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福建省文明乡镇测评体系
(征求意见稿)
2011年3月
福建省文明乡镇测评体系
县(市、区) 乡(镇)
测评内容
测 评 标 准
测 评 方 法
分值
得分
Ⅰ-Ⅰ
领导班子坚强有力
,
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Ⅱ-1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1)切实加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 有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3) 乡镇党校、农民技校等面向基层的宣传队伍、阵地能承担理论宣传及业务学习任务,正常开展活动。
材料审核:
1)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施方案;
2)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届期内党委中心组记录本;
3)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4)乡镇党校(农民技校)培训记录和活动开展情况。
5
Ⅱ-2
创先争优活动
1)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积极推进;
2)基层组织健全,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
3) 重视群众团体工作,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群众工作得到加强。
材料审核:
1) 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工作总结;
2) 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的各项制度、计划、工作总结;
3) 群团工作活动情况。
5
Ⅱ-3
班子
建设
1)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乡镇发展思路明确,执行有力;
2)党政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廉政制度完善,监督有力,廉洁从政,班子成员无违法违纪行为;
3)密切联系群众,奉公守法,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材料审核:
1) 贯彻落实《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的基本情况;
2) 乡镇党代会、人大会召开情况及工作报告;
3) 班子成员届期内的述职报告;
4) 班子廉政建设的制度及执行情况;
5) 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记录和项目完成情况。
5
Ⅱ-4
创建
活动
1)贯彻落实中办发〔2010〕39号文件及上级有关精神文明建设部署的情况;
2)乡镇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计划周全,措施有力;
3)扎实开展以镇(乡)带村工作,省级文明乡镇中县(市、区)级以上文明村比例应达到30%以上。
材料审核:
1) 党委、政府研究精神文明建设记录;
2) 文明创建工作年度计划、总结和三年规划;
3) 列出全乡镇村级名单及获得文明村的具体名单,查是否达30%以上。
9
测评内容
测 评 标 准
测 评 方 法
分值
得分
Ⅰ-2
生产生活设施配套
,
经济质量稳步提高
Ⅱ-5改革与
发展
1)深化农村改革,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健全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完成任务在当地处于前列位次;
3)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各村的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材料审核:
1) 双层经营体制的执行情况;
2) 完成各项任务的报表;
3) 增加农业投入的统计数据与依据。
3
Ⅱ-6经济质量
1) 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乡镇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合理协调;
2) 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营成效居于县(市、区)前列;
3) 集体经济稳步增长,乡镇财政收入逐年增加。
材料审核:
1) 列出乡镇的主导产业名称及工作成效;
2) 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及在当地的位次;
3) 出具乡镇财政收入的依据与农民年均收入的增加情况。
3
Ⅱ-7生活水平
1) 脱贫致富成效显著,建成小康乡镇;
2) 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良好,积极服务“三农”;
3) 农民生活条件改善,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农民负担不超过国家和省定规定。
材料审核:
1) 列出小康乡镇实现的指数与成效;
2) 服务“三农”方面的具体措施与成效;
3) 农民负担方面的数据与依据。
4
Ⅰ-3
道德实践载体丰富
,
人的素质显著提升
Ⅱ-8
思想
教育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干部和农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
材料审核:
查阅相关文件及情况记录;提供全乡(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的相关资料。
3
Ⅱ-9
道德
建设
1)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2)制定完善镇(乡)规民约;
3)积极参与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
材料审核:
1)查看镇(乡)规民约;
2)说明倡导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开展以“四德”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情况;
3
测评内容
测 评 标 准
测 评 方 法
分值
得分
Ⅱ-10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
1)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2)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做好留守、流动儿童的入学、日常管理工作。
材料审核: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情况;
2)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情况。
5
Ⅱ-11
乡风
文明建设
1) 持续开展“六提倡、六反对”活动,有效遏制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
2)深化殡葬改革,清理乱建坟墓;遗体火化率达到省定标准;
3)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
材料审核:
1)列举乡镇开展“六提倡、六反对”特色活动情况;
2)提供遗体火化率,是否达省级标准;
3)提供乡风文明建设相关活动材料。
现场查看:
国、省、县道一重山范围建坟墓情况。
5
Ⅰ-4科教文体全面发展
,
社会事业功能完善
Ⅱ-12义务
教育
1) 义务教育成效显著;
2) “双基”教育达标。
材料审核:
1)列举近三年来义务教育成效;
2)提供“双基”教育达标相关数据。
3
Ⅱ-13科普
活动
1) 乡镇有科普领导小组,科普工作持续开展;乡镇有专业技术协会,有农科场所、村有科协组织,有示范户、户有科技带头人;
2)农业实用科技推广和运用成效显著。
材料审核:
1)查阅科普领导小组文件、总结,并说明开展活动情况;
2)列举农技推广具体成果。
实地查看:
科技示范户、科普活动阵地。
4
Ⅱ-14文体活动
1) 乡镇建有文化和体育活动场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制度健全,专人负责;
2)文化生活与全民健身氛围浓厚,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材料审核:
1)提供乡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情况;
2)查阅相关文化管理制度;
3)列举开展重大节日活动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期间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
实地查看:
乡镇文化和体育场所、文体管理制度。
5
测评内容
测 评 标 准
测 评 方 法
分值
得分
Ⅱ-15
卫生事业
1)医疗卫生机构健全;
2)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普及率提高,政策外生育人数逐年减
少,整体水平逐年提高。
材料审核:
1)提供计划生育率相关数据和台帐;
2)广泛开展计生宣传活动情况。
实地查看:
乡镇卫生院、计生服务活动设施配备等情况。
5
Ⅰ-5综治工作依法推进
,
治安秩序明显优化
Ⅱ-16
综治机制
1)“平安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
2)基层创安活动逐步深化;治安防范网络和群防群治队伍健全。
材料审核:
1)开展“平安建设”活动的资料;
2)“综治管理责任书”及其相关资料;
实地查看:
1)综治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2)综治协管员、平安中心户、专职治安巡逻队伍情况
3
Ⅱ-17
综治管理
1)严厉打击地方黑恶势力;依法打击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2)治理整顿和规范录像放映厅、游戏厅、歌舞厅等文化场所的经营行为,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材料审核:
打黑除恶、打击邪教、扫除黄、赌、毒工作的资料
实地查看:
录像、放映厅、游戏厅、歌舞厅等文化场所
5
Ⅱ-18
人民调解
1) 民间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
2) 调处民事纠纷及时有效。
材料审核:
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登记台账
实地查看:
民间调解组织活动场所和活动情况
3
Ⅱ-19治安
秩序
1) 无集体上访和大规模械斗事件;治安案件逐年减少;
2) 刑事犯罪率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
材料审核:
治安案件、刑事犯罪率年对比材料。
征询意见:
县公安局、县综治办了解相关情况
随机调查:
群众对当地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
5
测评内容
测 评 标 准
测 评 方 法
分值
得分
Ⅰ-6乡镇环境建设有序
,
镇容镇貌温馨优美
Ⅱ-20规划建设
1)乡镇建设有整体规划;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2)无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
材料审核:
乡(镇)建设整体规划资料。
实地查看:
1)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状况
2)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情况
3
Ⅱ-21环卫
管理
1) 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有动员、有措施、有成效;
2) 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按规定配备保洁员、垃圾车;
3) 街道整洁通畅,集贸市场整洁有序,庭院卫生清洁;农村“三乱”(粪土乱堆、柴草乱放、禽畜乱跑)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材料审核:
1)乡镇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家园清洁行动实施方案;
2)乡镇环卫管理相关制度材料。
实地查看:
实地查看:1)查看台账:乡镇每千人专职保洁人数必须高于 1.5人;
2、集镇2)查看卫生、交通状况,是否存在“三乱”现象。
5
Ⅱ-22生态保护
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力;
2) 植树造林成效显著;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占有率高于县(市、区)平均水平。
材料审核:
乡镇生态环保植树、绿化相关资料、
实地查看:
1)查看乡镇环保状况(垃圾是否集中处理、有否污水乱排现象、河道水质是否达标)。
2)查看乡镇生态保护情况,乡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占有率是否高于县(市、区)平均水平
3
Ⅱ-23民主管理
1) 乡镇管理制度完善;镇(乡)务公开;
2) 全面推行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材料审核:
乡镇各项管理制度及民主管理相关材料。
实地查看:
1)查看乡镇管理是否科学有序;
2)查看镇务有否公开。
专访乡村群众。
了解村级民主有关工作情况。
3
Ⅱ-24基础设施建设
1、乡村道路、集贸市场等设施完善;
2、供电、供水、通讯、水利设施保护完好,运转正常。
实地查看:
1、查看乡村道路硬化率有否达到95%以上;
2、集贸市场、路旁水沟、垃圾池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
3、查看乡村供水、供电、通讯、水利设施保护是否完好,运转是否正常。
3
考评人员:
日 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