资料积累以及验证工作。
3.建立、健全核心素养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校本培训的规划、培训活动材料、教师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教师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培训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训前应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的目标、措施、时间、具体内容等。
5.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施过程监控、结果考核。教师每次研修活动,必须严格考勤,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及时填好研修手册记录、“教师校本培训记录表”,经项目负责人考核确认后才能获得相关学时。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
八、预期成效
1.通过实践,希望以基础课程为主,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养成。2.形成以学校科学与综合活动课程整合,形成启慧科学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自主创新素养的养成。学校建立生态植物长廊,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自主管理,观察植物生长获取成长体验,感悟生命,培养探究能力。3.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社团活动,实现学校办学理念。比如由美术拓展的:水粉画、装饰画、陶艺、泥塑。由音乐拓展的:合唱、舞蹈、器乐等。由民间艺术的民族舞蹈、武术等。培养学生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