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OMUX-4
多业务SDH光传输设备
说 明 书
广州邮科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2005.4
1.1 终端型设备
终端设备OMUX-4是针对需要较少业务接口应用场合,具有STM-1光接口的标准SDH终端机,主要用于与汇聚机YKSDH-622连接,构成星形接入网。它也可以与任何标准的STM-1光接口对接,直接接入骨干网络,或构成点到点的简单网络等。OMUX-4包括以下机型:
表1.1-1 终端型设备机型
机型
特点
基本型
4×E1、8*E1@TU-12-1~TU-12-4;
百兆以太网@TU-12-5~TU-12-63(非虚级联);
FIT
多种接口插卡自由选择,VC-12可设置,4卡位。包括:
4×E1插卡、8×E1插卡,百兆线速以太网插卡,以太网 over N × VC-12 虚级联插卡(N£ 8),成帧V.35插卡,光线路卡等。
其他特点:
w 标准的STM-1光接口,可提供1+1保护、单纤传输、不同波长与发光功率等多种接口选项;
w 各种业务接口按标准的SDH映射;
w E1接口满足ITU-T G .703建议,具有在线误码监视和环回测试功能;
w 19英寸1U标准机箱;
w -48V直流或 ~220V交流双模供电。
1.2 汇聚型设备
汇聚设备可安装多达16个方向的支路侧STM-1光纤线路接口单元(LIU),用于与终端设备OMUX-4相连,提供点到多点星形光纤接入。汇聚侧可安装1~2块STM-1网络接口单元(NIU),与骨干层SDH/MSTP网络相连,将16个支路方向的VC-12业务汇聚到上行SDH信号中。VC-12承载的业务,可以是E1信号,也可以是以太网(VC-12虚级联,GFP封装),取决于选配的终端设备类型。LIU也可以是其他业务接口盘,例如E1、以太网、V.35接口等,从而构成具有大量各种业务接口的STM-1设备,用于业务中心,如图2-1所示。
2路上行STM-1既可以独立承载总带宽为126个VC-12的非保护业务,也可以对指定业务实施VC-12级别的子网连接保护(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如图2-2所示。当所有VC-12业务都采取保护措施时,上行容量为63个VC-12。
除了VC-12汇聚外,支路单元还支持与终端机之间的百兆以太网通道接口。用户可以选配以太网汇聚交换盘,将来自各支路方向的百兆以太网经千兆以太网接口上连至数据传输网。也可以选择将来自支路方向的百兆以太网直接引出,连接到其他以太网设备。
YKSDH-622设备可提供的接口取决于选配的插卡,例如:
ü 16×STM-1支路光接口;
ü 2×STM-1汇聚光接口或电接口;
ü 2×千兆以太网汇聚接口;
ü 16×10/100 Ethernet 以太网专线接口;
ü E1、V.35等各类业务接口。
ü Q3或SNMP(10Base-T)和F(RS232)网管接口。
STM-1汇聚盘内置TUPP和交叉连接功能,叉连接容量为382×382个TU12,提供所有支路盘和汇聚盘之间VC-12等级的信道交叉连接和级联。盘上还内置了符合ITU-T G.813标准的SDH设备时钟单元,具有两路时钟输入和一路时钟输出。设备时钟可以按设定的优先级锁定于上连STM-1线路时钟、外部输入时钟、或内部振荡源,并在参考时钟丢失时维持高精度的时钟频率(holdover)。
OMUX-4具有公务电话子系统,局端可以通过拨号与一个远端进行公务通话。远端也可以通过热线呼叫方式接通局端。
YKSDH-622设备在网管上支持信息模型公开的标准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便于实现接入汇聚设备与城域骨干设备的统一网管、路由综合调配等,网管接口为10BaseT以太网接口。同时提供RS232辅助监控接口(F接口),采用命令行方式,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信息查询和设备管理。另外,可以通过核心网提供的E1通道对异地的YKSDH-622设备实施监控。
为了提高可靠性,YKSDH-622设备采取了多重冗余保护措施。包括,双路-48V输入备份供电,两块独立的电源盘,上连STM-1/交叉连接/设备时钟/监控双备份,下联STM-1光接口1+1保护等。所有插卡都支持带电热插拔。
YKSDH-622采用高度为7U,19英寸宽的铝合金机箱,插卡结构,每个支路对应独立的小型插卡,避免了通常将不同支路集成在一块大插卡上所造成的各支路之间相互影响,无法独立安装维护的缺陷。
机箱设计采取“随意正面”(Dual Front)概念,任何一面都可以作为正面。当您的机房采用前面引线的方式时,将插卡小面板作为前面板。此时,所有引线都从前面接驳,每块单元盘上丰富的指示灯给出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和告警指示。如果您的机房希望从设备背面引线,则可将安装了大面板的另一面作为前面板。为了机房人员能够方便地管理和维护设备,大面板上装有告警指示灯和液晶屏。此时,公务话机同时用作手持终端,用拨号按键操作菜单,察看设备配置与告警信息。
2. & 典型应用
图2-1给出了OMUX-4设备的典型组网结构,适合大客户的多业务接入、移动通信基站联网等各种应用。
图2-1 用OMUX-4构成星形接入网
散布在各地的客户端业务,例如储蓄所、派出所、居民小区等地的E1和以太网业务,通过SDH终端设备,经光纤连接到接入局。具备STM-1接口的设备,例如用户交换机或远端模块等,也可以省去OMUX-4终端机直接与YKSDH-622支路盘连接。
在传输机房,通过STM-1光接口或电接口上连到SDH/MSTP网络,同时通过GE以太网接口将数据业务接入分组数据网。由于客户业务在远端的SDH终端机上已经装入标准的SDH容器,因此各种业务可以穿越SDH/MSTP骨干网络,自由地交叉连接,实现广域范围内的业务传输。
在接口比较集中的客户业务中心,例如银行分行、公安局、增值业务提供商的服务中心等地,可以安放插有业务接口插卡的YKSDH-622设备,通过STM-1接入运行商的骨干传输网。零星的业务接口,也可以直接从骨干网的SDH/MSTP设备上引出。
与传统的PDH组网相比,在汇聚侧用STM-1取代E1连接,节省大量的E1接口盘、E1电缆、DDF配线架和相应的机房面积。在接入侧,标准的STM-1接口也为远端的设备提供了更多的接口选择。具有STM-1光接口的设备可以直接接入,省略远端的光端机。对于各种数据接口,例如以太网和V.35等,由于在远端直接映射进入VC容器,更可以省略中间层的各种适配器及其引入的附加E1连接。这些优点有利于节省建设投资(CPEX)。
另一方面,省略了大量的中间设备和电缆连接,可以大大简化设备的安装维护与网络调配过程,降低故障率。原来在DDF配线架上实施的各种手工操作,可以通过网管计算机上的虚拟DDF界面来实现。接入侧直接采用标准的STM-1光接口,便于用各种SDH测试仪进行安装维护操作,改变了PDH在光接口上没有标准,因而无法直接测试的现状,从而加快故障查找过程,提高服务效率。相应地,用OMUX-4组网,在降低运行成本(OPEX)方面也比传统的PDH组网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两块上行接口盘可以提供对汇聚业务的子网连接保护,如图2-2所示。
图2-2 汇聚业务的保护
图中画出的两台YKSDH-622设备均利用两块STM-1汇聚盘上连到SDH/MSTP骨干传输网,实现业务保护。不同的是,其中一台设备连接到同一台骨干设备的两个光接口上,另一端则连接到不同的骨干设备上。两种保护方式都可以保证在光纤断裂、光盘失效等情况下,受保护业务的正常提供。而后者还可以在一个骨干节点失效时实现业务保护,因而是更为有效的保护方式。
由于采用了基于VC-12的子网连接保护,因此既可以对两块汇聚盘中的所有业务同时提供保护,也可以有选择地对特定业务提供保护,而增加非关键性业务的容量。
YKSDH-622也可以作为ADM设备组成SDH/MSTP环网,如图2-3所示。
图2-3 用YKSDH-622组成SDH/MSTP自愈环
YKSDH-622也可以替代PDH,组成点对点的网络,如图2-4所示。
图2-4 用OMUX-4组成点对点的网络
3. &终端型设备OMUX-4(基本型)
本章介绍OMUX-4基本型。OMUX-4型设备由专门说明书描述。
3.1 设备构成
OMUX-4基本型设备的内部原理框图见图3.1-1所示。
图3.1-1. 设备原理框图
OMUX-4设备的核心部分是SDH处理单元,主要完成SDH映射、指针处理、复用、成帧、时钟提取、传输告警的检测等功能,由单片可编程器件实现。
以太网处理单元完成以太网的接入处理。E1接口单元完成HDB3接口信号的处理。光电转换采用集成化光电收发模块。公务电话单元完成振铃及四线公务电话的通话功能。
作为远端设备,对OMUX-4的监控通常通过连接在YKSDH-622设备上的主控计算机实现。用OMUX-4构成点到点连接时,则可以将本地计算机连接到数据/监控接口进行监控。该接口也可以用于在两台OMUX-4之间提供RS485数据传输通道。与YKSDH-622连接时,该接口无效。
电源模块提供由外供-48V直流或~220V交流电源向机内所需5V电源的转换。
3.2 前面板安排
OMUX-4设备的机箱前面板如图3.2-1所示(部分接口及指示灯等,因选购配置不同而取舍,应以实际设备为准)。
图3.2-1 OMUX-4设备前面板示意图
前面板上有各种状态及告警信号指示灯,以及工作模式设置拨子、光接口、公务电话接口、公务电话通话按键等,本节以下部分将一一介绍。
前后面板指示灯说明:
设备前面板和后面板以太网 (ETH)插座处都有指示灯。各指示灯的标识和含义见表3.2-1。
表3.2-1. 指示灯的标识和含义
标识
颜色
指示灯含义
备注
PWR
绿
5V电源指示。长亮:工作正常,灭:工作不正常
OW
绿
公务电话振铃指示。按住“TALK”键公务电话发出振铃呼叫时亮,否则灭。(仅与汇聚机对通时有用)
ERR-L ERR-R
红
本地(ERR-L)和远端(ERR-R)设备光接收误码率指示。
长亮或快闪(半秒):严重误码(误码率约>10-4)
慢闪(1秒):轻微误码(误码率约>10-7)
长灭:无误码
E1-n
(n=1,2,3,4)
红
本地设备第n路E1接口接收信号状态指示。
长亮:HDB3信号丢失(LOS)
快闪(半秒):HDB3信号AIS或HDB3信号有误码
慢闪(1秒):该路设置为环回
长灭:接收正常或该路掩码设置
OLOS OLOSA OLOSB
红
光接口信号状态指示。
长亮:光信号丢失
闪烁:光接收失步
灭:光接收正常
OLOS对应单光口配置,OLOSA和OLOSB分别对应双光口配置时第一和第二路
ETH-L
绿
以太网Link指示。
亮:网线正确接入
灭:网线接入不正确
位于后面板以太网 (ETH)插座处
ETH-F
黄
以太网FDX指示:
长亮:全双工工作
灭:半双工工作
闪烁:表示有冲突发生
光接口标识及说明:
设备光接口采用高可靠FC或SC收发一体模块,标有Tx为光信号输出,标有Rx为光信号输入。采用单纤收发模块时,则只有一个光纤接口。单纤模块的波长指其发光波长。通常,YKSDH-622设备上的支路光盘采用1310nm波长,而OMUX-4设备上采用1550nm波长。注意,相同的发光波长的单纤设备不能互通。因此当单纤OMUX-4设备互联时,应选用发光波长不同的设备。
将插头插入光收发模块插座时,应使插头上的定位销进入插座相应的定位缺口,并插接到位。注意远端设备的收、发对应关系。尾纤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mm。插拔光纤连接器时,切勿直接拉扯光纤。请保留FC或SC座上的护塞,未插光纤时务必插上护塞,严防尘埃进入。
公务电话接口(OW)说明:
前面板OW插座为公务电话接口,可连接四线电话(即话机手柄),配合TALK按键,就能实现公务功能。电话手柄插座(4P4C)出线定义如表3.2-2。
表3.2-2 公务电话接口插座(OW)管脚说明
引脚
1
2
3
4
定义
Rx-
Tx+
Tx-
Rx+
注:上表中数据收(R)和发(T)的定义是以本设备为基准的。并非所有市售电话机的
手柄都采用同一标准,因此有些手柄可能不能通话。
公务电话通话按键说明:
位于设备前面板的公务电话通话按键(TALK)用于呼叫振铃及切铃。主叫按下该按键则对端振铃,被叫按一下该按键则可切铃通话。注意,通话过程中,不需要按住该按钮。
前面板拨子开关设置及说明:
前面板右侧有4位拨子开关,用于控制设备的工作。设置方式见表3.2-3。
表3.2-3 4位拨子开关说明
拨子序号
标识
说 明
K[1]
LOPL
设置本端设备4路E1同时收到发环回。上拨时取消本端环回;下拨时设置本端环回
K[2]
LOPR
设置远端设备光路收到发环回。上拨时取消远端环回;下拨时设置远端环回
K[3]
CKSL
时钟模式选择。‘0’:为设备内部高精度振荡源,‘1’ :为线路时钟。
K[4]
MASK
设置4路E1告警掩码。下拨时设置本端告警掩码。
注:1、“0”表示拨子位于上方OFF,“1”表示拨子位于下方ON。
2、“下拨”和“上拨”指设置命令仅在拨子拨动时发出,与拨子停留状态无关。除了拨子外,远端监控或远端拨子也可以设置本地状态。所有控制优先级相同,最后的控制命令生效。
3、一般情况下,应将OMUX-4的时钟模式设置为线路时钟。两端OMUX-4对接时,其中一端应该设置为内钟模式。
4、表中LOPL和LOPR的含义如图3.2-4所示:
图3.2-4 拨子LOPL和LOPR环回方式示意图
3.3 后面板安排
各种信号接口、电源开关及电源输入端口在OMUX-4设备后面板上,见图3.3-1(因选购配置不同而取舍,应以实际设备为准)。
图3.3-1 OMUX-4标准型机箱后面板示意图
E1接口:
4路E1接口采用75ΩBNC同轴插座,IN、OUT分别标识信号的输入、输出。
电源端口:
后面板右侧是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口,可根据用户的要求配置。
注意:使用~220V交流供电时,为保证使用者安全,交流电源插座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护地连接!
以太网口端口:
标准RJ45接口,10Mbit/s、100Mbit/s自适应。插座处有2个指示灯,“ETH-L”绿灯为LINK指示:网线正确接入时亮。“ETH-F”黄灯为全双工FDX指示:全双工工作时长亮,半双工时灭,闪烁表示有冲突发生。RJ45插座定义见表3.3-1。
表3.3-1 RJ45插座定义
引脚
1
2
3
4
5
6
7
8
定义
TxD+
TxD-
RxD+
RxD-
提示:本设备的10/100Base-Tx接口具有HP auto-MDIX功能,可以自动检测所接网线的收发线序并适配,所以无论所接的以太网口是MDI或MDI-X接口,无论所用的网线是交叉或非交叉线都可以使用。
注:以上表中收(Rx)和发(Tx)的定义是以本设备为基准的。
数据/监控端口(RS485):
OMUX-4后面板DB9插座为RS-485异步串行数据/监控接口。在OMUX-4设备点到点对接时,该接口可用于数据传输,或用来实现监控台与设备的连接,通过RS485接口可同时监控多台设备。与YKSDH-622连接时,该端口无意义。RS485数据/监控接口出线定义见表3.3-2。
表3.3-2 数据/监控接口DB9插座(RS485)管脚说明
引脚
5
6
7
8
9
外壳
定义
GND
RxN
RxP
TxN
TxP
CGND
注:以上表中收(Rx)和发(Tx)的定义是以本设备为基准的;其余管脚为空。
3.4 设备外形
OMUX-4采用宽19英寸、高1U的标准机箱,如图3.4-1所示。
图3.4-1 19英寸机箱外形及尺寸
3.5 设备配置与使用
将以太网线插入到后面板的ETH插座中。以太网的通道带宽缺省值为100Mbps。根据需要,可以通过监控软件按1Mbps粒度限制本端和远端设备的出口带宽。(当与YKSDH-622设备连接时,带宽设置不受OMUX-4控制,以防终端用户私自更改SLA)。
将承载E1信号的同轴电缆接到本设备后面板对应的接口上。注意入出设备的E1信号不要接反。标有“IN”标志的接口是本设备的2M输入端子,标有“OUT”标志的接口是本设备的2M输出端子。
将光缆正确连接至前面板光接口插座。标有Tx为设备光信号输出,标有Rx为设备光信号输入。注意对端设备的收、发对应关系。
将前面板上的拨子开关按照所用工作模式设置,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进入配置过程(自举),电源指示灯亮,其余指示灯随机闪亮,约1秒后,指示灯正常指示设备的告警情况,设备进入工作状态。
查看告警指示灯,初步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如果对端设备已经正常工作,则前面板上的光信号丢失指示灯OLOS(或OLOS A和OLOS B)和光信号误码指示灯ERR—L、ERR—R均应熄灭,如果有任一灯亮,则需检查设备光接口连接是否正确,光线路衰减是否过大,以及本端或对端设备是否损坏。后面板ETH接口处的LINK和FDX指示灯指示对应的以太网口的正确接入情况。前面板上的E1、E2、E3、和E4指示灯指示对应的E1接口的接入情况。
将本端OMUX-4前面板的拨子LOPL拨下,使设备的E1环回(RxTx),用2M线路误码仪测试应无误码,然后将LOPL复位(上拨)。将LOPR拨下,使远端设备光环回(RxTx),2M线路误码仪应无误码,然后将LOPR复位(上拨)。
公务电话使用。连接电话手柄(即四线电话)至前面板OW插座,配合TALK按键,就能实现公务功能。无论是对终端设备OMUX-4,还是对汇聚设备YKSDH-622,都相当于热线电话方式。终端设备OMUX-4主叫按下公务电话通话按键(TALK)则对端振铃,被叫按一下该按键则可切铃通话。注意,通话过程中,不需要按住该按钮。
4. & 主要技术特性
4.1 相关标准
OMUX-4设备符合有关标准,具体见表6.1-1。
表6.1-1 OMUX-4设备符合有关标准
项目
相关标准
业务
接口
STM-1 SDH光接口
G.957, 帧结构G.707
STM-1 SDH电接口
G.957, 帧结构G.707
E1 PDH电接口
G.703
宽带数据——以太网
IEEE 802.3,100Base-Tx、1000Base-T或1000Base-SX/LX
定时
2Mbit/s、2MHz
G.823
SDH
G.813, G.825, 邮电部YDN121-1999, YDN123-1999
网络结构
G.783, G.803 G.805 G.958
监控管理
G.744, G.784 ,G.831, Q.811, Q.812, M.3100, M.3000, 邮电部YDN037-1997, YDN045-1997, YD5080-99
保护
G.841, G.842, 邮电部YDN028-1997
4.2 基本特性
4.2.1 汇聚型设备
网络拓扑: 支持1+1光信号保护的星形网,线形网,环形网。
对于E1业务: 内置TUPP和交叉连接功能,TU12级交叉连接容量为382×382 。
对于以太网业务: 具有24FE/2GE的全交叉以太网交换机功能。
内部功能: GFP协议封装具有VC12虚级联功能。
汇聚部分: 同时提供SDH接口和以太网接口。SDH的155520kbit/s(STM-1)光接口或电接口1个,支持1+1热备份;千兆以太网接口2个(1000Base-T或1000Base-SX/LX)或100Base-Tx以太网接口16个。
支路部分: STM-1 SDH,支持1+1光信号保护;
E1 接口;
10/100BaseT EtherNet;
成帧V.35。
4.2.2 终端型设备
SDH映射:
E1映射——E1-1:TU-12-1 即(1,1,1);E1-2:TU-12-2即(2,1,1);E1-3:TU-12-3即(3,1,1);E1-4:TU-12-4即(1,2,1)。
以太网映射——TU-12-5~TU-12-63即(2,2,1)~(3,7,3)。
E1接口:
满足ITU-T G.703建议,比特率:2048kbit/s ±50ppm,码型:HDB3,输入阻抗:75Ω(非平衡)。
4.3 SDH信号接口
4.3.1 SDH光信号接口
传输速率: 155520kbit/s (STM-1,G.957, 帧结构G.707)
线路码型: 扰码NRZ
光接口数量:汇聚型设备的汇聚侧支持1+1光盘热备份,
支路侧支持1+1光信号保护功能。
终端型设备可选择1或2个光接口配置,2个光接口配置具有1+1光信号保护功能。
根据要求可选择多种光接口配置,具体见表6.3.1-1。
表6.3.1-1 OMUX-4设备的光接口配置类型
类型
工作波长(nm)
输出平均光功率(dBm)
接收灵敏度(dBm)
接收过载点(dBm)
连接器
配置类型
双光纤双向
1310
-8 ~ -12
优于-36
-3
SC座
标准配置(符合S1.1)
1310
0 ~ -5
优于-36
-3
FC或SC座
选配
(符合L1.1)
单光纤双向
1310
/1550
-8 ~ -14
优于-30
-3
FC或SC座
选配
1310
/1550
0 ~ -5
优于-30
-3
FC或SC座
选配
6.3.2 SDH电信号接口
传输速率: 155520kbit/s ±20ppm
线路码型: CMI
接口数量: 支持1+1插板热备份,仅在汇聚型设备的汇聚侧可选配
SDH电信号接口。
6.4 时钟接口
汇聚型设备:
外时钟输入: 2路2048kbit/s或2048kHz外同步时钟,为75W非平衡同轴插座。
设备时钟输出:1路2048kbit/s或2048kHz外同步时钟,为75W非平衡同轴插座。
终端型设备:
时钟模式可选择为线路时钟或设备内部高精度振荡源。
6.5 以太网数据接口
千兆以太网接口2个(1000Base-T或1000Base-SX/LX)或100Base-Tx以太网接口16个。均符合IEEE 802.3相关建议。只有当汇聚型设备配置以太网汇聚盘(GESW)时,才具有千兆以太网接口。
6.5.1千兆以太网接口
具有2个千兆以太网接口,可选配电接口1000Base-T或光接口1000Base-SX/LX。
电接口1000Base-T连接器为RJ45插座,是使用4对平衡五类线的1000Mbit/s CSMA/CD。RJ45插座定义为MDI接口。
光接口连接器为SC插座,配置可选择1000Base-SX或1000Base-LX。1000Base-SX传输介质是使用850nm工作波长的多模光纤(62.5μm或50μm),1000Base-LX传输介质是使用1310nm工作波长的多模光纤(62.5μm或50μm)或单模光纤。
6.5.2百兆以太网接口
10M与100M自适应选择;速率0~100 Mbit/s可设(步进单位:1Mbit/s)。
半双工、全双工工作模式自适应选择。
具有HP auto-MDIX功能,MDI和MDI-X(即非交叉线和交叉)网线自适应选择。连接器为RJ45插座。
支持 802.1Q MAC包透明传输(最大长度为1536 byte)。
1K的MAC地址表,64K Byte的包缓存空间。
支持基于IEEE 802.1p的QoS管理。
6.6
OMUX-4:
· RS485接口(终端型设备独有):四线RS-485,波特率默认2400(可设置1200、1800、2400、4800、9600、19200、38400),TABS规程,数据位:8;停止位:1;奇校验。用于RS-485数据传输或RS-485总线集中监控。
6.7 公务电话接口
对汇聚型设备,辅助信号接口盘(AUX-IO)上RJ11插座为公务话机接口(标识:PHONE),勤务电话必须工作于双音多频方式。勤务话机号码采用“*NN”的方式,NN对应于相应支路盘的插槽号,范围从01到16。
对终端型设备,标准电话手柄插座(4P4C),可将四线电话(即话机手柄)线直接接到该OW接口,配合TALK按键,就能实现公务电话功能(不支持拨号)。
6.8 设备供电
· 电压:-48V(范围 -38V~-58V)或交流:~220V(范围176V ~ 260V);
· 汇聚型设备功耗:≤ 100W(满配)。
· 终端型设备功耗:≤ 8W。
6.9 工作环境
· 温度:5℃ ~ 45℃
· 湿度:≤ 90 %(非凝结)。
6.10 机箱尺寸
· 汇聚型设备的宽×高×深(mm):436×310×270。
· 终端型设备的宽×高×深(mm):440 × 44 × 138。
6.11 设备重量
· 汇聚型设备满配净重约13 kg。
· 终端型设备净重≤2 k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