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婉的悲歌 徙 中知识分子阶层的命运悲剧论邹龙妹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他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 徙 中集中讲述了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命运。小说以高鹏为主要叙述对象,引出谈甓渔、高雪等三代知识分子的生活遭际,他们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惨遭现实生活的无情欺压,他们勇于同时代进行反抗,却终究都落入悲剧的命运结局。在 徙 小说中我们看到以高鹏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悲苦的人生命运呈现,在弥漫凄凉的悲情语言艺术氛围中,展现了知识分子阶级的沉沦与绝望,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与写作追求。一、哀婉的悲歌三代知识分子的伤逝之徙小说 徙 集中展现了三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主人公高鹏是一个典型的旧知识分子,他渴
2、望如鲲鹏一般展翅高飞,翱翔于天际,但奈何时运不济、造化弄人,高鹏注定折翅,无“南溟”。女儿高雪勇于向时代抗争,但在现实的压迫下也抑郁而亡。恩师谈甓渔也是一生未得志,其书稿也付诸东流。在动荡的时代面前,三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变成了转瞬即逝的泡沫,在历史的浪潮席卷下,知识分子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作为小人物,拥有理想无可奈何只能以悲剧结尾,他们挣扎过、对抗过,最终还是被残酷的现实扼杀。谈甓渔是一个文人,一个怪人,只中过举人,功名不高,名气却很大。他很有汪老那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士大夫气,是封建社会理想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废科举,兴学校以后,他还满口“之乎者也”,沉浸在八股选士的梦境里的徐呆子
3、不同。时代变迁,没有适应的人,便成了时代洪流中的牺牲品,谈甓渔只能将士大夫的理想压抑在心底,成了一位教书先生,虽桃李满天下,但是仍郁郁而终。“高氏有子矣。北溟之鹏终将徙于南溟。”弟子高鹏身上寄托着先生谈甓渔真诚殷切的期许,但从北溟徙于南溟,高鹏一辈子也没有做到。“辛夸高峙桂,未徙北溟鹏”。这是一副贴在旧高家老屋门许多年的对联,一语成谶,也是高北溟一生的照射。他少年得志,十六岁便中了秀才,然而造化弄人,因着社会变革,第二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了,高鹏仕途之路被彻底断送,他无法对抗时代,只能妥协读了两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开始了任教生涯,却也屡屡受挫。高鹏在混乱浮躁的环境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抱负,凭着自己在
4、任教期间认真负责进入初级中学任教。进入初级中学教书是高鹏人生中唯一一次小小的“迁徙”,得益于好友沈石君。从县里五小到这县里最高学府,高鹏成为了这所最高学府里的国文教师。高鹏把一腔热血全都洒在了教书上,实施了许多令人津津称道的教学主张,有了一定的名气且收到了学生们的爱戴拥护,高鹏开始很少在脑袋气得不停地剧烈地摇动,他积极融入群体,有了一定的名望。但文学评论66文学评论是随着沈石君的倒台,这一切又成了泡沫,他失去了这份引以为傲的工作,又一次回到了最初点,他妥协了,接受了五小的聘书,返回了原处。高鹏人生经历了许多磨难,无论是科举之路还是教书生涯总是与理想擦肩而过,逼仄的现实处境强迫他一步一步后退妥协
5、,人生最后两个心愿刻印谈甓渔先生的诗文和为女儿高雪求着光明的前途和称心的婚事都未能如意,北溟之鹏想徙于南溟,但这一场迁徙耗费了他一辈子,终究没有成功。高雪是文中“黛玉”式的人物,她有着“林妹妹”一般的清高孤傲,事事物物要极好,时时刻刻要争第一。高雪身上寄托着父亲所有的人生期望。高雪同父亲高鹏一样,拥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和抱负,她一生就想飞出这个县城,但她偏偏未能如意。高考因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放弃北京的大学考取了免费师范,但是她不甘于此,在逼仄的现实环境和虚弱的身体素质对抗中,她没有妥协,用教学来赚取学习费用。即便前两次考试都失败了,但她没有向现实屈服,最终,她靠自己顽强的意志获得了考试的成功,完成
6、了多年梦寐以求的大学梦。然而时运不济,抗日战争爆发了,高雪的大学梦又一次破碎了,她只能困居在县城里,在世俗的审视下被迫结婚。事业与爱情的失败深深地灼伤了高雪的精神世界,在现实的压迫下,高雪抑郁而亡。高雪以倔强反抗的姿态面对生活的苦难与世俗的压迫,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高雪也有着高于现实的理想与抱负,她的理想是“飞出去”,去到大的都市,想上大学,但是她无法对抗时代背景最终成为历史洪流变迁的牺牲品。形形色色如同高雪一样的新知识分子,他们的人生也曾经如同夏花般灿烂过,但昙花一现,短暂地开放过后便迅速没落凋零。二、语言形式感伤诗意的审美汪曾祺小说以其中的“自成一格,天真隽永,自在风流,文风朴实自然
7、”的语言风格被人称道为奇,小说 徙 中的语言也继承了汪曾祺散文化语言的诗味特征。汪曾祺先生出生于士大夫世家,深受传统文化濡染,徙 中的语言也处处透露着士大夫的闲适与自然。汪曾祺先生用语虽文白混杂,如“敷陈其事”“勖勉”等等词汇,虽文言混杂,但不故弄玄虚,既不会给人以一种认知上的陌生感,又让小说文风诗性自然。他用娓娓道来的语调把三代人的故事讲给读者听,叙事简洁,用平淡行云流水似的笔法短短一万字左右把谈壁渔、高北溟、高雪三代人的形象及其命运写尽。汪曾祺先生未在文中直接发表评述性语言,而是用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他所构思的故事,聊一点他所知道的发生在那个时代中的故事。他用抒情般诗话的语言慢慢讲述着一个
8、小说中每一个的场景,那场景的每一个角落他仿佛都经历过,每一个角落都忍不住要细细描述一番,像谈甓渔家的门楼、条凳以及他家斜对面的茶馆、酒馆,汪曾祺都细细地刻画,描述一番,写地域风情、民俗世界来张扬审美精神和生命格调,以突出自然与和谐之美。小说 徙 的行文舒缓,但细细品读,其背后蕴藏悲凉韵味会逐渐浮现,这种诗意韵味彰显出小说语言的独特艺术魅力。徙 以一种类似于散文化的语言表述,书写出大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真实人生写照,将理想与社会现实的苦痛凝聚于日常生活的叙述中,将作者的主观情感融入到对社会环境和人物心理的细细描绘中,营造哀婉的悲凉意境。作者讲述三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没有大开大合地书写人的悲痛心
9、境,而是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小说语言的表述中,小说借 逍遥游 展现主人公高鹏的理想,如“海运则将徙于南溟”是主人公高鹏一生的理想抱负,小说还融入大量的诗歌和对联映照人物悲剧命运走向,如“辛夸高峙桂,未徙北溟鹏”,诸多古典文学因素共同构建了小说语言的诗意审美空间,字里行间流露出哀婉诗意67文学评论的悲剧美感。三、主题意蕴历史苦难的退让妥协”妥协”这一词在汪曾祺的 徙 没有明确出现过,但又无时无刻不存在。从谈甓渔到高北溟再到高雪。他们都是有乘风破浪之志,但被生活社会等等因素困住,如同断翅之鹏,只困留在小城里,无法飞出去。谈甓渔着墨较少,文中只介绍他“中举之后,累考不进,无意
10、仕途”,是真的无意仕途,还是累考不进后对命运的妥协呢?而文中贯穿始终的主人公高北溟,更是如此,废科举后读简易师范,想帮恩师出书却又失败,想为女儿着想却又无意将高雪逼死,命运一次一次愚弄了他,他一次又一次地妥协。高雪亦是如此,想考大学却因家境读了师范,一辈子想飞出这个小镇却又一辈子困在这个小镇,婚姻、事业,皆在退让和妥协中,郁郁而死。徙 是汪曾祺少见的表现知识分子在时代变换中如何坚守理想的小说作品。小说短短万字,却记述了从晚晴取消科举到抗日爆发将近半个世纪的时代浮沉。但汪曾祺没有把叙事重点放在这个动荡时代下的豪杰英烈,没有大力书写这个时代的壮怀激烈、风起云涌。汪曾祺选择了一个平凡的小县,小县中的
11、一个普通的小学,小学中一个平凡的国文先生,以他为主要书写对象,去刻画了他身边的一些平凡人。无论是从代际的角度还是师承角度,谈甓渔、高鹏和高雪这三代知识分子都是有真性情、真品格、真才学之人,他们都应该“化而为鸟”,应该“怒而飞”,应该飞向更大的世界。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折翼了,留在了小县城里,没有飞出去。全文用哀婉的语调向读者诉说一种嘱咐,就如同小说结尾出现的校歌“一种遗憾、悲哀而酸苦的嘱咐”,唱着这歌长大、毕业的高鹏、高雪乃至许许多多学生,他们有多少能抓住时代的机遇做成一番事业?有如高鹏一般泯然众人,有如高雪一般抑郁而亡,徙 小说中书写下来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是作者以知识分子身份对现实与理性冲突的“嘱咐”,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与写作追求。在时代的大悲剧面前,个人的命运渺小得好似一粒尘埃,知识分子的抗争根本无法撼动时代的浪潮,谈甓渔的期盼,高鹏的志向,高雪的渴望,终究不能如开篇中的 逍遥游,化而为鸟,怒而飞,徙于南溟,他们都有高于现实的理想,他们都不曾与现实妥协让步,虽陷入泥沼,也绝不营营苟且。他们有实现理想的可能吗?几乎没有,那个战乱的时代,没有他们飞翔的天空,这是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下不能破解的人生困境。作者简介:邹龙妹,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