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NY∕T 2177-2012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豆科牧草(农业).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9122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NY∕T 2177-2012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豆科牧草(农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NY∕T 2177-2012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豆科牧草(农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NY∕T 2177-2012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豆科牧草(农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NY∕T 2177-2012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豆科牧草(农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NY∕T 2177-2012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豆科牧草(农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177一2012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豆科牧草Evaluating standards for elite and rare genllplasm resources-Legumes(Leguminosae) 2012-06-06发布2012-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前吉同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李志勇、师文贵、李鸿雁、江用文、李兴酋、刘磊、邢

2、建军。NY/T 2177-2012 I NY/T 2177-2012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豆科牧草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豆科牧草(Leguminosae)优异种质资源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鉴定方法和判定。本标准适用于豆科牧草优异种质资源的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 T 6433 饲料粗脂肪测定方法GB/ T 20806 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测定方法GB/ T 2930.4 牧草种

3、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NY/ T 1310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豆科牧草NY/ T 1459 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ADF)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3.1 3.2 3.3 NY/ T 1310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优良种质资源elite gennplasm r四urces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好且具有重要价值的种质资源。特异种质资源raregennplasm r四川由性状表现特殊、稀有的种质资源。优异种质资源elite阻drare gennplasm resources 优良种质资源和特异种质资源的总称。4 技术要求4. 1 样本采集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4.2 数据采集每个性

4、状应至少在同-地点进行3年的重复鉴定。鉴定结果中的有效数据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4.3 指标4.3. 1 优良种质资源指标优良种质资源指标见表1.1 NY/ T 2177-2012 表1优良种质资源指标序号性状指标1 根瘤数量密集,分布均匀2 元性繁殖能力强3 株高高于对照5%4 分枝数多5 再生性强6 鲜草产量高于对照10%7 于草产量高于对照10%8 种于产量高于对照10%9 裂英性不裂英10 叶茧多11 茎叶质地柔软12 营养价值高13 适口性好14 抗旱性5级15 抗寒性5级洼,分类学的同属或同种内公认的优良种质为对照.4. 3 2 特异种质资源指标特异种质资源指标见表2。表2

5、特异种质资源指标序号性状指标根藤数量多2 侵占性强3 生长速度快4 生育天数 5 生长天数长6 抗早性I级7 抗寒性l级8 耐热性l级9 耐盐性1级注分类学的同属或同种内公认的特异种质对照.5 鉴定方法5. 1 根瘤数量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5.2 无性繁殖能力在试验小区面积10m2-20 mZ,行距40cm60 cm种植条件下,于生长第二年的分枝末期,随机抽样10株,观察记录植株无性繁殖的新枝数,结果以平均值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单位为个。5. 3株高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5.4 分校数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5.5 再生性NY!T 2177-2012 按N

6、Y/T1310的规定执行。56 鲜革产量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5. 7 干革产量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5.8 种子产量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5. 9 裂英性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5. 10 叶量在试验小区面积10m2 -20 m2,行距40cm-60 cm种植条件下,于开花期随机抽样10株,测定其单株叶片数量或质量,结果以平均值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l位。5. 11 茎叶质地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5. 12 营养价值在始花期,测定种质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CNDF)、酸性洗涤纤维CADF), 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高于对照,中性洗

7、涤纤维CNDF)和酸性洗涤纤维CADF)低于对照。5. 12. 1 粗蛋臼质含量按GB/T6432的规定执行。5. 12. 2 粗脂肪含量按BG/T6433的规定执行。5. 12 3 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按GB/T20806的规定执行。5. 12 4 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按NY/T1459的规定执行.5. 13 适口性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5. 14 抗旱性按照附录A执行。5. 15 抗惑性按照附录B执行。5. 16 根襄敛校NY/T1310的规定执行.5. 17 侵占性在试验小区面积10m-20时,行距40cm-60 cm的种植条件下,不进行人工除草,用益度法测定种质的侵

8、占性,当盖度达到U90%以上时为侵占性强,单位为百分率C%).5. 18 生长速度在试验小区丽积10m-20 m,行距40cm-60 cm的种植条件下,于返青或刘t-IJ后,随机抽取10株-20株并标记,每隔5d-lO d测定标记植株的高度,观察到生长高度恒定时为止,结果以平均值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5. 19 生育天敏3 NY/T 2177-2012 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520 生长天数按NY/T1310的规定执行。5.21 耐热性按照附录C执行。5. 22 耐盐性按照附录D执行。6 1J: 6. 1 优良种质资源除同时符合表l干草产量、营养价值、l项抗性指标外,还应符

9、合表l其他任意1项以上(含1项指标的种质资源。6.2 特异种质资源符合表2任意1项以上(含1J1JD指标的种质资源。4 NY/T 2177-20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豆科牧草抗旱性鉴定A 1 范围本附录适用于豆科牧草种质资源抗旱性的鉴定。A.2 鉴定方法A.2 1 干旱胁迫法盆栽法)A. 2. 1. 1 步骤A. 2. 1 1. 1 材料准备市售草碳和蛙石按3 1 1.昆和均匀,消毒后装至育苗盘(长宽商=60cmX45 cmX 15 cm)备用。3次重复,每重复20株-30株苗。种子播种后正常管理至幼苗生长到3叶-4叶期(或分枝期)。A. 2. 1 1. 2 干旱处理于3叶-4叶期(或分校期

10、)开始停止浇水至土壤含水量降至20%,植株75%出现萎蒲症状,并个别植株呈现死亡征兆时,再恢复浇水。依此重复2次-3次。A.2.1.1.3 调查记录第2次(或第3次)复水后第3天,观察植株恢复生长情况,记录幼苗存活株数和死亡株数。A. 2. 1. 2 结果计算植株存活率按式(A.l)计算。阳5=言:100(A.1) 式中:R55 植株存活率,单位为百分率(%); 551 存活植株数,单位为株;55,一二供试植株数,单位为株。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A.2.1.3 抗旱性评价依据待测样品的植株存活率,按表A.1标准确定其抗旱,性。表Al豆科牧草种质资源抗旱性分级抗性级别抗性描述强3 较强5

11、中等7 较弱9 弱RSS.% RSS80 60RSS二8040RSS60 20RSS;40 RSS80 3 较强60RSS二805 中等40RSS60 7 较弱20RSS;:40 9 弱RSS30 3 较强25CI运305 中等20CI25 7 较弱15CI二209 弱CI;15 9 NY/T 2177-2012 附录D(规范性附录)豆科牧草耐盐性鉴定D. 1 范围本附录适用于豆科牧草种质资源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的鉴定.0.2 鉴定方法0.2. 1 发芽期耐盐鉴定D. 2. 1. 1 试剂和材料D. 2. 1. 1. 1 NaCl化学纯级,用蒸饱水分别配制成0%、0.4%、0.8%、1.2%、1.

12、6%、2.0%梯度盐溶液.D. 2. 1. 1.2 锯末:市售锯末用水反复冲洗并干燥至恒重。0.2. 1.2 鉴定步骤称取5.0g锯末置于直径为120mm的培养容器内,上覆盖一层滤纸,后加入40mL不同浓度捻溶液(液面与锯末持平,并做标记).再放入100位经消毒的种子,每份材料4次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种子摆放好后,放于发芽箱中,按GB/T2930.4的规定发芽,逐日观察记录发芽种子数并用蒸馆水补充至标记.发芽10d后(不同草种可按GB/T2930.4的规定执行).调查记录种子发芽数。D. 2. 1.3 结果结算).2. l.3. 1 发芽率种子发芽率按式(0.)计算。式中GR一一发芽率,

13、单位为百分率(%); Rl一一发芽数,单位为粒,R 供试种子数,单位为粒。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l位。D. 2. l. 3. 2 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率按式(0.2)计算。式中面=导Xl.(0. 1) 肥R=禀L100UH-(D.2)飞刀、CKRGR-一相对发芽率,单位为百分率(%); GR1 某一含盐量处理,发芽率,单位为百分率c%); GRCJ(一一对照发芽率,单位为百分率(%).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2. l. 4 耐盐性评价依据待测样品的盐胁迫半致死浓度,按照表D.l的标准确定其耐盐性。10 NY/T 2177-2012 表D.1 豆科牧草芽期耐盐性分级级别耐盐性描述就胁迫半致

14、死浓度.%1 强半致死浓度注2.03 较强1.6半致死浓度2.05 中等0.8:;:;二半致死浓度1.67 较弱O. 4运半致死浓度0.89 弱半致死浓度0.4注当某一盐处理浓度的相对发芽率为50%时,该浓度为盐j胁迫半致死浓度.D. 2. 2 苗期盆栽鉴定D. 2. 2. 1 试剂和材料D. 2. 2.1. 1 NaCI:化学纯级,用蒸馆水分别配制成0%、0.2%、0.4%、0.6%、0.8%、1.0%、1.2%、1. 6%、2.0%梯度的盐溶液。D. 2. 2. 12 材料准备取大田耕层土壤(0cm20 cm)过筛,装入无孔塑料花盆(高12.5 cm, m:;径12cm,口径15.5cm)

15、,风干后每盆装1.5悔。D. 2. 2. 1.3 播种每盆播种20粒30粒种子,3叶期间苗,每盆留生长整齐一致,分布均匀的幼苗10株。每材料设3次重复,每重复3盆。D. 2. 2. 2 鉴定步骤按不同浓度的T、JaCI溶液梯度进行盐处理,并保持盐处理后的土壤含水率为最大持水量的70%。盐处理后及时补充所蒸发的水分,使土壤含水量保持不变,记录幼苗生长变化,盐害表现,盐处理30d时结束试验,调查记录不同处理的幼苗存活苗数、株高及植株干重。D. 2. 2. 3 结果计算D. 2. 2. 3. 1 相对存活率幼苗相对存活率按式(0.3)计算:邸5=量:100(03式中zR55一-相对幼苗存活率,单位为

16、百分率(%); 55l一-某一盐浓度处理的存活幼苗数,单位为株;55, 对照存活幼苗数,单位为株.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D. 2. 2. 3. 2 伤害率(分别以株高计算,或以干重计算株高相对伤害率按式(0.4)计算日一-,RHR=一半乍一-.X 100 . (0.4) 式中:RHR 株高平均相对伤害率,单位为百分率(%); H一一对照组平均株商,单位为厘米(c时,Hl 处理组平均株高,单位为厘米(cm)。干重相对伤害率按式(0.5)计算.v.冒RWR=一丁E一1 X 100 . (0. 5) CK 11 NY!T 2177-2012 式中RWR一一植株干重平均相对伤害率,单位为百分率(%); w囚一一对照平均植株干重,单位为克(g); W1 处理平均植株干重,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D.2.2.4 耐盐性评价依据不同材料的盐胁迫半致死浓度,按照表0.1的标准确定其耐盐性。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