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无线安装文件.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799338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安装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无线安装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专用无线子系统 1、车载台及天线安装工艺规范 1.1车载台组成 车载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车载台主机、车载台控制盒和车载台天线。这三部分独立安装并通过电缆相连,其中车载台主机与车载台控制盒之间连接线缆有两条分别为:主控电缆和DC13V电源线;车载台主机与车载台天线之间连接线缆有一条为车载台天线馈线。车载台与外部设备接口包括:广播接口、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 车载台的最大重量为9kg,其中车载台主机重6kg(不包括底板),车载台控制盒重3kg。 车载台组成图 1.1.1车载台控制盒组成 车载台控制盒前视图 车载台前面板包括:电源开关、指示灯、液晶屏、功能键、mic挂架、扬声器、USB接口和MIC接口。 车载台控制盒接口 车载台控制盒接口集中在车载台控制盒后面板的下部,这些接口包括:广播接口、数据接口、主控接口、网口、串口和DC13V电源接口。 1.1.2车载台主机组成 车载台主机前面板上包含编程接口、天线接口、DC110接口、DC13V接口、主控接口、编程接口和电源开关。 车载台主机后面板上包含:散热孔 。 1.2车载台安装 1.2.1车载台控制盒安装要求 车载台控制盒尺寸 控制盒尺寸结构示意图 车载台控制盒采用嵌入式安装方式,车载台控制盒的前面板安装完成后与车载台控制盒的安装面平齐。车载台控制盒使用4颗螺钉固定。 由于车载台控制盒下方安装了车载台控制盒的大部分接口,所以在设计车载台控制盒安装空间时,需要预留车载台控制盒连线接头的尺寸及连接线缆回弯空间不小于100mm。 车载台控制盒安装角度 地铁列车操作台安装车载台控制盒的安装面与水平面最佳角度为60°,公差要求60°±5°,以保证控制盒拥有最佳的可视角度,车载台所用液晶屏相关参数见下图: 车载台可视角度图表 1.2.2车载台主机安装要求 车载台主机尺寸 车载台主机尺寸结构示意图 车载台主机安装底板需要车辆厂家预先安装好(水平安装),车载台主机通过2颗M6x12滚花螺柱固定在安装底板上。在设计车载台主机安装空间时,需要考虑车载台连接电缆接头和电缆回弯空间以及车载台主机维修操作空间和散热空间,所以车载台主机要求的安装空间为:长(深)×宽×高:380×300×250(mm) 1.2.3车载台主机与车载台控制盒之间的连接电缆 车载台主机与车载台控制盒之间的连接电缆包括:主控电缆和DC13V电缆,两条电缆的长度均为1.5m,并需要为车载台主机和车载台控制盒的安装和维护预留一定的余量,所以车载台主机和车载台控制盒需要就近安装。同时需要为连接电缆提供位置进行固定。 主控电缆 Ø 电缆长度:1.5m Ø 电缆外径:11mm Ø 连接器规格:26芯航空插头 主控电缆插头 13V电源电缆 Ø 电缆长度:1.5m Ø 电缆外径:7mm Ø 连接器规格:2芯航空插头 13V电源电缆插头 1.2.4车载台与外部设备连接及要求 与车载110V电源的连接及要求 车载台最大功耗为150W,DC110V电源输入范围:66V~160V。 车载台随机DC110V电源电缆为两芯护套线,连接车载台端为3芯航空插头,连接DC110V电源端为裸头,需要车辆厂家提供端子排安装固定。 Ø 线缆型号:RVV-105 Ø 插针定义 针脚序号 定义 1 空闲 2 电源正 3 电源负 Ø 电缆长度:1.5m Ø 电缆外径:7mm Ø 单芯导线的内导体外径:2mm Ø 连接器规格:3芯航空插头 110V电源电缆插头 与车载多媒体系统接口 Ø 车载台控制盒背面广播接口的插座为7芯航空插座(公),型号为Y5518F7Z1D。 Ø 车载台提供与车载台广播接口相匹配的插头是7芯连接器。该插头由两部分组成,型号分别为Y5518T7K1P和Y55-18FJC-11,如下图所示: 图表 1. 广播7芯连接器 Ø 车载台提供的广播插头Y5518T5K1P线序定义如下: Ø 插头插针压线为压接方式。 参考如上图表1,线缆穿过Y55-18FJC-11之后,分别压接压针,然后插入到Y5518T5K1P中。单针压接时,先剥去绝缘皮,长度在5mm左右,将剥好的线芯塞入接触件的压线筒内,线芯应超过压接筒上的观察孔,但也不应过长,裸露的线芯不应超出单针边缘。然后用压接工具压紧。 车载台接地要求 车载台接地孔在车载台主机后面板上,安装方式为螺母固定。 Ø 车载台提供M3*8固定螺母及压接式接线端子,不提供接地线缆。 Ø 接地电缆直径:1.26~1.6mm。 Ø 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1.3车载台天线安装要求 1.3.1车载台天线馈缆 尺寸要求 车载台天线馈线物理尺寸: l 电缆长度:6.5m l 电缆外径:7.8mm l 连接器规格:N型接头 安装要求 车载台天线的安装要遵循以下原则: l 天线馈线走线需安装穿线管,电缆穿孔尺寸直径不小于50mm,最小走线半径为100mm;穿线管两端需密封处理,以防杂物进入。如果天线馈线没有预先敷设好,穿线管槽内需预留拉线钢丝。 l 天线接头处的馈线应留有一定余量,以保证安装或者维护天线时馈线可拉出一段,使天线离开安装表面约100mm,安装人员有足够操作空间。 l 我们提供的标准车载台天线馈线一端已经做好电缆接头。在安装的过程中,安装好电缆接头的一端接入天线馈线接口,另一端由穿线管穿入,进到列车操纵台内,现场制作好电缆接头后接入车载台主机天线端口。 l 二功分器的结构尺寸如下: l 需现场制作L型接头的制作方法如下: 1.3.2车载台天线 外形尺寸 天线外形尺寸如下图所示: l 底盘直径:180mm l 天线顶直径:160mm l 天线高度:29mm l 橡胶垫厚度:2mm 天线外形及接口尺寸图 天线外形示意图 安装要求 Ø 顶部车载台天线安装要求 车顶车载台天线的安装要遵循以下原则: 车载台天线的安装平面应不低于列车车顶其他设施的高度,尤其是空调等金属设施,无遮挡;并且要求天线的安装中心距车顶相邻金属设施的距离不小于700mm,即天线水平安装面积不小于1400mm×1400mm。 车载台天线安装示意图1 如果车载天线不能安装在车顶的中轴线上,则其安装中心到车顶边缘的距离须大于700毫米。 车载台天线安装示意图2 车载台天线安装在边长不小于300毫米的正方型金属底板中央或半径不小于150毫米的圆型金属底板中央,金属底板的厚度不小于4mm。金属底板的安装中心需在车顶的中轴线上,以便取得效果最佳。典型的金属底板的材料有:铝合金薄板、坚固的铝合金箔、铜箔、金属薄板等。(金属底板由列车专业提供) 车载台天线与底板安装固定示意图 天线防水要求:天线的防水必须使用2毫米厚的橡胶垫衬里在天线的底部,天线所有连接部位必须使用密封胶处理,其防水特性需达到IP65以上。 天线接地要求:车载台天线的安装底板必须与金属车体良好接触,以满足防雷接地要求;车载天线通过安装6个螺杆实现与金属底板的良好接触,以保证车载天线的良好接地。 我方建议在列车驾驶室内预留天线检修口,以便于设备日常维护。天线检修口尺寸为:长250mm,宽110mm,且需安装检修门。 Ø 底部车载台天线安装要求 底部车载台天线的安装要遵循以下原则: 车载台天线安装在边长不小于300毫米的正方型金属底板中央或半径不小于150毫米的圆型金属底板中央,金属底板的厚度不小于4mm。金属底板的安装中心需在车顶的中轴线上,以便取得效果最佳。典型的金属底板的材料有:铝合金薄板、坚固的铝合金箔、铜箔、金属薄板等。(金属底板由列车专业提供) 天线防水要求:天线的防水必须使用2毫米厚的橡胶垫衬里在天线的底部,天线所有连接部位必须使用密封胶处理,其防水特性需达到IP65以上。 天线接地要求:车载台天线的安装底板必须与金属车体良好接触,以满足防雷接地要求;车载天线通过安装6个螺杆实现与金属底板的良好接触,以保证车载天线的良好接地。 我方建议在列车驾驶室内预留天线检修口,以便于设备日常维护。 底部车载台天线的对于周围天线及遮挡物要求如下: 车载台车底天线与其他天线的水平间距不少于600mm; 车载台车底天线在安装底座的平面内600mm不得有高20mm、长度100mm的金属阻挡物。 1.4车载台安装步骤 1) 拆开车载台包装,检查包装内器件与车载台设备清单内所列器件是否相符。 2) 将车载台主机和控制盒摆放到安装位置。 3) 确定车载台主机DC110V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使用车载台附带的3芯接头的电源线连接主机和机车电源。3芯航空接头端连接到主机电源插座上,另一端接机车110V电源。电源线内红线接110V正,蓝线接110V负(为了保证安全,请在机车断电的环境下操作)。 4) 将地线连接到主机背面的地线孔上(需做线鼻子)。 5) 使用车载台附带的26芯主控电缆连接主机主控插座和控制盒背面的主控插座。 6) 使用车载台附带的13V电源线连接主机13V电源插座和控制盒背面的13V电源插座。 7) 将列车广播系统提供的电缆连接到车载台控制盒的广播接口上。 8) 将车载台与车载多媒体系统的连接电缆连接到车载台控制盒背面的车载多媒体接口上。 9) 将车载台天线的馈线连接到主机的天线接口上。 10) 将手柄MIC连接到控制盒正面面板的MIC插座上,手柄挂在面板的挂勾上。 11) 连接完成,使用随设备附带的紧固件将车载台主机、控制盒固定在安装位置上并且检查电源后,即可上电开机。 1.5车载台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车载台主机 1个 2. 车载台控制盒 1个 3. 手持麦克风 1个 4. 安装底板 1个 5. 主控电缆(26芯) 1根 6. 110V电源电缆(3芯) 1根 7. 13V电源电缆(2芯) 1根 8. GB834-88 M6x12滚花螺柱 2个 主机固定(黑色) 9. GB820-2000 M5x20十字半沉头螺钉 4个 控制盒固定(白色) 10. GB819-85 M5x20十字沉头螺钉 4个 主机底板固定 11. 广播接头 1套 12. 车载台天线 2套 含安装附件 13. 车载台天线馈线 2根 6米,连接器为N型接头 14. 二功分器 1个 15. MIC线卡子 1个 16. 接地螺丝M3x8 1个 接地线需做线鼻子 17. 压接式接线端子 1个 接地线端子 2、漏泄电缆 2.1 安装工艺要求 ◆ 确定电缆的安装位置:了解用于固定电缆的墙、天花板或地板的材质和布局。 ◆ 确定漏缆的安装高度,安装高度对安装的设计与成本均有影响。 ◆ 在某些安装场合,必须考虑施工的时间是否受到制约,主要有:(1)几个项目同时施工;(2)地下运行中的列车运行时间短暂;(3)是否夜间施工。 ◆ 电缆的固定方式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和成本核算,比如当固定在墙上时,选用螺钉、膨胀螺母选用固定在现有的走架线或锚型支架上会有本质的不同。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再打洞,所以节省了工作时间。但漏缆的位置和电缆固定夹之间的间隔往往非常有限。这两种情况下都建议使用圆形固定座。(注意:圆形固定座的高度取决于漏缆的类型。) ◆ 如果漏缆在隧道中要穿过岩石或在地铁站内跨越很长一段距离,建议使用悬缆。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悬缆所需张力与垂度的相互关系。而且,安装结构需保证悬缆在大跨度和最小垂度下获得所需的悬缆张力。漏缆既可固定在与之分离的悬缆上,也可与悬缆做成一体。 ◆ 当为新的铁路和地下隧道选择安装车时,在工作开始前要了解隧道是否铺设了轨道。列车速度和与此相关的隧道内压力波动等参数对漏缆固定夹等材料的选型至关重要。 ◆ 安装护套带有导向装置的电缆:为了获得最好的性能,需要按指定的位置安装这种类型的电缆,这意味着槽孔必须指向远离墙的位置。为了简化安装和找到正确的安装位置,电缆在护套上装有导向,这些导向恰好能和中天日立的标准电缆固定夹背面的开放部分吻合。 ◆ 漏泄电缆与安装表面(或者天花板或墙壁,要依据安装类型而定)的距离对纵向衰减的影响不大,但对耦合损耗的影响很大。为得到最佳效果,建议安装泄漏电缆时,漏缆轴与支架距离大于10厘米(可在12~15厘米间),可选用适当高度的馈线夹来保证漏缆离开建筑物表面的距离,注意馈线夹中与漏缆接触的夹钳部分应为非金属材料。漏缆附近的隧道表面引起的反射电磁波,会影响漏缆性能。安装设计时,应尽量利用这些反射信号来增强与移动台天线的耦合。 ◆ 漏缆与安装表面距离变化处附近会存在很大的场强波动,因此沿漏缆长度方向应尽量使该距离保持一致。实际中遇到的几种影响该距离一致性的情况是:建筑物顶部表面不平整;支架的高度变化;支架的间距太大使中间部分漏缆下垂。 2.2 漏缆安装 2.2.1 漏缆布放 ◆ 电缆盘的木条在实施安装前请不要拆除。 ◆ 在地铁内安装电缆,可以借助于特殊车辆,事先准备合适的拖车、轨道推车、平台或脚手架。所有的车和发电机都应配备最新的排气过滤器。在已经铺设了轨道的隧道中,可双向行进的车是最理想的选择。这些车不仅能在公路上而且能在铁路上使用。 ◆ 安装电缆,考虑好旋转方向后将电缆装入轨道推车或电缆推车。当驶入隧道后,在轨道弯道处坡度时,要确保电缆盘不滑动。驶入隧道,并在到达安装地点后,除去电缆盘横条。为了安全,建议立刻除去所有钉子。除去横条后,用千斤顶提起电缆盘。 ◆ 如果没有放缆车,也可以使用稳固的支撑来展开漏缆。建议在滚轴处加适量的润滑油以确保电缆展开时转动顺畅。 ◆ 在抽取漏缆时必须确保漏缆能平坦地展开,绝不允许有扭转的现象。漏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最大张力等信息,请参阅相关的技术指标。(1-5/8"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为700mm,最大张力不超过3000N) ◆ 将车开到相应位置,打第一个洞。预先标明电缆的安装线路,标明固定夹高度。将车开到下一个位置,打下一个洞。同时,在前一个洞中插入膨胀螺母并装上电缆固定夹。 ◆ 必须确保电缆不会从锋利的边或角上划过。如果不得不将电缆长距离的从地面或小的障碍物上拉过,建议使用落地滚筒。当要拉电缆绕过角落或通过狭小的开口时,安装人员必须监控这些位置。 ◆ 切割电缆时,需确保截断点处于漏缆的最低点。这样可以阻止污物或铜屑进入漏缆。 ◆ 断口处需清洁后密封。强烈推荐使用热缩盖进行密封。 ◆ 当需要改变方向时,可以用手弯曲电缆。但弯曲电缆时只能用手掌而不能使用其他尖锐物体。 ◆ 漏缆装上连接器后,接口必须做防尘、防潮保护,直至最终与系统连接。临时保护时,可以将连接器的塑料帽盖上。 2.2.2 安装车辆所需的附加设备 ◆ 升降机或者确保高空作业安全的脚手架 ◆ 足够大的照明灯(大约2000W) ◆ 可移动的发电机,它将为灯、钻孔机和充电器供电 ◆ 连接拖车的放缆推车 ◆ 导入型滚筒,它会在安装中给予电缆可靠的导向 ◆ 车上的闪烁警告灯 ◆ 如果需要,可用起重机装载电缆盘 2.3 漏缆卡具安装 2.3.1 地铁内电缆卡具安装 ◆ 漏缆支撑架和卡具应使漏缆与洞壁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建议距墙壁距离为100mm。 ◆ 漏缆卡具每隔1m安装一个,防火夹具每隔10m安装一个。 ◆ 漏缆安装固定时应使卡具的夹持处卡在漏缆卡具标识处,并使漏缆开槽处也就是与漏缆夹具标识相隔180度即场强泄漏最大方向朝向信号移动接收方向。 1、画线 2、打孔 3、植入膨胀管 4、装卡具 5、卡具安装完毕 6、装漏缆 2.3.2 高架区间电缆卡具安装 ◆ 建议卡具安装在丁字钢上,将丁字钢水平部分嵌入卡具底座(图1所示),在丁字钢垂直部分与卡具底座下部螺丝对齐处打孔,将螺丝穿过后拧紧;卡具底座水平部分的螺丝处用来安装卡头(图2所示) 图1 图2 ◆ 高架区间的漏缆卡具每隔1m安装一个,防火卡具每隔10m安装一个; ◆ 漏缆安装固定时应使夹具的夹持处卡在漏缆夹具标识处,并使漏缆开槽处也就是与漏缆卡具标识相隔180度即场强泄漏最大方向朝向信号移动接收方向。 2.4 连接器安装 2.4.1 注意事项 ◆ 漏缆及接头的施工必须在晴天和干燥的气候下进行,阴天及下雨天绝对禁止施工,以免漏缆端部进水或有潮气浸入影响电气性能。 ◆ 接头锯断漏缆时,必须及时清除切断口附近的锯屑和杂物,以免锯屑和杂物进入漏缆内部,影响电气性能。 ◆ 接头装配好后应进行接头质量检查:用万用表进行通电试验,检查内外导体装接情况,并轻敲接头,看万用表指针是否变化,判断装配接触质量;用摇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判断装接的清洁度及绝缘短路情况;检查各零件螺纹是否拧紧;接头应保证电性能指标,对于阻抗过大、绝缘不良、衰减偏大的接头应锯断重做。 ◆ 接头装配后的密封保护措施:接好头后外部应绕包橡胶自粘带2-3层,再在外部套上热缩套管加热密封好,防止潮气侵入。 ◆ 固定措施:接好头后应将电缆卡进夹具固定好。 2.4.2 安装步骤 ◆ 将电缆校直; ◆ 用美工刀将电缆护套截去50mm,从截开的护套端面处将扎纱去除,整个操作过程不能划伤外导体; ◆ 用专用切割刀对电缆端面进行处理,保证裸露外导体的有效长度为30mm; ◆ 用美工刀将内导体端面内侧毛刺去除,用细齿铜刷或气枪将电缆端面的铜屑等杂质处理干净; ◆ 套装热缩管; ◆ 装配连接器内置铜套,铜套前端与电缆端面在同一平面内; ◆ 将连接器外套装配到位,用扳手固定住连接器的后端,旋前端,直至旋紧为止; ◆ 用焊枪封焊热缩管。注意:在封焊热缩管时,要根据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来确定热缩管封焊的位置,热缩管紧紧包裹在电缆和连接器上,要见有热溶胶溢出。 3基站安装 3.1一般事项 本部分详述MTS4基站的安装要求,以供参考。 切勿拆除基站机柜底部的4个支撑脚,以免损坏机柜门轴。 3.2安装详情及步骤 3.2.1安装位置要求 机房地面为防静电地板结构。防静电地板的对地高度200~300mm,并按照MTS4基站机柜底座尺寸预留空位,供机柜安装底座使用。 l 前部与墙间隔800mm(供机柜内的设备散热,及提供一个安全的通道供维护人员使用和对机柜内的设备进行检查)。 l 一侧面板与墙或其他机柜间隔 25mm以上,供设备散热。 l 后侧无要求。 l 顶盖与天花板间隔300mm。 3.2.2基站机房环境要求 l 温度:保持机房温度为30 ~ 55℃;但建议机房应该安装空调,保持温度不高于35℃为宜。 l 湿度:保持在30%-55% (水不能凝结)。 l 清洁度:机房建设与日常维护应有防尘要求。 l 密封:机房的内门、观察窗、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 l 防水:机房的建设中必须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漏雨以及其它进水现象。 3.2.3 MTS4机柜示意图 3.2.4 机柜尺寸 摩托罗拉Dimetra IP的MTS4机柜尺寸为: l 长 570mm l 宽 550mm l 高 1430mm 3.2.5机柜重量 基站机柜重量: 2信道机配置约为111公斤。 3.2.6 基站机柜安装固定 建议为基站配备安装底座,安装底座所用的支撑架材料宽度应大于90mm,安装底座建议与机房静电地板齐高,底座打孔示意图如下。 注意:本基站机柜有四个支撑脚,切勿拆除。基站底座必须保证支撑脚处于承重底座上。 3.2.7机柜安装程序 l 运送MTS4机柜和电源供应机柜(如适用)到现场。 l 根据现场环境地面负载的限制情况,机柜可固定于或非固定于地面。 l 安装MTS4机柜,与相关天线、E1传输系统。 l 安装电源线、接地线。 l 走线及连接所有必需的缆线。 3.3MTS4的外部缆线连接 MTS4所有外部线缆的链接皆为上走线,本节描述了连接至MTS4机柜外部缆线的连接。各种缆线连接步骤,列出如下: 节数 连接缆线步骤 描述 0 机柜接地连接 接地缆线到设备的接线 0 电源连接 从220V或电源设备至设备机柜的 -48 VDC接线 0 基站天线连接 从射频输出口到室外设备机柜的接线 0 E1 缆线连接 从传输系统到基站的连接 表 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1 – MTS4 外部线缆连接列表 3.3.1机柜接地连接 依照系统结构,不是所有接口都是已经安装好的。在安装机柜之前,应首先安装地线。 用于MTS4基站接地的线缆需不小于16 mm2 CSA (#6 AWG)。 通过在机柜上方的接口板与接地设备相连接,MTS4机顶接地口,见下图: 怎样保证设备机柜的接地连接: 1) 连接到基站顶端的接地口; 2) 用适当的工具,把机柜的接地线头装上接线片,必须确定接地片安全地紧扣在金属线上; 3) 在螺丝与接线片之间,使用一个星型垫圈和一个常规固定垫圈。这个常规固定垫圈必须放在接线片之上,接线片必须直接连接到机柜表面(在接线片与其所要连接的物体表面之间,不能有任何的垫圈); 4) 使用M10螺母口和M10柱头螺栓安全的把机柜地线固定在接口排上。见下图: 3.3.2电源接线 220VAC输入电源连接: 用于提供交流电的电缆,应该介于1.3 mm2 CSA (#16 AWG)和2.1 mm2 CSA (#14 AWG)之间。 1) 为了防止意外连接到高电压伤害到人员,确定所有的电源开关都已经关闭; 2) 连接好交流电源线与交流插头与基站配套提供; 3) 把交流插头插入交流输入口,用上图中的固定夹子固定插头; 4) 连接交流电源线的另一末端到设备的交流输出口。 3.3.3基站射频连接 MTS4基站的射频天线的连接口位于机柜的顶端,即与滤波器结合的部分,见下图:(车辆段和停车场基站为两分集,其他各基站为单分集) 天线馈线应该放置在MTS4机柜的顶端。这是假设在这之前,射频天线已经安装,而且已经配置好射频分配系统; 在连接MTS4基站的天线馈线上都检查好其所对应的接口并做好标记,为了防止会对MTS4基站产生意外损坏,在射频输入端安装适当的避雷保护以及隔直装置。 天线接口使用7/16 DIN接口。 3.3.4 E1-Cabling传输线连接: 电缆连接网络终端的E1接口位于MTS4机柜顶部的接线排上,见下图。图上所示为120欧姆RJ45接口,通过外置Balun转换成75欧姆BNC接口,在通过传输设备,连接至交换中心机房。 所有电源线、地线要采用铜芯电缆,采用整段材料,中间不能有接头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可靠连接; 在电源线及地线两头制做铜鼻子时,应焊接或压接牢固; 地线、电源线的余长要剪除,不能盘绕; 在一个接线柱上安装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电线电缆时,一般采取交叉或背靠背安装方式,重叠时建议将线鼻做45 度或90 度弯处理。重叠安装时应将较大线鼻安装于下方,较小线鼻安装于上方; 3.3.5基站天线安装环境要求 收发天线安装要求 对于两分极接收的基站,每个基站具有一根收/发天线和一根收天线,天线的架设可以选择垂直隔离或水平隔离。对于垂直隔离,两根天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米。对于水平隔离,建议两两天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5米。每根天线距离铁塔塔身不小于1.5米。 客户铁塔建设时注意为天线安装配备安装直径为6~7cm的竖直金属固定杆。铁塔设计与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提供符合上述天线安装要求的安装位置与天线馈线到基站机柜的走线桥架,走线桥架与铁塔地相连,桥架的任意拐弯角度必须大于90度。 基站天线安装如下图所示: 图1.4-1 主单元后视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