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890670 上传时间:2025-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 陆燕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7级语文学科教育硕士,江苏 苏州 215006;苏州市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6) 摘要:名人传记选读属于选修课程中“新闻与传记”系列的一个模块,具有积极探讨人生实践价值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传记本身的特点入手,运用合作探究方式及对比教学法来引导学生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关键词:传记、阅读教学、合作探究、对比教学 新《课标》对传记是这样要求的:“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的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要做到能“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情节理解作者对传主及相关事实所作的评价,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一、注重对文章的自读领会。 1.教学新课之前,要给学生充足的自读时间,认真的自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 ⑴学生首先掌握传记分为两大类:他传(其中他传分为某个人的传记和两个人的传记)和自传。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①他传: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例如:《李方舟传》、《贝多芬传》、《孔子评传》 ②自传:通过人生经历,书写人生感悟。例如:《老舍自传》、《富兰克林自传》[1] ⑵传记是记事的,记大量的事实为了什么呢?阅读时从此入手,很快把握中心。如沈从文的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通过几件细小的事写出一位知名作家的人生感悟:课堂学习(大书)重要,更重要的是社会人生经历(小书)。富兰克林的自传《幸福从细小处开始》则写出一位政要人物的人生感悟:为人民做一些小事是幸福的。 学生可以从这些人物身上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或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就是读懂了。 2.人物传记的文学性使其富有吸引力。具有吸引力的传记自然能吸引学生投入地阅读。文学传记的阅读往往需要学生更多的情感的投入;学术传记或评论性为主的传记的阅读则更多地需要学生理智的参与。 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对文天祥创作《正气歌》过程的描写:“他忘记了酷热,忘记了弥漫在周围的恶气浊气,仿佛又回到了‘夜夜梦伊吕’的少年时代……室内,文天祥前额也可见汗淋如雨。然而他顾不得擦拭,只是一个劲地笔走龙蛇。强风吹开了牢门,散乱了他的头发,鼓荡起他的衣衫……他兀自目运神光,浑然不觉。 以上的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是作者通过想象创作的,是一种虚构,是一种艺术真实。符合文天祥的性格特点,符合当时的实际。学生在阅读时要了解传记作者对传记相关材料的进行深加工来透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目的,进行理性的判断。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 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后,学生之间可以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1.注意传记细节的描写。 大事件与小细节在传记里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是最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如《富兰克林自传》教学中设计这个问题:从文中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非常注重细小之处的人?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更加深刻地体会传主的精神,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写作自传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融入细节描写来突出自己的性格特点。又如2007年汕头二模卷其中有试题:“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加以赏析评价。(5分) 《冼星海》”可见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2.对传记传主做出评判。 ⑴一部传记里面既包含传主的立场,也包含传记作者的立场,加上阅读者自己的立场,会形成“三场鼎立”的局面。学生要学会在一定的立场上对传主立场、传记作者立场做出适当评判。 如:(2007年全国高考(海南、宁夏卷)第18题)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叶圣陶在四川》)(8分) 这道题是考查对传主的人格情操的理解。《叶圣陶在四川》一文对叶的孺子牛的襟怀有生动的表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⑵通过对传记的阅读要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2题)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我所认识的梁漱溟》)(6分) 解析:这道题要求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对传主的评价的角度,从写作的角度阐释自己的阅读启示,这是对传记文本的价值、影响的考查。作者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冥的。 通过这样的阅读我们的认识会逐渐走向深刻,并在阅读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认识。 3.把握传记的艺术特色。 每部传记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可以从事件叙述、人物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概括,从总体上把握传记写作中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体会传记褒贬鲜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色,吸收有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选段中有这样的题目:“举例分析这段传记的语言特色。” 这段自传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嘲。例如“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作者通过对照,显得滑稽可笑。 又如“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作者大词小用、庄词谐用,十分幽默。再如“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作者用委婉的方式写出他倒数第一的事实,让人忍俊不禁。 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通过对比教学法第四点也可了解这点) 如06年上海高考卷冰心的文学传记,最后一题“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4分)” 。这题就考查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评价。由此可见,“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2] 三、对比教学法。 1.可以比较不同作者关于同一传主的传记作品。《在哈金森工厂》节选自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写作的《我的父亲邓小平》,在文章中,为了表现父亲邓小平这个在困难中依然执著、乐观、好学而且聪慧手巧的人物形象,作者精心选用了邓小平在哈金森工厂打工过程中的几个片断,来表现人物的品格。如课文引述了父亲的话:他这次失业以后,一定是四处努力寻找工作,也可能间或干过一些临时性的杂工。这种没有着落的不稳定的状况持续了三个多月,直到1922年2月,他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在蒙达尼附近的哈金森橡胶工厂,体现了父亲的执著;又如,作者选用了与父亲一起在哈金森工厂制鞋车间工作的郑超麟的回忆:他一天只能做十双鞋,而我的父亲则可以做二十多双……这些材料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在女儿眼中,哈金森工厂的这段经历对一代伟人的性格形成和思想的转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在另一位英国作家伊文思的《邓小平传》里 ,关于邓小平在哈金森工厂的经历只有下面寥寥几行:后来,邓小平到一家生产橡胶轮胎和橡胶雨鞋的工厂工作。他做的活计是把鞋子的各个部分粘合起来,他还做过机车的司炉工,到餐馆里做过厨房帮手。明显的,这位作家对邓小平的这段经历的看法和毛毛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他眼中,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因此连哈金森工厂这个名字都没有提到。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人物传记当中事实材料的选用,是和作者对人物的生活轨迹与思想性格的看法是紧密相关的,在传记教学当中,我们通过探讨事实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把握传记文学的写作特征,更好的理解传记文学的审美意味。 这种比较阅读可以使材料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使我们对传主有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和认识。 2.可以对同一作家对不同传主的传记作品加以比较。这种比较有利于总结概括这一传记作家的传记写作的特色。如对斯蒂芬·茨威格传记作品的比较阅读。 3.把有密切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的传记放在一起对比阅读也会产生互相对照的作用。如《马克思传》与《马克思夫人燕妮传》的比较阅读;《贝多芬传》与《罗曼·罗兰》的比较阅读。 4.同一传主的自传与他传的比较阅读。由于视角立场的不同、目的不同、关注点的不同等,自传与他传所反映出来的东西也是会不同的。如《老舍传》与《老舍自传》比较阅读,《老舍自传》系老舍先生解放前所写,由于是自传,作者可以放胆自嘲,文章也因此显得活泼跳荡,充满情趣。《老舍传》系“他传”,是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一般性传记,因而显得冷静、平实。这种阅读有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传主。[3] 参考文献: [1]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23. [2]同上;148. [3]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86. 姓名:陆燕(1982— );性别:女;职称(务):中教二级;主要研究方向:叶圣陶思想、语文阅读教学;电子邮箱:07jsywluyan@;手机联系电话:1365622779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