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南顺天粉体输送设备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窑技改工程初.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804681 上传时间:2025-03-03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6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顺天粉体输送设备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窑技改工程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湖南顺天粉体输送设备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窑技改工程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000t/d水泥窑技改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文件总目次 序号 文件名称 备注 1 初步设计说明书 1本 2 初步设计图纸 1本 3 全厂机电设备表 1本 4 初步设计总概算、综合概算 1本   基本设计说明书目录 1.总论..........................................................................1 2.原料与燃料....................................................................23 3.矿山..........................................................................43 4.生产工艺......................................................................58 5.总图运输......................................................................70 6.电气及生产过程自动化..........................................................74 7.建筑及结构....................................................................86 8.给水排水......................................................................89 9.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3 10.财务评价.....................................................................94 11.附件.........................................................................102   1.总论 1.1  前言 ××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水泥厂,1996年7月1日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是××省建材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我国重要的高标号水泥制造基地之一。×××水泥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集团公司与××省国资委共同出资设立,重组××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的水泥业务和优良资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以整合××水泥产业为目标,加速推进××水泥新型工业化。 ×××水泥有限公司位于××省×市×镇,东距省会××市135km、××市79km,西距××市21km。公司所处“××”地带为××省的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全国闻名的“×桥灰岩”,据当地政府有关资料介绍,公司所在地×镇石灰石储量高达20亿吨,资源十分丰富。 ××二号窑技改工程(5000t/d)是×××公司首条开工建设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该项目在××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的努力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发改工业【2004】1080号文),并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环审【2002】223号文),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已积极开展。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在×××水泥有限公司成立后,即向××省经济委员会重新提出本项目的核准申请,于2007年12月5日××省经济委员会专文(湘经投资核【2007】199号文)核准了×××水泥有限公司××二号窑技术改造项目,在拆除原有××水泥四条湿法水泥生产线的场地内,建设一条日产5000吨熟料、年产200万吨水泥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并同时配套建设装机容量为9000kW的余热发电系统。 ××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水泥和商品熟料生产经营为主的企业,年产高标号水泥能力为200万吨。2006年销售收入22186万元,上缴税金2040万元,利润1250万元。公司在职员工1350人,主要产品为水泥熟料和水泥成品。本公司主要生产“××”牌硅酸盐系列水泥,各项品质指标与技术性能均达到优于国家标准,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先后通过ISO100121计量检测体系认证、ISO900294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牌商标连续被评为××省著名商标,“××”牌水泥多次被评为××省名牌产品,1989年首批通过产品质量认证,2001年被评为国家首批免检产品,2004年(至今)又连续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为了实施本项目,×××水泥有限公司委托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水泥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设计。 1.2  设计依据 1.2.1  ××水泥集团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2  国家发改委批准以(发改工业【2004】1080号文),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1.2.3  ××省经济委员会核准函以湘经投资核(2007)199 号《关于×××水泥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查》; 1.2.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审【2002】223号文)批复了《关于××水泥集团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5 ×××水泥有限公司与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签署的《工程设计合同》; 1.2.6  ×××水泥有限公司与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签署的《会谈纪要》; 1.2.7  ×××水泥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 1.3  指导思想与主要设计原则 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充分利用公司优势,节省工程投资,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1)本工程总体设计总的指导思想为“生产可靠、技术先进、节约投资、提高效益”。 (2)优先采用近年来水泥工业的先进技术,并在生产可靠的前提下保证生产系统的高运转率,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和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 (3)重视吸取国内多条已投产生产线的经验教训,同时考虑到本项目使用低挥发份煤的特点。本次项目烧成系统设计按5000t/d设计并保证辅机设备的可靠性,其能力要适当留有余地,以避免由于辅机设备能力偏小而影响系统产量和运转率的发挥。 (4)尽量选用国内成熟、可靠、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除一些国内制造条件还不太成熟的关键设备或部件引进外,其余设备均采用国产、或引进技术国内制造的产品。 (5)重视节能,采用节能工艺过程和国家推荐的节能机电设备,以降低产品成本。 (6)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土建设计应尽量简化方案,减少土建工程量,以降低土建造价。 (7)采用先进、可靠的DCS集散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以达到高效、节能、稳定生产、优化控制的目的。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操作岗位定员,以降低成本。 (8)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对环保、劳动安全、工业卫生、计量、消防等方面的有关现行规定和标准,汲取国内水泥厂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采用先进、可靠的环保技术装备并做到“三同时”。 1.4  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1.4.1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设一条日产5000t预分解窑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熟料155万t。其中:水泥P.O42.5为111.6万t占50%、P.C32.5为111.6万t占50%。 1.4.2  水泥袋散装比例及产品运输方式 水泥袋散装比例为: 水泥袋装30%,散装70%。 产品火车、汽车出厂。 1.5  建厂条件 1.5.1  原燃材料 1.5.1.1  石灰质原料 本项目继续采用公司现有万罗山石灰石矿的石灰石作为石灰质原料。矿区位于现有生产线东北约0.3km处,西南距湘黔铁路×桥站约3km,隶属×市×镇管辖。 地质勘探工程控制矿区范围:东西长度约1300m,南北宽度约1200m,矿区面积1.56km2。矿区内最高点海拔标高+369.21m,最低点海拔标高为+103.50m,相对高差265.71m。该矿已于1967年正式建成投产。 万罗山石灰石矿先后于1957年和1964年两次进行地质勘探工作,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总队(即原××省建材工业地质队)于1983年进行了扩勘地质工作,并于1984年提交了“××省×县×桥万罗山石灰石矿区扩勘地质报告”,××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于1984年9月以“(1984)湘储决字第10号”文审查批准上述扩勘地质报告,批准作为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水泥灰岩矿石B+C级储量为14554万t。各储量级别、各类型矿石储量(万t)详见表1-1。 表1-1 矿石总量 低钙高硅矿石 剥离剔除量 剥采比(m3/m3) B级 5233.20 2544.04 360.73 0.072 C级 9321.15 2469.64 1089.46 0.135 B+C级 14554.35 5013.68 1450.19 0.111 根据××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要求,××总队于2002年3~4月对万罗山矿区水泥原料再次进行了扩勘地质工作,并提交了“××省×市万罗山矿区水泥原料扩勘报告”,××省国土资源厅于2002年4月以“湘国土资储认字(2002)010号”文审查认定上述扩勘地质报告提交的矿产资源储量,批准作为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水泥灰岩矿石现保有B+C级储量为19247万t。各储量级别、各类型水泥灰岩矿石矿产资源储量(万t)详见表1-2。 表1-2 现保有储量 原保有储量 扩勘新增储量 累计探明储量 套改归类编码 B级 3976 3939 40 5273 111b C级 15271 8783 6488 17128 111b B+C级 19247 12719 6528 22401 111b 全矿总平均剥采比为0.043:1(m3/m3)。 2004~2006年××水泥集团进厂石灰石的平均化学成份(%)见表1-3。 表1-3   L.O.I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SO3 Cl- 矿石 贫化前 41.94 3.53 0.52 0.28 51.86 1.43 0.19 0.03 0.17 0.010 贫化后 38.85 8.92 1.53 0.83 47.87 1.38 0.40 0.05 0.17 0.010 矿夹石 贫化前 41.50 4.44 0.72 0.39 50.60 1.84 0.24 0.03 0.17 0.010 贫化后 38.45 9.76 1.71 0.93 46.71 1.76 0.44 0.05 0.17 0.010 进厂平均 38.07 9.63 1.74 1.00 46.31 1.58 0.44 0.06 0.20 0.012 注:矿夹石为全矿矿层与Sg57夹层以4:1搭配而成。 万罗山矿区石灰石的平均体重(t/m3)、平均湿度(%)、抗压强度(MPa)的平均值及波动范围等见表1-4。 表1-4 物理性能 体重 湿度 垂直层理抗压强度 平行层理抗压强度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波动范围 平均值 波动范围 块状灰岩 2.69 0.15 136.0 102.3~170.4 160.7 122.6~191.8 粉砂岩 2.46 - 94.3 72.4~101.6 95.9 86.1~105.6 综上所述,万罗山石灰石矿水泥灰岩储量较大,可保证本项目完成后全厂生产使用45年以上;矿石的CaO含量较高,有害组份含量均较低,质量满足本项目生产优质水泥熟料的技术要求。建议进厂石灰石的质量控制指标为:CaO含量≥46.00%,SiO2含量≤10.00%,MgO含量≤2.00%,K2O+Na2O含量≤0.50%;低钙高镁夹层和岩溶覆盖土可酌情搭配混入加以综合利用。 1.5.1.2  硅铝质原料 本项目继续采用万罗山石灰石矿矿体顶板粉砂岩和凡塘粉砂岩矿泥质粉砂岩作为硅铝质原料。其质量和储量情况简述如下。 1)石灰石矿矿体顶板 万罗山石灰石矿矿体顶板为佘田桥组(D3s)粉砂岩,其与×桥组第五段(D2q5)呈整合接触。粉砂岩矿体出露于3线以南、4线以北及现有石灰石矿山西侧,上部以褐、灰绿色含铁长石石英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为主,夹铁质和硅质粉砂岩;下部以深灰、灰绿色薄层~中厚层钙质粉砂岩为主;整个矿体最大厚度81.49m。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于2002年4月以“湘国土资储认字(2002)010号”文审查认定的扩勘地质报告提交的矿产资源储量,批准作为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粉砂岩矿石资源现保有B+C级储量为3051万t。各储量级别、各类型粉砂岩矿石矿产资源储量(万t)详见表1-5。 表1-5 现保有储量 原保有储量 扩勘新增储量 套改归类编码 B级 791 74 717 111b C级 2260 216 2044 111b B+C级 3051 290 2761 111b 根据扩勘报告提供的数据,万罗山矿区各品级粉砂岩矿石的平均化学成分(%)以及2004~2006年××水泥集团进厂粉砂岩的平均化学成份(%)见表1-6。 表1-6 L.O.I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SO3 Cl- SM AM I级品 6.59 67.24 11.90 5.85 4.50 1.35 1.96 0.33 0.22 0.005 3.79 2.03 II级品 3.17 80.37 8.16 4.96 1.03 0.73 1.53 0.12 0.12 0.004 6.13 1.65 全矿矿石 5.07 73.09 10.23 5.45 2.95 1.07 1.77 0.24 0.18 0.005 4.66 1.88 进厂矿石 10.45 58.57 9.88 5.68 9.64 1.93 2.80 0.30 0.15 0.009 3.76 1.74 综上所述,万罗山石灰石矿区顶板围岩粉砂岩矿石的SiO2含量适中,其SM值较高,碱含量略偏高,矿石质量波动较大,基本满足本项目生产优质水泥熟料的技术要求。粉砂岩矿的覆盖层可酌情搭配混入使用。 2)凡塘粉砂岩矿 凡塘粉砂岩矿位于××水泥集团东南约2km处,隶属×市×镇管辖,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凡塘粉砂岩矿于1966年进行详查地质工作,以后于1976、1982、1989年三次进行扩勘地质工作,最终圈定粉砂岩矿石可采储量585万t。储量主要集中在西凡塘矿段,东凡塘矿段已基本采完,截至2007年底该粉砂岩矿保有储量约350万t。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全矿区及西凡塘矿段粉砂岩矿石的平均化学成份(%)见表1-7。 表1-7 L.O.I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SO3 Cl- SM AM 全矿区 4.47 68.66 14.16 5.88 1.20 1.07 3.45 0.08 0.15 0.009 3.43 2.41 西凡塘 4.90 66.22 14.67 5.74 1.94 1.04 3.54 0.08 0.15 0.009 3.24 2.56 综上所述,厂区周围已探明的水泥用粉砂岩矿资源现保有储量约3350万t,可供本项目完成后全厂生产使用80年以上;矿石的SiO2含量适中,SM值较高,碱含量偏高,质量波动较大,基本满足本项目生产优质水泥熟料的技术要求。建议进厂粉砂岩的质量控制指标为:SiO2含量≥60.00%,SM值≥3.50,AM值≥1.80,K2O+Na2O含量≤3.50%。 1.5.1.3  铝质校正原料 本项目拟采用××电厂的干排粉煤灰作为铝质校正原料。粉煤灰采用汽车运输进厂,公路运输距离约80km,已签订供货协议书。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拟用××电厂粉煤灰的化学成份(%)见表1-8。 表1-8 L.O.I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SO3 SM AM 2.72 56.61 29.91 4.62 2.46 1.68 0.60 0.20 1.17 1.64 6.47 ××电厂粉煤灰的L.O.I含量较低,Al2O3含量和AM值较高,碱含量较低,满足本项目生产优质水泥熟料的技术要求。为控制生料中含炭量,保证预分解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建议进厂粉煤灰的质量控制指标为:L.O.I含量≤8.00%,Al2O3含量≥28.00%,K2O+Na2O含量≤1.50%。 1.5.1.4  铁质校正原料 铁质校正原料将采用由株洲化工厂、郴州化工厂供应的硫酸渣。两厂硫酸渣资源十分丰富,满足本项目完成后全厂生产需要。采用汽车运输进厂,公路运输距离约50km,已签有供货协议书。 本项目也可采用华菱钢铁集团供应的钢渣作为铁质校正原料,采用汽车运输进厂,公路运输距离约50km,已签有供货协议书。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近年来××水泥集团进厂硫酸渣和钢渣的平均化学成份(%)见表1-9。 表1-9 L.O.I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SO3 Cl- 硫酸渣 2.69 22.68 5.22 54.81 6.04 4.28 0.60 0.20 3.32 0.001 钢渣 3.43 12.05 3.95 22.73 43.50 7.67 0.80 0.20 4.05 0.001 上述硫酸渣的Fe2O3含量较高,碱含量较低,质量满足本项目生产优质水泥熟料的技术要求。建议进厂硫酸渣的质量控制指标为:Fe2O3含量≥50.00%。 上述钢渣的Fe2O3含量较低,CaO含量较高,碱含量适中,质量基本满足本项目生产优质水泥熟料的技术要求。建议进厂钢渣的质量控制指标为:Fe2O3含量≥20.00%。 1.5.1.5  燃料—煤 本项目拟采用××白沙和攸县无烟煤作为熟料烧成燃料。××省白沙矿务局及攸县湘东等煤矿储有大量质优价廉的无烟煤,利用本省无烟煤资源作为燃料生产水泥,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无烟煤采用汽车运输进厂,已签有供货协议书。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拟用××无烟煤的工业分析(%)和煤灰化学成份(%)分别见表1-10和1-11。 表1-10 Mar Mad Aad Vad St,ad Qnet,ad(kJ/kg) ≤10.00 1.05 20.00 5.00 0.70 21735 表1-11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SO3 Cl- 57.30 30.08 5.35 2.97 1.79 0.70 0.40 1.37 0.001 上述××无烟煤的灰分适中,挥发分和含硫量较低,低位发热量偏低,煤质基本满足5000t/d熟料预分解窑生产优质水泥熟料的煅烧技术要求。为控制熟料硫碱比,保证预分解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建议进厂无烟煤的煤质控制指标为:Qnet,ad≥22000 kJ/kg,Aad≤20.00%,St,ad≤1.00%。由于上述××无烟煤的挥发分较低,其煤粉燃烧着火温度将会较高且燃尽时间较长,烧成系统工艺设计应对此加以特殊考虑。 1.5.1.6  混合材 本项目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将采用矿渣和石灰石作为混合材;生产复合硅酸盐水泥时将采用粉煤灰、矿渣和石灰石作为混合材。 石灰石由工厂自行开采,其质量情况详见2.1.1节所述,石灰石中Al2O3含量≤2.50%,质量符合国标GB175-1999“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满足本项目水泥品种生产需要。 粉煤灰由××电厂供应,汽车运输进厂;粉煤灰的化学成分详见2.1.3节所述,其质量符合国标GB1596-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满足本项目水泥品种的生产技术要求。 本项目水泥混合材水淬高炉矿渣可由××省两大钢铁厂—涟源钢铁厂和××钢铁厂提供。涟源钢铁厂年产钢铁200万t,年可供水淬高炉矿渣约60万t,采用火车运输进厂,铁路运输距离约50km,已签订供货协议书;××钢铁厂年产钢铁150万t,年可供水淬高炉矿渣约25万t,采用火车运输进厂,铁路运输距离约80km。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进厂矿渣的化学成分(%)见表1-12。 表1-12 来源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MnO 质量系数 ××钢铁厂 39.08 13.24 0.11 40.01 8.00 - 1.56 涟源钢铁厂 39.88 8.51 0.81 44.62 6.43 0.29 1.48 上述矿渣质量系数较高,质量符合国标GB/T203-1994“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的技术要求,可作为本项目生产优质水泥的活性混合材。 1.5.1.7  调凝剂 本项目拟采用双峰石膏矿的石膏作为水泥调凝剂。汽车运输进厂,公路运输距离约35km,已签订供货协议书。双峰县界内石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石膏储量超过5000万t,现有石膏年开采加工能力超过60万t。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双峰石膏的化学成分(%)见表1-13。 表1-13 L.O.I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SO3 6.05 0.85 0.20 0.15 37.51 1.08 0.40 0.20 50.57 上述石膏的SO3含量≥35%,质量符合国标GB/T5483-1996“用于水泥中的石膏和硬石膏”的技术要求,满足本项目水泥品种的生产需要。 1.5.2  供电 本工程为5000t/d水泥生产线,改造原有老总降,将110kV总降压变电站内一台原有16000kVA主变改为40000kVA,供新线从石灰石破碎至水泥粉磨系统各生产车间及辅助生产车间的负荷用电。另外厂方要求新总降需向老厂提供4900KW用电负荷 为确保回转窑、篦冷机一室风机、消防水泵、计算机系统、应急照明等一级负荷的设备安全,厂方另提供10kV电源一路作为保安电源,可满足800kW装机需求. 1.5.3  交通运输 1.5.3.1  汽车运输 本项目建设后,石灰石、煤及其他辅助原料和水泥均需通过公路运输进出厂。公路运输进厂的原料每年运量有:石灰石232.94万t;粉砂岩15.1万t;粉煤灰5.56万t;铜渣10.4万t;石膏5.51万t;油页岩16.67万t;矿渣8.62万t;煤26.79.4万t;水泥223.2万t。 1.5.4           建设场地 本项目拟建厂址位于现有×××水泥有限公司(××)厂内,规划拆除现有的湿法生产系统,建设一套完整5000t/d水泥生产线。建设场地面积较小,约为 94405m2,场地略呈三角形状。建设场地地形复杂,地势走向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整个厂区的高程约为157--100米,厂区高差较大,而且有一条110KV高压线从厂区北侧横跨而过。根据业主提供的建设场地工程地质勘测资料可知拟建场区无区域性断裂和全新活动断裂通过,场地稳定性好,适宜本工程建设。 1.5.5  气象条件与地震烈度 1.5.5.1  气象条件 (1)年平均气温                           17.3℃ (2)最高气温                             40.2℃ (3)最低气温                             -8.1℃ (4)年平均相对湿度                       79% (5)年平均降水量                         1307.0mm (6)年平均风速                           2.4m/s (7)主导风向                             东北风 (8)地震基本烈度              £Ⅺ度 1.6  项目设计内容 建设一条日产5000t熟料的水泥生产线,范围从石灰石矿山改造、石灰石破碎至水泥成品出厂及相应的辅助生产设施。 1.7  技术方案简述 1.7.1  原料与配料 本工程采用石灰石、粉砂岩、粉煤灰和钢渣(或硫酸渣)四种原料配料,采用××白沙和攸县无烟煤作为熟料烧成燃料: 根据本项目原燃料特性和水泥产品方案生产要求,参照国内外窑外分解窑5000t/d生产线的成熟生产经验,确定配料设计的熟料率值范围如下: KH=0.910±0.020    SM=2.60±0.10    AM=1.60±0.10 1.7.2  主要生产工艺及装备 1.7.2.1石灰石破碎 石灰石破碎车间设置在厂区,破碎机能力为1400t/h,为5000t/d,2500t/d及2000t/d三条线共用。破碎后的物料由胶带输送机输送至石灰石预均化库,同时预留至老线石灰石输送接口。 1.7.2.2石灰石预均化库 破碎后的碎石经胶带输送机送至石灰石预均化堆场。堆场采用Φ80m圆形预均化堆场,有效储存量为26230t;均化后的石灰石由取料机取出经胶带输送机输送至原料调配站的石灰石库中。堆料机的能力为1400t/h,取料机能力为500t/h。 1.7.2.3煤堆棚及卸车坑 原煤由汽车运输送至煤堆棚,经卸车坑、板式给料机给料,经胶带输送机送至煤预均化堆场。 1.7.2.4煤预均化堆场 煤由一台悬臂堆料机布料,均化后的物料由桥式刮板取料机取出,经胶带输送机送至煤粉制备原煤仓。堆料机能力为250t/h,取料能力为150t/h。 1.7.2.5原料调配站 原料调配站设置二个配料库,分别储存石灰石、粉煤灰。粉煤灰由汽车进厂,由汽车自备的卸车系统经输送管道入粉煤灰库,粉煤灰底设转子秤计量。石灰石由库下卸出,再经定量给料机按比例计量,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原料磨。粉砂岩、钢渣是对原有生料磨磨头仓进行改造,再经定量给料机按比例计量后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原料调配站底至原料磨胶带输送机。入磨胶带机设置除铁器. 1.7.2.6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 原料粉磨采用一套辊式磨系统,产品细度为80mm筛筛余≤12%,能力为400 t/h。来自原料调配站的配合料经胶带输送机喂入原料磨内,物料在磨内经粉磨、烘干和选粉,出磨成品生料随出磨气体经旋风分离器后入窑尾袋收尘器,旋风分离器、袋收尘器收集下来的生料,经空气输送斜槽和斗式提升机送入生料均化库。废气处理系统收集的窑灰进入生料均化库。 原料磨利用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经增湿塔增湿降温至220~270℃后全部作为烘干热源。出磨废气收尘处理后,再经排风机、烟囱排入大气;原料磨停时,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经增湿塔增湿调质后直接进入窑尾袋收尘器。经袋收尘器净化的气体,经排风机和烟囱排入大气。袋收尘器处理后烟气的正常排放浓度≤50 mg/m3(标)。 原料粉磨系统设有取样装置,试样经过X-荧光分析仪检测,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各种原料的配合比例,保证出磨生料化学成分的合格与稳定。 1.7.2.7  生料均化库及生料入窑喂料系统 设置一座Φ22.5×52m的生料均化库,库有效储量为17000t,储存期2.04d。出库生料经库底部的卸料口卸至生料计量仓,生料计量仓带有荷重传感器、充气装置。仓下设有流量控制阀和流量计,经计量后的生料通过空气输送斜槽、斗式提升机喂入窑尾预热器系统。 入窑尾斗式提升机前设有取样器,通过对出库生料的取样、制样分析,实现对烧成系统的操作进行指导。 1.7.2.8  熟料烧成系统 熟料烧成系统为一套,采用F4.8´72m回转窑,窑尾双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和TTF型分解炉。系统能力5500t/d,熟料热耗为3011kJ/kg(720kcal/kg)。窑和分解炉用煤比例为40%~45%和60%~55%,入窑物料的碳酸钙分解率大于90%。 分解炉用三次风从冷却机抽取,通过三次风管直接送至分解炉。在分解炉内,物料有强烈的旋转和喷腾运动,停留时间长。分解炉和窑头均采用多通道燃烧器,以保证煤的正常稳定煅烧。 熟料冷却采用篦式冷却机。冷却机出口设有熟料破碎机,以保证出冷却机熟料粒度≤25 mm,出破碎机的熟料经槽式输送机送入熟料库。冷却机废气一部分作为煤粉制备的烘干热源及余热发电热源,剩余部分经电收尘器净化处理后排入大气,烟气的正常排放浓度≤50mg/m3(标),烟气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的正常排放标准。 1.7.2.9煤粉制备 煤磨采用一套球磨系统,当原煤水分≤10 %,原煤粒度≤25 mm,出磨煤粉水分≤1%,煤粉细度为80mm筛筛余<3%时,系统产量为40 t/h。利用烧成窑头废气作为烘干热源。 原煤经原煤仓下定量给料机计量后喂入煤磨,在磨内进行烘干、粉磨,经动态选粉机,成品煤粉随同出磨气流一起进入煤磨袋收尘器,气体经净化后排入大气,烟气的正常排放浓度≤50 mg/m3(标)。收下的煤粉经螺旋输送机送入煤粉仓。煤粉仓下设有煤粉计量输送装置,煤粉经此计量后分别送入回转窑及分解炉燃烧器。 煤粉制备系统设计了周全的安全措施,如防爆阀、CO2灭火系统、消防水系统等。 1.7.2.10  熟料储存 设置一套F40×40.2m熟料储存库,储存量为51000t,储存期为9.3d。库底出库熟料经扇型阀、胶带输送机送至水泥粉磨调配站的熟料库。熟料库侧设置两套熟料汽车散装机,散装能力为200t/h。 1.7.2.11  水泥调配站及输送 水泥调配站设置四个配料库,分别储存熟料、石灰石、石膏、干渣。石灰石、石膏、干渣是对原有生料磨磨头仓进行改造,由胶带输送机输送至库顶.每种物料均由库下的定量给料机按比例计量控制卸出,并经胶带输送机送至水泥粉磨辊压机喂料仓。 粉煤灰由汽车进厂,由汽车自备的卸车系统经输送管道入粉煤灰库,粉煤灰经转子称计量后由斜槽及提升机送入磨头粉磨。 干渣粉由汽车进厂,由汽车自备的卸车系统经输送管道入干渣粉库,干渣粉经转子称计量后由斜槽及提升机送入出磨成品斜槽。 1.7.2.12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系统采用两套由辊压机、Φ4.2×13m球磨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每套系统生产能力为150t/h(P.O42.5),成品细度3400cm2/kg。 来自水泥调配站的混合料和出辊压机的料饼经提升机、胶带输送机喂入V形选粉机,由V形选粉机分选出来的粗料回到辊压机,较细料随气流进入高效选粉机。出磨物料经提升机、斜槽喂入分离式高效选粉机,分选后粗粉回磨继续粉磨,细粉和袋收尘器收集的细粉作为成品由空气输送斜槽送入老线水泥库。磨尾气体进入袋收尘器,袋收尘器收集的细粉和出磨物料一起经斜槽及提升机喂入分离式高效选粉机,袋收尘器处理后的烟气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的正常排放标准。 1.7.2.13  水泥汽车散装 设置二座Φ7.5×22m水泥散装库,总储量为2×620t。来自老线水泥库的水泥经斗式提升机、空气输送斜槽送入散装水泥库。水泥散装库库底设置二套水泥汽车散装机,每台散装机能力200t/h。 1.7.2.14  水泥包装 来自老线水泥库的水泥经空气输送斜槽分别输送至二个包装车间,每个包装车间设置1套回转式八嘴包装机,每套系统能力为90t/h。袋装水泥经胶带输送机卸入老线水泥成品库。 1.7.2.15  压缩空气站 设置一空压机站,选用7台螺杆式空压机,其中1台备用,能力28m3/min,压力1.0MPa。使用压缩后的气体经净化干燥,作为窑尾预热器吹堵,粉煤灰输送、气动阀门、脉冲阀及仪表等的用气气源。 1.7.2.16  环境保护 对工程规划设计的同时,充分考虑环保要求措施。 (1)选用国内高效可靠的除尘设备,确保净化后的废气含尘量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要求。 (2)各种物料预均化堆场均采用封闭式堆场. (3)尽量减少生产中扬尘环节,减少物料转运点,降低物料落差,选择密闭性好的输送设备,减少粉尘外逸。 (4)采用各种措施,控制生产噪音,选用低噪音设备和加消声器,对强噪声源车间及单体设备均采用封闭式厂房。 (5)在生产线周围种树绿化,特别在强噪声源车间周围多种树木,以其屏蔽作用使噪声受到不同程度的隔绝与吸收。 1.7.3  供配电及生产过程自动化 1.7.3.1  供配电 为便于集中管理与操作,减少电缆敷设,本工程生产线拟建立4座6kV配电站,由新建总降以6.3kV向各配电站供电,再由配电站向各6kV高压电动机和各6/0.4~0.23kV车间变压器放射式馈电。 新生产线用电负荷及电耗: 5000t/d水泥生产线 (1)装机容量                       45425 kW 其中:高压电动机:                28165 kW (2)计算负荷为:                    39654KVA (3)全年耗电量:                   19950x104kWh (4)水泥单位综合耗电量:            95kWh/t (按223.2万t/a水泥计) 1.7.3.2  生产过程自动化 为使工艺生产线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本工程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全厂主要工艺流程的各车间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分散控制。该系统由操作站、现场控制站、系统通讯网络组成。操作站设置于中央控制室,操作站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操作。现场控制站设置于各电力室,完成顺序逻辑控制的起动顺序和连锁关系,以及开关量和模拟量数据采集、处理,PID回路的控制等。 1.7.4  给水排水 1.7.4.1  给水 本技改工程总用水量为:           12158m3/d。 其中: 设备循环冷却水量:           10766.0m3/d 生产直流消耗水量:           1344.0m3/d 循环系统风吹、蒸发及排污损失水量:323m3/d 循环利用率:                  97% 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          85.9% 根据全厂用水量并考虑20%的未预见水量,本技改工程需生产水源新增供水量为1667x1.2x1.05=2100.42m3/d (考虑给水处理自用水量为其处理水量5%);需厂区现有生活、消防系统新增生活供水量:148.0x1.2=177.6 m3/d,火灾时需供水177.6+594=771.6 m3/d。 1.7.4.2  排水 本工程生产废水排水量为154.0m3/d;由于无人员增加,因此不增加生活污水量。生产废水主要来自仪表冷却水与生产循环系统排污水,水质除水温和浑浊度升高外无其他污染,可直接排入厂区现有排水系统。 1.7.5  建筑结构 (1)           屋面围护结构:生产建筑采用无组织排水,辅助建筑视建筑具体设计可做有组织排水。钢筋混凝土屋面采用冷施工防水材料,局部采用刚性防水,屋面坡度为3%。需要隔热保温的屋面采用水泥聚苯板、水泥珍珠岩块隔热层或架空隔热层。钢结构厂房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坡度不小于10%,有保温要求的采用复合板。 (2)建筑物墙体围护结构:框架填充墙采用当地轻质砌块,自承重结构的承重墙视当地政府有关规定使用的承重砌体材料,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