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纸业市场调研.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940159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纸业市场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纸业市场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一. 行业发展趋势 2 1. 全球 2 2. 中国 2 ¨ 造纸行业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2 ¨ 行业发展迅速,但是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高档产品生产能力不足 3 ¨ 国家对造纸行业的投资力度加大,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4 ¨ 产品市场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4 ¨ 纤维原料与项目建设资金短缺是制约中国纸业发展的瓶颈 4 3. 进出口 4 二. 市场需求 5 ¨ 我国人均纸张消费量不到世界人均消费量的 5 ¨ 中国卫生纸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 5 ¨ 中国纸巾纸市场比重还会继续提高 5 ¨ 中国纸业市场12种纸品供求基本平衡18种纸品供过于求 6 三. 行业政策 7 ¨ 明年进口港产纸制品享受零关税 7 ¨ 近期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发展导向 7 ¨ 我国纸制品等十类产品将痛别欧盟关税优惠 7 ¨ 入世后纸张进口关税减让细节 8 ¨ “林纸一体化”工程 8 四. 造纸新技术 9 ¨ 巴斯夫的绿色奥秘——层油墨打开造纸业增值空间 9 ¨ 内蒙古东达公司沙柳造纸技术获国家专利 9 ¨ 福建省永春用香蕉干茎造纸 9 ¨ 云南省非金属矿产应用研究造纸矿物复合纤维新产品全面投放市场 10 ¨ 国内最轻新闻纸在山东研制成功 10 ¨ 用农副产品开发环保包装材料成热点 10 五. 行业利润 12 ¨ 中国2001年按地区分组的造纸及纸制品业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12 ¨ 中国高档纸品的投资回报率高达30%--40% 13 ¨ 每万吨成品纸产能大约需要2.5亿元至3亿元资金投入 13 六. 关键成功因素 13 一. 行业发展趋势 1. 全球 从世界造纸业的状况看,造纸业在现代工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几年来,世界造纸业的增长速度保持在3%以上,全球纸及纸板的年消费量在1998年就已突破了3亿吨大关。在总销售额和资产的排序上,造纸业已经超过了钢铁工业和航空航天业,位居电信制造业和汽车工业之后的第三大行业。从发展趋势看,纸的消费量必将不断增加。以世界造纸第一大国美国为例,1999年纸及纸板的产量增长2.7%,同样的增长量如果处在我国的基数上,增长率将达7.27%。 目前世界造纸业已呈现出集中度高、企业规模大、资本技术密集、林纸一体化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球卫生纸产品消费量预测(单位:万吨) 个人消费用 公共场合用 1999 2005 2010 年增长率 1999 2005 2010 年增长率 厕用卫生卷纸 961.4 1207.2 1441.8 3.8 169.3 207.6 240.5 3.2 纸面巾/纸手帕 225.2 281.0 336.4 3.7 17.7 21.7 25.7 3.4 纸毛巾 250.0 323.6 393.2 4.2 192.0 233.3 271.9 3.2 纸餐巾 75.3 94.6 116.4 4.0 95.1 119.5 143.5 3.8 其他 7.2 8.9 10.9 3.8 53.5 48.2 45.9 1.4 小计 1519.1 1915.3 2298.7 3.8 527.6 630.3 727.5 3.0 总计 2046.7 2545.6 3026.2 3.6 资料来源: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 2. 中国 ¨ 造纸行业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中国造纸行业正处于从现有工业过渡到大工业的阶段,总的表现为处于社会需求高增长的阶段。据统计,近10年中国对纸张的需求年增长率为8.77%,高于GDP的增长率。 据中国造纸协会预测,到2005年中国纸及纸板消费总量将为5000万吨,比2000年的3600万吨增加1400万吨,年均增长率6.8%,到2015年纸及纸板消费将为总量8000万吨,比2005年增加3000万吨,年均增长率预计为4.8%。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我国纸及纸板的消费总量将达到5000万吨,而产量只能达到3920万吨,将有1000万吨左右的需求缺口。 具体来看,从1991-2001年,各主要纸类品种的社会需求年增长率分别为: 新闻纸 14.1% 印刷书写纸 9.5% 铜版纸 18.8% 生活用纸 13.3% 白纸板及涂布白纸板 1.5% 箱纸板及瓦楞原纸 13.7% 2003年一季度,我国造纸业继续平稳增长,全行业5239家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2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全行业资产总计2986.3亿元,负债合计1899.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和12.4%。经济效益方面,2003年1~3月,全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81.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4%。全行业税金总额为22.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 据中国造纸协会对综合信息资料调查,2002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有35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3780万吨,较上年3200万吨增长18.13%;消费量4332万吨,较上年增长17.62%,人均消费量为33kg。 单位:万吨 生产量 增长率 消费量 增长率 需求缺口 全部 3780 18.13% 4332 17.62% 重点产品 新闻纸 185 6.94% 204 9.68% 印刷书写纸 920 37.31% 937 40.90% 涂布纸 180 38.46% 276 30.19% 生活用纸 310 14.81% 297 13.79% 包装用纸 400 0 429 -7.94% 白纸板 460 53.33% 536 35.35% 其中:涂布白纸板 430 72.0% 504 49.11% 箱纸板 600 30.43% 725 33.03% 瓦楞原纸 600 0 730 2.1% 其中:中高强瓦楞原纸 190 5.56% 320 8.47% 特种纸及纸板 70 7.69% 108 27.06%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造纸企业2587家,较上年减少33家;从业人员77.85万人,减少2.85万人;资产总计2240亿元,增加4.3%;纸及纸板产量3501万吨,增长23.3%;工业总产值(当年价)1398亿元,增长16.1%;产品销售收入1318.56亿元,增长15.9%;产销率97.27%,下降0.5%;利税总额140.1亿元,增长34.1%,其中利润总额72.82亿元,增长50.5%;资产负债率64.1%,下降1.5%;负债总额1436.13亿元,增加2.7%;在统计的2587家造纸企业中,亏损企业有515家,占20%,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看,2002年全国造纸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总体经济效益较好。 纸浆生产和消耗情况: 中国造纸协会综合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纸浆消耗总量3470万吨,较上年增长16.44%,其中木浆740万吨,比例占21%,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非木浆1110万吨,比例占32%,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废纸浆1620万吨,比例占47%,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木浆降幅中,进口木浆比例和国产木浆比例各减少1个百分点,废纸浆增幅中,进口废纸浆比例减少2个百分点,而国产废纸浆比例增加5个百分点。 ¨ 行业发展迅速,但是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高档产品生产能力不足  国际化促进了行业发展但也给企业带来冲击(设备进口、投资占80%),进口产品对国产纸冲击巨大;外国企业在国内投资建厂对国有企业冲击较大,外国企业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这些企业的建立对国内企业,尤其是目前中国纸业的主力军——国有大中型造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例如,来自印尼金光集团的APP(亚洲浆纸)公司目前在国内建了4个原料林基地、13家造纸及纸制品工厂,产品包括涂布纸板、铜板纸、双胶纸、无碳复写纸、卫生纸等多个品种。这类企业属于拿国内的资金占国内的市场、挤国内的企业。因此,虽然市场未来前景广阔,但国内企业竞争力较弱。 ¨ 国家对造纸行业的投资力度加大,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近几年,国家对造纸行业的投资力度加大,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国家增发国债资金中分别有90亿元、105亿元和70.4亿元用于技改,而造纸被确定为“六个半标志性目标”之一,得到了重点支持。目前造纸业国债技改项目已经实施了21项,总投资140亿元,其中贷款82亿元,重点企业技改项目的效益开始显现,从而使国内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 产品市场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国内市场国际化,是当前中国纸业的重要特征。国际化表现在产品方面是中国每年进口大量的纸浆、纸及纸板、纸制品;表现在装备方面是重大技术改造的关键设备多数都从国外引进;资金方面表现在外商投资建厂踊跃,“九五”期间,基建、技改项目共投资约300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国外的资金占投资总额的4/5。 ¨ 纤维原料与项目建设资金短缺是制约中国纸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是一个以非木材纤维为主要造纸原料的国家,目前中国的造纸原料中木材纤维比重仅为17%,其余是废纸浆和芦苇、稻麦草等非木纤维;而世界纸业强国的造纸原料都是以木材纤维为主。木材纤维资源少是中国纸业产品档次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中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为16%,但可用于造纸工业的资源很少,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水以后,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林木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这种状况制约了造纸工业的发展。     项目建设资金短缺是中国纸业发展的另一个制约因素。制浆造纸工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每增加1万吨高档产品的生产能力,需要资金1-2亿元人民币。据预测,从现在起到2010年,中国纸业至少需投入2000亿元人民币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这么大数额的一笔资金,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十分巨大和难以筹集的。     另外,加入WTO后,各种纸产品关税税率逐年大幅度降低,将在今后几年对国内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经初步测算,2002年纸产品平均关税由15.2%降至9.7%,平均降税幅度大约为36%,这对国内同类产品冲击很大。2002年最高关税率26.3%(卷烟纸),最低关税7.2%(牛皮纸和纸板)。税率的逐年降低将对国内企业产生持续冲击。因此,国内造纸企业应充分利用好过渡期,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3. 进出口 我国纸品消费表现出供求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高档纸品供不应求。我国每年进口700万吨左右的纸品中,绝大部分为高档纸品,其中铜版纸就超过100万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纸品消费必然向高档、特种、多品种方向发展,对各种纸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预计2010年我国6000万--7000万吨的纸品消费中,90%以上是对现代纸品的消费。纸品消费结构的转变,既为国外投资商创造了新的投资场所,也为国内造纸、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舞台。 纸及纸板、纸浆、废纸及纸制品进出口情况 2002年纸及纸板进口637万吨,同比增加13.3%;出口85万吨,增加6.9%;纸浆进口526万吨,增加7.4%,出口1.9万吨,增加52.4%;废纸进口687万吨,增加7.1%,出口0.07万吨,下降22.2%;纸制品进口24万吨,下降2.5%,出口88万吨,增加20.4%。 2002年进口纸及纸板、纸浆、废纸、纸制品合计1874万吨,较上年1719万吨增长9.0%,用汇70.37亿美元,较上年63.84亿美元增加10.2%。2002年纸及纸板平均价为573.2美元/吨,比2001年平均上涨1.4%;纸浆平均价为411.7美元/吨,同比平均下降2.8%;废纸平均价为106.5美元/吨,平均下降3.9%。2002年进口用汇总额仍居国家主要进口商品用汇的第三位,仅次于石油和钢材。 2002年纸及纸板进出口总量中,进口增幅较大的主要品种有:新闻纸、书写印刷纸、瓦楞原纸等,降幅较大的品种有铜版纸、卷烟纸等,出口量增幅较大的品种有:铜版纸、涂布白纸板、卷烟纸和生活用纸等,而作为造纸原料的木浆、废纸进口量仍然加大。(注:这里需要说明,由于2002年国家对进出口商品税则进行了修订,与原有部分造纸产品的税则分类和定义有差别,因此在分类统计中,部分纸产品现在统计的2001年同比数与上年统计公布的有一定差异,主要有书写印刷纸、涂布纸和纸制品等。 二. 市场需求 ¨ 我国人均纸张消费量不到世界人均消费量的 目前我国人均纸张消费量仅为25千克左右,远低于世界人均消费量55千克的水平,更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300千克以上的消费水平。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提高,今后较长时间内,我国对各种纸品的需求量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据预测2010年我国纸品需求量为6000万--7000万吨,人均消费量为50千克,接近世界人均消费水平。也就是说,未来10年,国内纸及纸板的年消费量将翻一番,届时其消费将有可能超过钢铁、水泥、煤炭、石油等,而成为仅次于粮食的主要消费物资。 ¨ 中国卫生纸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 我国生活用纸的主导产品———卫生纸,产量已达27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消费量为266万吨,约占世界消费量总量的12%,年人均消费量约2.15公斤。 目前,国内市场上卫生纸品种,有包含卫生卷纸、餐巾纸、面巾纸、厨房纸抹布、擦手纸以及干法生产的餐巾纸、纸抹布、湿纸巾等产品;全国卫生纸生产企业800多家,国产纸机型以抄宽1092、1575、1760毫米,车速60—120米分的圆网纸机和长网纸机为主,在车速、稳定性、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进口设备还存在较大差距。 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卫生纸品市场趋势是:制造商生产规模扩大,成本下降,产品品质提高;各品种中卫生卷纸比重继续下降,面巾纸、餐巾纸、手帕纸比重继续提高,厨房纸、擦手纸、工业擦拭纸等消费量明显上升;生产原料将以商品木浆、蔗渣浆、废纸脱墨浆为主;农村市场消费量不断上升,而且出口将会增加。 ¨ 中国纸巾纸市场比重还会继续提高 记者从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获悉,在我国生活用纸行业处于微利的整体形势下,纸巾纸市场的获利情况却明显好于卫生卷纸等,盒装面巾纸和手帕纸的生产量从2001年的58万吨上升到2002年的66万吨,在生活用纸中所占的比例也从20%上升到22%。 造纸协会生活用纸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卫生纸总产量298万吨,年增长率达到8%,其中盒装面巾纸占9%,手帕纸占13%。但人均消费量仍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距甚远,大约是北美的1/11,西欧的1/6,世界水平的2/3。而且如果以国外标准看,我国真正符合要求的卫生纸产量仅为35%左右。因此从市场空间和市场覆盖率方面来看,我国卫生纸行业的潜力巨大。 业内人士预测说,在今后的生活用纸市场中,现在占据老大位置的卫生卷纸比重将会下降,纸巾纸所占的比重会连续上升。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咨询二处处长郭永新称,目前我国有卫生纸生产企业800多家,但很多都是产量1吨到5吨的小型企业,而且采用100%进口木浆或国产棉浆为原料的企业仅为15%。 据了解,产量排名在前15位企业的产量占到全行业总产量的25%,其中不乏一些市场知名度很高的企业,例如金红叶纸业(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旗下的唯洁雅、清风以及真真,常德恒安纸业有限公司的心心相印等。目前纯卫生纸加工企业经营微利,而这些纸巾纸市场的原纸制造商却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纸巾纸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大城市中纸巾已经完全替代了手帕的功能,在全国范围内平均10多个人消费手帕不到1条。未来的纸巾纸市场消费层次将呈现多样化,并且向中、高档过渡。业内人士称,随着纸质的提高,品种局限会被打破,如厕纸可用做面巾纸,厨房擦手纸可用做餐巾纸,盒装面纸的图案及设计可用做室内装饰等。 日前,有关专家对未来十年我国卫生纸品市场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卫生纸制造商生产规模扩大,成本下降,产品品质提高;各品种中卫生卷纸比重继续下降,面巾纸、餐巾纸、手帕纸比重继续提高,厨房纸、擦手纸、工业擦拭纸等消费量明显上升;生产原料将以商品木浆、蔗渣浆、废纸脱墨浆为主;农村市场消费量不断上升,而且出口将会增加。 据统计,1990年至1999年间,我国卫生纸产量从68万吨增加到232万吨,2000年250万吨,2001年270万吨,2002年280万吨。每年人均消费水平在2.5至3公斤;但与世界较发达地区13公斤左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个差距其中就有卫生纸发展的空间,也可以说是广阔的潜在市场。目前,国内市场上卫生纸的品种有卫生卷纸、餐巾纸、面巾纸、厨房纸抹布、擦手纸以及干法生产的餐巾纸、纸抹布、湿纸巾等。 全国有卫生纸生产企业500多家,国产纸机在车速、稳定性、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进口设备还存在较大差距。 ¨ 中国纸业市场12种纸品供求基本平衡18种纸品供过于求 全国市场12种纸品供求基本平衡18种纸品供过于求。最近,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与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会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经贸委(经委)、商委(财贸办、行业办)及有关重点联系企业,对600种主要商品2002年下半年全国市场供求情况进行了排队分析。 本次供求排队分析调查结果显示,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7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12%,与2002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1.7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528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88%,与2002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1.7个百分点,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在72种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中,纸及纸制品占了12种,它们分别是:新闻纸、铜版纸、书写纸、簿页纸、图画纸、描图纸、牛皮纸、水果保鲜纸、黄版纸、箱版纸、瓦楞原纸、宣纸。 在528种供过于求的商品中,纸及纸制品占了18种,它们分别是:拷贝纸、制图纸、机制毛边纸、邮封纸、电子打印原纸、餐巾纸、面巾纸、静电复印描图纸、装饰纸、复印纸、坐标纸、静电胶印版纸、传真纸、电子计算机纸、学生用本、办公用纸制品、复写纸、印相纸。 这些纸品中,新闻纸、铜版纸、书写纸等主要文化用纸的供求基本平衡,这也给目前的生产厂家一个提示,要充分了解目前市场供求,不要盲目重建、扩建、上马新项目等。餐巾纸、面巾纸等生活用纸,复印纸、传真纸、办公用纸制品、复写纸等纸品已经供过于求。 三. 行业政策 ¨ 明年进口港产纸制品享受零关税 近日,有关部门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明确,香港将继续对所有原产内地的进口货物实行零关税,不对该等货品实施限制性贸易法规。与此同时,内地将自2004年1月1日起,对原产香港进口金额较大的273个税目的产品,实行零关税。 据悉,这273个税目的原产地标准,将于2004年1月1日前磋商确定,产品包括电机及电子产品、塑胶产品、纸制品、纺织及成衣制品、化学制品、药物、钟表、首饰、化妆品及金属制品等。 《安排》中还规定,内地将不迟于2006年1月1日对以上273种以外原产香港的进口货物实行零关税。 《安排》还要求,双方将不对原产于对方的进口货物采取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相符的非关税措施;内地将不对原产于香港的进口货物实行关税配额。双方将不对原产于对方的进口货物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如因《安排》的实施造成一方对原产于另一方的某项产品的进口激增,并对该方同类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该方可在通知对方后临时性中止该项产品的进口优惠,并应另一方的要求开始磋商,以达成协议。 ¨ 近期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发展导向 国家经贸委日前发布了《近期工业行业发展导向》,涉及制浆造纸行业的内容如下: 以造纸原料结构调整为重点,提高木纤维原料和废纸的比重。在造纸原料结构上确立以林木为主要纤维的生产体系。 大力发展人工速生造纸工业林基地,用现代技术造纸传统林业,选择和培育速生、丰产、周期短、抗性好、木浆得率高、自然白度高、纤维长度适中的林木良种。结合退耕还林,加快林纸一体化建设,提高林地生产效率。 采用高得率制浆技术,规模发展预热木片磨木浆(TMP)、化学机械浆(CMP)、预热木片化机浆(CTMP)、碱性过氧化氢化学机械浆(APMP)等。 在调整现有木材资源消费结构的基础上,支持现有木浆企业通过改造增加木片的使用,引导限制国内木片出口,充分利用林区采伐加工剩余,次、小、薪材和中幼林抚育间伐材,扩大木浆生产。 采用国外先进的碎浆、筛选、净化、除渣、洗涤、浓缩、热分散、搓揉、浮选、脱墨、漂白技术和装备,扩大废纸资源的开发利用。 ¨ 我国纸制品等十类产品将痛别欧盟关税优惠 欧盟部长理事会日前公布了对普惠制毕业问题的审议结果,不再享受其关税优惠的新增毕业产品清单中,涉及我国的产品有乳制品、塑料和橡胶产品、纸制品等十大类。 这意味着从今年11月1日起,欧盟将在原优惠安排的基础上,对上述产品削减50%的关税优惠幅度,从2004年5月1日起,取消全部优惠安排。 据了解,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新实行的一项关税优惠制度,这些受惠国必须是给惠国列入范围的国家,其关税比非受惠国低,而毕业产品不再享受其优惠。 ¨ 入世后纸张进口关税减让细节 根据外经贸部网站登录的入世文件,在关税配额(其它产品)一项中,按照税则号公布了关税减让的具体税率。 其中,涉及各种纸张产品关税减让的税号(4800类)约有139个,最终税率最高为7.5%,最低为2%;实行最终税率的时间最早为2002年1月1日,如瓦楞纸,书写纸。最晚为2006年7月1日,如新闻纸。 在关税减让表中,最令人关注的是目前大的纸张进口品种关税在入世后的变化情况。 新闻纸目前是实行滑准关税。关税减让表明确说明自加入之日起取消该滑准税。新的新闻纸关税是12%,到2006年1月1日实行的最终关税税率为5%,相对于其他纸张产品,新闻纸的关税减让过渡期较长,明显受到国家的保护。 本色牛卡目前的暂定税率是10%,加入之日的关税是9.8%,看上去减让幅度有限,但到2004年1月1日实行的最终关税税率仅为2%。 白卡目前的暂定税率是10%,加入之日的关税是11.3%,还略有上调,但很快到2003年1月1日实行的最终关税税率就降至7.5%。 铜版纸和轻涂纸目前的暂定税率都是15%,加入之日的关税是11%,到2004年1月1日实行的最终关税税率是5%。 据了解,现代造纸工业每百元产值占用固定资产相当于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的水平。每万吨纸浆产出一般投资人民币约1.2亿至2.0亿元;每万吨纸及纸板产出一般投资人民币约1.0至1.2亿元。目前,我国每万吨漂白浆产出需投入人民币1.5亿元,每万吨本色浆产出需投入人民币1.1亿元。但多年来,我国造纸业一直被列为轻工日用消费品的工业范畴,不是国家重点投入的行业,加之造纸行业自身筹资能力差,融资渠道单一,导致我国造纸业资金投入的匮乏。 由于造纸工业设备投入大,固定成本高,只有企业达到了一定规模,才能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而目前,我国的造纸企业约有5000家,企业平均规模年产约6500吨,只相当于世界造纸企业平均年产4万吨规模的六分之一。因此,规模过小、结构雷同导致我国造纸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据业内专家估计,入世后,国内企业将按国际惯例参与竞争,这将使我国造纸企业出现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拥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企业通过村连资产重组或内部扩张的方法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强竞争力;而技术陈旧、装备落后的中小型企业则将关停转并。据估计,受冲击企业面将达到60%,失业人员将达70万人左右。 ¨ “林纸一体化”工程 我国已开始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以缓解造纸原料紧缺的状况。据称,国家将投入巨资启动全国范围内的育林工程,到2010年,每年将可提供木材13337万立方米,满足国内造纸生产用材需求量的40%,使国产木浆供给率从现在的7%提高到15%。    随着国内“林纸一体化”项目的推进,国际纸业巨头也开始在国内宜林地区加紧“圈地”。为了缔造自己在中国的产业链条,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宜林地区,外资已经开始觊觎中国纸浆的本土化工程。据悉,全球纸业排名第十的APP的目标是在中国形成一个800万亩林地、年产120万吨木浆、造纸200万吨的林纸一体化产业链。在过去几年间,APP已经投资3亿美元左右用于实现这一目标。APP亚洲浆纸业公司将在海南营造350万亩浆纸林、建设年产60万吨的浆纸生产基地。全球排名第二的造纸商——斯道拉恩索则计划动用16亿美元在广西建设一个大规模浆厂。而芬欧汇川也考虑在中国投资林业。 四. 造纸新技术 ¨ 巴斯夫的绿色奥秘——层油墨打开造纸业增值空间 巴斯夫集团与AxelSpringer有限公司在多项客户项目上开展合作,以提高造纸与印刷技术领域的质量与效率。除AxelSpringer有限公司外,其他合作者还包括巴斯夫印刷系统(德国斯图加特)、巴斯夫股份公司旗下的欧洲纸化工产品业务单位(德国路德维希港)以及造纸行业的客户。建立合作关系的目的就是要确保每个项目的单个流程阶段,从纸的生产、涂层一直到印刷产品都得到最优化的协调。 这意味着巴斯夫集团将把其自身在纸化工产品与印刷油墨领域的专业技术应用于客户项目。由于巴斯夫集团的研发单位与应用单位的密切合作,其在纸与印刷油墨交互领域拥有丰富而无与伦比的专业技术。其他专业技术将由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总部位于瑞士Oftrin-gen的Omya有限公司(造纸业中领先的颜料制造商之一)以及位于Heidenheim(德国)的福伊特造纸技术公司(造纸机的主要供应商以及流程技术专家)提供。 通过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巴斯夫集团纸化工产品全球应用技术负责人DieterMeck已通过印刷媒体生产商大大促进了现有的造纸与印刷技术网络。“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期待与强大的合作伙伴携手,为彼此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新型改良纸的高质量,另一方面可以给整个流程链中所有参与者提供巨大的成本优势。这也就是我们认为所有伙伴协同合作的重要性,以实现覆盖从库存准备到印刷产品整个流程这一目标的原因。”他认为,与Springer建立的新合作关系表明巴斯夫集团发出了一个清晰信号,即集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根据客户需求指导公司的产品与服务。DieterMeck强调:“我们与Omya与福伊特等竞争伙伴的合作是我们提出的‘为造纸业增值’的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将我们的知识基础延伸至整个流程中。” 巴斯夫印刷系统中央科学部门负责人ErichFrank博士补充道:“印刷品的许多重要特性受到纸与印刷油墨的双重影响。在烘干、进一步加工、产品使用以及最终又实现回收利用的过程中,这些特性在单个印刷单位表现得十分明显。巴斯夫集团在纸的特性、纸化工产品以及印刷油墨方面均具有卓越的专业技术。这使得我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协调产品最优化的过程。” ¨ 内蒙古东达公司沙柳造纸技术获国家专利 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达蒙古王纸业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沙柳造纸技术日前获得了国家专利。据了解,该项目在国内尚属首创,推广应用可以使箱板纸造价更低,质量更高。近日,该公司投入2000万元进行环保设施改造,生产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又可以用于农田灌溉。该项技术的开发利用,实现了林纸一体化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 福建省永春用香蕉干茎造纸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福建省永春县的梁来祥,已成功研制出用香蕉干茎制造纸浆的新技术。这种香蕉干茎制浆可以代替木浆做成纸餐盒、纸张,其物理指标与木浆相同,得到了福建省造纸协会专家的论证和权威检测部门的认可,去年2月国家专利局正式受理了他的专利申请。 据福建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介绍,香蕉干茎造纸技术项目在福建省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1000万元出售。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而每年的用纸量在1亿吨左右,造纸原料供不应求。用香蕉干茎替代树木造纸,可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据梁来祥测算,每15吨至20吨香蕉干茎可制1吨白干板浆,每吨总成本价约为2000元。 ¨ 云南省非金属矿产应用研究造纸矿物复合纤维新产品全面投放市场 近日,从云南省非金属矿产应用研究所传来喜讯:该所研制的YFZZ101造纸矿物复合纤维新产品全面投放市场,并已大量销往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及欧美、东南亚市场,半年来已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 据悉,由省非金属矿产应用研究所研制的YFZZ101矿物复合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造纸原料,它将自然产出的白色纤维状矿石经纤化超细粉碎,并采用高技术手段进行复合而成,矿物部分原料替代植物纤维造纸,构成了新型的植物纤维与矿物复合纤维网状况。这一新技术突破了我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造纸术,先后被列入云南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云南省和国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000年度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成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研究成果。今年4月,该产品还荣获国家科学技术部、税务总局、商务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环境保护总局5部局联合颁发的“国家新产品认定书”。 ¨ 国内最轻新闻纸在山东研制成功 目前国内最轻的新闻纸———40g/m2超轻量新闻纸由山东华泰集团研发成功,此举填补了国内高档低克重新闻纸的空白,使我国新闻纸生产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标准。 华泰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使用该项技术生产的40g/m2超轻量新闻纸克服了以往低克重新闻纸容易透印这一致命弱点,具有质感细腻、不透明度高、吸墨性好、印刷适用性好等多方面优点。但他同时也表示,因为国内目前的印刷机械不能与他们研发的40g/m2低克重新闻纸完全匹配,所以他们目前不打算进行市场推广,而是留待市场成熟后再推广。 国际上目前十分重视低克重新闻纸的开发、生产和使用。日本是最早开发40g/m2低克重新闻纸的国家,并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美国国家经贸委员会也把低克重新闻纸列为最有发展潜力的纸种之一。低克重新闻纸在国外使用非常普遍。新闻纸业较为发达的日本1980年就已经把新闻纸的克重降到了46g/m2。根据相关媒体2002年4月公布的数字,日本全国报纸中43g/m2的新闻纸已经占到了88%。目前日本造纸业正着手推广40g/m2的“低克重”新闻纸,估计两年后会有五成以上的比重。欧洲有为数不少的纸企已经可以生产40-42g/m2的新闻纸。 使用40g/m2新闻纸要比使用48.8g/m2新闻纸增加出报率22%左右,如果推广,可以推算,我国每年将节约相当可观的森林资源。 ¨ 用农副产品开发环保包装材料成热点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都加大了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利用力度,而利用农副产品生产环保型包装材料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应用“生物分解树脂”取代现有包装塑料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玉米是一种美味又有营养的食物,它还被广泛用于制造甜味剂和动物饲料。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利用玉米还能制造出多种塑料用品,如近期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研究成功的“玉米淀粉树脂”就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这种树脂以玉米为原料,经加工塑化而成,用它可制成多种一次性用品,如水杯、塑料袋、商品包装等。据实验,这种包装材料可以通过燃烧、生化分解和昆虫吃食等方式处理掉,从而免除“白色污染”的危害。如今,国外已有不少大公司看好这种新的环保材料。如可口可乐公司在盐湖城冬奥会上用了50万只一次性杯子,全部是用玉米塑料制成的,这种杯子只需40天就可在露天环境下消失得无影无踪。著名的日本电器制造商索尼公司两年来一直用玉米做成的塑料纸包装MD盘,新包装与过去的包装一样美观。 那么,玉米是怎么变成塑料制品的呢?参观一下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嘉吉道氏有限责任公司的玉米塑料工厂,你就会看到玉米变成塑料的全过程。首先,玉米中的糖分被提炼出来,经过发酵蒸馏萃取出制造塑料和纤维的基础材料—————碳,再被加工成一种名叫聚交酯(PLA)的直径只有4.57毫米的细微颗粒,最后,这些小颗粒被压制成包装袋、泡沫塑料或餐具。 嘉吉道氏公司说,玉米作为美国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供应量充足,在未来十年里每年提取10亿磅(合4.54亿吨)聚交酯不成问题。这意味着,美国玉米生产量的1/10将被制成塑料和纤维。 据我国台湾地区最近透露的信息,目前台湾用每吨玉米树脂生产的塑料袋数量,已和用塑料粒生产的数量相差无几。台湾塑料行业人士统计,全球每年约生产塑料制品1亿吨,其中一次性包装材料3000万吨,解决这些材料造成的污染要花费很大的社会成本,如若玉米树脂能成功取代其中的一部分包装用塑料,估计每年将可有价值100亿美元的市场。也许是看到这种新材料的光明未来,化工产品生产巨头杜邦公司也加入到开发玉米塑料的队伍中来。该公司的研究还获得了美国能源部1900万美元的财政支持。 玉米塑料虽然非常有利于环保,但它也有一个显著的缺点是贵。如北美生物公司生产的玉米塑料盘子比传统的塑料盘子价格高约5%,杯子的价格更是高出25%。不过,该公司总裁弗雷德里克·希尔相信,在五年内,随着玉米塑料的需求增加,生产规模将随之扩大,成本就会降下来。 美国农业部的食品科学专家近期也对外宣称,一种新环保型食品包装材料可望问世。这种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完全采用粉碎的草莓制成,因此它非常符合环保要求,可能取代传统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而成为食品包装新材料。据美国农业部的食品专家塔拉·麦克休伊(TaraMcHugh)表示,这种新研制成功的食品包装材料从性能上说与传统产品没有什么区别,用它制成的食品包装薄膜同样能够阻止氧气的渗入,从而达到食品保鲜的效果。由于这种新型材料的成分主要取自于不适合食用的蔬菜和水果,因此它是一种可以自然分解的、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在测试中,用这种“神奇”材料制成的包装薄膜不仅可以起到保鲜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改善香蕉和苹果等水果的味道。麦克休伊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草莓可以用作包装材料,就连胡萝卜、花椰菜等蔬菜和水果也可以用作包装材料。毫无疑问,这种新型包装材料及其他类似材料的成功应用将使食品包装工业发生一场革命。 日本卡吉尔公司与道化学公司的联合企业卡吉尔道聚合物公司最近利用天然植物(如玉米或小麦等农作物)制造包装材料也获得成功。这种包装材料被命名为“聚交酯天然产品”,可用来制造纸杯、糖果包装纸等,其手感好,弹性大,耐污损。 据报道,卡吉尔道聚合物公司先从天然植物如玉米或小麦之类的农作物中提取出非精制的天然糖类右旋糖,接着将右旋糖发酵转化成乳酸,然后将乳酸冷缩成名为丙交酯的材料,最后再将丙交酯融化,形成名为聚交酯的聚合物的长分子链。利用这种长分子链的聚交酯的聚合物,不仅可制造包装材料,而且成本低,在湿热的条件下可以自行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我国,新型包装材料的研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湖北武汉富拓环保包装材料公司和武汉金丰环保塑料公司,已经掌握了将变质粮食加工成防震减压包装材料的技术,不仅为我国变质粮找到了出路,也成功地探寻了包装材料替代之路。此外,他们还能够将甘蔗渣、麦草和废报纸等废弃物加工成金黄色、橘黄色、浅灰色等各种各样的防震减压包装材料。经检验表明,这种材料的性能不比发泡塑料材料逊色,目前只需在减轻重量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五. 行业利润 ¨ 中国2001年按地区分组的造纸及纸制品业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单位:亿元) 地区 企业 单位数 亏损 企业数 工业 总产值 销售 收入 毛利润 净利润 毛利率 利润率 全国 5027 1064 1804.28 1685.40 185.84 62.04 11.0% 3.7% 北京 90 24 19.88 18.94 3.23 2.12 17.1% 11.2% 天津 16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