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第1页,(一)发觉、登记,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室或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觉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汇报卡。,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第2页,(二)汇报,1.汇报程序与方式,已开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单位,在要求时间内使用该系统汇报;未开通网络直报系统单位,按相关要求经过传真、电话等方式尽快进行疫情汇报,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汇报卡至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可能时,应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第3页,(二)汇报,2.汇报时限,发觉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传染性非经典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按照甲类管理传染病时,或发觉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汇报卡经过网络直报系统汇报;未实施网络直报责任汇报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通讯方式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汇报卡。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要求汇报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疗后实施网络直报责任汇报单位应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网络汇报;未实施网络直报责任汇报单位应于二十四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汇报卡。,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第4页,(二)汇报,3,.做好传染病汇报订正工作,对漏报传染病病人,应及时补报。,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第5页,(三)处理,1.病人处置。对传染病患者,标准上要求就地隔离治疗,不具备隔离条件和对应救治能力单位,应将病人及其病历统计复印件一并转移至具备对应救治能力医疗机构。,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第6页,(三)处理,2.消毒处理。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第7页,(三)处理,3.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帮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管理传染病居家病人随访工作。,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第8页,(三)处理,4.亲密接触者管理。帮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查找亲密接触者,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管理工作。,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第9页,(四),帮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考相关要求。,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第10页,谢 谢,传染病处置规范和处置流程,第11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