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学年第二学期期初摸底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卷
命题:潘永根
考生须知:
1. 本卷共 10 页满 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CaO B.K2SO4 C.NaOH D.Na2CO3.H2O
2.下列图示与操作名称不对应的是
A. 洗气 B.过滤 C.加热蒸发 D.分液
3.下列反应中,CO2不属于氧化产物的是
A.C+2H2SO4(浓)CO2+2SO2+2H2O B.H2O+COCl2=2CO2+2HCl
C.H2C2O4H2O+CO+CO2 D.3CO+Fe2O33CO2+2Fe
4.下列物质因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的是
A.CH3COONa B.K2SO4 C.NaOH D.NH4Cl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碘酸钾可用作加碘食盐的添加剂
C.碳酸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D.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6.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8
8
+17
2
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C.CH4的球棍模型 D.乙醛的官能团-CHO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B.H2是理想的清洁燃料,储存和运输方便,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已大量应用
C.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淡水资源紧缺问题的解决
D.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制造全降解塑料,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烧瓶内液面下
C.萃取振荡操作时,要及时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放气
D.足量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溴水中的实验现象不完全相同
9.下列物质的性质或用途中,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A.氯化铵溶液可用于除铁锈 B.明矾可用于净水
C.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去除油污 D.饱和硫酸钠溶液可使蛋白质盐析
10.下列操作或试剂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B.可用灼烧法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铜粉
C.可用硫酸鉴别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
D.可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C、14C60两者互为同位素
B.互为同系物的两种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为14
C.乙酸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
D.有机物CH3CH(CH3)CH2C(CH3)3的名称是2,2,4﹣三甲基戊烷
12.X、Y、Z、W 四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Z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比X的氢化物大,所以前者的沸点较高
C.Y与X或Z形成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
D.W与X能形成化合物WX2,该化合物可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硝酸的反应:OH-+ H+=H2O
B.FeCl3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Fe3++3SCN-=Fe(SCN)3
C.向饱和的纯碱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浑浊: H2O+2Na++CO32-+CO2=2NaHCO3↓
D.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Ca2++2HCO3-+2OH-=CaCO3↓+ CO32-+2H2O
14.现有容积固定绝热的密闭容器内有反应X(g)+ 2Y(g)⇌ 2Z(g);△H=akJ/mol(a>0),若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X和2molY,达平衡状态时,吸收热量bkJ;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a=b>0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一定有a=b
C.当体系中温度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当密闭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共有5种
B.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通过煤的液化可获得煤焦油、焦炭、粗氨水等物质
D.总质量一定时,乙炔和乙醛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的耗氧量相同,生成CO2的量也相同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热的NaOH溶液中水解完全后混合液不分层
B.饱和食盐水能使蛋白质变性,这一原理可用于分离提纯蛋白质
C.淀粉和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均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D.葡萄糖溶液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现象,由此推测葡萄糖的结构中存在醛基
17.某课题组以纳米Fe2O3、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作为两极的电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通过在室温条件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充放电,成功地实现了对磁性的可逆调控。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不可以用Na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B.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O3+6e-═3O2-+2Fe
C.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Fe2O3+6Li=3Li2O+2Fe
D.在放电过程中,通过电极材料Fe2O3转化为Fe,实现对磁铁的吸引
18.相同温度下,关于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浓度的两份溶液,其导电能力相同
B.相同pH的两份溶液,稀释10倍,氢氧化钠溶液的pH更大
C.相同温度下,pH相同的两溶液,c(Na+)=c(NH4+)
D.相同浓度的两份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盐酸完全中和,氨水消耗的盐酸体积大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单质升华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B.KOH和MgCl2都是离子晶体,均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
C.石英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KClO3分解生成KC1和O2的过程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Cu和2mol浓硫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B.1mol 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所得电子数一定为4NA
C.足量的Fe与Cl2反应生成0.1 mol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1mol/L MgCl2溶液中所含的镁离子数为NA
21.NH4X(X为卤素原子)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H5
B.△H6=△H1+△H2+△H3+△H4+△H5
C.已知NH4Cl溶于水吸热,则△H6>0
D.相同条件下,NH4C1的(△H2+△H3+△H5)比NH4Br的大
22.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
A(g)B(g)+C(g)△H=+85.1kJ•mol-1 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0
1
2
4
8
16
20
25
30
总压强p/100kPa
4.91
5.58
6.32
7.31
8.54
9.50
9.52
9.53
9.5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min,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A)=0.705 kPa•min-1
B.该反应在25h时恰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8.51kJ
D.若用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则α(A)= (-1)×100%。
23.常温下,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相互反应的pH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10-13mol·L-1
B.a和b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有:c(Na+)+c(H+)=c(Cl-)+c(OH-)
C.P点溶液中:c(Na+)>c(Cl-)
D.曲线b是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的pH值变化曲线
24.某课题组采用活性炭回收海带化工提碘废水中残留的低浓度碘(主要以I-形式存在,杂质不参
与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I-+2NO2-+8H+=3I2+N2↑+4H2O
B.操作X的目的是富集碘单质
C.经洗脱后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I-和IO3-
D.可通过蒸馏的方法提纯粗碘
25.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Cl-、SO42-、SO32-、CO32-、HCO3-、K+、Mg2+、Cu2+中的若干种离子,且离子浓度均为0.1mol/L,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可能是混合气体 B.溶液X中一定存在上述离子中的4种离子
C.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Cl-、CO32-、Mg2+和Cu2+ D.为确定是否存在K+,需进行焰色反应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6.(6分)已知A和D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根据右图表示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有机物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
工业上,由石蜡油→A的加工过程称为 ▲ 。
(2)写出A+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75%(体积分数)的B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B.有机物D在碱性条件下的反应既是水解反应,也是皂化反应
C.有机物A因与溴水发生氧化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鉴别有机物B、C、D、E
27.(6分)化合物A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甲为纯净物且只含两种元素,在标况下体积为672mL;溶液乙常用来浸泡那些具有特殊用途的木材、纺织品,这样加工的产品既耐腐蚀又不易着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的电子式 ▲ ;
(2)写出气体甲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高温下,A与足量氯气能发生剧烈爆炸生成三种常见化合物,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8.(4分)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Cu)(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Ar(Cu)。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剂如下(根据需要可重复选用,加入的NH4Cl与Ca(OH)2的量足以产生使CuO完全还原的氨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从所提供的仪器及试剂中选择并组装本实验的一套合理、简单的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用
图中标注的字母表示) ▲ 。
(3)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 ▲ 。
A、CuO未完全反应 B、CuO不干燥
C、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D、NH4Cl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29.(4分)有FeCl2、CuCl2混合溶液400mL,经测定其中Cl-浓度为a mol/L,投入一定量的锌粉b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残渣经洗涤干燥后,质量为cg。则:
(1) a和b的关系应满足b= ▲ 。
(2) c的取值范围为 ▲ 。(用a的代数式表示)
30.【加试题】(10分)氮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与氮有关的重要物质有氨、联氨、尿素、丙烯腈、己二腈等,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CH4催化还原NO2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发生的反应如下:
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 kJ·mol-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容器中充入1mol CH4和2 mol NO2,当体系中n(CH4)/n(NO2)比值不随时间变化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B.恒温恒容时,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体系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中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恒温恒压时,充入CH4有利于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
(2)用NH3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其反应原理为:NO(g) +NO2(g)+2NH3(g)2N2(g) + 3H2O(g)。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定压强为P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NO2和NH3,达到平衡状态后,容器中含n(NO)=a mol,n(NO2)=2a mol,n(NH3)=2a mol,n(N2)=2b mol,且N2(g)的体积分数为1/3,请计算此时的平衡常数Kp= ▲ 。(用只含P的式子表示,且化至最简式)。【备注: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用某组分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平衡常数,记作KP。如p(NO2)为NO2的平衡分压,p(NO2)=x(NO2)p,p为平衡总压,x(NO2)为平衡体系中NO2的物质的量分数。】
(3)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氨、丙烯、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3H6(g)+NH3(g) +3/2O2(g)=C3H3N(g)+3H2O(g) △H= -515 kJ·mol-1
①在恒容、温度T1时丙烯腈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
请补充完成温度为T2(化学平衡常数K(T1)>K(T2))时丙烯腈的
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②恒容时,若按丙烯、氨、空气的体积比1:1:7.5投料,有利于提高C3H6转化为C3H3N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 。(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 B.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反应温度 D.将产物液化,及时移走产物
(4)己二腈(NCCH2CH2CH2CH2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制造尼龙的中间体。工业上通过电解丙烯腈(CH2=CHCN)可制备己二腈,H3PO4-K3PO4等作为电解质溶液,控制pH在8.5~9.0范围内。写出该电解反应中还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 。
31.【加试题】(10分) “五水共治”是水质治理的重要举措,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测定中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水中有机物等还原剂的污染程度。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还原剂及有机物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然后折算成氧化水样中的这些还原剂及有机物时需要氧气的量。某学习小组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某水样中的COD。主要的实验装置、仪器及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实验装置及仪器:
操作步骤:
①用仪器c将20.0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数粒碎瓷片。
②在水样中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0.00mL,安装回流装置(如上图所示),从冷凝管上口加入适量H2SO4,混匀后加热回流2小时,充分反应。
③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多余重铬酸钾,至滴定终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为: ▲ 。用仪器c吸取液体时,左手拿 ▲ ,右手将仪器c插入溶液中吸取,当 ▲ 时,立即用食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将管尖离开液面,稍松食指使液面平稳下降至凹液面最低点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管口。
(2)下列有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用相应编号填写)。
A.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时需上述仪器中的仪器b
B. 仪器c在使用时需要先用待取液进行润洗,管尖残留的液体一般不要吹出
C.加入数粒碎瓷片的作用是可以防止液体暴沸
D.上述操作步骤③中在滴定时判断滴定终点的指示剂可以是KSCN溶液
E.加热回流结束后,要用蒸馏水对冷凝管管壁进行冲洗
(3)实验室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主要步骤及装置如下所示:
将上述实验步骤A到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 。
(4)写出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5)已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c(Cr2O72-)=0.0250mol·L—1,硫酸亚铁铵溶液的c(Fe2+)=0.0100 mol·L—1,滴定终点时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为12.00mL,则按上述实验方法,测得的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O2)= ▲ mg/L。
32.【加试题】(10分)苯噁洛芬是一种消炎镇痛药,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性疾病。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请回答:
已知:
(1)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 ▲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D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B.化合物F具有两性,可以形成内盐
C.化合物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D.苯噁洛芬的分子式是C16H10ClNO3
(3)写出G→H的化学方程式 ▲ ;
(4)写出化合物C9H11NO2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①1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4种氢原子;
②分子中只有一个环状结构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分子中不含氮氧键和C=O
(5)设计由苯和乙烯为原料制备化合物A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