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2.5. 频率误差
4.2.5.1. 定义
频率误差是指超导链路设备在工作频带范围内输出频率与输入频率的偏差。
4.2.5.2. 指标要求
频率误差小于等于输入频率±0.01ppm;
4.2.5.3. 测量方法
1. 用1/2跳线连接反向经过超导的支路和频谱测试仪。
2. 把频谱测试仪的测试频段设置在825M~835M。
3. 观察反向信号落在频谱分析仪的波形图及频率范围。
4.2.7.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
4.2.7.1. 定义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是指超导设备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输入信号与反射信号的
比值。
矢量网络分析仪
A B
30dB衰减器
待测超导设备
cdma2000超导设备设备规范企业规范
第 15页, 共27页
4.2.7.2. 指标要求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1.4。
4.2.7.3. 测量方法
1. 按图 4-6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 4-6 电压驻波比测量
2. 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电压驻波比)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电压
驻波比):
3. 设置SiteMaster为导设备工作频带
4 用SiteMaster测量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
4.2.8. 噪声系数
4.2.8.1. 定义
噪声系数是指超导设备在工作频带范围内,正常工作时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
比的差值。
4.2.8.2. 指标要求
超导设备:上行:≤0.5dB,下行:下行不经过超导设备
4.2.8.3. 测量方法
1. 按图4-7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 4-7 噪声系数测试
2. 按图4-7虚线所示校准噪声测量系统;
3. 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噪声系数)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噪声系
数);
4. 将超导设备增益调节为最大增益;
5. 用噪声系数测量仪测试超导设备噪声系数;
6. 将超导设备增益调节为最小增益并重复步骤5。
注:对于无线移频超导设备应对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分别测量。
4.2.9. 带外抑制
4.2.9.1. 定义
带外抑制是指超导设备对偏离cdma配频率有效占用频段范围以外的
信号的抑制能力。
4.2.9.2. 指标要求
通带边缘2 MHz外抑制>55dB (DC-823 MHz and 837 MHz – 1 GHz)
表 4-1带外抑制的指标要求
4.2.9.3. 测量方法
1. 按图4-8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 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带外抑制)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带外抑
制);
图 4-8 带外抑制测量
3. 将CW 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设置为该超导设备工作频带范围内的中心cdma
指配频率,输出电平设置为Lin max;
4. 将超导设备的增益调节为最大增益;
5.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超导设备的输出功率并记录;
6. 按表4-1 的规定将CW 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设置为偏离cdma 指配频率
(或工作频带边缘)的频率处,输出电平仍为Lin max;
7.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超导设备的输出功率并记录;
8. 带外抑制为步骤5中记录的超导设备的输出功率与步骤7中记录的超导设备
的输出功率的差值;
注:对于无线移频超导设备应对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分别测量。
4.2.10. 杂散辐射
4.2.10.1. 定义
杂散辐射是指带外的由谐波辐射、寄生辐射、互调产物及频率转移产物等产
生的非期望辐射。
4.2.10.2. 指标要求
表 4-2 杂散辐射的指标要求
测试项目指标要求
工作频带内 ≤-15dBm/30kHz
9-150kHz:-36dBm/1kHz
150kHz-30MHz:-36dBm/10kHz
30MHz-1GHz:-36dBm/100kHz
(不包含806-821MHz、885-915MHz和930-960MHz 频段)
1-12.75GHz:-30dBm/1MHz
(不包含1.71-1.92GHz和3.4-3.53GHz 频段)
杂散
发射工作频带外
(偏离工作频带边
缘2.5MHz之外)
885-915MHz:-67dBm/100kHz(有效值)
CW 信号
发生器
超导设备 衰减器
频谱
分析仪
cdma2000超导设备设备规范企业规范
第 18页, 共27页
806-821MHz:-67dBm/100kHz (有效值)Note1
930-960MHz:-47dBm/100kHz(峰值)
1.71-1.92GHz:-47dBm/100kHz(峰值)
3.4-3.53GHz:-47dBm/100kHz(峰值)
发射工作频带两边
各加上1.0MHz 外的
杂散发射
-22dBm/100kHz(有效值)
Note1:支持821MHz-835MHz/866MHz-880MHz工作频段设备不要求。
4.2.10.3. 测量方法
1. 按图4-9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 4-9 杂散发射测量
2. 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杂散辐射)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杂散辐
射):
3. 对于支持3载波以下(含3载波)的超导设备、干线放大器,将cdma2000
信号发生器设置为测试模式3 的信号,一个信号发生器出1X 信号,另
一个信号发生器出DO信号;
4. 设置超导设备增益为最大;
5. 设置cdma2000信号发生器合路后的总电平为Lin max,使超导设备输出功
率达到最大值;
6.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杂散发射,其设置按表4-2的要求;
7. 对于支持4载波以上(含4载波)的超导设备、干线放大器,将cdma2000
信号发生器设置为测试模式4 的信号,一个信号发生器出1X 信号,另
一个信号发生器出DO信号,重复步骤4、5、6;
8. 对于支持4载波以上(含4载波)的超导设备、干线放大器,将cdma2000
信号发生器设置为测试模式5 的信号,一个信号发生器出1X 信号,另
一个信号发生器出DO信号,重复步骤4、5、6;
注:对于无线移频超导设备应对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分别测量。
cdma2000信
号发生器1
待测超导设备衰减器频谱分析仪
cdma2000信
号发生器2
合路器
同步触发时钟
cdma2000超导设备设备规范企业规范
4.2.11. 波形质量因数
4.2.11.1. 定义
波形质量因数是指实际波形与理想波形之间的归一化相关功率。
4.2.11.2. 指标要求
前向波形质量因数ρ>0.950;
反向波形质量因数ρ>0.960。
4.2.11.3. 测量方法
1. 按图4-10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 4-10 波形质量因数测量
2. 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波形质量系数〕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波
形质量系数);
3. 将cdma2000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超导设备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
输出信号为测试模式1规定的信号;
4. 设置超导设备增益为最大;
5. cdma信号发生器的电平设置为Lin max
6. 用波形分析仪测量波形质量因数。
7. 将cdma2000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超导设备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
输出信号为测试模式2规定的信号,重复步骤4-6。
4.2.14. 互调衰减
4.2.14.1. 定义
当以工作频带内的两个信号输入超导设备后,由于超导设备的非线性而在其输出
端口产生互调产物,互调衰减是指对这些互调产物的抑制能力。
4.2.14.2. 指标要求
互调衰减的指标见下表:
表 4-2 互调衰减指标要求
测试项目指标要求
工作频带内 ≤-45dBc/30kHz
互调衰减工作频带外
(偏离工作频带边缘2.5MHz之外)
9kHz-1GHz(含1GHz):-36dBm/30kHz
1GHz-12.75GHz:-30dBm/30kHz
cdma2000
信号发生器2
衰减器
cdma2000
信号发生器1
待测
超导设备
衰减器频谱分析仪
cdma2000超导设备设备规范企业规范
4.2.14.3. 测量方法
1. 按图 4-12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 4-12 互调衰减测量
2.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互调衰减);
3.将CW 信号发生器1 的频率设置为该超导设备工作频带范围内的中心
cdma指配频率,将CW 信号发生器2的频率设置为比该超导设备工作频
率范围内的中心cdma 指配频率高1.23MHz;
4.频谱分析仪测量互调产物,其设置按表4-3的要求。
注:对于无线移频超导设备应对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分别测量。
4.2.15. 整机效率
4.2.15.1. 定义
整机效率是指整机的信号输出功率与整机的功耗之间的比值。
4.2.15.2. 指标要求
厂家声明值。
4.2.15.3. 测量方法
1. 按图4-13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CW 信号发生器1
CW 信号发生器2
合路器 待测超导设备衰减器频谱分析仪
功率计
cdma2000超导设备设备规范企业规范
图 4-13 整机效率测量
2. 打开设备的前向、反向链路;
3. 设置cdma2000信号发生器为测试模式1的信号,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
设置为下行链路工作频带范围内的中心频率;
4. 设置超导设备的前向、反向链路增益为最大;
5. 调节cdma2000信号发生器的电平为Lin_max,使得超导设备的前向链路输
出功率为厂家标称的最大输出功率,反向链路仅考虑静态功耗;
6. 读取功耗测试仪上显示的功耗值作为最大输出功率时的整机功耗值;
7. 用整机标称的最大输出功率除以最大输出功率时的整机功耗值,求得整
机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