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891524 上传时间:2025-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阿城一中 闫凤凤 摘要: 文章针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展开论诉,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有目的,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从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里等角度正确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不能忽略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以适应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资源 信息技术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名词,当今世界正在向信息时代迈进,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润滑剂";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信息产业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在这股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传统形态与功能等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影响,城市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 新华词典上说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总之,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围绕“技术”展开,可能也是因为如此,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比较侧重与对“技术”的关注,以至于在会考中都把操作计算机的技术作为测试的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中,信息技术的概念向“信息”的方向侧重,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其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把握具有普遍迁移意义的技术文化要素,体验信息文化,提升信息素养,支持基础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完成了从计算机技术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 毫无疑问,现在的每一个人都已经认识到了信息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中要完全实现计算机技术到信息技术的转变还需要一定的阶段,因为以高考为主导的教育体制依然存在,人们关注应试、关注短期效益的生活方式还没有完全改变,“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人们特别是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努力的渗透信息素养形成的知识,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一、获取信息能力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首要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就要让学生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学生必须学会上网,学会习惯通过上网获取自己需要的问题答案;要让学生能正确应用网络,就应帮助学生“信息定向”。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提取信息的资源库。但是,网络资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为“形形色色、鱼龙混杂”。所以学生提取什么样的材料是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教学中应该注重结合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相应的“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上网查阅资料。例如:我们在进行《信息的集成与交流》一课时一文时,就很好的整合了相关资源。在课堂上我们确定了相关的主题,那么在上课时间很难完整的完成一个主题信息的集成,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将未完善的部分完善起来。 二、分析加工信息是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 信息分析贯穿高中信息技术课是的始终,所谓“信息分析”就是指对获取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鉴别、整理、分类。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养成了这种“信息分析”的习惯,才会使自己积累的资料具有更强的理论高度和实践高度并使二者结合起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分类的方法,定期对学习资料进行交流、评比、展览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某一类所需要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只是用以操作的对象,信息素养的形成还需要在分析过程中提升其分析能力。学生只有把获取的信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织整理、内化存储才能使信息真正的服务于自己的学习。 三、创造性利用信息会使学生的信息素养达到质的飞跃。 创新是发展的本质,创造性利用信息是信息加工的高级阶段。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会大大降低信息的价值。信息创新就是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从表面现象中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创新的信息。教学中要十分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发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对于学生“标新立异”的看法更要给予恰当的肯定。只有通过这种实际的手段,学生的思维才能爆发出创新的火花。信息利用的能力就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使知识“外化”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提高学生信息交流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强调信息交流的作用,正是这种交流使社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足够的高度。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参与生活”的过程。而网络教学正好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交流环境。首先,网络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内部交流和组际交流更充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一堂课中往往只有几个小组发言,交流不够充分,参与度低。而网络教学则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在小组内部进行小规模讨论,然后再在小组之间展开大规模讨论。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网络教学还可以拓宽交流的范围,它不仅可以提高师生交流的效率,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学,而且还可以实现班级、学校甚至不同国家之间师生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又如,我校“回首五千年,再叙中华情”大型宣讲活动,正是将信息收集与交流分享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全校以班级为单位选择不同的历史朝代,大量的收集资料,各个班又分小组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示一个朝代的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整个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收效显著,影响空前。所以网络教学还可以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信息交流的一条宽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全方位生活方式。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学科研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教学的开展和质量,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我们应该重视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素养的培养,要具有高尚的思想素养,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领域广泛,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也要不断探索、实施和发展,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组织和教学的质量,所以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发展历史知识、哲学、逻辑学、美学和方法论等知识的同时,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全面的能力,要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的组织能力,在于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竞赛辅导等过程中,有效地把学生组织起来,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并善于通过合适的组织形式丰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作相应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门新的学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新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 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全民族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全国人民的信息素养提高了,社会的发展速度才能提高,高中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恰当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养是每一个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徐晓东 《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钟柏昌,李艺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信息技术教育》 祝智庭 《走进信息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