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威远县碗厂镇中心学校2014级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
物理试题
考试范围:第一章~第四章第二节
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某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25.76dm,则此尺的分度值为( )
A. 1dm B. 1cm C. 1mm D. 1m
2.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A.荣县旭水大曲的瓶盖一开,酒香四溢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
4.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炭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B.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植物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风扇工作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6.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5
6
7
8 cm
A. 1 cm、5.50 cm
B. 1 cm、8.30 cm
C. 1 mm、8.30 cm
D. 1 mm、2.80 cm
7.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 )
A.一名学生的身高为16.3 B.一支铅笔的长度为0.175
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为1.9
8.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的间隙,在地面上会出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小孔的像 B.树叶的像 C.太阳的像 D.无法确定
9.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发现了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进而认识到了原子是由( )
A.氢原和电子组成的 B.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D.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10.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1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12.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在车中测试汽车的速度,用手表测出汽车从路程牌62km到63km的时间是33s,此时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 )
A.33 km/h B.120 km/h
C.33 m/s D.30 m/s
威远县碗厂镇中心学校2014级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
物理试题
班级: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姓名: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一、选择题答题卡:(请将第Ⅰ卷中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把正确的答案直接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2008年8月8日,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奥运会的主体育馆——“鸟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当使用该体育场内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时,是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14.如右图所示,是山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他们之间是相对 的,他们相对于地面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15.某同学实验室记录的四个数据:2.93cm,2.92cm,2.49cm,2.94cm,若他测得是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 ,测量出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
16.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若使入射光线向镜面靠近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应当是___________。
1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18.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量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14s收到回波信息,该处海水深 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原因是 。
19.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的单位用符号表示是_____。某种蝴蝶在飞行时,25 s 内翅膀振动450次,人______ (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蝴蝶发出的声音。
三、本题共5小题,共23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20.(2分)如下图中所示,S为一个发光点,P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
21.(2分)如上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22.(4分)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右图所示。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右图所示。
该米尺的分度值为 ;
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
VAB =____________;
VBC =____________;
VAC =____________。
23.(4分)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1)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s;
(2)4s~8s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是 ____m;在这段时间内甲同学的速度是 m/s;
(3)0s~8s内,乙同学的速度是_____m/s。
24.(4分)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于是在实验室中实验,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____和____的琴弦;
(2)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材料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____和____的琴弦;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则亮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以上过程中,亮亮所用的方法就是物理学中所说的_____。
25.(7分)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由图像可知该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为_____m/s,在第5s末的速度为_____m/s,在前10s 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2)由图像可知该物体在OA段做______运动,在AB段处于____状态,在BC段做________运动,在CD段处于________状态。
四、本题共2小题,共13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26.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右图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7.人们常利用回声来探知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最常用的是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或鱼群位置。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约为1500m/s,若在海面某处声呐传送的声音4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此处海洋深度为多少千米?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