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Sky 膨胀式椎体成型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
性胸腰椎骨折 20 例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类型,传统的治疗
方法可能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并发症。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尽管具有稳定脊柱和迅速止痛等
作用,但也存在诸如骨水泥渗漏率高、 椎体高度无法恢复或定向性差等
缺点〔1~3〕 。我科自 2004 年 9 月至 2008 年 9 月应用以色列 DISC
O TECH 公司推出的 Sky 膨胀式椎体成型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
体压缩骨折 20 例 30 个椎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20 例,男 8 例,女 12 例;年龄 57~82 岁,
平均 69.15 岁,均为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所有患者术前
予以拍摄 X 线片及 CT 或 MRI 检查确认椎体后缘完整并无神经根压迫症
状。单椎体压缩骨折 12 例,2 椎体骨折 6 例,3 椎体骨折 2 例。骨折
部位:T11:2 个、T12:5 个、L1:14 个、L2:6 个、L3:2 个、L4:1 个。
病程最长的疼痛时间为 1 年,最短为新发骨折 3 d。压缩程度:20%~
50%。
1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取俯卧位,所有病例均行单侧椎弓根穿刺。
在 C 臂 X 线机透视下将患椎穿刺侧椎弓根在皮肤的投影用油性笔标记。
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至椎弓根骨膜,尖刀片做切口 0.5
cm,用斜面骨水泥穿刺针在透视监视下通过患椎椎弓根(胸椎则选椎弓
根外侧入路) 进入患椎椎体前 1/3 处,退出穿刺针芯,插入克氏针,取
出针管,用扩张系统和手术套管一起经克氏针分离组织,建立手术通
道。取出扩张系统。经手术套管和克氏针,将钻头钟摆式旋入椎体内。
取出钻头和克氏针。将已安装手柄的 Sky 膨胀式椎体成型系统置入椎
体通道内,旋转其手柄的把手,逐段膨胀 Sky 椎体成型系统,完成扩张
后,逆时针方向旋转把手,取出膨胀式椎体成型系统。将处于拉丝期的
Sky 骨水泥注入椎体,透视监视下,在骨水泥将要溢出椎体范围时停止,
待弥散、填充满意后 3 min 旋转拔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包扎伤口。
1.3 术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活动及胸腹部情况,监测
生命体征,复查 X 线片或 CT 了解骨折复位及骨水泥分布情况。手术 24
h 后带腰围下床逐步恢复活动。术后应用抗生素 3 d。术后 3~5 d 出
院。
1.4 观察指标 记录术前、 后第 3 天及术后 1 个月患者疼痛变化 术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方法 vasualanalogue scale,VAS) 、单个椎
体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以及骨水泥在椎体内
的分布及渗漏发生率。
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t 检验。
1.6 结果 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 术前平均(7 213±143)分,术
后第 3 天平均(305±140)分;术后 1 个月 VAS 平均(230±130)分。 术前
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18 200±1 128) mm,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
为(20 170±196) mm;术前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 。骨水泥注
射量每个椎体 313~515 ml,平均 418 ml。骨水泥少量渗漏到椎间隙
内 1 个椎体,但无临床症状,渗漏率为 3.33%。
2讨论
1984 年法国介入放射学家 Dermand 和 Galibert 借鉴外科手术
填塞骨水泥的经验首次成功地为 1 名 C2 椎体血管瘤引起椎体破坏的患
者实施 PVP,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从而开创了椎体成形术由开放性手术
转入微创治疗的先河〔4〕 。对因外伤、椎体退行性变、椎体肿瘤等疾
病引起疼痛患者,PVP 技术的止痛效果非常理想,但是 PVP 技术不能恢
复压缩椎体的高度,无法改变椎体后凸畸形,而且由于术后脊柱生物力
学的改变,使脊柱存在不稳定因素,相邻椎体也有潜在继发性骨折的危
险,同时在手术过程中灌注的骨水泥存在渗漏的风险, 成脊髓神经受 造
压,严重时肺栓塞危及生命,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5〕 PKP 技术于 。
1998 年得到美国 FDA 的批准应用于临床,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较为满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