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初中数学直线的方程.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941456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1.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数学直线的方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初中数学直线的方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直线的方程 一、目标与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目标: l 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一般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l 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一般式公式求直线方程; l 会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各种形式互化. 重点难点: l 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一般式的形式. l 难点:直线的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学习策略: l 要学好本节内容,首先要明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即直线上一个定点和倾斜角(斜率),两点也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二、学习与应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我们要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讲,做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手上记。 知识回顾——复习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一)直线的倾斜角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轴绕着交点按 方向旋转到和直线 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则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规定:当直线和轴平行或重合时,直线倾斜角为 °,所以,倾斜角的范围是 ° °. (二)直线的斜率 倾斜角不是 °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 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常用表示,即. (三)斜率公式 已知点、,且与轴 ,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 知识要点——预习和课堂学习 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尝试把下列知识要点内容补充完整,带着自己预习的疑惑认真听课学习。若有其它补充可填在右栏空白处。 详细内容请参看网校资源ID:#tbjx5#239775 知识点一: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方程由直线上一 及其 决定,我们把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简称 式. 要点诠释: (1)点斜式方程是由直线上一 和 确定的,点斜式的前提是直线的_______存在.点斜式不能表示平行于y轴的直线,即________不存在的直线; (2)当直线的倾斜角为0°时,直线方程为_________; (3)当直线倾斜角为90°时,直线没有 ,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这时直线方程为:_________. (4)表示直线去掉一个点;表示一条直线. 知识点二: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如果直线的斜率为,且与轴的交点为,根据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得,即.我们把直线与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叫做直线在轴上的 ,方程由直线的 与它在轴上的 确定,所以方程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简称 式. 要点诠释: (1)b为直线在y轴上 ,截距可以取 实数,即可以为正数、零、负数;截距与距离不同,距离必须 零; (2)斜截式方程可由过点(0,b)的点斜式方程得到; (3)当时,斜截式方程就是一次函数的表示形式. (4)斜截式的前提是直线的___________存在.斜截式不能表示平行于y轴的直线,即________不存在的直线. (5)斜截式是点斜式的特殊情况,在方程中,是直线的 ,是直线在轴上的 . 知识点三: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经过两点(其中)的直线方程为 ,称这个方程为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 式. 要点诠释: (1)这个方程由直线上 确定; (2)当直线没有________()或_________为时,不能用两点式求出它的方程. (3)()与范围不一样,后者范围小. (4)直线方程的的表示与选择的_________无关. 知识点四: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若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A(a,0),与y轴的交点为B(0,b),其中,则过AB两点的直线方程为 ,这个方程称为直线的截距式方程.a叫做直线在x轴上的 ,b叫做直线在y轴上的 . 要点诠释: (1)截距式的条件是 ,即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过 的直线以及不能表示与坐标轴 的直线. (2)求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的方法:令x=0得直线在 轴上的截距;令y= 0得直线在 轴上的截距. 知识点五: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关于x和y的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我们把方程写为 ,这个方程(其中A、B )叫做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要点诠释: A、B 才能表示一条直线,若A、B 则不能表示一条直线. 经典例题-自主学习 认真分析、解答下列例题,尝试总结提升各类型题目的规律和技巧,然后完成举一反三。若有其它补充可填在右栏空白处。 更多精彩请参看网校资源ID:#jdlt0#239775 类型一:求规定形式的直线方程 例1.(1)求经过点A(2,5),斜率是4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2)求倾斜角是,在轴上的截距是5,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3)求过A(-2,-2),B(2,2)两点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4)求过A(-3,0), B(0,2)两点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思路点拨: 直线方程有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一般式,要根据条件写出直线方程. 解: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 【变式1】 (1)写出倾斜角是,在轴上的截距是-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2)求过A(-2,-3),B(-5,-6)两点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3)求过A(1,0), B(0,-4)两点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解: 【变式2】 写出下列点斜式直线方程: (1)经过点,斜率是4; (2)经过点,倾斜角是. 解: 类型二:直线与坐标轴形成三角形问题 例2.过点P(2,1)作直线与x轴、y轴正半轴交于A、B两点,求△AOB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的方程. 思路点拨:因直线已经过定点P(2,1),只缺斜率,可先设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且易知k<0,再用k表示A、B点坐标,结合函数及不等式知识求解. 解析: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直线经过点,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5,求直线的方程. 解: 【变式2】求通过点(1,-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图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线; 解: 类型三:斜率问题 例3.求过点,且与轴的交点到点的距离为5的直线方程. 思路点拨:要对直线是否存在斜率的不同情况加以分类解析,结合题目中的相关条件设出对应的直线方程,然后求解. 解: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 【变式】求过点(1,3)且与原点距离为1的直线方程. 解: 类型四:截距问题 例4.求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思路点拨:要对直线截距的不同情况加以分类解析,结合题目中的相关条件设出对应的直线方程,然后求解.直线在两轴上截距相等,直接考虑截距式方程,也可以用由图形性质,得到k=-1时截距相等,从而选用点斜式. 解题时特别要注意截距都是0的情况,这时选用函数. 解: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 【变式】求过点,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解: 三、总结与测评 要想学习成绩好,总结测评少不了!课后复习是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学习效果,弥补知识缺漏,提高学习能力。 总结规律和方法——强化所学 认真回顾总结本部分内容的规律和方法,熟练掌握技能技巧。 相关内容请参看网校资源ID:#tbjx11#239775。 (一)直线的确定: 一条直线可以由直线上 点与直线的 确定,也可以由 个不同的点确定.根据直线不同的确定方法,从而有不同的直线方程形式与之对应. (二)直线方程的几种表达方式的选取: 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斜截式比较方便,这是因为斜截式只需要两个独立变数,而点斜式需要三个独立变数.在求直线方程时,要根据给出的条件采用适当的形式.一般地,已知一点的坐标,求过这点的直线,通常采用点斜式,再由其他条件确定斜率;已知直线的斜率,常用斜截式,再由其他条件确定在y 轴上的截距;已知截距或两点选择截距式或两点式.从结论上看,若求直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或周长,则选择截距式求解较方便,但不论选用哪一种形式,都要注意各自的限制条件,以免遗漏. (三)补充说明: (1)在应用两点式求直线方程时,往往把分式形式通过交叉相乘转化为整式形式,从而得到的方程中,包含了x1=x2或y1=y2的情况,但此转化过程不是一个等价的转化过程,不能因此忽略由x1、x2和y1、y2是否相等引起的讨论.要避免讨论,可直接假设两点式的整式形式. (2)截距相等问题中,勿忽略a=b=0即直线过原点时的情况. (3)若两点P1(x1,y1)、P2(x2,y2),其中点为(x,y),则x=,y=,称为中点公式,需熟练掌握. (4)某点关于各轴及任意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的求法需熟悉;有关光线的反射问题,最终都需转化为对称问题来解决. 成果测评 现在来检测一下学习的成果吧!请到网校测评系统和模拟考试系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测试。 知识点: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测评系统分数: 模拟考试系统分数: 如果你的分数在80分以下,请进入网校资源ID:#cgcp0#239775做基础达标部分的练习,如果你的分数在80分以上,你可以进行能力提升题目的测试。 自我反馈 学完本节知识,你有哪些新收获?总结本节的有关习题,将其中的好题及错题分类整理。如有问题,请到北京四中网校的“名师答疑”或“互帮互学”交流。 我的收获 习题整理 题目或题目出处 所属类型或知识点 分析及注意问题 好题 错题 注:本表格为建议样式,请同学们单独建立错题本,或者使用四中网校错题本进行记录。 知识导学:直线的方程(ID:#239775) 视听课堂:直线的方程(ID:#16993) 若想知道北京四中的同学们在学什么,请去“四中同步”看看吧!和四中的学生同步学习,同步提高! 更多资源,请使用网校的学习引领或搜索功能来查看使用。 对本知识的学案导学的使用率: □ 好(基本按照学案导学的资源、例题进行复习、预习和进行课堂笔记等,使用率达到80%以上) □ 中(使用本学案导学提供的资源、例题和笔记,使用率在50%-80%左右) □ 弱(仅作一般参考,使用率在50%以下) 学生:_______________ 家长: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 请联系北京四中网校当地分校以获得更多知识点学案导学。 1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