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示范学校子项目建设实施计划以车身修复为重点的汽车成.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891529 上传时间:2025-03-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示范学校子项目建设实施计划以车身修复为重点的汽车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示范学校子项目建设实施计划以车身修复为重点的汽车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示范学校 子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子项目名称: 以车身修复为重点的汽车成型和焊接技术专业群建设 承担建设单位: 焊 接 教 研 室 子项目负责人: 兰 敏 东风高级技工学校示范院校建设办公室制 2011年 4 月 填 报 要 求 1、依据报送国家部委材料中的建设总目标、分目标和任务书制定子项目切实可行、分步落实的建设计划。 2、计划书做到目标清楚、任务分解明确、时间节点清晰、经费预算相对准确、责任到人,最终成果展现形式要清楚。 3、所涉及表格可根据内容追加。 4、当建设内容周期较长时(大于2个月),请建设人员单独制作计划,以附页的形式反映。 5、建设计划经学校示范院校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后,用A4幅面打印一份加盖教研室印章后交示范院校办公室留存。 一、子项目概况 我校汽车钣金与焊接专业从1985年就作为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专业。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27年来,我们结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和东风汽车公司的特点,遵循技工教学特点,实行理论与实践1 :2的教学模式,修编了德国汽车钣金与焊接专业的教材。理论教学按“双栏备课法”,实习教学遵循“四步教学法”,通过引进、吸收、改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采用一周为一个基本单元进行教学,部分课程实行一体化教学,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以企业技能需求为出发点,着重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形成以“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以汽车车身修复实习课为主的技能培训体系;以下厂实习为辅的生产实践体系。同时结合东风汽车公司的发展需要,增加了气割、汽车维修、MAG焊接等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了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需要的紧密结合。 二、专业现有基础 1、专业群基本情况。 汽车钣焊教研室现有办学规模为理论教室5个,实训面积1200平方米;现有8个教学班,设3个专业,目前在校生近300人;专任教师22名(专职教师12人,兼职教师12人),“双师型”教师8人,正在培养的“双师型”教师3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专职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83%.)学校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运作机制,已成功开办神龙公司定向钣金班、蒂森克虏伯焊接定向班、精密铸造定向班、宇通焊接定向班等。 2、基础设施情况。 汽车钣金与焊接专业现已建成有钣金实习教室3个,气割、气焊教室1个,汽车钣金维修教室1个,数控气割实验室1个,MAG焊、手工焊条电弧焊教室1个,钣金、焊接产教结合车间1个。 汽车钣焊教研室目前已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运作机制,现已与近10家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校企合作的型式有:学生实习及毕业生就业;一体化课程开发;教学协作;合作开展培训;定向培训等。 3、校内教学仪器设备情况。 (见附表) 4、师资队伍情况。 1)师资结构 教研室师资结构分析表 师资结构 师资现状(人) 专业教师 12 其中:高级职称 4 其中: 中级级职称 6 研究生学历 1 本科学历 3 专科学历 4 “双师”素质教师 8 高级技师资格 3 技师资格 3 高级工资格 3 40岁以下青年教师 4 2)专职教师情况 教研室专职教师一览表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 称 职业资格 学 历 专 业 双师型 1 何 强 男 59 中级 / 中专 机械制造 2 江明强 男 57 中级 高级技师 中专 电气自动化 是 3 鲍淑媛 女 54 中级 高级工 中专 机械工艺设计 是 4 兰 敏 男 51 中级 高级工 本科 经济管理 是 5 于永湘 男 42 中级 高级技师 大专 工业管理工程 是 6 李卫东 男 41 初级 技师 中专 机械制造 是 7 李佳星 男 41 初级 技师 大专 市场营销 是 8 秦 华 男 39 中级 高级技师 大专 机电一体化 是 9 芮红艳 女 37 高级 高级工 研究生 是 10 秦本杰 男 27 / / 本科 英语 11 郑理芹 女 25 / / 本科 材料科学工程 12 廖 伟 男 25 / 技师 大专 汽车运用技术 3)兼职教师情况 教研室兼职教师一览表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 称 学历 工作单位 1 张松本 男 66 高级技师 中专 东风专用汽车公司 2 吴运超 男 46 高级技师 大专 东风专用汽车公司 3 李秀虎 男 41 高级技师 大专 东风公司车身厂 4 李怀君 男 47 高级技师 大专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5 蒋龙 男 71 高级教师 中专 东风高级技校 8 李福林 男 45 高级技师 大专 蒂森克虏伯 9 张海波 男 38 高级技师 大专 东风紧固件厂 三、子项目建设规划 1、子项目建设目标 重点专业名称 汽车车身修复 建设负责人:兰敏、秦华 建设内容 建设预期总目标 2011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2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人才 培养 模式 与 课程 体系 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与4家企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办学。 2、为企业员工培训开发汽车钣金和焊接培训教材 预期目标:1、与企业深度开展合作办学,创建提高教学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2、适合岗位需求的教材建设;3、企业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模式;4、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教育和管理。 验收要点:1、与两家企业签署的合作协议;2、为企业开发汽车钣金和焊接培训教材; 3、调研报告,企业员工培训方案;4、企业调研报告;5、校企合作协议书、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生产原始记录。 预期目标:1、与企业深度开展合作办学,创建提高教学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2、适合岗位需求的教材建设;3、企业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模式;4、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教育和管理。 验收要点:1、与两家企业签署的合作协议;2、为企业开发汽车车身修复教材; 3、调研报告,企业员工培训方案;4、企业调研报告;5、校企合作协议书、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生产原始记录。 2.教学模式改革-----一体化教学 完成汽车车身修复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开发任务 预期目标:1、教学文件的建立;2、教学基地建设;3、一体化教材建设;4、一体化教学实验班的开设。 验收要点:1、初步架设相关课程任务工具书资源;2、制作相关课程任务工作页、考核手册,3、教学大纲、练习图册、工作页等文字资料;4、实训室。 预期目标:全部完成汽车钣金中级工一体化试点任务,根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整改 验收要点:1、初步架设相关课程任务工具书资源;2、制作相关课程任务工作页、考核手册,3、教学大纲、练习图册、工作页等文字资料;4、实训室。 3.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 1、建立一体化培训评价体系 2、建立企业评价体系 预期目标:1、评价体系的建立;2、企业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3、教育教学过程评价。 验收要点:1、评价方案;2、相关评价表;3、一体化评价标准;4、不少于2份一体化课程实施质量监控的过程记录 预期目标:1、评价体系的建立;2、企业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3、教育教学过程评价。 验收要点:1、评价方案;2、相关评价表;3、一体化评价标准;4、不少于2份一体化课程实施质量监控的过程记录。 4.工作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 1、购买汽车车身修复相关的光盘。 2、完善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教学改革。 预期目标:1、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与计划、专业教材、考核体系、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验收要点:1、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核内容的电子或者书面文档2、每年一次全校教学检查相关资料;3、购买钣焊专业相关教学光盘。 预期目标:1、教学方案;2、教学计划;3、教学大纲;4、考核内容;5、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6、建立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验收要点:1、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核内容的电子或者书面文档2、每年一次全校教学检查相关资料;3、购买钣焊专业相关教学光盘。。 师资 队伍 建设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引进5名行业专家进入我校教师队伍。 2、聘请10名兼职教师 3、教师队伍中学历提升2名;技能等级2名。 4、培养省市级名师1人;专业带头2人,校级优秀骨干教师5人。 预期目标:1引进在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大师或行业专家;2、建立兼职教师队伍;3、教师学历及技能水平的提高;4、专业带头人、名师、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 验收要点:1、引进行业专家2人;2、聘请兼职教师5人;3、学历提升1人;4、技能等级提升1人;5、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6、校级优秀骨干教师3人;7、各类相关记录 预期目标:1引进在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大师或行业专家;2、建立兼职教师队伍;3、教师学历及技能水平的提高;4、专业带头人、名师、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 验收要点:1、引进行业专家至5人;2、聘请兼职教师至10人;3、学历提升至2人;4、技能等级提升至2人;5、市级名师1人;6、培养专业带头人至2人;7、校级优秀骨干教师至5人;8、各类相关记录。 2.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 1、派教师到企业接受技能培训5人次。 2、举办专题讲座3场。 3、派教师到国内外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人次不少于6人次。 预期目标:1、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2、聘请国内外行业专家举办专题培训;3、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外出培训;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技能竞赛。 验收要点:1、教师企业培训2人;2、专题培训1场;3、选派3名教师分批到国内外培训。4、各类相关记录。 预期目标:1、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2、聘请国内外行业专家举办专题培训;3、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外出培训;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技能竞赛。 验收要点:1、教师企业培训3人;2、专题培训2场;3、选派3名教师分批到国内外培训。4、各类相关记录。 3.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 1、教育教学研究交流20人次。 2、各种教研成果不少于4项。 3、汽车车身技术专题讲座不少于6次。 4、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70%。 预期目标:1、邀请国内外职教领域专家举办专题讲座;2、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进修学习;3、参加教育教学的交流、研讨活动;4、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竞赛和教研成果评比活动。 验收要点:1、举办各类专题讲座3场;2、参加教育教学的交流、研讨活动10人次;3、教研成果2项。4、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5%;5、各类相关记录。 预期目标:1、邀请国内外职教领域专家举办专题讲座;2、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进修学习;3、参加教育教学的交流、研讨活动;4、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竞赛和教研成果评比活动。 验收要点:1、举办各类专题讲座3场;2、参加教育教学的交流、研讨活动10人次;3、教研成果2项。4、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5、各类相关记录。 4.提升教师德育工作和职业指导能力 1、为学生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不得少于10次。 2、教师师德培训不得少于10人次。 3、教研室承担1个德育课题研究。 4、学生德育教育交流、研讨会不的少于10人次。 预期目标:1、加强师德建设和考核,切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2、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过程之中。3、完善和推广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建设。4、参加省内外职业院校之间德育工作交流、研讨活动。5、举办职业指导、心理健康、职业礼仪、创业教育、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培训。 验收要点:1、定期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5次,参加德育培训教师达到5人次。2、参与1个德育课题。 预期目标:1、加强师德建设和考核,切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2、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过程之中。3、完善和推广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建设。4、参加省内外职业院校之间德育工作交流、研讨活动。5、举办职业指导、心理健康、职业礼仪、创业教育、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培训。 验收要点:1、定期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5次,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2、参加德育交流和研讨活动的教师人数达到10人次,参加德育培训教师达到5人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基地建设 与10家企业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合作协议。 预期目标: 1、签订校企合作企业5家;2、建设校外示范性专业实训基地;3、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验收要点:1、相关合作方案、管理制度、论文、成果等;2、校企共建校外实习点建立的协议书、工作点的照片、工作期间的照片。 预期目标: 1、签订校企合作企业至10家;2、建设校外示范性专业实训基地;3、实现“订单培养”模式 验收要点:1、相关合作方案、管理制度、论文、成果等;2、校企共建校外实习点建立的协议书、工作点的照片、工作期间的照片。 2.产教结合模式探索 引进一家企业到学校,建立“校中厂”,将1-2产品融入学生的实习教学课题中。 预期目标:1、“校中厂,厂中校”建设;2、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验收要点:1、相关合作方案、管理制度、论文、成果等。 预期目标:预期目标:有1-2个长期固定产品用于教学。 验收要点:产品、产值 3.专业平台建设 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之中。 预期目标:用好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参与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验收要点:专家聘书,各类记录。 预期目标:用好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参与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验收要点:专家聘书,各类记录。 2、子项目总投入资金预算 单位:万元 重点专业名称 汽车车身修复 编号 082600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东风汽车公司 其他投入: 学校 合计 2010年度 2011年度 小计 2010 年度 2011 年度 小计 2010 年度 2011 年度 小计 2010 年度 2011 年度 小计 软件 硬件 软件 硬件 软件 硬件 合计 75 18 55 14 130 32 0 0 0 10.5 9.5 20 80 0 80 262 人才 培养 模式 与课程 体系 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7 0 6 0 13 0 0 0 0 2 1 3 0 0 0 16 2.教学模式改革-----一体化教学 12 0 6 0 18 0 0 0 0 1 1 2 0 0 0 20 3.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 3 0 3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6 4.工作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 10 18 5 14 15 32 0 0 0 0 0 0 80 0 80 127 小计 27 18 20 14 47 32 0 0 0 3 2 5 80 0 80 164 师资 队伍 建设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0 0 9 0 19 0 0 0 0 2 2 4 0 0 0 23 2.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 6 0 4 0 10 0 0 0 0 1 1 2 0 0 0 12 3.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 5 0 4 0 9 0 0 0 0 1 1 2 0 0 0 11 4.提升教师德育工作和职业指导能力 4 0 3 0 7 0 0 0 0 0.5 0.5 1 0 0 0 8 小计 25 0 20 0 45 0 0 0 0 4.5 4.5 9 0 0 0 54 校企合作、工 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基地建设 3 0 3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6 2.产教结合模式探索 6 0 5 0 11 0 0 0 0 1 1 2 0 0 0 13 3.专业平台建设 9 0 7 0 16 0 0 0 0 2 2 4 0 0 0 20 小计 23 0 15 0 38 0 0 0 0 3 3 6 0 0 0 44 四、建设内容执行计划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分年度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负责人 兰敏 建设目标 2011年度 1、与主要用工企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办学,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与企业一起探索建立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模式。 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一体化教学方案。 4、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一体化教学实验班的开设。 5、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6、企业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 7、教育教学过程评价。 8、确定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一体化教学方案。 9、结合企业需求,编写适合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岗位生产特征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课件和工作页。 10、完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一体化教学的教室。 2012年度 1、新增企业与学校深度开展合作办学。创建提高教学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2、适合岗位需求的教材建设。 3、优化企业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模式。 4、完善实训场地。 5、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一体化教学实验班的质量检查。 6、确定车身修复一体化教学方案。 7、车身修复一体化教学实验班的开设。 8、结合企业需求,编写车身修复岗位生产特征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课件和工作页。 9、建设并完善车身修复一体化教学的教室。 10、开始对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车身修复一体化课程进行评价标准制定和执行。 11、车身修复一体化教学实验班的质量检查。 2)分年度资金预算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 2011年 2012年 合计 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管理 3 1 4 人才培养模式社会调研 1 1 2 人才培养模式咨询、论证 1 1 2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成果鉴定 1 2 3 教学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资料费 1 1 2 一体化教学文件建立 2 1 3 一体化教材建设 5 4 9 一体化教学工作总结 1 1 教育教学培评价制度改革 评价体系的建立 1 1 2 企业评价与学校评价的结合 1 1 2 教育教学过程评价 1 1 2 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社会调研 1 0 1 课程体系咨询、论证 1 0 1 课程体系研究及成果鉴定 4 2 6 课程体系研究资料费 1 1 2 教材编写 3 2 5 小 计 27 20 47 硬件 建设 设备购置 18 14 32 合 计 79 3)2011年度详细执行计划 A、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管理 兰敏、秦华、于永湘、戴强 10月10日 调研报告 3 人才培养模式社会调研 兰敏、江明强、秦本杰 9月20日 调研报告 1 人才培养模式咨询、论证 秦华、李卫东、郑理芹 9月10日 调研报告 1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成果鉴定 兰敏、秦华、于永湘、江明强 10月10日 调研报告 1 B、教学模式改革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一体化培养方案制定与研讨 教研室全体教师 2011年6月~2012年1月 会议记录和文件 1.5 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实践 秦华、于永湘、李卫东、李佳星、郑理琴 2011年6月~2012年1月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成绩对比分析数据 1.5 教师的企业调研、培训 秦华、于永湘、李卫东、李佳星、鲍淑媛、郑理琴、 2011年6月~2012年1月 调研报告、论文 4 聘请国内外专家指导 教研室全体教师 2011年6月~2012年1月 培训总结 3 校企合作开展教学 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学生 2011年6月~2012年1月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成绩对比分析数据 3 C、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改革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院校调研 兰敏、秦华、于永湘、李卫东、李佳星、鲍淑媛 2011年6月~2012年1月 调研报告 0.5 编写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兰敏、秦华、于永湘、李卫东、李佳星、鲍淑媛 2011年6月~2012年1月 教学评价体系文件 0.3 组织讨论评价体系 学校教学主管领导、教务科领导、及教研室全体教师 2011年6月~2012年1月 会议记录 0.2 整理实施过程监控记录 兰敏、秦华、于永湘、李卫东、李佳星、鲍淑媛 2012年3月~10月 监控记录各种文件和档案 1 问卷调查 教研室全体教师 2012年3月~10月 问卷调查档案 问卷调查分析 0.5 用工企业评价 用工企业和教研室全体教师 2012年3月~10月 问卷调查数据 0.5 D、工作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一体化教学计划和大纲开发 兰敏、秦华、于永湘、李卫东、李佳星、鲍淑媛 2011年6月~2012年1月 一体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5 一体化工作页和教材开发 兰敏、秦华、于永湘、李卫东、李佳星、鲍淑媛 2011年6月~2012年1月 一体化工作页和教材 15 一体化教学录像和资源图片制作 兰敏、秦华、于永湘、李卫东、李佳星、鲍淑媛 2011年6月~2012年1月 一体化教学录像和资源库 10 一体化课件制作 兰敏、秦华、于永湘、李卫东、李佳星、鲍淑媛 2012年3月~10月 一体化课件 8 教学辅具开发制作 兰敏、秦华、于永湘、李卫东、李佳星、鲍淑媛 2012年3月~10月 教学辅具 8 一体化试题库开发 兰敏、秦华、于永湘、李卫东、李佳星、鲍淑媛 2012年3月~10月 一体化试题库 4 E、硬件(设备)投入计划 名称 型号 数量 金额 车身校正设备 奔腾 M2E 1台 全自动电子测量系统 BANTAM-SHARK 1台 电阻点焊机 1台 钣金工具 实达 1批 等离子切割机 1台 4)2012年度概况性执行方案 2012年度在2011年度基础上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新增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深度,创建提高教学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企业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模式。完善实训场地建设,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开始实施MAG焊、汽车钣金、汽车车身修复的一体化课程,并对以上课程进行评价标准制定和执行。编制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工作页和教学资料库。建立虚拟教学系统。实现建设的预期目标。 2、师资队伍建设 1)分年度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师资队伍建设 负责人 兰敏 建设目标 2011年度 1、引进3名行业专家进入我校教师队伍。 2、聘请5名兼职教师 3、教师队伍中学历提升1名;技能等级1名。 4、培养省市级名师1人;专业带头1人,校级优秀骨干教师3人。 5、派教师到企业接受技能培训2人次。 6、举办专题讲座3场。 7、派教师到国内外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人次不少于3人次。 8、教育教学研究交流10人次。 9、各种教研成果不少于2项。 10、汽车车身技术专题讲座不少于3次。 11、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75%。 12、为学生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不得少于5次。 13、教师师德培训不得少于8人次。 14、教研室承担1个德育课题研究。 15、学生德育教育交流、研讨会不的少于10人次。 2012年度 1、引进2名行业专家进入我校教师队伍。 2、聘请5名兼职教师 3、教师队伍中学历提升1名;技能等级1名。 4、培养省市级名师1人;专业带头1人,校级优秀骨干教师2人。 5、派教师到企业接受技能培训3人次。 6、举办专题讲座3场。 7、派教师到国内外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人次不少于3人次。 8、教育教学研究交流10人次。 9、各种教研成果不少于2项。 10、汽车车身技术专题讲座不少于3次。 11、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0%。 12、为学生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不得少于5次。 13、教师师德培训不得少于10人次。 14、教研室承担1个德育课题研究。 15、学生德育教育交流、研讨会不的少于10人次。 2)分年度资金预算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 2011年 2012年 合计 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行业专家引进 2 2 4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3 4 7 教师学历提升 1 1 2 教师技能水平提升 1 0.5 1.5 省市级名师培养 1 0 1 学科带头人培养 1 0.5 1.5 骨干教师培养 1 1 2 专业技术能力提升 教师企业实践 1.5 1.5 3 举办专题培训 0.5 1 1.5 教师外出培训 3.5 1.5 5 参加竞赛 0.5 0 0.5 教学教研能力提升 举办专题讲座 1 1 2 国内外进修、研讨 3 2 5 教研成果 1 1 2 德育工作和职业指导能力提升 学生思想动态分析 1 0.5 1.5 德育交流、研讨 1 1.5 2.5 德育培训 1 1 2 德育课题 1 0 1 合 计 25 20 45 3)2011年度详细执行计划 A、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专家讲座 全体教师 11月 听课记录、课件 1 专家任教 年青教师 12月 学习体会、教学计划、大纲、教案 3 聘请兼职教师 兰敏、秦华 6月-12月 教学计划、教案 3 技能等级提升1人 年青教师 6月-12月 技能等级证书 0.5 培养优秀骨干教师2人 全体教师 12月 优秀骨干教师质量、数量增加 2 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 6月-12月 培养记录、个人成果 0.5 B、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企业院校参观 青年及骨干教师 9月 培训总结 1.5 技能竞赛 青年教师 10月 听课记录、照片 0.5 聘请专家专题培训 全体教师 6月-12月 听课记录 1 参加专业培训 骨干教师 6月-12月 达到双师 2 企业院校培训 青年教师 12月 培训总结 1 C、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专家讲座 全体教师 2011年6月-2012年10月 听课记录、课件 0.5万 制作教具 全体教师 2011年6月-2012年10月 制作的教具 0.5万 进修学习 1~3人 2011年6月-2012年10月 学习小结、结业证 1万 教师教学竞赛 1~2人 2011年6月-2012年10月 竞赛体会、证书 0.5万 教学课件开发 全体教师 2011年6月-2012年10月 教学课件 1万 开发校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工作页 全体教师 2011年6月-2012年10月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工作页 0.5万 参加论文评比 全体教师 2011年6月-2012年10月 撰写论文、获奖证书 1万 企业参观培训 全体教师 2011年6月-2012年10月 进行总结和撰写论文、 1万 D、提升教师德育工作和职业指导能力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思想教育讲座 班主任 6月-12月 学习总结 0.5 职业指导师培训 年青教师 6月-12月 资格证书 1 德育课题研究 班主任 6月-12月 总结或德育论文 1 学生思想教育活动 辅导员、班主任 4月-12月 文件、资料、荣誉证书、课件 1 师德教育培训 全体教师 6月-12月 学习总结 1 4)2012年度概况性执行方案 2012年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执行方案在2011年度的基础上,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教学教研能力提升、德育工作和职业指导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着手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把“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对新教师的培训:教研室委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新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岗位培训,由教务科对其进程进行监督考核。 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教研室对双师的培养主要采取顶岗实践、校外培训、校内自培三种方式。采取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二是从社会上聘任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专、兼职教师;三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教师学历教育:学校及教研室鼓励教师进行在职研究生和在职本科生学历提升。 具体执行方案为聘请院校、企业、行业专家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讲座及来校任教,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组织教师到企业、国内外院校或培训机构接受参观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使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达80%,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组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各种适用直观的教具,撰写教育教学及科技论文,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职业院校间德育工作交流、研讨活动,举办职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职业礼仪、创业教育、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培训,以提升教师德育工作及职业指导能力。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分年度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负责人 戴强、贺瑞平 建设目标 2011年度 1、 新课程在企业环境中实施,并使用企业的场地、设备、人员、管理。建 立校外实习点,满足现有学生车身修复专业实训教学需求。 2、 校企合作。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业保持一致,实现了校企的双赢,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3、 建设车身修复专业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参与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2012年度 1、新课程在企业环境中实施,并使用企业的场地、设备、人员、管理。建 立校外实习点,满足现有学生汽车专业实训教学需求。 2、校企合作。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业保持一致,实现了校企的双赢,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3、建设汽车专业平台,充分利用各企业资源,充分发挥多名企业专家的作用,参与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2)分年度资金预算 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 2011年 2012年 合计 基地建设 签订校企合作企业 1.5 1 2.5 省级校企合作基地建设 1 1 2 订单式培养班级 0.5 1 1.5 产教结合 产教结合项目准备 4 3 7 产教结合 2 2 4 平台建设 工学结合专业网络平台建设 2 1 3 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建设 1 0.5 1.5 平台相关制度建设 1 0.5 1.5 双师型教师培养 双师型教师培养 10 5 15 合 计 23 15 38 3)2011年度详细执行计划 A、基地建设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校外实习点拓展 校企合作部 6月-12月 实习协议、相关记录 2 校企共建的场地资料 校企合作部 6月-12月 照片、记录、实习总结 1 B、产教结合模式探索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与企业签署的培训协议 戴强等 6月-12月 协议书 3 师资在企业培训 青年教师 6月-12月 照片、记录、培训总结 3 C、专业平台建设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制定企业需求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4月-12月 课程大纲、课程计划、相关教材 企业专家到校授课 4月-12月 照片、记录、课件 D、双师型教师培养 建设内容 参与者 时间节点 阶段性成果 费用预算 与企业合作,提高教师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 李卫东、戴强、青年教师 2011年6月~12月 记录、总结 4)2012年度概况性执行方案 2012年度焊接教研室将在2011年度的基础上,继续以十堰、襄樊、武汉、广州、上海为区域实习、就业基地,充分发挥各个基地及分学校的作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在2012年在校企合作部的支持和配合下,将继续发展和增加校外实习点,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参与我教研室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共同制定钣金修复、电子检测、钣金喷漆等课程改革,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到我校授课,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并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培训,强化教师技能及管理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