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教材第96~97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并用方块统计来表示统计数据。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
教学难点:
用方块统计来表示统计数据。
预习指导:
看书96和97页思考:
你学会了什么统计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 理一理
1、出示主题图:你能把小红家的各种家禽数出来吗?
怎样才能清楚的知道每种小动物分别来了多少只,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2、小组交流方法:怎样数的?揭示统计的方法。
小结:除了用☆○△√这些符号来表示统计的结果,还可以用其他的符号来表示,只不过人们通常是用方块来表示的。
如果一个方块表示一只小动物,那么在小鸭的上面应该排几个方块呢?小鸡和小鹅的上面又应该排几个呢?下面请小朋友用小方块在作业纸上排一排。
学生操作,指名学生板演。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排的呢?为什么这样排?
二、看一看 说一说
1、 小朋友们,你们排出的统计图是不是这样的呢?看了你排出的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呢?
2 .小结:我们刚刚排出的就是方块统计图,方块统计图可以横着排也可以竖着排,下面动物的名称可以用头像也可以用汉字来表示。(随着描述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
3.交流。
从统计图上可以知道什么?同桌讨论。
三、记一记
1、如果班级开展4个兴趣小组,每人参加一个,你想参加哪个?
2、怎样统计你们的情况?
四、涂一涂
1、如果用方块的方法,能把调查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2、学生涂色。
3、小组交流。
4、如果画钩的方法能把他记下来吗?(报一个记一下)
从这里你看出什么?还能发现什么?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补充练习。
因为预习,学生已经提前掌握了一部分知识,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题目。如:数图形,数水果等等。
板书设计:
统计
方块统计图
统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96——97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并能用方块统计图(涂色)来表示统计的数据.
设计理念
首先,让学生根据场景图中的信息以及相应的象形统计图,说说小红家各种家禽各有多少只。这样的安排能有效的激活学生已有的统计经验,便于学生在新旧知之间建立合适的迁移关系。接着,学生在实物统计的基础上逐渐过度到使用简洁的图形进行统计,使学生完成以形代物的思维飞跃。在教学中教者还注意渗透采用多种图形的统计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例题插图:
红红家的小院里养了—些可爱的小动物。有哪几种?(鹅.小鸡.小鸭。) 你能把这几种家禽数一数吗?
(创设生动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新授
1.请学生说说可以用怎样的办法数出各种家禽的只数,再想一想,可以用怎样的办法表示各种家禽的只数。
2.请学生用摆图片的方法,一起对数据进行整理。(逐步逐项出示象形统计图)
3.讨论:你认为我们刚刚这种统计的方法好在哪里?有什么不足?可以怎样改进?
指出:通常我们在统计一些物体的个数时可以用一些符号来代替实物图,这样一来就比较方便了。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的内容一如何统计。(板书课题:统计)
4.介绍:我们在数这些家禽的只数时,可以用方块来代替实物图。
想一想:这时一个小方块表示多少?你会用方块表示吗?(学生动手摆一摆。)
5.出示一张方块统计图。
比较,这幅方块图与实物图相比有什么好的地方?(更加简洁、明了。)
提问:你看这幅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小结:在分类数一些物体的数量时,我们可以用一些符号来表示每种物体的个数,这样会比较方便,同时也能清晰、明了地通过这样的统计图,获得你想知道的信息。
三、巩固,分组活动
1.结合情境,布置任务。
少年宫在假期里有四个兴趣班,以丰富小朋友们的假期生活,有哪四个兴趣班呢?(出示四个小朋友的图。)
请大家在自己所在小组内进行统计、调查,看一看每个兴趣班参加的人数情况。
2.介绍方法。
将自己调查的情况,用画√的方式,逐个记录在第91页的表格里。
3.学生分组活动,汇报调查的情况。
4.指出:刚刚我们根据调查,得到了一个记录表格,你会
用今天掌握的知识,把调查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5.学生用自己最喜爱的颜色涂方格,完成统计图。
6.提问:看着自己绘制的这幅统计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哪个兴趣班参加的人数最多?你建议哪个兴趣班应多开展活动?为什么?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统计的结果?
你利用这种方法,最想去统计什么问题?
请你了解二十个同学,他们量喜欢哪种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