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干豆、湿豆引发营养论战
时间:2009-04-24 14:56来源:大河报E空间 作者:记者 孙亦舒 点击: 114次
市场上销售的豆浆机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沿袭传统的泡豆制浆的豆浆机,而另一种则是新兴的无网、免泡豆豆浆机
豆浆机越来越火。
随着饮用豆浆的传统回温,豆浆机正在慢慢渗入到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记者在卖场中看到,市场上销售的豆浆机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沿袭传统的泡豆制浆的豆浆机,而另一种则是新兴的无网、免泡豆豆浆机。所谓传统的泡豆制浆,也叫“湿豆制浆”,就是将豆子通过8~10小时的浸泡再加水打磨成豆浆。它是一种传统的磨制工艺。而免泡豆制浆即“干豆制浆”,则是将豆子清洗后直接打磨出豆浆。“湿豆制浆”和“干豆制浆”孰优孰劣,我们还是通过几个方面对比论证一下吧。
第一回合:健康至上
打磨的豆浆是否健康、安全是消费者购买豆浆机的首要标准,那么湿豆制浆和干豆制浆两种打磨方式到底哪种的健康附加值更高呢?
“湿豆制浆”要求豆子在打磨前先放在水里浸泡。营养专家认为,浸泡豆子的水中含有豆子的营养成分,很容易发生腐败。泡豆时如果温度和时间掌握不当,不仅容易引发微生物感染和营养腐败,严重的话会产生致癌的黄曲霉素,对人体健康损害非常大。一般而言,夏天泡豆时间不宜超过6个小时,冬天泡豆不宜超过8个小时。而实际上这个度对于一般消费者非常难把握。通常消费者习惯于晚上睡觉前泡豆,第二天早晨起床才用泡好的豆制作豆浆,平均泡豆8个小时左右,特别是盛夏,霉菌很容易滋生。
而“干豆制浆”因为省去了“泡豆”的整个过程,不仅为消费者节省了时间,省去了泡豆的烦恼,还能够避免因此带来的卫生隐患,更有健康保障。
第二回合:营养比拼
干豆制浆与湿豆制浆,何者的磨制质量更高,营养流失更少,目前尚无一个定论,消费者也莫衷一是。
对此,营养专家认为,理论上,泡过的黄豆中水溶性物质会流失。原因在于泡豆虽然可使大豆粒组织结构松散,利于磨碎提取水溶性蛋白质,但是大豆中含有除蛋白质以外的特有的粗纤维、异黄酮、卵磷脂、皂苷等会因为浸泡膨胀而造成破损和流失。
而“干豆制浆”则免去了泡豆的程序,也避免了因浸泡所导致的营养流失,且操作更为轻松简单。以美的“无网、免泡豆”豆浆机为例,它的内在构造采用全球领先的“无网涡流动力技术”、辅以S形锯齿形专利刀片,形成一套独特的打磨方法,达成豆浆的乳化与营养的液态转换。经过营养乳化、营养释放和营养升华构成的智能醇化三部曲,结合多次的研磨、熬煮,能够实现超微级研磨效果,从而使得豆子被充分打磨,最大程度地催化出豆子的营养。“干豆制浆”另一个好处是干豆经温水清洗后,可以将豆子的营养全部激活,并且完整地保留豆子中的表皮纤维(粗纤维),帮助肠胃消化,更有效地促进营养的充分吸收。
第三回合:时间成本
忙碌的都市生活让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商品更趋向于利用人性化的设计来打动消费者,如果商品能“为消费者节省时间”,无疑大大增加了购买的筹码,对于豆浆机亦是如此。
“湿豆制浆”的豆浆机要求消费者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做准备工作,而且清洗的过程也很繁复,对于生活快节奏的都市上班族来说,非常的不方便。而“干豆制浆”突破了长期存在的泡豆与清洗过于繁琐的局限,将泡豆、打豆、清洗大大缩短至23分钟左右,既节省了泡豆花费的漫长时间,也避免了拆洗网罩所带来的烦恼。很明显,对于置身于快节奏都市生活中的人们来说,“无网、免泡豆”技术无异于一次厨房的解放运动。
当然,“湿豆制浆”与“干豆制浆”哪种更顺应潮流,更符合消费者的购买口味,话语权最终还是掌握在消费者手中。究竟谁是个中高手,只有亲自用过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