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暨南大学对外汉语考研文学理论教程.doc

上传人:綻放 文档编号:8929389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南大学对外汉语考研文学理论教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暨南大学对外汉语考研文学理论教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本章知识点 本章概述: 一般说来,文学具有三种含义,即它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和文学的通行含义。但是, 文学的概念是不确定的和不断变化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上层建 筑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 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具有话语蕴藉属性。由此,可以给文学下一 个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 本节概述: 文学有三种比较重要的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和文学的通行含义。但事实 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 学。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特点。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 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知识点 1:文学的文化含义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一方面,文学还没有从历 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另一方面,它所包含的某种特殊审美属 性也已经被觉察到了,尽管到后来才被明确地突出出来。 知识点 2:文学的审美含义 无论中西文论对文学的审美属性存在如何不同的传统见解,但毕竟都持有相近立场:文学与 一般文化形态不同,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这一点在今天早已成为一种共识。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知识点 3:文学的通行含义 在现代世界,通行的还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 知识点 4:文学与非文学 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 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特点。 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人们常常会按这种观念去创造新的文学,或者把以往 的非文学读解为文学,非经典阐释为经典。可见,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 对待。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重点) 本节概述: 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 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 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 关联域, 其直接的无功利性、 象性、 形 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 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理 知识点 1: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般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 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 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 配性的作用。 知识点 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 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 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 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知识点 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 彼此渗透的状况, 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 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 其直接的无功利性、 形象性、 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 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第三节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本节概述: 文学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状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 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 态之中。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是含蓄和含混。两者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 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只能以话语蕴藉这一特定形态表现出来, 都只能蕴含在话语的含蓄或含混的意义空间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 知识点 1:文学与话语 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 文学是以话语的方式存在的。 文学作为话语, 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 (1)说话人;(2)受话人;(3)文本;(4)沟通;(5)语境(又译上下文)。 知识点 2:文学与话语蕴藉(重点) "蕴藉"(又写作"酝藉"或"蕴藉"),来自中国古典诗学。在文学领域,它是指文学作 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文学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状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 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所以,文学直接地就总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 在。 3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