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可能性教学设计方案模板.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883573 上传时间:2025-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能性教学设计方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能性教学设计方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案例名称 可能性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 提供者 刘丽娟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在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学生们已经初步接触过,但只是局限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现在再次学习这个知识,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够用恰当的词语如:“经常、可能、不可能、一定、不一定”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使用“分数”这一量化的方式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问题。 课本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来展开学习内容,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公平、公正的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简单的游戏方案。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在观察、实验、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2.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和对生活中几种常见游戏(或现象)分析与解释,使学生初步体会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会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抛硬币、玩转盘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亲自实践体验,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性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做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又符合《课标》的要求,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动手实践的成功感,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功能厅,教具为两袋子内装黄、白乒乓球各10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在上课之前做一个猜数字的游戏,下面卡片下分别是1——5五个数字,请你猜一猜,每张卡片下会是什么数呢? 请同学们猜一猜第一张卡片下面的数字会是几? 师:一定是3么? 师:还有呢? 师;那我们老看一看这个卡片下面的数字到底是几? 师:那第二张卡片下面的数字会是几? 师:那不可能是几?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这个卡片下面的数字是几? 师:那第三张卡片下面的数字会是几呢? 师:那不可能是几?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卡片下面的数字是几? 师:接下来我们猜一下第四张卡片下面的数字会是几呢? 师:那不可能是几呢?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卡片下面的数字是几? 师:我们再来猜一下最后一张卡片下面的数字会是几呢? 师:一定是4么? 师: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可能会这样,也可能会那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板书课题:可能性) 生1:是3。 生2:可能是3。 生3:可能是1,也可能2,也可能是4,也可能是5。 是2。(学生齐答) 生1:可能是1,也可能是4,也可能是5。 生2:不可能2。 是1。(学生齐答) 生1:可能是3,也可能是4,也可能是5。 生2:不可能1和2。 是5。(学生齐答) 生1:可能是3,也可能是4。 生2:不可能1,还不可能是2,也不可能是5。 是3。(学生齐答) 是4。(学生齐答) 一定是4。(学生齐答) 这一节课一开始,老师由学生喜爱的猜数字游戏导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不仅是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感知,而且能领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了探索的需求,情绪高昂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合作探究,猜测验证。 (1)一定。 师:刚才我们做了一个猜数字的游戏,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有趣的摸球游戏。老师这儿有一个漂亮的袋子,(出示)我叫它1号袋,里面放了许多球。如果你们从1号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刘老师不用看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们信不信? 师:谁不信,来试试!(指名摸)注意,摸到球以后握紧了不要让刘老师看到。其他同学来当裁判,如果老师猜对了,就来点掌声鼓励一下,好不好? 师:(生1摸)我猜是个黄球!(对摸球的学生)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摸球的学生举起球来给大家看,学生感到很好奇,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 师:(摇晃袋子)谁还想来摸?师:(生2摸)我猜——还是个黄球!师:(再摇晃袋子)谁还想来摸?师:(生3摸)这回呀,还是黄球! 师:为什么刘老师每次都能猜对呀?师:(问其他学生)这是他的猜测,大家觉得呢? 师:大家都猜袋子里面全都是黄球,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师把球全部倒进玻璃缸里)师:原来1号袋里全都是黄球!怪不得刘老师每次都能猜对呀!(师往里装球)刚都是你们在摸球,如果这回刘老师也从1号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你能猜出是什么颜色的球么?师:你能确定么?一定是黄的的球么?师:(小结)因为1号袋里装的全都是黄球,所以我们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黄球。(板书:一定) 生:不信! (生2举起球给大家看,学生感到更好奇,又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 (学生有所感悟,纷纷小声说:袋子里都是黄球) 生4:因为里面装的全都是黄球。 生:也是这样。 生:(齐)会是黄色的球。 生:我能确定,一定是黄色的球。 (2)不可能 师:如果刘老师想从1号袋里面摸出白球来,可能么? 师:可能摸出绿球么?为什么? 师:1号袋里面只有黄球,没有其他颜色的球,所以我们不可能摸出其他颜色的球。(板书:不可能) (3)得出结论 师:摸完1号袋里面的球,你知道了什么? 生:因为1号袋里面的球全都是黄色的球,所以我知道摸出来的一定是黄色的球,不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 师:他说的怎么样?(学生鼓掌)老师也想把掌声送给你,真棒! 师:(小结)1号袋里装的全部都是黄球,所以我们任意摸一个,磨出的一定会是黄球,不可能会其他颜色的球。看来,从1号袋里摸出的球颜色是确定的。(板书:确定) 生:不可能。 师:可能摸出绿球么?为什么?生:不可能。因为里面全都是黄球,没有其他颜色的球,所以我们摸不到其他颜色的球。 第一次摸球活动,教师按照“观察现象——猜测验证——得出结论”这几个步骤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推理、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事件发生确定性,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第二次摸球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3.总结升华 (1)观察猜测 师:同学们,1号袋里装的全都是黄球,那你们想知道2号袋里面装的什么球么?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把2号袋里的球全倒进玻璃缸)2号袋中装了什么颜色的球?师:2号袋中既装了黄球也装了白球,如果我们从2号袋里任意摸一个,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呢? (2)实验验证 师: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这样呢?需要我们验证一下。小朋友们,你们想亲自摸球么?想摸球的小朋友坐好,听准要求,请上来摸球的小朋友每次只能摸一个球,摸到球以后打开让同学们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在将球放进袋中,晃一下袋子,再下一个同学来摸。(请6名同学来摸球) 师:请摸到白球的同学举手,摸到黄球的同学举手。看来我们有的同学摸到的是黄球,有的同学摸到的是白球,如果刘老师从2号袋中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师:(小结)就像同学所说的,2号袋里面既装了白也装了黄球,所以我们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板书:可能)在摸球之前,到底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这件事是不确定的。(板书:不确定) 师:通过两次摸球游戏,你知道了什么? 生:黄球和白球。 生: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生:因为2号袋里面只有白球和黄球,所以老师摸到的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生1:我知道1好袋子装的全都是黄球,摸出来的一定是黄球。2号袋里即装了黄球又装了白球,摸出来的球是不确定的。 生2:1号袋里装的都是黄球,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摸到的是是黄球,不可能摸到其他颜色的球;2号袋有黄球和白球,所以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 第二次摸球活动,教师尝试着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现象——猜测验证——实验验证——表达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又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启迪,并从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两次摸球活动老师及时组织学生归纳总结,将学生的认识有感性上升到理性,有具体过度到抽象,使学生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判断 2.举例 联系生活实际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一句话。 3.动手操作 放球活动:(注:白色的小球表示古诗朗诵,黄色的小球表示唱歌) 第一题:怎么样放球,让老师一摸就一定是古诗朗诵的? 第二题:怎么样放球,让老师一摸有可能摸到唱歌的小球,也有可能摸到古诗朗诵的小球? 第三题:怎么样放球,让老师一摸不可能摸到古诗朗诵的小球? (小组交流汇报) 在练习环节中,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的层次设计了练习,既有简单的判断题,又有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些题目的形式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时巩固了知识,升华了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流程图 游戏情境导入 摸球游戏,传授新知 巩固练习 动手实践,放球游戏 全课总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练习环节中,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的层次设计了练习,既有简单的判断题,又有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些题目的形式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时巩固了知识,升华了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八、帮助和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你学得开心吗?你知道了些什么? 2.回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调查一下,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或一定会发生,一星期后举行一个交流会,比比谁讲得多讲得好! 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