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无线电设备进关申报表.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01968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电设备进关申报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无线电设备进关申报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电设备进关申报表 进口单位 (盖章) 进口单位主管部门 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电话 到货时间 合同号(或协议) 分批到货 1、否 2、是 中方签合同单位 到货海关 外方签合同单位 发货国家(地区) 技术状态 1、整机 2、二手设备 3、CKD 4、SKD 5、其它 用 途 1、生产 2、销售 3、使用 4、其它 生产厂商 商品名称 型号 频率范围 发射功率 单位 数量 以下由无委办公室填写 会签: 经办人: 领导审批 研制无线电发射设备申请表 申请单位: (盖章) 法人代表 (签字) 联系人 电话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研制项目负责人 职称 职务 上级主管单位名称 与上级主管单位关系 1、直属 2、代管 3、联营 4、间接 5、无主管 设备名称 主要功能 调制方式 技术参数 频率范围 必要带宽 发射功率 指标值 年 月 日 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 以上部分由申请者填写 设台单位 名称 邮政编码 新设 更改 通信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电子邮箱 缴费单位 名称 邮政编码 通信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电子邮箱 设计单位 名称 申请频率使用期限 自 年 月 日 组网范围 县级 地市 省内 跨省 全国 无 至 年 月 日 设台理由: 设台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申请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意见: 主管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以下部分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 系统代表 业务名称 业务性质 批准文号 批准频率使用期限 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会签意见 初审意见 审批意见 经办人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签字 年 月 日 签字 年 月 日 技术资料申报表号 填 表 说 明 1.本表供申请设置各类无线电台(站)、组建无线电通信网或更改已设网、已设台站数据时使用,并在“新设”或“更改”栏的相应空格内填写“√”号。此表表号为国无管表1,表格和字的颜色为黑色。 2.与本表配套使用的技术资料申报表有以下十种: 表号 技术资料申报表名称 代号 颜色 国无管表2 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V 淡紫 国无管表3 30MHz以下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H 淡绿 国无管表4 陆地移动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 U 桔黄 国无管表5 微波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M 淡蓝 国无管表6 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E 淡棕 国无管表7 广播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 B 粉红 国无管表8 船舶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 S 玫瑰红 国无管表9 航空器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 A 淡枣红 国无管表10 雷达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R 米黄 国无管表11 空间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 K 灰蓝 3.“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的编号。新设台站时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此栏,当设台用户更改已设台站数据时由用户填写已设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4.“设台单位名称”栏系指申请设置使用电台的单位或个人的全称。 5.“缴费单位名称”栏系指缴纳设置无线电台(站)管理费用的单位或个人的全称。 6.“设计单位名称”栏系指设计无线电通信网的单位全称。 7.“组网范围”栏系指申请组建无线电通信网的使用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空格内填写“√”号。广播电台需根据电台的级别(即中央台、省级台等)在此栏的相应空格内填写“√”号。 8.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申请单位不填“申请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意见”栏。 9.“系统代码”栏系指设台单位所属部门的代码。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选择填写数字代码。 10.“业务名称”栏系指设置的无线电台(站)所属无线电业务的名称。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SH卫星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 HD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 WG卫星固定业务 GB 广播业务 ST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业务 WS卫星水上移动业务 SY水上移动业务 HY航空移动业务 HR航空移动业务(R) KY空间研究业务 QF气象辅助业务 GZ港口操作业务 SW水上无线电导航业务 CY船舶运行业务 GD固定业务 TB特别业务 WW无线电定位业务 WH卫星航空移动业务 WA射电天文业务 KZ空间操作业务 HO航空移动业务(OR) WL卫星陆地移动业务 AQ安全业务 YU业余业务 SC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 SD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 SQ卫星气象业务 LY陆地移动业务 SE卫星地球探测业务 SS卫星水上移动业务 SG卫星广播业务 SA卫星业余业务 WP卫星标准频率业务 WT卫星时间信号业务 WI卫星间业务 11.“业务性质”栏系指设置的无线电台(站)所属无线电业务的性质。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CP公众通信电台 CO专用通信电台 CR有限的公众通信电台 CV私营机构、个人通信电台 FS专为生命安全而高的陆地电台 HP使用高空平流层的固定电台 MX用于传输气象信息的固定电台 OT专用于操作业务的电台 PX用于新闻传输的固定电吧 RC非定向无线电信标 RD定向无线电信标 RG无线电测向电台 RT旋转无线电信标 ST使用对流层散射的固定电台 12.“批准文号”栏系指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设台或批准使用频率的批文文号。有台站批文的应填写台站文号和日期,无台站批文的填写频率批文文号和日期。 13.“技术资料申报表号”栏系指在该份申请表后附有的所有台站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的编号。该栏可由设台用户或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 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请表 ①台站数据 申请表编号 台站名称 工作方式 新设 更改 台站类别 台站地址 地理坐标 东经 ℃ ′ ″ 北纬 ℃ ′ ″ 网络编号 服务半径 km 地形特性 地面海拔高度 米 设备数量 服务距离 * 启用日期 年 月 日 ②频率数据 发射频率 接收频率 M/G 发射标识 发射频率 接收频率 M/G 发射标识 1 HZ 6 HZ 2 7 3 8 4 9 5 10 ③收发信机数据 发射功率 接收机灵敏度 邻道选择性 * 设备型号 型号核准代码 设备型号 型号核准代码 生产厂商 生产厂商 设备出厂号 呼号 设备出厂号 呼号 1 6 2 7 3 8 4 9 5 10 ④天馈线数据 天线 类型 天线型号 天线增益 最大辐射 方位角(度) 辐射主瓣 角度(度) 极化方式 天线距地面 高度(米) 馈线损耗 (dB) d/i 发 dB 收 通信对象 资料表号 备注 有续表否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用于除30MHz以下无线电台(站)、陆地移动电台、微波站、地球站、广播电台、船舶电台、航空器电台、雷达站和空间电台之外的各类无线电台(站)。凡新设无线电台(站)或更改已设台站数据时均应填写此表,并在“新设”或“更改”栏的相应空格内填写“√”号。 2.“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的编号。新设台站时由无线屯管理机构填写此栏,写已设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3.此表右上角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栏由设台用户填写。 4.“台站类别”栏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用代码选择填写。当需要标明主台、属台时,可在代码后填写(P)表示主台或填写(B)表示属台。 5.“工作方式”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S 单工 H 半双工(含异频单工) D 双工 T 时分双工(TDD) F 频分双工(FDD) 6.“网络编号”栏系指无线电通信网的编号,由13位字符组成。用于全国范围或跨省范围的无线电通信网的“网络编号”由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统一编号,其它范围内使用的无线电通信网的“网络编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统一编号。 7.表中所列功率值、增益值、角度值和高度值均要求填写到小数点后一位。灵敏度值、选择性值、馈线损耗值、插入损耗值和耦合损耗值均要求填写到小数点后两位。 8.“服务半径”栏系指能满足用户接收质量要求的圆形服务区域的半径值。单位是km。 9.“服务距离”栏系指能满足用户接收质量要求的非圆形服务区域的最远距离值。单位是km。 10.“地形特性”栏“*”号左侧填写地貌特性代码,其右侧填写地物特性代码。具体代码如下: 地貌特性代码: P 准平滑地形 工 不规则地形 地物特性代码: O 开阔区 L 市区 M 林区 S 郊区 11.当“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栏在填写频带值时,应在上一行空格内填写频带的下限频率,在下一行空格内填写频带的上限频率。 12.“发射标识”栏填写无线电发射的发射特性。由九位字符组成:前四位表示必要带宽值,第五至第七位表示发射类别的基本特性,第八位、第九位表示发射类别的附加特性。详见国标或《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发射标识示例: 16KOF3EJN 陆地移动业务中的商用电话 32KOG3EJN 900MHz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271KF7W GSM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12K4F1D 传输速率为1200bit/s调制方式为FSK的无线寻呼系统 13.“发射功率”栏系指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值,单位是W。并在功率值前选择填写以下功率标志代码: X 峰包功率 Y 平均功率 Z 载波功率 14.“接收机灵敏度”栏系指信纳比为12dB时接收机输入端的最小信号值,单位是μV或dBμV(电动势)。此栏按生产厂商提供数据填写。 15.“邻道选择性”栏系指接收机对相邻频道信号的抑制能力,单位是dB。若设备性能中无此指标,可在“*”号左侧填写接收机—6dB或—3dB时的带宽值,并在带宽值后注明dB值;在其右侧填写—60 dB时的带宽值,单位是kHz。 16.属于备用设备要在该设备的设备出厂号后加注(B) 17.“天线类型”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BA J形天线 BB 布朗天线 BC 鞭状天线 BD 高增益全向天线 BE 对称振子天线 BF 同轴偶极天线 BC 折合振子天线阵 BT 其它类型天线 XY 引向天线(X表示引向天线的层数,Y表示引向天线的振子总数) 18.“天线增益”栏系指相对于半波振子的增益值(Gd)或各向同性增益(Gi)值。单位是dBd或dBi。 19.“d/i”栏根据天线增益类型选择填写增益单位注脚d或i。 20.“最大辐射方位角”栏系指自真北(沿顺时针方向)起算的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方位角。用无方向性天线时在此栏内填写(ND)。 21.“辐射主瓣角宽”栏系指包含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平面内水平测定的半功率点间的角度。 22.“极化方式”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H 水平线极化 V 垂直线极化 CR 右旋圆极化 CL 左旋圆极化 QT 其它极化方式 23.“天线距地面高度”栏系指天线馈电点至地面的高度。 24.使用天线共用器的台站在“馈线损耗”栏内填写馈线损耗值、天线共用器的插入损耗值和发射机之间耦合损耗值的总和数。 25.“通信对象资料表号”栏填写无线接入系统中当该站为定向通信时与其通信的台站的技术资料申报表号。 26.当同一网内使用技术参数相同而设备型号多于两种以上的设备时或者发射频率多于10或者设备数量多于10时,需再填一张此种表附后,其编号与该表编号相同,并在该表“有续表否”栏内填写续表数量。 30MHz以上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①台站数据 申请表编号 台站名称 工作方式 新设 更改 台站类别 台站地址 地理坐标 东经 ℃ ′ ″ 北纬 ℃ ′ ″ 设备数量 工作时间 / 启用日期 年 月 日 ②频率数据 发射频率 接收频率 发射标识 呼号 发射频率 接收频率 发射标识 呼号 kHZ kHZ ③收发信机数据 设备型号 型号核准代码 生产厂商 设备出厂号 发射功率 接收机灵敏度 接收机选择性 (- dB) kHZ (- dB) ④天馈线数据 天线 类型 天线增益(dBi) 天线距地面 高度(米) 地面海拔 高度(米) 极化 方式 最大辐射方位角(度) 辐射主瓣角度(度) 射线仰角(度) 馈线损耗(dB) 天线尺 ⑤通信对象接收点数据 接收点技术资料申报表号或接收点名称 备注 有续表否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用于除广播电台、船舶电台、航空器电台和营救器电台之外的各类30MHz以下无线电台(站)。凡新设电台或更改已设电台的数据时均应填写此表,并在“新设”或“更改”栏的相应空格内填写“√”号。 2.“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的编号。新设台站时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此栏,当设台用户更改已设台站数据时由用户填写已设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3.此表右上角的“技术资料中报表编号”栏由设台用户填写。 4.“台站类别”栏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用代码选择填写。当需要标明主台、属台时可在代码后填写(P)表示主台或者填写(B)表示属台。 5.“工作方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S 单工 H 半双工(含异频单工) D 双工 6.“工作时间”栏在“/”号左侧填写每天开始工作时间,在其右侧填写每天终止工作时间。单位是小时。 7.当“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栏在填写频带值时,应在上一行穿梭格内填写频带的下限频率,在下一行空格内填写频事的上限频率。 8.属于备用频率应在频率后加注(B)。 9.“发射标识”栏填写无线电发射的发射特性。详见国际或《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 10.“呼号”栏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选择填写。 11.表中所列功率值、增益值、高度值、角度值和馈线损耗值均要求填写到小数点后一位;灵敏度值、选择性值均要求填写到小数点后两位。 12.属于备用设备应在设备出厂号后加注(B)。 13.“发射功率”栏系指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值,单位是W或kW。并在功率值前选择填写以下功率标志代码: X 峰包功率 Y 平均功率 Z载波功率 14.“接收机灵敏度”栏按生产厂商提供的数据填写,单位是μv或dBμv。 15.“接收机选择性”栏系指中频选择性,按生产厂商提供的数据填写,并在括号内填写衰减量。 16.“天线类型”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AA T 形天线 AB T形天线(倒L形天线) AC 伞形天线 AD 水平对称振子天线 AE垂直对称振子天线 AF角形天线 AG单导线行波天线 AH斜V形天线 AI菱形天线 AJ同相水平天线 AK鱼骨形天线 AL对数周期天线 AM垂直杆状天线(垂直接地天线)            AN有源环形天线 AO斜双极天线 AP V 形天线 AQ斜天线 AT 其它类型天线 17.“天线尺寸图号”栏填写所附的天线尺寸图的图号,该图号由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位是表中三行天线类型的序号,即1、2、3; 18.“天线增益”栏系指最大辐射方向的各向同性增益(Gi),单位是dBi。 各向同性增益(Gi)和相对半波振子的增益(Gd)之间的换算关系式为: Gi=Gd+2.1(dBi) 19.“天线距地面高度”栏系指天线馈电点至地面的高度。 20.“极化方式”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H 水平线极化 V 垂直线极化 QT 其它极化方式 21.“最大辐射方位角”栏系指自直北(沿顺时针方向)起算的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方位角。若用无方向性天线时在此栏内填写(ND)。 22.“辐射主瓣角宽”栏系指含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平面内水平测定的半功率点间的角度。 23.“射线仰角”栏系指天线电大辐射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24.填写“通信对象接收点数据”项时,应根据通信对象的具体情况按以下两种方式选择填写: (1)在空格内填写与该台站通信的各相关台站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 (2)在空格内填写与该台站通信的接收点的具体名称。 25.当发射频率数多于10或通信对象接收点数多于35时,需再填一张此表附后,其编号与该表编号相同,并在该表的“有续表否”栏内填写续表数量。 陆地移动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 申请表编号 台站类别 工作方式 新设 更改 机车电台制式 设备数量 使用区域 启用日期 年 月 日 发射频率 接收频率 K/M/G 发射标识 天线型号 天线增益 d/I Hz dB 序号 设备型号 型号核准代号 发射功率(W) 生产厂商 设备出厂号 呼号 备注 有续表否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用于陆地移动电台。凡新设无线电台或列改已设台数据时均应填写此表,并在“新设”或“更改”栏的相应空格内填写“√”号。 2.“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的编号。新设台站时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此栏,当设台用户更改已设台站数据时由用户填写已设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3.此表右上角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栏由设台用户填写。 4.“台站类别”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LS手持台 LC 车载台 LB便携台 LF蜂窝移动台 LJ集群移动台 5.“工作方式”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S 单工 H 半双工(含异频单工) D双工 T时分双工(TDD) F 频分双工(FDD) 6.“机车电台制式”栏系指铁路机车电台的系统制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A A制式 B1 B制式四频组方式 B2 B制式独立同步方式 C C制式 GY感应电台 T 其它制式 7.“使用区域”栏系指经批准允许该移动电台使用的地区范围。 8.当“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栏在填写频带值时,应在上一行空格内填写频带的下限频率,在下一行空格内填写频带的上限频率。 9.“发射标识”栏填写无线电发射的发射特性。由九位字符组成;前四位表示必要带宽值,第五至第七位表示发射类别的基本特性,第八位、第九位表示发射类别的附加特性。详见国际或《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发射标识示例: 16KOF3EJN 陆地移动业务中的商用电话 32KOG3EJN 900MHz模拟蜂窜移动电话系统 271KF7W GSM数字蜂窜移动电话系统 10.“呼号”栏是由字符3HA—3UZ再加一至两位数字组成。具体呼号按各无线电管理机构核配结果填写。“呼号”也包括其它识别方式。 11.表中所列增益值、功率值均要求填写到小数点后一位。 12.手持台不填“天线型号”栏。 13.“天线增益”栏系指相对于半波振子的增益(Gd)或各向同性增益(Gi)值。单位是dBd或dBi。 14.“d/i”栏根据天线增益类型选择填写增益单位注脚d或I。 15.“发射功率”栏系指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值,单位是W。并在功率值前选择以下功率标志代码: X 峰包功率 Y 平均功率 Z 载波功率 16.当序号数多于23或频率栏填不下时,需再填一张此表附后,其编号与该表编号相同,并在该表的“有续表否”栏内填写续表数量。 微波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①台站数据 申请表编号 台站名称 台站类别 新设 更改 电路代号 台站地址 站别 站代号 地理坐标 东经 ℃ ′ ″ 北纬 ℃ ′ ″ 地面海拔高度 米 传输容量 路 调制方式 设备数量 Mbit/s 信息速率 Kbit/s 启用日期 年 月 日 ②频率数据 方向 相邻站号 波道间隔 MHz 方向 相邻站号 波道 间隔 MHZ 相邻站距 Km 通信方位 度 相邻站距 km 通信 方位 度 波道号 发射频率 M/G 极化 发射标识 主/备 波道号 发射频率 M/G Hz 极化 发射 标识 主/备 Hz 波道号 接收频率 M/G 极化 设备出厂号 波道号 接收频率 M/G Hz Hz 设备型号 型号核准代号 设备型号 型号核准代码 生产厂商 生产厂商 发射功率 dBM 接收机中频带宽 MHz 发射功率 DBm 接收机中频带 MHz 门限电平 接收机噪声系 dB 门限电平 接收机噪声系数 Db ③天馈线数据 方向 天线类型 天线型号 天线直径 (米) 天线增益 (dBi) 天线距地面高度(米) 馈线系统最低损耗(dB) 到线方向性图 天线生产厂商 1 2 备注 有续 表否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用于各类微波站。凡新设微波站或更改已设站数据·时均应填写此表,并在“新设”或“更改”的相应空格内填写“√”号。 2.“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的编号。新设台站时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此栏,当设台用户更改已设台站数据时由用户填写已设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3.此表右下角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栏由设台用户填写。 4.“台站类别”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MB 分路站 ME 终端站 MD 有线电视传输微波站 MH 枢纽站 RS 中继站 CS 中心站 US用户站 5.可搬动的微波站需在“台站地址”栏内填写“AC”。 6.“站别”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H 高站(接收频率高于发射频率) L 低站(接收频率低于发射频率) 7.“站代号”栏系指该微波站在所属微波通信系统(电路)中的排序号。 8.模式拟微波通信系统在“传输容量”栏内填写每波道传输的电话路数或话路信道数(点对多点系统),单位是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和扩频通信系统在此栏内填写每波道的传输速率,单位是Mbit/s。 9.“波道间隔”栏系指所用微波通信设备的射频波道配置中的相邻交叉极化波道间隔值。 10.“信息速率”栏系指扩频通信系统中被传送信息的比特率,单位是kbit/s。 FM 调频 BPSK 二相相移键控 QPSK 四相相移键控 8PSK 八相相移键控 16QAM 16进制正交调幅 32QAM 32进制正交调幅 64QAM64进制正交调幅 128QAM 128进制正交调幅 256QAM 256进制正交调幅 12.“方向”栏则根据通信方向在相应空格内填写方向号。 13.“通信方位”栏系指自真北(沿顺时针方向)起算的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方位角。电路代号相同的多个通信方向微波站可用续表填写其它方向上的“通信方位”、“相邻站号”和“相邻站距”栏。若用无方向性天线需在此栏内填写“ND”。 14.当“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栏在填写频带值时,应在上一行空格内填写频带的下限频率,在下一行空格内填写频带的上限频率。 15.“M/G”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M表示 300 MHz <f<10000MHz G 表示 f>10 GHZ 16.“极化”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H 水平线极化 V 垂直线极化 CR 右旋圆极化 CL 左旋圆极化 QT 其它极化方式 17.“发射标识”栏按填写无线电发射的发射特性。由九位字符组成:前四位表示必要带宽值,第五至第七位表示发射类别的基本特性,第八位、第九位表示发射类别的附加特性。详见国标或《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发射标识示例: 3M70F8E9 60路频分复用模拟无线电接力系统 18MOF8EJF 960路电话/彩色电视模拟无线电接力系统 26MOF8E9 1800路电话/彩色电视模拟无线电接力系统 4MIOG7DBT 30路(基群)BPSK调制时分复用数字无线电接力系统 25M867DDT 480路(三次群)QPSK调制时分复用数字无线电接力系统 52M2WXD 1920路16QAM调制数字无线电接力系统 18.“主/备”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P 表示主用波道 B 表示备用波道 19.表中所列高度值、站距值、方位值、功率值、门限电平值、中频带宽值、噪声系数值、天线直径值、天线增益值和馈线系统最低损耗值均要求填写到小数点后一位:传输容量(Mbit/s)值、波道间隔和信息速率值均要求填写到小数点后两位。 20.“发射功率”栏系指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单位是dBm。并在功率值前选择填写以下功率标志代码: X 峰包功率 Y 平均功率 Z 载波功率 21.“门限电平”、“接收机中频带宽”和“接收机噪声系数”栏按生产厂商提供的数据填写。 22.当采用空间分集技术时,在天馈线数据中需填写分集天线的数据。 23.“天线类型”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CA 抛物面天线 CB 双反射面天线 CC 喇叭抛物面天线 CD 潜望镜天线 CE 喇叭天线 CF 赋形天线 CT 其它类型天线 24.“天线增益”栏系指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各向同性增益(Gi),单位是dBi。 25.“天线距地面高度”栏系指天线馈电点至地面的高度。 26.“馈线系统最低损耗”栏系指微波收发信机输出端至天线输入端之间所有器件的总插入损耗的最低值。 27.“天线方向性图”栏按以下两种情况选择填写: ① 填写实测天线方向性图图号或给出计算公式的附件号。 ② 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填写供参考的天线方向性图的代号 28.当同一方向上波道数多于6或同一系统中通信方向多于2时,需再填一张此种表附后,其编号与该表编号相同, 并在该表“有续表否”栏内填写续表数量。 雷达站技术资料申请表 ①台站数据 申请表编号 台站名称 设备数量 新设 更改 台站类别 台站地址 地理坐标 东经 ℃ ′ ″ 北纬 ℃ ′ ″ 地面海拔高度 米 工作方位角 ②频率设备数据 发射频率 K/M/G 发射标识 峰值功率 平均功率 Hz KW W 脉冲宽度 μs 设备型号 生产厂商 型号核准代号 脉冲重复频率 * Hz 杂散发射电平 dBm 接收灵敏度 dBm ③到线数据 天线类型 天线生产厂商 天线型号 天线距地面高度 米 极化方式 天线增益 dBi 天线方向性图 * * ④应答器(探空仪)数据 设备型号 应答器生产厂商 型号核准代码 发射频率 MHz 发射标识 发射功率 mW 备注 有续表否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用于各种雷达站。凡新设雷达站或更改已设站数据时均应填写此表,并在“新设”或“更改”栏的相应空格内填写“√”号。 2.“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的编号。新设台站时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此栏,当设台用户更改已设台站数据时由用户填写已设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3.此表右上角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栏由设台用户填写。 4.“台站类别”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FR 一次雷达 SR 二次雷达 5.表中所列高度值、角度值、宽度值和增益值均要求填写到小数点后一位。 6.“工作方位角”栏系指自真北(沿顺时针方向)起算的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方位角。本栏填写工作方位角的范围。 7.“仰角”栏系指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8.“K/M/G”栏按以下规定用代码选择填写; f≤29700KHz 用K表示 29.7MHz <f≤10000MHz 用M表示 f>10 GHz 用G表示 9.“发射标识”栏填写无线电发射的发射特性。由九位字符组成:前四位表示必要带宽值,第五至第七位表示发射类别的基本特性,第八位、第九位表示发射类别的附加特性。详见国际或《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 10.“脉冲重复频率”栏系指雷达发射机射频脉冲重复发射的频率,即脉冲重复周期的倒数。单位是Hz。 12.“杂散发射电平”栏系指在必要带宽之外的一个或多个频率上的发射电平值,单位是dBm。杂散发射包括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和变频产物。需填写实测数据。 13.“接收灵敏度”栏系指接收机线性部分(指从输入级至检波器)输出的信号功率等于内部噪声功率时,接收机输入端所需的最小信号功率。单位是dBm。 14.“天线增益”栏系指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各向同性增益(Gi),单位是dBi。 15.“极化方式”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H 水平线极化 V垂直线极化 CR 右旋圆极化 CL左旋圆极化 QT其它极化方式 16.“天线方向性图”栏填写实测天线方向性图图号或给出计算公式的附件号。 17.当设备数据填不下时,需再填一张此表附后,其编号与该表编号相同,并在该表的“有续表否”栏内填写续表数量。 空间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 ①台站数据 申请表编号 台站名称 台站类别 标称轨道经度 度 业务孤(度) 服务区 经度容限 ± 远地点高度 km 每轨道平面卫星数 轨道倾角 近地点高度 卫星总数 卫星设计寿命 年 轨道平面数 周期 天 小时 分 启用日期 年 月 日 工作频带 发射 接收 星间链路 工作频率 发射 生产厂商 接收 ②转发器(或波束)特性 波束 编号 中心频率(MHz) 极化 带宽 (MHz) EIRP (dBW) 波束 编号 中心频率(MHz) 极化 带宽 (MHz) EIRP (dBW) 发射 接收 发射 接收 发射 接收 发射 接收 电联公布 资料情况 提前公布特节号和日期 协调资料号和日期 通知资料号和日期 操作限制 备注 有续表否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用于各类空间电台。凡新设空间电台时均应填写此表。 2.“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的编号。新设台站时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此栏,当设台用户更改已设台站数据时由用户填写已设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3.此表右上角的“技术资料申请表编号”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