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万达广场中央空调设计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00663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万达广场中央空调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上海万达广场中央空调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上海地区万达购物广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学 生 姓 名 唐 树 培 指 导 教 师 宋 立 卓 专 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 院 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 2014年6月6日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Design 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Wanda Shopping Plaza in ShangHai Student Tang Shu Pei Supervisor Song Li Zhuo Specialty Thermo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School School of Energy and Civil Engineering 2014-6-6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唐树培 学院: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10级-1班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上海地区万达购物广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立题目的和意义: 1.培养学生查阅国内外技术资料及文献检索的能力; 2.掌握运用国家相关规定的规范标准的方法; 3.锻炼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于实践中的综合能力; 4.掌握常规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5.了解空调系统发展的前沿信息; 6.为将来从事制冷空调系统设计、研发、安装、管理、销售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技术要求与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a) 负荷计算(2.5周,手算与上机计算结合) b) 空调方案的确定(0.5周) c) 中央空调水系统、风系统水力计算(1.5周) d) 设备选型(0.5周) e) 设计图纸(水系统流程图、空调风系统平面布置图、空调水系统平面布置图、空调机房平立面图及透视图等设计)(4周) f) 撰写论文,图纸资料整理和装订(1周) 技术要求: 1)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进行计算,设计; 2)文字清晰,图面整洁,绘图规范; 3)至少完成图量折合1号图纸8张,其中50%CAD绘图,50%手工绘图。 时间安排: 3月27日- 4月5日 课题调研、收集资料,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前期准 备工作 4月6日- 4月23日 进行负荷计算及冷源设备选型 4月24日-4月30日 空调方案确定、空调风系统、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5月1日- 5月30日 空调系统施工图设 6月1日- 6月4日 论文整理, 毕业资料整理 6月5 日-6月7日 资料图之整理,装订上交,各位老师传阅图纸 6月8日-6月10日 准备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要求: 1) 保证出勤率,按计划完成各阶段任务; 2) 负荷计算准确,设备选型准确,图纸图画整洁,绘图规范; 3) 尽可能大量地查阅与课题相关内容的参考资料; 4) 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不得抄袭; 5) 保质保量按成毕业设计。 (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院长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评语 一、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评语 二、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语 三、答辩委员会评语: 四、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专业答辩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五、答辩委员会主任单位: (签章) 答辩委员会主任职称: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本设计是上海地区五层购物广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该购物广场第一层层高4.5米,其余层高4.3米,每层包括商场大空间、电梯间、楼梯间等。 根据购物广场的实际需求,采用舒适性空调,舒适性空调以室内人员为对象,着眼于制造应满足人体卫生要求,使人感到舒适的室内气候环境, 本设计首先采用鸿业负荷计算软件对空调房间的冷负荷进行了详细计算,因为购物广场是大空间,每层选用多台吊顶式空调器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采用最大送风温差送风。对这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计算,确定回风量和新风量;对系统管道进行了布置和阻力计算,通过计算,选择了空气处理设备;然后又通过对整个系统的计算,选择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塔及膨胀水箱等设备。本系统还做了必要的消声减震和防排烟设计。 设计的主要工作为: 1. 结合建筑特点选择空调方式 2. 计算冷负荷,该建筑总冷负荷为7183.729KW 。 4. 根据水力计算选择空调设备,包括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风口等设备。 5. 进行制冷机房的设计和设备选型,包括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选型 关键词:定风量;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设备选型 II Abstract This engineering is located on BeiJing City, main building total 6 . The ground floor as one machine room and for one of the fifth floor to the supermarket. This text elaborated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CAV Air-condition and introduced how to select the parameter. This text also analyzed the electricity system cold, lithium bromize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providing of cold characteristics. Then this article select the better project. And there is also an analysis on technic and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details of the local. The underground machine room used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exhaust duck and smoke exhaust pipe shared by electric valve exhuast duck and smoke exhaust pipe the state switch. The main work of design is: 1. Combine the choice air condition of the building characteristics a method 2. Compute cold lood ,that building total cold is 7183.729 KW. 3. Carry on a breeze tube a pipe line to set out and carry on a water power calculation, list each water conservancy calculation which take care of road form respectively. 4. According to the choice air-condition of the water power calculation, include an air condition machine set, new breeze machine set, breeze machine dish tube, place with a draught etc. equipments. 5. Carry on make cold engine room of design and equipments choose a type and include a cold water machine set, water pump, cooling column . Words:CAV;Air-condition;Lithium Bromize Water Chiller;Equipment Selection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 论 1 1.1 空气调节技术的历史 1 1.2 空气调节技术的概念 1 1.3空气调节技术的任务 1 1.4空气调节技术的作用 2 1.5 空调系统的分类 2 第二章 原始资料 4 2.1.工程概况 4 2.2 设计依据 4 2.2.1 设计规范及标准 4 2.3 设计题目 4 北京地区30000㎡商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4 2.4 设计范围 4 2.5 计算参数 5 2.5.1 北京地区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参数 5 2.5.2北京地区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5 2.5.3 北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5 2.6 土建资料 5 2.7 工艺资料 7 第三章 空调房间的冷湿负荷计算 8 3.1 空调系统热湿负荷计算内容 8 3.1.1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构成 8 3.1.2空调系统热湿负荷计算 9 3.2 冷负荷计算方法——冷负荷系数法 10 3.2.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热负荷 10 3.2.2 外窗玻璃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10 3.2.3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11 3.2.4 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11 3.2.5 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11 3.2.6 空调房间冷负荷的确定 见附表1 12 3.3 空调湿负荷 12 第四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13 4.1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13 4.1.1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方法 13 4.1.2常用空调系统的特点 14 4.1.3 几种常用空调系统的适用条件 15 4.2本次设计所采用的方案 16 4.3送风方式的选取 16 4.4新风量的确定 17 4.5 新风负荷 18 4.6 夏季送风量的计算 19 第五章 空调设备的选择及布置 20 5.1 空气-水系统 20 5.1.1 送风口设计 20 5.1.2 冷水机组的选型 21 5.1.3 送风管的布置和管径的确定 21 5.2 送风管的布置和水力计算 22 5.2.1 风道计算 22 5.2.2 风道水力计算 22 第六章 空调水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 23 6.1 冷冻水系统设计及水泵选型 23 6.1.1 冷水泵的选择 23 6.1.2 管道的防腐与保温 24 6.2 冷却水系统设计(开式循环)及水泵的选型 24 6.2.1 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配置 24 6.2.2 冷却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24 6.2.3 水力计算 24 6.2.4 冷却塔的选型 25 6.2.5 冷却水泵的选择 25 6.2.6 冷却水管保温 25 第七章 制冷机房的布置原则及辅助设备的选择 27 7.1 制冷机房的布置原则 27 7.2 制冷机房的设计 27 7.3 膨胀水箱的选择 28 7.4 集水器与分水器选择 28 7.4.1 集水器与分水器管径选择 28 7.4.2集水器与分水器制作图 29 7.5补水箱的确定 29 7.6 除污器和水过滤器选型 30 第八章 空调系统中管道的连接、消声减振、防火排烟 31 8.1 空调系统的消声 31 8.2. 空调装置的隔振 31 8.3. 系统的防火 32 8.4 系统的排烟 32 第九章 经济性分析 33 9.1 设备材料明细表 33 9.2 其他费用 33 9.2.1 劳务费 33 9.2.2 管理费 33 9.2.3 不可预见费 33 9.2.4 税金 33 结  论 34 参考文献 35 致  谢 36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绪 论 1.1 空气调节技术的历史 人类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面对地球表面自然气候的变化和自然灾害的侵袭,古代人类只能采用简单的防御手段来维持生命的延续。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从穴居到建造不同功能和不同质量的建筑物,从取火御寒,摇扇驱暑到人工创造受控的空气环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直到本世纪初,能够实现全年运行并带有喷水室的空气调节系统,才首次在美国的一家印刷厂内建成。这标志着空气调节技术已经发展到实际应用的阶段。将空气调节应用到民用建筑以改善房间内空气环境,是首先在公共建筑物内实现的(1919-1920,芝加哥一电影院)。我国于1931年首先在上海纺织厂安装了带喷水室的空气调节系统,其冷源为深井水。随后,也在一些电影院和银行实现了空气调节。 经过本世纪的发展,以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综合建筑、机械、电工和电工等学科的成果,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现代空气调节技术学科分支,它专门研究和解决各类工作、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所要求的内部空气环境问题。 1.2 空气调节技术的概念 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科研活动对室内气候条件的要求,就需要对空气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压力,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制造人工室内气候环境的技术措施,称为空气调节。 所谓“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指一些生产工艺或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客观需要。对上述各项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各有不同侧重。根据服务对象和用途的不同,空调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两大类。 舒适性空调以室内人员为对象,着眼于制造满足人体卫生要求,使人感到舒适的室内气候环境。民用、公用建筑的空调多数与舒适性空调。工艺性空调主要以工艺过程为对象,着眼于制造满足工艺工程(包括物品储存和设备运转)所要求的室内气候环境,适应生产过程的要求,同时适应人体的卫生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车间、仓库、电子计算机机房、程控交换机房等的空调均属于工艺性空调。 1.3空气调节技术的任务 1:满足生产工艺和人员生活对室内空气环境的要求; 2:消除对室内空气环境的不利影响; 3: 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调节室内空气环境。 1.4空气调节技术的作用 1:保证产品质量; 2: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3:创造特殊的空气环境,满足特殊科学研究和生产的需要; 4:满足人们的舒适要求。 1.5 空调系统的分类 按空调设备设置情况的不同,空调系统分为局部机组式、半集中式和集中式三类。 局部机组式的特点是将自成完整系统的独立式空调器(自身具有制冷系统)直接安装在各个要求有空调的房间内。例如,在各空调房间内分散安装窗式空调器或分体式空调器等。局部机组式系统又称全分散系统。 半集中式系统的特点是将空调用冷热源装置集中安装在中央机房内,各空调房间则采用不带制冷系统的非独立式空调器,如诱导器、风机排管空调器或不带制冷系统的柜式空调器。这种系统需用输送冷热媒(冷水或热水)的管道,将中央机房内的冷源(冷水机组)、热源(热水器或中央热水机组)、循环水泵和空调房内的空调机换热器(水-空气换热器)盘管连接起来。 集中式系统的特点是设有专用的空调机房。新风(室外新鲜空气)和回风(室内循环空气)经由新风管和回风管或直接在机房上开设的新风口和回风口进入机房混合,再经由空调机集中处理后,由送风管道输送到各送风口,送入空调机房。它可以是一个大型房间设一个或几个空调机房,也可以是多个中小型房间公用一个空调机房。集中式系统采用的空调机,根据是否设中央机房集中生产和供应冷热媒,相应选用非独立式或独立式机组。 工程上通常将集中式和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统称为中央空调系统。旅游宾馆和多功能大型综合楼的中央空调系统,一般都设有中央机房,并且楼中的餐厅、商场、舞厅、展览厅、营业厅、大会议室、半隔间的大加新风系统。局部机组式系统中的局部机组,如果其制冷系统冷凝方式为水冷统间办公室等多采用集中式系统;而中小型的会议室、办公室和客房等则采用风机排管却,那么可以通过水管将若干台局部机组串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共用一台或一组冷却塔。这种集中冷却的系统组成方式,称之为集中冷却分散型机组系统,也可以视为是中央空调系统的一种。 本设计介绍商场的中央空调系统的实用设计过称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中包括:恰当选择空调系统(或气处理设备作选择计算,空调水系统(冷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冷凝水排放系统)的空调方式)和合理分区,计算空调负荷和确定空调用冷源的安装容量,确定空气处理方案和对空设计施工,空调风道系统(送风、回风、排风和新风)的设计与施工,空调用冷源的选择和中央机房的设计与安装要求,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要求及控制方法,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中央空调系统的测试与调试等。 第二章 原始资料 2.1.工程概况 商场位于上海市,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高度17.4米,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24220平方米,该建筑为一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楼按一级耐火等级,结构体系为框架筒体。 2.2 设计依据 2.2.1 设计规范及标准 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②《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 ④《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⑤《简明通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⑥《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所,2003; ⑦《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03),中国计划出版社; 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0189-2005),中国计划出版社。 2.3 设计题目 北京地区30000㎡商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2.4 设计范围 (1)中央空调统选型,空气处理过程的确定; (2)送风系口、回风口的选型,风管布置及水力计算; (3)冷热源选择、水泵、膨胀水箱的选型及水系统设计; (4)管路保温和消声减振设计。 2.5 计算参数 2.5.1 北京地区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参数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大气压力 99860.0Pa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2℃ 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6.4℃ 空调日平均温度 28.6℃ 2.5.2北京地区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温度 26±1℃ 相对湿度 60% 室内空气流速 v≤0.25m∕s 新风量 20 m³∕h.人 噪声级ds(A): 50 db 空气中含尘量: ≤0.15 g/m³ 2.5.3 北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2.2m/s。 2.6 土建资料 建筑物总长93000mm,宽64000mm,整个超市共6层,地下一层为机房,高3.5m,地上五层均为大开间商场,一层高5.5m,二~五层高3.9m. 建筑物构造特点: ⑴外墙结构及参数: 《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 墙体序号2,Ⅱ型墙,壁厚370mmκ=1.5kcal/(m²·h·℃) 如图2-1: ①水泥砂浆 ②砖墙 ③白灰粉刷 δ=370mm 图2-1 外墙结构示意图 (2)屋面构造及参数: 《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 屋面序号3,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Ⅳ型,壁厚35mm,保温层100mm κ=1.02kcal/(m²·h·℃) =1.19W/(m²·k) 如图2-2 图2-2 屋顶构造示意图 ①200水泥面砖(或钢筋混凝土板)30mm ②水泥砂浆20mm ③卷材防水层,上嵌粗沙一层 ④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 ⑤保温层 ⑥隔气层 ⑦找平层20MM ⑧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⑨内粉刷 (3)门窗结构及参数 内表面换热系数=7.5kcal/(m²·h·℃) =8.7W/(m²·k) 外表面换热系数=18kcal/(m²·h·℃)=21.0W/(m²·k) 由=21.0W/(m²·k)查《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得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ka=0.97 此建筑所有窗均为单层5 mm厚吸热玻璃,采用金属窗框,其 遮挡系数为=0.78,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0.75, 活动百叶内遮阳的遮阳系数=0.60 (4).楼板:为36号楼板; (5).照明:40W/m2; 2.7 工艺资料 空调运行时间:8:00——21:00 人员密度,照明容量和人体热量因各房间的功能不同而不同,具体如表所示: 表2-1参数列表 照 明 容 量 (W/ m²) 人员密度 (㎡/人) 设备标准 (W/ m²) 潜热 (W/h·人) 一楼 40 1 13 123.3 二楼 40 1.2 13 123.3 三楼 40 2 13 123.3 四楼 40 2 13 123.3 五楼 40 2 13 123.3 第三章 空调房间的冷湿负荷计算 3.1 空调系统热湿负荷计算内容 3.1.1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构成 1:房间冷负荷的构成及确定 空调房间的的热量由以下各项组成: (1)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2)通过外窗射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3)人体散热量 (4)照明散热量 (5)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热源在室内的散热量 (6)食品及其他物料的散热量 (7)燃烧,化学反应或其他工艺过程的散热量 (8)滲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 (9)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 由上述各项得热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房间的蓄热特性,分别逐时计算,逐时叠加,找出综合最大值,以确定房间计算冷负荷。 2:房间湿负荷的构成确定 房间散失量由下列各项组成: (1)人体散失量 (2)滲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 (3)燃烧,化学反应或其他工艺过程的散湿量 (4)各种潮湿表面,液体表面或液流的散湿量 (5)食品或其他物料的散湿量 (6)设备散湿量 由上述湿源的种类,分别逐时计算,逐时相加,找出综合最大值,以确定房间计算湿负荷。 3:空调建筑物的计算冷负荷的构成 空调建筑物计算冷负荷应按以下两种不同情况分别确定: (1)当空调系统末端装置不能随房间负荷变化而手动或自动控制时,采用同时使用的所有空调房间最大冷负荷的总和。 (2)当空调系统末端装置能随房间负荷变化而控制时,应将同时使用的所有空调房间各计算时刻冷负荷相加,取其中最大值。 4:空调系统计算冷负荷的组成 空调系统计算冷负荷由以下各项冷负荷组成; (1)建筑物的计算冷负荷 (2)新风计算冷负荷 (3)风系统通过送,回风管和送,回风机产生温升所引起的附加冷负荷 (4)供冷装置的附加冷负荷 (5)水系统通过水管,水泵,水箱等产生的附加冷负荷 3.1.2空调系统热湿负荷计算 在工程中,常采用估算方法。即根据在实际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空调概算指标作估算。所谓空调负荷概算指标是指折算到建筑物每一平米空调面积所需的制冷系统或供热系统的负荷值。表3-1给出了国内部分建筑空调冷负荷设计指标的统计值。(摘自参考文献[3]) 表3-1 空调冷负荷设计指标的统计值 顺序 建筑类型 房间名称 冷负荷指标(W/m2) 1 旅游旅馆 客房(标准间) 80~100 2 酒吧,咖啡厅 100~180 3 西餐厅 160~200 4 中餐厅,宴会厅 180~350 5 商店,小卖部 100~160 6 中庭,接待 90~120 7 小会议室(允许少量吸烟) 200~300 8 大会议室(不许吸烟) 180~280 9 理发,美容 120~180 10 健身房,保龄球 100~200 11 弹子房 90~120 12 室内游泳池 200~350 13 舞厅(交谊舞) 200~350 14 舞厅(迪斯科) 250~350 15 办公 90~120 16 医院 高级病房 80~110 17 一般手术室 100~150 18 高级手术室 300~500 19 X光,CT,B超诊断 120~150 20 影剧院 商场,百货大楼,营业室 150~250 21 观众席 180~350 22 休息厅(允许吸烟) 300~400 23 化妆室 90~120 24 体育馆 比赛馆 120~250 25 观众休息厅(允许吸烟) 300~400 26 贵宾厅 100~120 27 展览厅,陈列室 130~200 28 会堂,报告厅 150~200 29 图书展览 75~100 30 科研,办公 90~140 31 公寓,住宅 80~90 32 餐馆 200~350 由上表3-1可知,本次设计的商场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指标取200 W/m2。 3.2 冷负荷计算方法——冷负荷系数法 3.2.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热负荷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瞬时冷负荷CLτ(CL代表冷负荷,单位为W,角标τ代表计算的时刻),可用下列公式逐时计算: (2—1) 式中——外墙或屋面的计算面积,查土建资料计算 ——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可根据土建资料给出的外墙或屋面的结构及厚度按传热学公式计算,或在“负荷专刊”上查取。 ——室内设计温度 ——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可在“负荷专刊”的中查取,并对所设计的地点查修正值td加以修正。 3.2.2 外窗玻璃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外窗玻璃瞬变传热引起的瞬时冷负荷,可按与式(2-1)形式相同的公式计算。 式中 ——窗口面积 ——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 3.2.3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透过无外遮阳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房间瞬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式中 ——外窗窗口面积,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W/m² ——夏季1 m²窗玻璃最大日射得热量 ,可按设计地所处纬度带和窗的朝向,在“负荷专刊”中查取。采用日射得热量的最大值计算,是考虑最不利情况 ——窗玻璃的遮挡系数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冷负荷系数,反映日射得热与形成的冷负荷的转化关系。按设计地位于北区还是南区(以北纬27º30´划线),有无内遮阳和窗的朝向,在“负荷专刊”中查取各钟点相应的冷负荷系数逐时值。 3.2.4 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室内照明设备的散热是稳定得热,他由辐射和对流两种成分组成。对流成分构成瞬时冷负荷,辐射成分形成滞后。在一般情况下,可近似认为照明设备的散热量与其形成的冷负荷相等,即CL≈W。不同灯具的照明散热量的计算式为 白炽灯 W=1000N 荧光灯 W=1000Nn1n2 式中N——照明灯具额定功率(kW) n1——荧光灯镇流器的消耗功率系数。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设在空调房间内时取n1=1.2;暗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取n1=1.0。本设计取 n1=1.0。 n2——灯罩的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n2=0.5--0.6;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可视顶棚内通风情况取n2=0.6--0.8。本设计取n2=0.6。 3.2.5 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人体散热量中,一般情况下辐射成分占40%,对流成分占20%,其余40%为随汗液蒸发散出的潜热。 人体散热量中的潜热成分及显热中的对流成分可构成瞬时冷负荷,而显热中的辐射成分则形成滞后负荷。因此,需分别计算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和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并且应引入冷负荷系数来计算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一个成年男子的显热散热量(W) ——房间额定人数 ——群集系数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一个成年男子的潜热散热量(W) ——房间的额定人数 ——群集系数 3.2.6 空调房间冷负荷的确定 见附表1 3.3 空调湿负荷 对于保持正压得空调房间,只需计算室内湿源每小时散入室内的湿量。本超市属普通舒适性空调,故只需考虑人体的散湿量。 式中——室内额定人数 ——群集系数 ——散湿量 第四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4.1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4.1.1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方法 空气调节系统的种类很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通常只能以下几种方法分类: 1:按处理空气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 (1)集中式空调系统 空气处理设备和风机等都集中在空调机房内,通过送回风管道与被调节的各方间相连,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和集中分配。这类系统的应用形式有: 单风道系统,双风道系统和变风量系统。 (2)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通常把一次空气处理设备和风机,冷冻机等集中在空调机房内,而把二次处理设备设在被调节房间内。带新风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诱导式空调系统和末端再热式系统就是这类的应用形式。 (3)局部式空调系统 由分散设于各空调房间的空调机组就地处理空气,就地使用。空调机组是将空气处理设备,风机和冷热源设备等组装在一起的机器。每台机组即为一个局部式空调系统。 2: 按负担空调负荷所用的工作介质分类: (1)全空气式空调系统 由经过处理的空气负担室内全部空调负荷,这类系统称为全空气系统。单风道系统,双风道系统,全空气诱导器系统和变风量系统属于全空气式空调系统。 (2)空气-水式空调系统 由经过处理的空气和水共同负担室内空调负荷的系统,称为空气-水式空调系统。全新风系统加风机盘管系统,再热系统加诱导器系统是这类系统的应用形式。 (3)全水式空调系统 全部由经过处理的水负担室内负担室内空调负荷的系统,称为全水式空调系统,无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和和冷辐射板系统属于这类系统。 (4)冷剂式系统 直接以制冷剂作为吸收房间空调负荷的介质。这类系统称为冷剂式空调系统。单元式空调器,窗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属于这类系统。 4:按利用回风分类 (1)闭式空调系统 全部利用空调房间回风循环利用,不补充新风。这种系统称为封闭式空调系统,又称再循环空气空调系统。这类系统可以节能,但不符合卫生要求,只有在无人操作的环境中应用。 (2)直流式空调系统 全部使用新风,不使用回风系统,称这类为直流式系统,又称为全新风系统。这类系统能量损失很大,只有在有特殊要求的有毒车间或无菌手术时等场合应用。 (3)混合式空调系统 部分利用回风,部分利用新风的系统称为混合式空调系统。大多数空调系统属于这类系统。常用的有一次回风,二次回风系统。 5:按风管中风速风类 (1)低速风管 主风管风速:民用建筑低于10m/s,工业建筑低于15 m/s。 (2)高速风管 主风管风速:民用建筑高于12m/s,工业建筑高于15 m/s。通常采用20-30m/s。这样可减少管道截面积,少占空间,但耗能大,噪声大,需降低噪声,高速系统往往与诱导式系统一同采用。 4.1.2常用空调系统的特点 1: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特点 (1)空气处理设备和制冷设备集中在机房,便于集中管理和集中调节; (2)过渡季可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减少制冷机运行时间; (3)室内温,湿度和空气洁净度可严格控制; (4)使用寿命长; (5)空调系统可采取有效的防震消声措施; (6)机房面积较大,层数较高。风道布置复杂,占用建筑空间较多,安装工作量大,施工周期较长; (7)对于房间热湿负荷变化不一致或运行时间不一致,运行不经济; (8)风管系统各支路和风口的风量不易平衡。各房间有风管连通,不利于防火。 2: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特点 (1)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仅需要新风空调机房,机房占地面积小,层高也较低,风机盘管布置在空调房间占据空间有限; (2)仅需新风系统,风管截面较小,容易布置; (3)盘管既可通冷水又可通热水,冬夏季兼用,但盘管易结垢,影响传热效率; (4)运行灵活,可自行调节各方间负荷,节能效果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