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毕 业 设 计(论 文)
题 目 加工柴油机汽缸体瓦盖止口专用铣床设计(主传动系统与铣头)
姓 名
学 号
所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0机电1 班
指导教师
日 期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职 称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设计题目
加工柴油机汽缸体瓦盖止口的专用铣床设计(主传动系统与铣头)
设
计
内
容
目
标
和
要
求
(设计内容目标和要求、设计进度等)
主要技术参数:
1) 主轴转速:
粗铣:100r/min;精铣:130r/min
2) 切削速度:40-60m/min
3) 切削深度:
粗铣:6mm;精铣:0.3mm
4)进给量:125mm/min(0.08mm/齿)
5)单件加工时间:16min
内容和要求:
1) 机床联系尺寸图
2) 主传动系统装配图
3) 铣头装配图
4) 被加工零件的加工工序图
5) 计算说明书
翻译一篇专业英文文章(不少于3000字)
设计进度:
按照要求设计一台专用加工瓦盖止口的铣床,设计出的铣床具有有序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提高等特点,保证加工精度要求。
(1)第4周 充分查阅文献,为撰写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做准备。
(2)第5周 确定撰写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定稿和总体设计工作方案
(3)第6—9周 主传动系统设计
(4)第10周 铣头设计
(5)第11—12周 机床联系尺寸图设计
(6)第13—14周 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7)第14周 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基层教学单位审核
学 院
审 核
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学院审核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加工柴油机汽缸体瓦盖止口的专用铣床设计(主传动系统与铣头)
课题来源
课题类型
AY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现状:
中国机床消费额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机床产值连续3年全球第一,已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机床市场。从2012年1至8月份,我国X5032立式铣床机的关注趋势可以看出,总体趋平,并略有下滑。三月份跌幅最大,环比跌幅43.7%,并在5月份稍有增长33.2%,7月份仍有较大跌幅,8月份稍有增缓。总体增长趋势并不明显,可见,我国卧式铣床市场仍有待开发。专用铣床是为某个特定设计的特殊的,少见的,非标机床,前主要是端面、双面组合镗铣床、重型台式镗床、对头铣镗床、万能铣镗床他们广泛用于大、中、小型金属,非金属材料工件加工,适应安装各种类型通用及专用工具,可加工平面、凸台、孔、导轨面及尾槽及T型槽等,能进行强力告诉切削,是机械加工的理想设备。本课题研究专用铣床用于加工柴油机汽缸体瓦盖止口,是一个新型产品,发展空间很大。
研究目的:
过去,柴油机汽缸体瓦盖止口是在X53K型立铣上用50的棒铣刀加工,方法操作复杂,效率低,加工一件要一个多小时。国外一些厂家大多采用拉削,但专用止口拉刀的设计与制造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决定开展技术革新,设计加工柴油机汽缸体瓦盖止口的专用铣床。
研究意义:
按照要求设计一台专用加工瓦盖止口的铣床,设计出的铣床具有工序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提高等特点,同时极高的保证了加工精度。可全面实现效率提升,意义重大。
课题类型:
(1)A—工程实践型;B—理论研究型;C—科研装置研制型;D—计算机软件型;
E—综合应用型
(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
(1)、(2)均要填,如AY、BX等。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 专用机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包括:
① 主电机的选型
② 联轴器的选用
③ 传动装置的设计
2 粗精铣头的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实施方案:
主传动系统包括主电机、减速箱、主传动轴和联轴器。具体型号通过计算与工况分析进行确定。
铣头固定在导轨之间,每个铣头至少两个主轴。水平主轴安装两把三面刃铣刀,用于加工瓦盖止口的侧面;垂直主轴安装端铣刀,用于加工瓦盖止口的结合面。垂直主轴由主动轴经蜗轮蜗杆直接传动,水平主轴由主传动轴经蜗轮蜗杆减速后再经过一次传动。
进度安排:
1 任务书发下来后,对任务书进行熟悉。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在老师指导下确定大概设计思路。
2 完成外文翻译。
3 计算确定主要参数,然后进行CAD图纸绘制。
4 进行说明书编写。
5 老师点评,进一步修改
6 打印图纸,整理论文,准备答辩
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
【1】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编.组合机床通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5.
【2】沈阳工学院主编.组合机床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
课 题 名 称
加工柴油机汽缸体瓦盖止口的专用铣床设计(主传动系统与铣头)
指导教师(职称)
申 请 理 由
学生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1
学号
学生签名: 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审表
序号
评分项目(理工科、管理类)
评分项目(文科)
满分
评分
1
工作量
外文翻译
15
2
文献阅读与外文翻译
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
10
3
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
创新能力与学术水平
25
4
研究成果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论证能力
25
5
文字表达
文字表达
10
6
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
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
15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总分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
另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册》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设计(论文)题目
评阅人
评阅人职称
序号
评分项目(理工科、管理类)
评分项目(文科)
满分
评分
1
工作量
外文翻译
15
2
文献阅读与外文翻译
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
10
3
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
创新能力与学术水平
25
4
研究成果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论证能力
25
5
文字表达
文字表达
10
6
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
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
15
总分
评
语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设计(论文)题目
序号
评审项目
指 标
满分
评分
1
报告内容
思路清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分析归纳合理;结论有应用价值。
40
2
报告过程
准备工作充分,时间符合要求。
10
3
创 新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10
4
答 辩
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
40
总分
答辩组
评语
答辩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
委员会意见
答辩委员会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成绩类别
成绩评定
Ⅰ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Ⅱ评阅人评定成绩
Ⅲ答辩组评定成绩
总评成绩
Ⅰ×40%+Ⅱ×20%+Ⅲ×40%
评定等级
注: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组分别给分(以百分记),最后按“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评定等级。其中,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40%,评阅人评定成绩占20%,答辩组评定成绩占4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