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语文下册《关雎》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889292 上传时间:2025-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语文下册《关雎》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语文下册《关雎》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语文下册:《关雎》教案 授课教师:潮安区东凤镇中片中学 郑炎武 教学班级:904班 教学时间:2017年3月8日(星期三)第3节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启发法 教学目标: 1、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2、把握全诗感情基调,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在品读中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3、通过朗读、探究、对话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观点。 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 2、了解兴的表现手法。 3、用对照品析字词,丰富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4、训练快读快背,提高背诵优秀诗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双声叠韵连绵词的运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关雎》是一首古老经典的爱情诗歌,尽管其中有些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初三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因此,本着“以学为主”的原则,本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采用了“一诗四读”的方法——吟读,译读,品读,唱读。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关雎》这首诗便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诗经》开篇的第一首《关雎》,一起聆听三千年华 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 。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相传为孔子所编订,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诗经》的“六义” 1、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2、三大表现方法 “赋”:即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陈述铺叙); “比”: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 要歌咏的内容. 古人云:“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者也。 三:新授课 1、题目简介: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中一只如果死了,另一只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2、吟诵《关雎》注意读准下面字音。 (检查预习,提问学生朗读,教师指导纠正字音)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荇莱(xìng):一种可食的水草。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好逑(hǎo qiú):配偶。 芼(mào):挑选。 3、范读《关雎》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文件,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4、明确本文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它朴素优美、韵律和谐的语言特点。 (3)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5、分三部分讲解《关雎》的内容: 第一部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明确:第一部分:关关雎鸠表达一种情意真挚,互相和唱的意境。运用“起兴”的表现方法,让人联想到联想:君子与淑女和乐恭敬相处的情境。 第二部分: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 哉悠哉,辗转反侧。 明确:第二部分:“参差荇菜”(可见追求的对象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女子) “窈窕淑女”(“淑女”的标准:流之、采之、芼之)“淑女” 难求所以君子思服 。 第三部分: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明确:第三部分:君子因思成梦 ,幻想着“友之”、“乐之”。 6、诗人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渴望与追求→受挫→忧思与烦恼→幻想→欢聚成亲 7、趣译《关雎》 (1)教师指导,学生试着翻译重难点字词。 关关雎鸠:鸟鸣声。 君子好逑:配偶。 左右流之:寻求(与下文“采”“芼”有动作上的先后)。 寤寐求之:时时刻刻都在追求。 寤寐思服:思念(今指衣服或“吃”)。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亲近(名词作动词用)。 左右芼之:拔取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快乐(使动用法)。 (2)教师点拨,学生集体翻译《关雎》这首诗歌。 5、赏析《关雎》 (1)多媒体显示: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交流讨论。 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 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生3:他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明确:这是一首爱情诗,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恋,思念、追求过程以及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哪一句?(这句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已成为赞美女性的现代成语。) 明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诗中的男子为何会爱上这位女子? 明确: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 (4)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他们爱情的结局(幻想)是怎样的? 明确: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这首诗的特点:体现一种古朴美(欣赏古琴曲:《关雎》) (1)在语言运用上:反复咏唱,朴素优美、韵律和谐;反复咏唱,朴素优美、韵律和 (2)在追求的方式上:弹琴鼓瑟,敲锣打鼓; (3)在追求的对象上:是劳动中的女子。 7、这首诗歌的写作特色 (1)托物起兴:“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2)韵律和谐(音乐性强~欣赏歌曲:《关雎》): ①运用重言(关关) ②运用双声(参差) ③运用叠韵(窈窕) ④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8、中考连接:200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关关雎鸠,口口口口。窈窕淑女,口口口口。(《诗经 关雎》)(1分) 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 (1)蒹葭萋萋,□□□□。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蒹葭》)(1分) 四、课文小结: 1、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习了《关雎》这首诗,掌握了部分文言实词。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预习《蒹葭》。 六、板书设计 关雎 《诗经·周南》 起兴: 雎鸠、荇菜 窈窕淑女 ↑ 好逑、求之、友之、乐之 情感: 诚挚、热烈、健康 - 3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