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路在心中延伸.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83581 上传时间:2025-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在心中延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路在心中延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在心中延伸 很久以前,在新田西门城外石板古道边有一个“接官亭”,是县里迎接上边官员的地方。而今多少年过去了,亭子早已不复存在,在原址上诞生的是一个现代化的建筑设施——滨河广场。 驻足广场,举目四望,只见烟霞大桥飞架东西,道路四通八达,路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桥下碧波荡漾,杨柳依依。河堤两岸绿树成荫,芳草遍地,这里是新田新旧城区的结合部,如今逐渐成为县城的中心。 在广场旁边,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每天都在为理想、为事业而扎实地工作着,他们以“诚实做人,诚信经营、诚恳服务”为宗旨,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取得了有关部门的认可,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誉,闯出了一条宽广畅达的市场之路。他们就是被共青团永州市委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单位称号的新田县拓普电子电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是什么人将这十几个年轻人团结成一个人一条心?是什么人把生意做得如此红火,事业蒸蒸日上?是他,拓普电子电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新田工商信息网》网站站长,年轻的电子工程师李旭斌。 李旭斌是政协新田县第五届、六届、七届委员会委员,县科协委员,县工商联九届、十届执行委员,县家电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县“首届十佳青年”,“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自强模范”,“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个人事迹已入选新田县志。取得了这么多的荣誉,如此大的成就,人们很难想到,李旭斌会是身高只有1.60米体重不足50公斤的下肢残疾人。 李旭斌所走过的路,较之普通人,不知要艰辛多少倍,其中交织着欢乐和痛苦、希望与困惑,但更多的是磨练与成长。他每走一步,每行一程,无一不是他与命运之神展开的抗争与较量。因为在他降生伊始,命运便将他推上了一条—— 崎岖坎坷的童年之路 1968年6月23日,一个小生命在湖南省嘉禾县钟水乡湘溪村李化清家呱呱坠地。 这是李家的第一个孩子,夫妻俩喜得贵子说不尽的高兴。知识分子出身的李化清给儿子起名旭斌,一个很平常的名字,希望他像平常人一样健康成长。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粉碎了李家人这个善良的愿望。 就在小旭斌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突然持续高烧,数日不退,双脚不肯落地。李家人倾其所有并且四处借债,八方求医由于找不到病因始终不见效果,眼睁睁地看着小旭斌的双腿日渐萎缩。后来才知道这种病学名叫骨髓灰质炎,俗名叫小儿麻痹症,到今天为止仍然是预防为主。从此,小旭斌离开了倚仗物便再也站不起来了,年幼的他就这样靠把着一张小方凳腾挪拖拉,开始了他艰难的人生之路。 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因此而放过可怜的小旭斌。时隔3年后,小旭斌的生命再一次受到严峻的考验。一天,小旭斌独自在家玩时,不小心跌倒了。不巧的是,他撞翻了火炉上正在熬粥的铝锅,结果他的面部、脖子、左手被严重烫伤,眼睛也肿得看不到了眼珠。为此李家人心急如焚,一面想方设法抢救,一面祈求上苍保佑。小旭斌已经失去了双腿,不能再失去双眼呀!要不然,他今后的路可怎么走啊!所幸的是,2天之后,小旭斌终于艰难地睁开了双眼。那一刻,小旭斌的母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唯有紧紧把他搂在怀里,任热泪无声地潸然而下。 这两次事故,不仅在小旭斌的脸部、脖子、左手和脚留下了永久的伤疤,同时也给李家留下了一笔不小的债务。当时,李化清在基层农科站工作,工资收入微薄,而小旭斌的母亲在村里当赤脚医生,挣的工分自然是少得可怜。如此家境,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一次,小旭斌的舅舅来看他,他好想跟舅舅去外婆家玩一玩,仅仅是因为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他的母亲硬是含着泪水任他哭喊也没有让他去。连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实现,那种感受在小旭斌的心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至今令他不能忘怀。 到了该念书的时候,小旭斌的父母把他送进了村小。家里离学校有一里多路,其中还要经过一段一边是稻田一边是水塘的田埂。每天天刚亮,小旭斌吃点剩饭,书包里装两个红薯,就把着小凳子一步一步挪着去上学,中午便在学校吃红薯当午饭,下午放学后又一步一步挪回来。 一个冬天的早晨,天下着毛毛细雨,小旭斌在上学的路上不小心滑进了水塘。幸好塘边有块大石,加之水又不深,小旭斌便一手撑着石头一手举着书包大声呼救,直到全身冻得直打哆嗦,嗓子已叫不出声,才被刚好路过的老师救起。此后,小旭斌的母亲再也不放心他一个人去上学,便天天抽空背他去。后来,老师发动班上的同学轮流背他上学放学,小旭斌的童年之路才变得好走了一些。 读完小学四年级,小旭斌辍学了。因为上五年级要去很远的中心校,靠把着小凳子去上学已不可能。 1979年,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小旭斌一家的户口全部农转非迁到了李化清工作的新田县农业局。李家人认识到现今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经过多方协调,他们把小旭斌送到外婆家继续念小学。临行时,父母谆谆告诫小旭斌,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刻苦学习,练就一身本领,将来自己养活自己。于是,在父母依依不舍的目光护送下,小旭斌踏上了—— 曲折漫长的求学之路 残酷的现实,让年幼的李旭斌过早地开始思考将来的出路,而父母的教诲让他渐渐明白了“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的道理。 这次重返校园,是李旭斌人生之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他学习比以前更认真更刻苦,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迎难而上的学习精神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他的性格也随之变得开朗起来。 升中学时,李旭斌转学到了新田县第二中学。在新的学习环境里,李旭斌通过自身的努力,同样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在二中,他如鱼得水,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英语成绩尤为突出,曾连续3次在县里的英语比赛中获得大奖。1988年,李旭斌高考失利了,原因并非他的文化成绩不好,而是因为他的身体。由于身有残疾,没有大专院校愿意录取他。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一时间他的情绪低落,人也仿佛大病了一场,更加消瘦了。 未来的人生之路将通向何方?现实再一次将难题摆在了李旭斌的面前,而且比以前更具体,更无情。这个时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事和张海迪的故事融动了他的心。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成了不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为一代文豪。而张海迪身残志坚的自学成才之路也同样令李旭斌钦佩不已。 李旭斌将自己今后的出路设计了3条:搞文学创作,当翻译,学一门技术。通过细致分析,他排除了前两条路,因为要把写作和翻译作为职业养家糊口是很困难的,相比之下,学一门特长更容易立足社会,做到自食其力。 就在李旭斌放弃曾经精心编织的大学梦,直面现实走近现实之时,一纸湖南省特种教育大专班英语专业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他的手中。眼看多年的大学梦就要变成现实而且是自己一向酷爱的英语专业,李旭斌激动万分,只要交齐学费便可入学。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旭斌在报纸上看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民政技校电子专业对残疾人免费招生的消息,顿时心里又琢磨开了。他十分清楚家里的经济条件,觉得与其花上成千上万元念完大学再去找没有着落的工作,还不如早日学得一技之长尽快自立门户开始创业。 家里经过深思熟虑,同意了李旭斌的计划,然而孤身一人远赴千里之外求学,家里终究放心不下。幸而李旭斌的舅舅,一个普通农民愿意同去陪读护理,于是李旭斌才得以成行。 在玉林民政技校,李旭斌深知这次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比其他所有学员都努力。对于来自各方的白眼和取笑,他忍辱负重,不置一词,唯有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尽管身上的钱极有限,可他还是宁愿少吃一顿也要省下钱来买书。他自费订阅了《无线电》、《家电维修》、《电子技术应用》等10多份杂志,购置了大量电子书籍和资料,不断地钻研电子技术,学习进步很快。 李旭斌每天坚持看20页专业技术方面的书籍,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经过长期地刻苦学习,李旭斌掌握了基本的家电工作原理,并有了一定的维修能力。回来后,父母拿出仅有的3000元积蓄给他,于是他开始了—— 辛勤艰苦的创业之路 1990年,李旭斌成立了旭日家电维修部,开始将所学技术服务于社会。开业之初,基本上是李旭斌的一些亲戚、朋友、熟人光顾生意,他觉得这是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和关照,因而以种报恩的心态投入到服务中去。对于送修的故障电器,他不是光顾修好能用就算了,而是尽量找出隐患,精心修理,确保维修质量。 良好的服务态度、过硬的维修技术和合理的收费,使旭日家电维修部很快为社会所接受,客户与日俱增。1991年底,许多顾客辗转找到李旭斌,把坏了的电器托付给他。为了顾客春节能看上电视,听上音乐,他牺牲了大量时间甚至睡眠。其中一个年前连续工作4天4夜,直到家里面催吃年夜团圆饭才把任务完成。看到顾客灿烂的笑容,听到他们诚挚的谢意,李旭斌满足了,他为自己终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家用电器的迅速普及,维修难成了广大用户的后顾之忧。而家电修理业的红火,激发—批电子爱好者前来找李旭斌学习维修技术。小小的店铺容纳不下许多人,眼看着不少求学青年未能如愿。因此李旭斌萌发了办班的想法。 经过一番筹划,新田县农广校实用技术培训——家电维修班于1992年正式开学,借此李旭斌毫无保留地向更多的人传授家电维修技术。 1992年至1994年上半年,李旭斌负责主办了8期家电维修培训班,共有140多名学员结业(其中有4名残疾人)。对于这些身有残疾的特殊学员,李旭斌在收费上给予了他们最大的优惠,而在思想上则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学习方面更是精心辅导,鼓励他们自尊、自强、自立、自信。 曾经有一个青年常因赌博被抓,在拘留所面壁思过后决心学一门技术。他辗转来到新田农广校学习家电维修,在李旭斌的感化下,他改过自新,对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从此不再赌博,结业后凭借过硬的技术成了广东一家民营企业的部门负责人。 踏实的办学作风与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学员和有关部门的赞扬和肯定。1994年6月,经上级有关部门考察批准,李旭斌将短训班升级为全日制两年中专班,让学生们从文化基础到专业理论更系统更全面地发展。 为了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李旭斌带领学生试制了多种电子产品,有欠电自动充,充满自动停,停电自动亮的智能灯;具有人体识别及检测的防盗报警系统;有带杀菌、按摩搓澡、蒸汽桑拿的电脑房;还有电热写字板,旋转音响……通过动手制作,用兴趣来引导学生,使学生既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和应用,还活跃了学习气氛,教学效果特别好。 对于作业,李旭斌一改过去老师出题学生作答的惯例,实行学生提问老师解答,交作业就是交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既可以让学生们锻炼思维,开阔视野,还可以通过学生们所提问题的难度来了解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进程。 在课堂上,李旭斌是学生们的老师,在精心传授技术与技能;下课后,他又成了他们的兄长,大家聚在一起谈创业聊未来,师生关系如同朋友一般。对家庭实在困难的学生,李旭斌总是让他们缓交或者免交相关费用。4年间,他共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垫付学杂费、伙食费1.6万余元。免费教了他们技术,还要倒贴伙食费,起初李旭斌的家人很不理解。对此,李旭斌向家里人说出了心里话:“我是一个受社会多方关怀的残疾人,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无私的援助,现在我也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他的坦率与真诚,终于取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为了培养学生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每年3月5日或其它重大节庆日,李旭斌总要带领学生们走上街头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为群众义务维修各种家用电器。1995年暑假,李旭斌冒着酷暑带领家电班15名同学组成家电义修队在新田县21个乡镇巡回免费维修家用电器,历时1个多月,深受广大农民的称赞。自1989年至今,李旭斌与学生们一道共义务维修各种家用电器1500多件,倒贴零配件费1.3万余元,被群众誉为“拐杖雷锋”。 而学生们对李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你是我人生的一个导师”、“上天给了您异于常人的考验,您却给了我一种乐观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 我没想到来这里学电脑还可以学到做人的道理”、“听了你的讲话,我觉得感触很深。今天回家我一定要好好帮爸妈做一点事,他们真的很辛苦”………… 苦尽甘来,事业爱情双丰收,使命途多舛的李旭斌尝到了生活的甜蜜。从此,他踌躇满志,信心百倍的奔向了一条—— 宽广通畅的发展之路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谋求新的发展机遇,1995年李旭斌专程赶赴长沙花8000余元购回一台家用电脑,对照书籍开始自学计算机。每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他便四处求教,经常打电话咨询或写信求援,直到弄明白为止。电脑联网以后,他学习的途径更广了,机会更多了。 电脑摸熟了,李旭斌成为本地杰出的计算机人才。慢慢地,买电脑的开始找他,电脑及周边设备坏了也找他,上门求助的人越来越多。不管对方是单位还是个人,不管天气是刮风下雨还是落雪降霜,他都一概有求必应,有忙必帮,尽自己所能提供热忱周到的服务。 1998年,李旭斌勇于开拓、大胆变革的个性又一次得到充分的体现。为顺应市场需求,他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成立了旭日电子电脑技术服务中心。2000年,李旭斌召集部分学生成立电器维修110,开通服务专线。 2002年,注册170万元李旭斌组建了新田县拓普电子电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公司以来,李旭斌一方面非常注重口碑效应,联系有实力的上游厂商把好产品质量关,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完善服务手段,做到品质、价格、服务三优于一体;另一方面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员工创造学习和锻炼机会,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再一方面就是坚持创新,每年都在开拓一些新领域、新业务,公司围绕一个中心多元化发展,把资源优势最大化发挥,各项业务得以蓬勃发展。其业绩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肯定。拓普公司是目前新田IT行业注册资金最多,纳税最多的,技术最全面的一家电脑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到了各种品牌电脑、笔记本、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一体机等办公设备的销售与维修维护;硬盘录象、防盗监控和综合布线等智能电子的设计安装;广告制作发布、扶贫培训以及网站经营和增值服务等等。拓普成了新田当地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2007年10月,经过长期的筹划和准备,在李旭斌的主持和带领下,《新田工商信息网》顺利开通,把所有入住该网站的企业和个体商铺甚至个人劳动者的产品、形象和实力都展示给了外界,网站探讨了三农问题,宣传了新田的旅游资源,大力推介了南国武当山汽车越野竞技大赛和七祖活佛诞辰500周年庆典,树立了新田县的形象,有效促进了新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李旭斌为网站付出了很多心血,亲自做了许多调查策划活动,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与客户沟通,想方设法把信息转化为生产力。目前网站的点击率在节节攀高,最多的一天点击率超过了7000大关,经过进一步的努力,网站将聚集更多的人气、发挥更大的宣传推广作用。       这些年来,李旭斌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举办和参与了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培训和扶贫培训,让700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待业失业青年学到了一技之长,给他们的创业和就业打下了铺垫。在培训授课当中,李旭斌不仅仅是讲解技术、技巧本身,更多是教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原则,以及思考对待问题的思路与模式,培养学员学习的方法和正确的心态,同时拿出自己创业的经验和教训让他们参考。 这些年来,李旭斌也一直在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一方面长期开展“学雷锋,搞义修”和各项青年志愿者活动,帮助过五保户,资助过贫困学生,向冰雪和地震重灾区捐助了资金,专用的电子信箱和创业指导专用QQ更是让许多有志青年得到了辅导和指点。由拓普公司赞助的“拓普杯”朗诵赛、演讲赛、足球赛、篮球赛、自由创作文学征文大奖赛,李旭斌带领年轻一代积极营造学习与拼搏的氛围,拄拐扶贫到农家,李旭斌为石羊宋伟生的残疾人家庭探索致富路,现在宋伟生的家庭养鹅场办起来了,效益也正逐步凸现。 李旭斌带领公司旗下青年男女以饱满的“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精神,积极投身时代洪流,不断创造财富,积极回馈社会,并以企业为载体,用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言行,致力于传播一种爱心、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李旭斌的成功之路有着鲜明的个人特点,那就是正视自己的残缺,去掉自卑心理,消除等、靠、要的思想,扬长避短走自己的路。他说:“我是一个残疾人,但我很少去想自己的残缺,我认为自己与其他人没什么两样。”这是他在主观上战胜命运的法宝。而在客观上,他则这样告诉我们:“我失去了双腿,就意味着我的双手应该比别人做更多的事,才不会被别人远远地抛在后面。”     这就是李旭斌,一个身体上的残疾人,一个思想上的智者、精神上的富翁。“经过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我将不再惧怕任何困难!”在他看来,以前所受的所有苦难都是他人生大学的必修课,他从中受益匪浅。至于今后的路,肯定不会是一马平川,虽然他仍然需要用拐杖一步一步丈量,但他已将任何艰难险阻视如等闲,不值一提。 我们知道,其实李旭斌的未来之路就藏在他的心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用拐杖走路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之处,或许有时还会走得更快、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