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胡同文化》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25508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同文化》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胡同文化》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胡同文化》导学案 教材版本:冀教版 作者姓名:袁爱军 通讯地址: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第二中学 邮政编码:064200 工作单位:遵化市第二中学 联系电话:15231585526 电子邮箱:yuanaijunjie@ 《胡同文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其所表现的文化民族心理。 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培养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文化品味。 学习重点: 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所流露的感情,品味个性化语言。 教法学法:朗读、分析、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他曾在北京胡同中住了四十多年,对市井生活非常熟悉。 主要作品有乡村风俗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bāng)》,评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汪曾祺平中显奇,淡中有味的作品,备受众多读者的真心喜爱,并在海外产生广泛的影响。他是京派作家的代表,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柔情的人道主义者。 2、写作背景: 汪先生的这篇《胡同文化》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过去,北京每两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织成荟萃的京城,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原因。“没”是什么意思呢?没落。胡同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是北京的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冲击,胡同逐渐衰败了,为了记载这一文化历史,留住永恒的一刻,拍摄了这本影集。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胡同( ) 安土重迁( ) 腌白菜( ) 处街坊( ) 国子监( ) 伺候( ) 房檩( ) 熬白菜( ) 挪窝儿( ) 摞起来( ) 4、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àng望( ) 低huí( ) 陆润xiáng( ) shuāi草离披( ) yāo二斤鸡蛋( ) mò落( ) há蟆陵( ) 二、 ( 独学 ) 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哪些段落介绍北京胡同的特点? 2、哪些段落介绍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3、哪些段落在评说北京胡同? 三、合作探究,班内展示。 1、读1-4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北京胡同的特点? 2、读第5段,思考:作者如何把胡同和胡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在文中找关键句子。 联系上下文来看,这一段起什么作用? 3、读6—12段,思考:胡同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 4、胡同何以产生文化呢?胡同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 5、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你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6、读13—15段,思考:你觉得胡同的前景如何?面对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四、成果检测 1、本文的作者是( ) ,( )代作家。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 )写的序。 2、下列词语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车水马龙 铤而走险 哀草离坡 怅望低徊 B 走投无路 无可耐何 逆来顺受 奉公守法 C 冷眼旁观 西风残照 重蹈复辙 肺腑之言 D 毫无生气 置身事外 供人凭吊 安善良民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2) 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3)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4、对传统文化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五、课堂小结 本文犹如一幅朴素的风景画,向我们展示了方正、封闭、物质的北京胡同,形成了居民精神的保守、封闭、知足,而高楼大厦的兴起,人们的思想也在变,我们应高兴的告别胡同与胡同文化! 六、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