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切景语皆情语”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是以写景为主,尤其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课文比较短,内容比较浅显,但四季雨的情态在文章里表现得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画意美和抒情美,它优美的语言给人清新、深刻的印象,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作者在描绘雨景时不仅语言优美、生动,还借助四季的雨抒发情感,借景抒情是本文的主要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写景抒情散文单元的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描绘雨景时不仅语言优美、生动,还借助四季的雨抒发情感,借景抒情是本文的主要写作方法,不妨让学生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另外还可以通过品析他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从炼字、修辞角度品析语言的方法。所以我以此篇文章为主,引用了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确立了阅读的主题。围绕主题另选了两篇写景抒情的美文。阅读《梦里开满泡桐花》、《绚烂冰窗花儿》。让孩子们能够多读,从而提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达到主题阅读的目的。这三篇文章语言简洁明了,情感外露,在阅读上并无大碍。在学习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这是至关重要的。美文就应是美读,通过读学会写作手法,通过读学会语言品析,通过读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读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自然释放。
学习目标:
1、赏析写景散文的语言特色。
2、学习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感悟文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导学案、阅读材料、自制教学课件
【课前搜集】
1、请课下搜集有关作者资料,把搜集到的内容写在下面。课前要在组内交流,看谁搜集的全面。
刘湛秋(1935——),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近几年他写作散文颇丰。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台、港文坛对其散文评价颇高。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意、德、西等多种文字。
2、搜集与雨有关的诗词、优美语段、诗歌、散文等,把搜集的内容写在积累本上,课前交流,推选出最满意的成果,课上与大家分享。要比一比,看谁是搜集高手!
【新课导读】
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预习。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读文时先根据题目揣摩作者会写什么内容,会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会用怎样的写作手法?然后带着自己的疑问完成以下预习。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把自己的情感、思想寄托在景物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写景抒情的名篇佳作。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们是如何借助景物抒发自己情感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为此我们确立了这次阅读的主题“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围绕主题选了三篇文章,大屏幕读这三篇文章可这节课学习目标-------齐读。
二、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幻灯片1
三、阅读篇目
(一)《雨的四季》
1、初读课文,寻找雨美。在作者眼中,雨“永远是美的”,这种美在四季又各不相同。请你概括课文中描写的雨在四季各有怎样的美。(提示:读时要认真,抓住语句,找准词语回答。请以 季雨美在 句式回答。)课上独学展示。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提示:通过仔细品读全文用心体悟,提炼词语回答。)
老师:首先让我们走进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雨的四季》 雨,默默的飘落,静静的蒸腾,他演绎着自己的平凡,可平凡的雨在作者眼中永远是美的,这种美在四季又各不相同,雨在四季各有怎样的美。(提示:请以美在 句式回答。)
参考答案(不必强求一致):
春雨: 美丽、娇媚
夏雨: 热烈而又粗犷
秋雨: 端庄而又沉思(静)
冬雨: 自然、平静
感情: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2、品读课文,赏析语言。四季雨的美挥洒于作者的笔尖,离不开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精彩传神的表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悟作者优美的语言!课文中有很多精彩语句让我们喜欢,请找一找,朗读并细细品味,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请以我喜欢的语句是 因为句式回答。每个人至少找出两处,作好批注,小组交流,然后在班上展示。(友情提示:可以从精炼的词语、巧妙的修辞、各种写作手法、情感等方面来谈。)
老师:你们不仅拥有一双慧眼,还有一颗细腻的心。 这些不同风格的美挥洒于作者的笔尖,离不开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精彩传神的语言表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作者优美的语言!请小组交流读。稍后班上展示。交流时小组要在读上、赏析上进行指导。
学生分享读,最后。(学生对前面同学的赏析稍作点评,再读自己的赏析。)
老师:我也来与你分享一个语段,我对描绘春雨这段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语言美,更是因为描写方法独具匠心。哪个组愿意替老师读一读此段,学生读) 这里写春雨并非写春雨本身,而是通过写万物经过雨洗淋后的情态、变化,间接地写出了春雨的娇媚、美丽,表现了春雨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间接地抒发自己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这种写法是典型的侧面描写。我们学过的《口技》,正面描写,我们课文中也不乏这样的描写,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体悟这种写法。)
老师:作者的写作风格就是独具匠心,不仅体现在描绘春雨上,在描写秋雨时也是一扫古人“秋风秋雨愁煞
人”的哀怨与凄凉,当然更没有林黛玉“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秋雨助凄凉”的伤感。这种写作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作者能够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把文章写得美轮美奂,打动人心!既离不开新颖独特的写作方法。更离不开生动、优美的语言。
(二)《梦里开满泡桐花》阅读训练P44 《绚烂冰窗花》阅读训练P58
1、请同学们运用《雨的四季》品析语言的方法,阅读《梦里开满泡桐花》、《绚烂冰窗花儿》两篇文章,从炼字、修辞角度赏析你喜欢的语句。(友情提示:在文中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有感情的读一读,读后作批注。)对组交流,班上展示。
2、请分别从《梦里开满泡桐花》和《绚烂冰窗花》中体悟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情感?
四、妙笔生花,书写真情
大自然中的万物,只有细心观察、聆听、感悟,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领悟其中美的真谛。请你也借助身边的景物,用心灵之笔谱写真情。让我们小试牛刀,请运用这节课学习的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从修辞、炼字角度),写一段文字。先小组内读,推荐优秀作品,班上展示读。
师:从这三篇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描写景物就是为了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下面请你请运用这节课学习的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从修辞、炼字角度),借助身边的景物,用心灵之笔谱写自己真情。记住:景物是载体,情是灵魂,抒什么情就写什么样的景,情景交融。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习了从炼字、修辞角度品析语言方法,也从作者们身上看到了他们可贵的品质,他们用一颗爱心,用一颗感恩的心书写着自己对自然、生活、生命的热爱,孩子们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生活中做一个有心的人,用爱去发现身边的美,用情去书写生命乐章。
六、课下作业
1、我们读的还远远不够,课后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2、把刘湛秋《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改写成一片散文,字数不少于600字,要恰当运用学过的写作手法。
七、板书设计:
一切景语皆情语
修辞
炼字
八、教学反思:
在学习中我能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读感受语言美,通过读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孩子们在读中,提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达到主题阅读的目的。但还有不足的地方,如让学生个性化读的时间少;在鉴赏课文美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了解到自己存在着不足,在以后工作中要努力提升自己、改善自己、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