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裸眼3D终极解决方案(一)
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全年期间,3D显示倍受推崇,当时很多一线厂商都在各条产品线上推出了支持3D功能的产品,笔记本、一体电脑、显示器、电视机等等,似乎3D普及的时代已经来临,而当时确实是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但当人们深入接触之后才发现,3D显示效果不佳。而今又怎样了------
==============================================================================
夏普8K裸眼3D电视观看体验 效果差强人意
2014-01-10 07:37:00 来源: 搜狐数码
【搜狐数码消息】1月10日消息,夏普的85英寸8K电视已经被展示了好多年,而在本届CES展上,夏普又为这台超高分辨率的电视机带来了新的花样:杜比裸眼3D。
不过科技网站Gizmodo在体验过之后表示,这台电视上的裸眼3D效果并不好。在展会现场,夏普的这台电视会循环滚动播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冰雪奇缘》两部电影,但和任何的3D播放一样,观看角度依然是个问题:随着角度的不断扩大,画面效果也会越变越差。甚至可以说,夏普的这台电视根本就没有观看角度,3D效果看上去更像是电视坏掉了。------
===========================================================================================
对于裸眼3D来讲,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用户体验》。它不仅包括:可视角度、立体效果、视觉舒适度,还包括产品的价格。这一系列问题无一不是裸眼3D普及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就造型、造势、搞什么无边硬屏、3D智能、孜孜不倦地玩概念,结果还是户体验不佳而致终端消费者大失所望。
现有裸眼3D狭缝光栅与柱镜光栅方案,其模式存在不可跨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该模式下的多角度显示必须是要依靠牺牲屏幕上的子像素来换取,这就必然造成显示3D画面时清淅度下降,比如:8视点8K高清屏在显示3D画面时也只有1K的清淅度。这8K高清屏是怎么来的?除缩小像素距外就只有增大屏幕尺寸来容纳这么多像素了。另一面,作为高清3D显示器件,其光栅产品的设计、光栅与平板象素的匹配精度、视频的编码、解码、头部跟踪等硬件的开发与设置等等,此等高复杂化软、硬件的要求无一不是在递增裸眼3D的生产成本,从而形成背离普及的方向。
片源方面:2D转3D这种方式实际上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图像的分割问题,在一个2D画面中,那一部分该近、近多少,哪一部分该远、远多少,以我们现在的计算机芯片功能只能是模板化的处理,而这种图象处理从技术角度来讲就像侦破案件一样,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问题,判案是否正确,实际上不取决于机算机软件的功能,而是证据和数据库的案例。对于新案件的无据、无证则不可能有正确的结果。所以2D转3D摆明了是一种凑合用的过渡产品,只不过是从观看角度上制造一个相对的立体视觉而已,与真实的场景依然是不同的。如像广告台词说的那样,某某2D转3D与众不同------,照此说法: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设计出另一类型的软件,直接用软件造出一个新的影片不是更直接了吗!还用得着拍片吗?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在样品机前看到的宣传用影片是精制作过的3D特效。并不是普通的2D转3D。不少消费者体验后发现,普通2D转换后的3D电视播放的节目效果画面很模糊,远远不如宣传和促销员所展示的那么好。比如,动画等节目基本没有3D立体感,与转换前的画面没啥两样儿;而体育类节目经3D转换后,更让球迷们极其郁闷。在看了2D转3D的南非世界杯电视转播后,有网友发帖“大吐苦水”,“最有3D效果的莫过于赛场的记分牌了”。
=====================================================================
让我们来看商场里的一段对话:
《“我要这台3D电视。”十岁的儿子看完《阿凡达》片段很兴奋。“不能买这种,这电视看了就头晕。”母亲拉住儿子小声的说。》
=====================================================================
上述的也就是早期的眼镜快门式3D电视。时隔仅一两年,现在生产线废了吧!这种不成熟的的3D还有人购买吗?然如此;3D作为影视娱乐需求的方向而使得现如今 3D内容越来越多。3D 频道、3D大片、3D赛事直播等逐步增多,今人又何苦花大价钱去搞“伪3D”记分牌呢?
据《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近年来我国电视剧通过审批发 行的数量每年保持在400至500部,14000多集左右。 而我们的3D开发商不去直接3D片源,却热衷于2D转3D芯片的研发和转化,把旧片转成伪3D?真不知道他们想干些什么?14000多集!用双镜头摄像机可以直接拍左、右格式立体影片。问题出在哪?对了,就是我们的显示终端设备――裸眼3D机显示模式有问题,为什么啊!因为要应付多视点,多视点是为了要应付多角度―――――
如此普及裸眼不再是玩概念了,而是在玩终端消费者,这样过两年追潮的又得买新机了。《普及》这个词分量很重,不仅要解决效果上的《用户体验》,还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价格问题。我们的3D企业,能不能谦虚一点, “准全息”模式来了,不要把“人参果”当成未满三周的婴儿!“准全息”模式不存在占用屏幕子像素问题,也不存在像素的匹配、编码、解码、头部跟踪――――等等,它的屏幕就是一张膜贴合在玻璃上,实现家庭立体影院,想要多大尺寸就多大,根本不存在大尺平板祼眼3D那种几何式上升的背离普及方向的价格。诸公再等一两个月。用于平板显示的裸眼3D终极解决方案(多角度立体成像光栅)将会公布,裸眼――就像“魔术解密”,原来也如此简单!我们的3D企业,能不能谦虚一点,不要向背离方向越走越远!
未完*(待续)
2014-1-18
裸眼3D基础
这两张图片看上去有3D视觉效果吧,但它不是直正的3D,2D转3D就使用了这种模板化方式,当李逵来了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