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004-10-28实施
2004-09-28发布
无公害蔬菜 菜心生产技术规程
DB 441300/T 10—2004
DB4413
广东省惠州市农业地方标准
ICS 65.020.20
备案号:262-2004
前 言
惠州市近临香港,与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相连,是我省菜篮子重要基地之一,占我省供港、澳蔬菜的近六成。蔬菜供应量大,种植面积多,全市达8万多公顷,是我省蔬菜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之一。
为了提高惠州蔬菜的档次,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蔬菜质量安全卫生的要求,开拓和占领更多国内外市场,确保蔬菜安全供应,发展有惠州特色的“三高”农业,走“科技兴菜”和蔬菜产业化道路,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惠州蔬菜无公害生产。根据2003年惠州市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2003P02)和2004年广东省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2004B26001110): “惠州市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示范推广”的要求,特制定《无公害蔬菜 菜心生产技术规程》作为各级政府、公司、基地和广大农户推广种植无公害菜心的依据。
为使《无公害蔬菜 菜心生产技术规程》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本规程的编写和审订中,征求了全市大部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农户、农科人员、有关企业、学校及省有关科研和检验机构专家意见,并参考了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承担的科技部、农业部以及广东省重大科研专项(编号:A205):“食品安全体系研究与建立”的科研成果《广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在生产技术上尽量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产品符合无公害产品要求。
本规程由惠城区菜工办提出。
本规程由惠州市农业局归口。
本规程由惠州市菜工办、惠城区菜工办和广东省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负责起草。
本规程于2004年9月28日首次发布,从2004年10月28日起实施。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温武东、朱耀明、黄国良、张涛。
无公害蔬菜 菜心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惠州市无公害菜心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主要品种、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惠州市无公害菜心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 832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010 的规定,并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
4 主要品种
菜心品种较多,按照栽培季节、熟性来分,可分为三个类型:早熟种、中熟种和迟熟种。
4.1 早熟种
早熟种一般比较耐热耐湿,生长期短,冬性弱,抽苔快,花期整齐,采收时间短。播种至初收26天~33天。株型较小,产量较低。品种有四九菜心、40天早菜心等。
4.2 中熟种
中熟种耐热耐湿能力比早熟种弱。播种至初收为38天~45天。株型中等。品种有60天菜心、70天菜心、十月菜心等。
4.3 迟熟种
迟熟种冬性强。播种至初收为55天~65天。株型较大,花球大,侧芽多。品种有迟心2号、迟心29号、80天菜心等。
5 栽培技术
5.1 土壤选择
应选择排灌良好、含有机质多的沙质壤土,忌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
5.2 品种选择与栽培季节
菜心不同类型对播种季节要求严格,应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品种。
5.2.1 早熟品种适合的栽培季节
早熟品种适合高温季节栽培,播种适期为5月~9月。
5.2.2 中熟品种适合的栽培季节
春季4月、秋季9月~10月选用中熟品种,若春季3月、秋季11月在气温稳定较高(18℃以上)情况下,可采用中熟品种。
5.2.3 迟熟品种适合的栽培季节
1月~2月一般采用迟熟种,在晚秋12月及早春3月温度较低时(15℃以下)也应采用冬性强的迟熟品种。
5.3 栽培方法
5.3.1 直播栽培
6月~8月高温多雨季节早菜心的栽培或2月~3月低温阴雨天气迟菜心的播种宜用直播栽培方法,可将种子直接播于大田。直播每0.067公顷(即每一亩)用种子量为300g~500g。
5.3.2 移植栽培
在苗床育苗15天~25天,待长至4片~6片叶时才移到大田栽培,秋、冬季中、迟熟菜心栽培可采用此方法。每0.067公顷(即每一亩)用种子量约为75g~100g。
5.3.3 直播、移植前土壤处理
在畦平整后播种或移植之前,每0.067公顷(即每一亩)用都尔或拉索芽前除草剂100 ml,加水60㎏均匀喷湿畦面,喷后尽量不要松动表土,并保持畦面湿润,以防杂草。
5.4 育苗和定植
5.4.1 育苗
5.4.1.1 播种
选择大粒、饱满、新鲜、发芽率90%以上的种子。畦面要平整细碎,播种前应先淋水,播种后有条件的可用草木灰、火烧土覆盖,再淋水。在高温多暴雨的夏季,适当增加种子量,并在播种后用黑纱网覆盖遮阴。冬季播种时遇低温,种子应浸种催芽后才播,或播种后用尼龙薄膜覆盖。
5.4.1.2 淋水
种子播后至幼苗期,必须经常保持湿润,干旱天气应在早晨及傍晚各淋水1次,用花洒淋水。
5.4.1.3 施肥促苗
出芽后7天,用3%~5%的腐熟人粪尿薄施一次,以后每隔5天1次,整个苗期约施肥3次,每次施完肥后,再淋清水。
5.4.1.4 间苗、补苗
第一次间苗在1片~2片真叶后,把过密的或高脚、弱苗除去,第二次在3片~4片叶时进行,并结合补苗。
5.4.2 定植
5.4.2.1 苗期
一般早熟种15天~18天,中熟种约20天,迟熟种20天~25天。育苗地密度大,可分1~2次拔苗移植。早熟种只移植1次,中、迟熟种可移植2次。
5.4.2.2 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而定,早熟种株行距10㎝~12㎝,中熟种和迟熟种分别为12㎝×15㎝、15㎝×20㎝。只采收主苔的可适当密植,收主、侧苔的适当疏种。栽植宜浅种,以子叶齐畦面为宜。
5.4.2.3 定根水
定植时随即淋水,应逐株淋透。
6 田间管理
6.1 施肥
6.1.1 基肥
用腐熟的农家肥,瘦地或第一次种植的土壤要上足有机肥,一般每0.067公顷(即每一亩)施1000㎏~1500㎏,保证土层疏松、肥沃。夏天高温,尽量少用鸡粪。
6.1.2 追肥
追肥一般3次~5次,齐苗后3天~4天,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相隔7天追一次,每次用三元复合肥7㎏~10㎏。收获前10天停止施肥。
6.2 淋水
淋水时,应使水滴均匀地洒在畦面和叶面,避免水点太大。在晴天的早晚各淋1次水。冬春遇低温干旱,在中午淋水,以增加土壤温度。在相对湿度较大的南风雨雾天气,应少淋水,以减少软腐病和丝核菌叶片腐烂病。菜苔采收期也应减少淋水。
7 采收
采收时,以菜苔“齐口花”(即顶叶与花蕾齐高)为采收标准。用小刀从茎伸长处切断,约30条菜苔扎成一把,捆成窄扇状,或采收后逐株排列整齐,放入胶筐。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丝核菌叶片腐烂病等。
主要虫害有: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白粉虱、烟粉虱、黄曲条跳甲等。
8.2 防治原则
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8.3 农业防治
选用耐热(寒)抗病优良品种,合理布局,一定时间内与其它作物或水稻轮作,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目,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少施化肥。恶劣天气喷施叶面肥(如高利达)。
8.4 物理防治
利用黄板诱杀蚜虫,黑光灯诱杀蛾类。
8.5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对付害虫,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的。采用抗生素(农用链霉素等)防治病害(软腐病)。
8.6 药剂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农药使用严格执行GB 4285 和GB/T 8321.1、GB/T 8321.2、GB/T 8321.3、 GB/T 8321.5、 GB/T 8321.6、 GB/T 8321.7的规定。
8.6.1 主要病害的药剂防治
炭疽病:用施保功、多菌灵、达科宁、易斑净等药剂防治。
霜霉病:用金雷多米尔、安克、普力克、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
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井冈霉素等防治。
丝核叶片腐烂病: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扑海因等防治。
病毒病:用病毒A、毒克星、植病灵、病毒威等防治。
8.6.2 主要虫害的药剂防治
黄曲条跳甲:用杀虫双、敌敌畏、乐斯本、跳甲绝等防治。
菜青虫、小菜蛾:用抑太保、除尽、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防治。
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用抑太保、除尽、锐劲特、功夫等防治。
蚜虫、白粉虱、烟粉虱:吡虫啉、七星宝、蓟蚜威等防治。
8.6.3 主要病虫害防治用药的倍数及安全间隔期
8.6.3.1 杀菌剂
杀菌剂用药的倍数及安全间隔期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药名
药剂含量及
使用倍数
安全间隔期(天)
药名
药剂含量
及使用倍数
安全间
隔期(天)
多菌灵
50% 800
15
农用链霉素
72% 3000
0
普力克
72.2% 800
10
植病灵
15% 1000
7
井冈霉素
3% 600
7
病毒威
20% 600
5
达科宁
75% 1000
10
甲基托布津
70% 1000
7
施保功
50% 1500
10
扑海因
50% 1000
7
易斑净
28% 1000
7
代森锰锌
80% 800
15
金雷多米尔
53% 800
15
病毒A
20% 1000
7
安克
50% 1500
7
毒克星
30% 400
7
8.6.3.2 杀虫剂
杀虫剂用药的倍数及安全间隔期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药名
药剂含量及
使用倍数
安全间隔期(天)
药名
药剂含量
及使用倍数
安全间
隔期(天)
杀虫双
25% 700
15
阿维菌素
1.0% 2000
7
敌敌畏
50% 1000
3
苏云金杆菌
100亿╱(g. ml) 500
无限制
辛硫磷
40% 1000
7
功夫
2.5% 2000
7
乐斯本
48% 1000
7
锐劲特
5% 2000
7
跳甲绝
50% 1000
3
吡虫啉
20% 2000
14
抑太保
5% 2500
7
七星宝
40% 1000
3
除尽
10% 1500
7
蓟蚜威
11% 1000
10
8.6.4 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生产上禁止使用甲胺磷、呋喃丹、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