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货轮资料收集 (34).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794271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轮资料收集 (3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货轮资料收集 (3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备课大师 科技文阅读训练(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冰块融化辟出欧亚海上新通道   气温的上升将使欧洲最大的船只不需通过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就能抵达亚洲。过去海员们都希望欧洲至亚洲的航行时间只用21天而非31天。这一梦想将成为现实。实际上由于冰块融化,两条新的海上通道正在诞生。第一条开辟了北极和加拿大之间的通道。被命名为“西北通道”,与20世纪初挪威探险家罗阿尔·阿蒙森所走的路线相符。另一条是1879年由瑞典人努登舍尔德开辟的“东北通道”,它为航船提供一条绕行俄罗斯北部的海上通道。法国路易·德雷菲斯船东公司秘书长安托万·佩尔松说:“夏季,这两条通道已较为畅通。”它们有朝一日将使欧洲船只无需穿行收费昂贵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就能抵达太平洋和亚洲,并可大大节省时间:由英国伦敦驶往日本横滨的船只若走巴拿马运河,海上航程为2.33万公里,若走东北通道则为1.593万公里。目前,这种构想尚属科幻小说,因为船只要走北通道还需破冰船护航。不过,美国航天局的测量记录显示,上述海域的冰块每年都在消失,这些新的海上通道有望在2030年完全开通。   这两条海上通道将改变全球海运面貌。它们将可使船只避免走对船体大小和吃水深度有所限定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并将受到大型货轮的青睐。由于航行距离缩短,船舶停靠点也将减少。然而,应当知道,即使航程时间相同,这些新的海上通道仍将令人感兴趣。譬如,一艘从加拿大七岛港启程前往中国青岛的船只,不论走巴拿马运河还是走北通道,其航程都一样(约2万公里),但是,走北通道将可使该船节省在巴拿马运河所需支付的15万美元(每吨约2美元),以及在通过运河前每天需支付的3.5万美元的停泊费。   目前,船东们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佩尔松说:“这些水域仍非常危险,很少受到监测。因此,近期内没有任何理由让海运船只大规模转向这些新通道。”海上还可能有小冰山,这无疑将使船长们更为谨慎,有时将不得不降低航速。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勒大学研究员弗雷德里克·拉塞尔说:“因此,较之运输矿石和碳氢燃料的船只,集装箱货轮对这些通道兴趣较小,因为它们不能允许自己迟到。”   不管怎样,船东们还需耐心等待几年,直至这些新的海上通道可以通行。此外,他们还需等到某些法律上的模糊之处消除,因为俄罗斯和加拿大希望这些海上通道属于其管辖范围,并认为,这些水域发生极小事故都可能造成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这样它们将可能独自承担其后果。美国和欧盟则宣称,这些通道属国际水域。   ——摘自《参考消息》2007年3月1日   1.对于“西北通道”的表述,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气温上升,冰块融化,“西北通道”和“东北通道”一样正在逐渐形成。   B.“西北通道”的开通,将使欧洲最大的船只不需通过传统的运河航道就能抵达亚洲。   C.由伦敦驶往横滨的船只若走这条通道,海上航行时间将大大缩短,海上航程也只有1.593万公里。   D.这条通道将受到大型货轮的青睐并令人感兴趣,但集装箱货轮对它兴趣较小,原因在于它附近海域非常危险而且有时不得不降低航速。   2.阅读全文,对材料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如果船只从欧洲到亚洲必须走“东北通道”或“西北通道”,目前还需要有破冰船破冰护航。   B.气温的上升、冰块的融化、法律上模糊之处的消除将决定这两条通道的开通。   C.这两条通道一旦开通,就会改变全球海运面貌。   D.这两条海上通道无论从经济交往、文化交流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都值得尽快开通。   3.对本文的理解,下列各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东北通道”与“西北通道”为航船提供了一条绕行俄罗斯北部贯通欧亚大陆的海上通道。   B.近期内还不能大规模地利用这两条通道,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关国家还未能就它们的归属问题达成一致。   C.“西北通道”和“东北通道”分别是由挪威探险家罗阿尔·阿蒙森与瑞典人努登舍尔德开辟的。   D.这两条海上新通道的开通,将使欧洲到亚洲的航行时间缩短10天左右。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近年来气温上升,冰块融化,这两条新航道在2030年一定能开通。   B.如果航行距离、时间都与传统的运河通道完全相同,这两条新的海上通道将不再让船东和船长们感兴趣。   C.这两条新的海上通道对大型货轮船体的大小、吃水的深度将不再严格限制。   D.在夏季,这两条海上通道已较为畅通,而在冬季则根本无法通行。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欧亚海上新通道的开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静音超音速飞机”初具雏形   如果你有幸乘坐“静音超音速运输机”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地间飞行,那么你可能只能看完一部电影——还是一部短的。这次旅程不是通常的6个小时,而是2个小时,时速1100英里(约1770公里/小时)。多亏航空动力学的设计抑制了音爆,“静音超音速飞机”可能将成为陆上航线批准的第一架民用超音速飞机。根据与超音速航空航天国际公司签署的价值2500万美元的合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斯康克工厂已经对该计划进行了为期6年的开发工作。这架12座“静音超音速运输机”的飞行高度将在47000~57000英尺(约7400公里,例如从芝加哥到罗马),而且不需要对跑道进行加长。飞机内设有12个安乐椅,1个宽大的浴室和一套不错的视频音响系统,其客户群针对的是有钱但急着赶时间的外交人员或高级管理人员。   飞机的设计时速为1.6到1.8马赫,配有两个发动机,其造成的尾流只相当于速度为2马赫的“协和”飞机的百分之一。   消除恼人的音爆是航空动力学做出的重大贡献。当飞机以高于音速的速度飞行时,飞机在空气中形成了强大的压力波,波与波之间的碰撞速度要比扩散速度快得多,所以形成了很大的噼啪声,即音爆。“静音超音速运输机”与“协和”飞机的形状大体一样,但大小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该飞机巧妙运用航空动力学来控制飞机高速飞行时产生的压力。随着飞机两边的空气扰动减小,“静音超音速运输机”就能产生更多音量小得多的冲击波。洛克希德公司的项目经理汤姆·哈特曼预计音爆不会让人察觉到——比头顶飞过的风筝还安静。   安静飞行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其机翼分布广。飞机的短翼——靠近机身前端的小机翼——以及V形后掠尾翼提供了足够的升力,而不像更大更宽的机翼常常制造出巨大的压力从而产生刺耳的音爆。哈特曼表示“静音超音速运输机”外形圆滑,在超音速状态下飞行时同样的油耗飞行距离要比亚音速多10%。他说:“如果我们不考虑飞行距离,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设计出低音爆的飞机。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要进行远距离飞行。其难点在于我们的设计阻力要小。”   同时倒V尾翼使得两台发动机被安置在尾部,也可以进一步分解压力波,防止压力波互相碰撞。   联邦航空局禁止“协和”飞机进行横渡大洋的飞行,因为它制造的音爆足以振动地面上的盘子。“静音超音速运输机”可以满足联邦航空局严格的噪音规定。这种静音设计将促使联邦航空局解除禁止超音速飞机进行陆上飞行的禁令。   超音速航空航天国际公司正在对通用电气公司、普惠公司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提交的发动机设计方案进行评估。预计明年将决定设计方案,然后组织一个国际联合体来生产飞机,2014年投入市场。   ——摘自《参考消息》2007年3月9日      6.下列有关“静音超音速飞机”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静音超音速运输机”的飞行高度、航程与时速都远远高于其他民用飞机,而且不需要对现有跑道加长。   B.“静音超音速运输机”之所以静音,是因为它巧妙地运用了航空动力学来控制飞机高速飞行时产生的压力,从而产生更多音量小得多的冲击波。   C.“静音超音速运输机”与“协和”飞机相比,只有“协和”飞机的十分之一大,音爆也只有协和飞机的百分之一。   D.“静音超音速运输机”的突出特点是,时速为1.6到1.8马赫,音爆极低,发动机被安置在尾部,机翼更大更宽而且分布较广。   7.有关“音爆”的说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音爆是飞机以高于音速的速度飞行时,飞机在空中形成的强大压力波的扩散。   B.飞机因高于音速飞行,从而在空气中形成强大的压力波,波与波碰撞后形成很大的声音,这种声音就是音爆。   C.一般的超音速飞机宽大的机翼在工作状态下常常制造出巨大的压力,从而产生刺耳的声响,这种声响也属于音爆。   D.超音速飞机在飞行时产生的音爆足以振动地面上的盘子。   8.阅读全文,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静音超音速运输机”的短翼和倒V尾翼为飞机提供了足够的升力,因而使压力减小,从而降低音爆。   B.“静音超音速运输机”在超音速状态下飞行时同样飞行距离的油耗要比亚音速多10%。   C.“静音超音速运输机”的发动机被安置在尾部,可以分解压力波,防止波与波之间的碰撞,进而降低音爆。   D.“静音超音速运输机”有短翼、靠近机身前端的小机翼、V形后掠尾翼和倒V尾翼四个分布广的机翼。   9.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静音超音速运输机”的静音设计将促使一些国家的航空管理部门对以前的某些飞行规定作出一些修改。   B.如果排除飞行距离这个因素,飞机设计师们能轻易地设计出低音爆的飞机。   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航空动力学的设计将从根本上消除音爆。   D.“静音超音速运输机”一旦投入商业化运营,世界各国的现有飞机场均可供其起降。   10.如果你是一名飞机设计师,在阐述降低音爆的原理时,应着重强调哪几点?      附参考答案:   1.C(C项专指“东北通道”,A、B、D三项则为“西北通道”与“东北通道”的共有特征。)   2.D(A项,原文第一段中“北通道”即指“东北通道”和“西北通道”,是与南方的运河航道相对而言的。B项,第一段开头与最后一段均有表述。C项,原文有“这两条海上通道将改变全球海运面貌。”句,因暂时未开通,故原文用“将”,若开通,则“就会改变”。并不矛盾。D项,最后一段有生态环境的表述,故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不妥,而且文中无“文化交流”。)   3.D(A项只指“东北通道”。B项,最主要原因是“这些水域仍非常危险,很少受到监测”和“海上还可能有小冰山”。C项,“西北通道”只是与阿蒙森所走路线相符,而非由他开辟。D项,原文第一段第二句有表述。)   4.C(由原文第二段第二句可推出此C项结论。A项,“有望”只是或然性,“一定”是必然性,太绝对。B项,除了航行距离、时间外,令人感兴趣的还有节省通行费用和停泊费。D项“在冬季则根本无法通行”属主观臆测,原文无此信息。)   5.利大于弊:①航道的开通,使欧洲到亚洲的航行距离和航行时间大大缩短。②节省传统航道的巨额通行费。③停靠点减少,可节省大量的停泊费用。④大型货轮可以不受船体大小、吃水深度的限定,可以自由来往于欧亚洲,使欧亚洲经济往来更加方便。   弊大于利:①这些水域非常危险,很少受到监测,危险隐患较多。②这些水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将受到人为影响乃至破坏。③国与国之间将因这些通道的归属问题产生国际摩擦。④任何小小的意外事故都可能给这里的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本题答案仅供参考,学生只要能答出其中任何两条即可。)   6.B(B项是降低音爆的原理,原文第二段有表述。A项,只有时速高于其他民用飞机,见第一段第二句,飞行高度和航程并没有与之对比。C项偷换概念,“音爆”应是“尾流”。D项“更大更宽”是其他飞机的机翼特点。)   7.A(A项,压力波的扩散不造成音爆,只有压力波的碰撞才产生音爆。B项是音爆的定义。C项是对音爆的补充说明。D项是音爆产生的严重后果。)   8.C(C项,原文第五段有表述,A项中“倒V尾翼”应是“V形后掠尾翼”,B“油耗”错,应是“同样的油耗所飞行的距离比亚音速多10%”,D项中“短翼”就是“靠近机身前端的小机翼”。)   9.C(C项,航空动力学的设计只能“抑制”而不能完全消除音爆。A项,由第六段的表述可以推出。B项,从第四段哈特曼的话中可以推出。D项,从“不需对跑道进行加长”和“大小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中可以推出。)   10.①运用航空动力学来控制飞机高速飞行时产生的压力使飞机两边的空气动力减少,从而产生更多音量小得多的冲击波。②机翼分布广,飞机短翼(或靠近机身前端的小机翼)和V形后掠翼为飞机提供足够的升力,不会制造巨大的压力波,从而减少刺耳的音爆。③倒V尾翼使两台发动机被安置在尾部,可以分解压力波,防止压力波互相碰撞。(此题答案仅供参考,学生能答出其中任何两点即可) 语文备课大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