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设施设备检维修方案
为了加强和提高我公司对设施设备的正常检测、维护、保养和检修能力与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特制订公司设施设备检维修方案。
一、人员管理要求:
(一)、设施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相关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二)、设施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公司生产、贸易过程中可能存在和产生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并能根据其危害性质和途径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三)、设施设备人员务必掌握消防知识、消防器材使用与维护方法、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维护方法、应急处理与紧急救护方法。
二、安全生产现场安全
(一)危险分析 公司安全危险危害主要有:触电、机械事故、高处坠落、火灾、垮塌、中毒、职业病等。
(二)隐患控制措施
1、经常检查电线、机械设备线路,检查控制开关及保险完好情况以防触电。
2、检查转动设备的防护罩、防护外壳是否良好,检查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物体打击、挤压等机械伤害、防止高处坠落等事故。
3、经常巡回检查,发现火灾苗头用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
4、严格遵守进入洁净区的操作规程,保证生产区的洁净及产品的卫生。
5、保持食堂卫生,购买正规的清洁卫生食品以防食品中毒事故发生。
三、设施设备检维修
(一)建立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台帐,编制设施设备检修维修操作规程,制订检测维护保养修理年度计划。
(二)日常维护保养
1、设备日常维护按照“五勤”工作法(勤看、勤听、勤嗅、勤摸、勤动手)进行工作。具体内容是:
(1)勤看电线线路、电流、仪表、温度、设备动态等;
(2)勤听电机、轴承、设备等有无异声;
(3)勤嗅设备运行时轴封机构、联轴器、电动机、电气设备等有无焦糊味;
(4)勤摸设备油箱、电动机及底部、轴承等处的温度和振动情况
(5)勤动手即做好一切运行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动手解决设备发生的问题。
2、检查设施设备安全技术状况,紧固松动部位,检查配合间隙、设备润滑、锈蚀情况,电线线路破损、安全装置完好情况等,根据需要更换易损易耗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局部拆卸和检查、调整、修复、更换失效零件,齿条、皮带、转动轮、加油、换油润滑相关零部件。
4、加强设备漏水、漏油、漏气日常检查及不正常振动、温度、噪音等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
5、机械设备如不能自行修复,可请有资质的单位和相关持证专业人员修理,确实不能修复的可报请公司更换。
(三)、设施设备定期检查维护
制定设备检定与维修计划,并严格按照此计划内容执行。
NTS100型移动伸缩提升加料机
下列情况应先按下急停开关,再进行其他处理:
a) 油泵电机不能停机
b) 翻转电机不能停机
c) 限位行程开关失效
d) 十字开关复中位后仍有其他动作
清洗程序
料桶及锥斗清洗
1、 将完成加料后的料桶及锥斗从加料机上卸下。
2、 移至清洗间进行清洗
a) 拆下锥斗、出料蝶阀及密封圈
b) 以自来水进行冲洗
c) 以纯化水淋洗
注:某些特殊药品需要配制特定化学性能的清洗液进行清洗,其清洗程序是:
自来水洗——>清洗液洗——>净化水洗
d) 检验清洗质量
e) 清洗后的料桶及锥斗进行自然干燥或者烘干。烘干时空气温度<=60
f) 经检验合格后,装好并关闭出料蝶阀
加料机的清洗
用自来水、净化水进行擦洗机身外罩
每次进行液压系统检查时进行油箱外部清洁,可用铜丝刷清理缝隙中的尘埃。
在擦拭泵、阀或装液压油的容器时要防止布屑之类污物落入液压油中。
设备120小时维修时进行立柱内部清洗,清洗时用毛巾进行擦洗各部件的表面,后用干燥毛巾擦干,并要注意各部位的连接接头,不能损坏。
控制箱清洗
在清洁时,用微湿的毛巾擦洗表面,再用干燥且不脱落的毛巾擦干。不许用水冲洗或过湿的毛巾清洗控制箱,以免损坏电器元件。
维护保养
日常维护
DM1设备的感官检查
a) 启动前检查滑块是否处于最低位,否则说明设备上次工作属非正常停机
b) 检查出料蝶阀关闭可靠,开启灵活;
c) 检查设备基本动作(提升、下降、停止)是否准确可靠
DM2检查急停按钮的操作
在急停开关被按下的情况下:
a) 油泵电机不能停机
b) 翻转电机不能停机
c) 限位行程开关失效
d) 十字开关复中位后仍有其他动作
DM3操作检查
设备运行中检查是否有剧烈振动、噪声,以及是否有液压油泄漏等
临时维护
详细的检查:每运行120小时应进行以下的维护,除非另有规定。
OM1液压油位检查
拔出油标尺,检查液面是否低于规定液位,否则应添加液压油。
OM2提升链的安装连接
检查提升链的安装连接,不应出现松动、移位等现象,否则就立即加以排除。
OM3传动装置与滑块的连接
检查传动装置与滑块的连接,应锁固可靠。
每月进行的维护或运行400小时后进行的维护
除进行临时维护外,每月或每运行400小时后(后者通常要小于前者),执行以下任务:
MM1提升链检查
对提升链进行刷油润滑(采用工业极压齿轮油),同时检查提升链是否有锈蚀、形变,否则应立即予以更换。
MM2管路联接
检查所有管路联接,应紧固,无泄漏。
MM3空气滤清器检查
空气滤清器应无阻塞,否则应加以清洗或更换。
年度维护或运行5000小时后应进行的维护
1A1电机检测
每年或运行5000小时后应根据标准电工操作惯例,对电机进行检测。
每2年进行的维护或运行10000小时后进行的维护
除了进行年度维护外,每2年或运行10000小时后要进行以下维护:
2A1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拆下吸油过滤器和高压过滤器滤芯,视情况予以清洗或更换。
2A2更换液压油
液压油每运行24小时后应更换一次。在其他保养项目中如检查中发现液压油颜色变暗、乳化、分层、有悬浮或沉淀污染物时,应及时予以更换。
更换的新液压油或补加的液压油必须符合本说明书的规定(推荐使用46号抗磨液压油);换液压油时应将油箱内部的旧液压油全部放完,并清洗干净;新液压油应经过滤后再注入油箱,其过滤精度不得低于系统的过滤精度80目。加液压油时,应注意油桶口、油箱口、滤油器进出油管的清洁。
2A3更换提升链
更换提升链,并在滑块轴承、链盘轴承更换润滑脂。
2A4更换帘布
长时间工作后,帘布会出现残余伸长(产品规格、型号向购买公司申购)
拆装方法:只需松开(或旋紧)帘布压条和帘布固定轴上的螺钉即可。
长期停放时的维护与保养
长期停放时应切断电源;
以木箱或其他包装物对设备进行包装,设备包装前应在各需要润滑与防锈处理的零部件处加注符合要求的润滑剂和进行防锈处理;
设备应储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介质、无振动的环境中;
在定期检查包装、湿度的情况下,可最多储存3年。
长期存放后,重新安装或开机前应再次进行设备性能确认。
润滑
液压油建议采用L-HM46抗磨液压油,其性能参数如表:
项目
指标
ISO粘度等级
46
运动粘度(40度),mm2/s
48.72
粘度指数
165
闪点(开口), 摄氏度
240
倾点, 摄氏度
-37
NTS100型移动伸缩提升加料机的润滑点如表:
润滑点
润滑点
润滑介质
润滑周期
提升链
高级润滑脂
90天
链轮(含轴承)
高级润滑脂
90天
线轮轴承
高级润滑脂
90天
滑块滚轮轴承及内槽钢滚轮轴承
高级润滑脂
90天
FBW120型多功能沸腾制粒机
适用环境和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
a) 环境温度:正常工作的环境空气温度在-20~40;
b) 湿度:最大除湿条件为当环境温度为30时,工作环境的相对湿度不超过95%,较低温度下可允许较大湿度(如环境温度为20时,工作环境的相对湿度不超过90%)。
c) 大气压强:86kpa~106kpa .
工作条件
a) 电源条件:AC 380V/50HZ, 特殊电源条件经系统配置变更后方可适用;
b) 压缩空气:压力0.4~0.7MPa,
c) 蒸汽:压力0.4~0.6MPa
环境影响
整机运行噪声小于78db(A),符合GMP对设备的要求;
清洗污液的排放请遵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
故障分析与排除
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序号
故障现象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备注
1
消息提示“压缩空气压力不足”
气源故障
检查维修气源
系统终止一切动作
管路系统漏气
检查并重新连接
气压传感器故障
更换
2
消息提示“蒸汽压力不足”
蒸汽供给系统故障
检查排除
系统终止一切动作
蒸汽传感器故障
检查排除
3
消息提示“紧急停止”
急停开关未复位
复位急停开关
系统终止一切动作
急停线路故障
按急停线路控制图检查排除故障
4
消息提示“底缸提升未到位”
传感器故障
更换
顶升气缸故障
维修或更换
电磁阀故障
维修或更换
5
消息提示“左或右捕集袋未密封
气密封电磁阀未打开
检修或更换电磁阀
气压传感器故障
更换
6
消息提示“底缸未密封“
底缸密封电磁阀未打开
检修或更换电磁阀
气压传感器故障
更换
7
消息提示“风机变频器报警“
电机缺相或过载
检查并排除
变频器故障
检修变频器
8
消息提示“温度传感器故障”
温度探头损坏
更换
温度传感器线路故障
按线路图检修
9
消息提示“比例定位器压力不足
比例定位器电磁阀未打开
检修或更换电磁阀
气压传感器故障
更换
10
消息提示“床层压差报警”
发生“塌床”现象
检查并排除
差压变送器故障
维修或更换
11
消息提示“捕集袋压差报警”
捕集袋破损或堵塞
检查或更换
差压变送器故障
维修或更换
12
消息提示“雾化压缩空气压力不足”
雾化洁净空气供给故障
检查排除
气压传感器故障
维修或更换
13
除尘器现场压差超出初始值的2倍
滤筒有堵塞
拆下滤筒清洗或更换
维护及保养
DM1设备的视觉检查
a) 启动前检查机器的外部有无损坏或变形,检查所有接地线是否都已正确连接;
b) 检查物料容器及流化舱内有无划伤或变形;
c) 检查过风网有无异物,如有则进行清洗;
d) 检查手摇绞车系统是否清洁、完好无损及是否有松动;
DM2安全连锁检查
启动设备前,要检查安全连锁系统是否正确运行,在物料容器未到位的状态下无任何设备动作;无压缩空气状态下无任何设备动作;急停开关被按下无任何设备动作。
DM3检查紧急制动按钮操作
a) 操作之前,要检查所有的紧急制动按钮是否操作正确。
b) 确定设备已经可以进行操作之后,依次按下每个紧急制动按钮,然后尝试启动机器,每个测试后将紧急制动按钮复位。
c) 最初启动机器后,依次按下紧急制动按钮,确保机器能够正确制动,测试后将每个紧急制动按钮复位。
DM4气压检查
a) 检测总进气压力不低于0.7MPa。必要时进行调节
b) 检测蒸汽压力应不低于0.4MPa,必要时进行调节
DM5操作检查
启动本机,并执行以下运行检查:
a) 检查所有的设备和控制是否有异常的噪声或振动
b) 验证风机电机电流不过载
DM6脉冲滤筒反吹除尘器日常检查及处理
a) 开启脉冲滤筒反吹除尘器下部的DN80的球阀,放尽其中的抖粉
b) 检查脉冲滤筒反吹除尘器的现场压差显示,发现压差较大的,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临时维护
详细的检查:每运行120小时应进行以下的维护,除非另有规定。
OM1基座与顶升、顶升与物料容器、物料容器与扩散室及扩散室与捕集室之间密封检查。
检查基座与顶升、顶升与物料容器、物料容器与扩散室及扩散室与捕集室密封处密封件有无永久变形,以保证密封。
OM2过风网检查
检查过风网无变形。
OM3手摇绞车变速箱润滑剂检查
检查手摇绞车润滑剂的液位线,如过低及不足,进行补充;
每月进行的维护或运行400小时后进行的维护
除进行临时维护外,每月或每运行400小时后(后者通常要小于前者),执行以下任务:
MM1:安全连锁清洁和检查
清洁传感器和机械部分。完成后检查操作是否正确
MM2电机、传动轴承检查
检查所有电机、传动轴承有无异常噪声、振动和过热。如有必要更换有问题的轴承。
MM3紧固件和连线的检查
检查所有紧固件的松紧程度和电路的连线。发现紧固件有松动,应从新拧紧;检查更换损坏、变质和过热的所有配线。
年度维护或运行5000小时后应进行的维护
1A1每年或运行5000小时后(通常后者小于前者)应更换PLC、触摸屏电池。
每2年进行的维护或运行10000小时后进行的维护
除了进行年度维护外,每2年或运行10000小时后要进行以下维护任务:
2A1更换手摇绞车变速箱润滑剂
a) 每2年或运行10000小时后,排空变速箱,并按照当地的规定处置内容物;
b) 彻底清洁变速箱内部,清洁齿轮单元并检查有无损坏或磨损,更换磨损严重及损坏件;
c) 从新装配完成后给变速箱中注入推荐的润滑剂至要求的水平。
润滑剂推荐采用工业极压齿轮油,其性能参数如下:
ISO粘度等级:150;
运行粘度(40度):142;
运行粘度(100度):14.3;
倾点摄氏度:<=-9.2
闪点摄氏度:=>204
粘度指数:=>96
2A2更换软管和密封圈
为避免使用中的故障,对老化的软管和密封圈应取下并更换,更换的软管和密封圈要与取下的规格相同。
长期停放时的维护与保养
长期停放时应:切断电源、气源;
以木箱或其他包装物对设备进行包装,设备包装前减速箱中应加注符合要求的润滑剂;
设备应储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介质、无振动的环境中;
在定期检查包装、湿度的情况下,最多储存三年。
长期存放后,重新安装或开机前应再次进行设备性能确认。
LHSZ600型整粒湿法混合制粒机
适用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
a) 环境温度:正常工作的环境空气温度在5~40
b) 湿度:当环境温度为40时,工作环境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较低温度下可允许较大湿度(如环境温度为20时,工作环境的相对湿度不超过90%)
c) 大气压强:86KPa~106kpa
工作条件
a) 电源条件:AC380V/50HZ/3p;
b) 压缩空气:压力0.6MPa,耗量1000L/min
环境影响
整机运行噪声小于85dB(A),符合GMP对设备的要求;
清洗污液的排放请遵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
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No
故障现象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备注
1
系统提示“压力低,检查压缩空气!”
气源故障
检查维修气源
管路系统漏气
检查并重新连接
气压传感器故障
更换
2
系统提示“检查缸盖是否关闭到位”
误操作
培训操作人员
缸盖传感器或线路故障
更换传感器或检查线路
3
系统提示“检查出料口料门是否关闭到位!”
出料门有积料
清除积料
出料门到位传感器故障
更换
出料气缸故障
维修或更换
4
系统提示“检查进水开关状态”
误操作
培养操作人员
进水开关泄漏
维修或更换
水压传感器故障
更换
5
系统提示“安全保护状态!检查出料口清洗门是否关闭”
误操作
培养操作人员
出料门清洗盖传感器故障
更换
6
系统提示“搅拌机过载,检查1号变频器。”
低速搅拌时加入粘合剂
培训操作人员
电源故障(缺相等)
检查排除
变频器故障
查阅变频器技术手册
电机故障
查阅电机技术手册
7
系统提示“制粒电机过载,检查2号变频器”
电源故障(缺相等)
检查排除
变频器故障
查阅变频器技术手册
电机故障
查阅电机技术手册
8
系统提示“整粒电机过载,检查3号变频器
变频器故障
查阅变频器手册
电机故障
查阅电机技术手册
塞网堵塞
更换塞网
维护及保养
日常维护:使用前的检查
DM1设备的视觉检查
a) 启动前检查机器的外部有无损坏或变形,检查所有接地是否都已正确连接;
b) 检查料缸内部有无划伤或变形
c) 检查料缸和搅拌桨下有无异物,如有则进行清除;
d) 检查料缸盖口的安全检测装置;
e) 检查搅拌桨是否清洁并完好无损及是否有松动;
f) 检查制粒刀是否清洁并完好无损及是否有松动;
g) 检查机器底座内部有无漏水痕迹、积液或液体的痕迹;
h) 释放两缸盖锁紧装置,将密封圈正确放置,检查缸盖和料缸法兰的周围的密封状况
i) 检查整粒装置进出料部位是否有划伤或变形
j) 检查整粒筛网是否变形,以及与整粒刀的间距是否适当
k) 检查整理装置内外部各处是否清洁,安装连接是否牢固
DM2安全连锁装置
启动设备前,要检查安全连锁系统是否正确运行,在料缸缸盖打开的状态下:
a) 搅拌电机不能起动
b) 制粒电机不能起动
c) 整粒电机不能起动
DM3检查急停按钮操作
a) 操作之前,要检查所有的急停按钮是否操作正确
b) 确定设备已经可以进行操作之后,依次按下每个急停制动按钮,然后尝试起动机器,每个测试后将急停按钮复位
c) 最初起动机器后,依次按下急停按钮,确保机器能够正确制动,测试后将每个急停按钮复位
DM4气压检查
a) 检测总进气压力不低于0.6Mpa。必要时进行调节
b) 搅拌桨和制粒刀轴得气密封出气状况
DM5操作检查
起动本机,并执行以下运行检查:
a) 检查所有的设备和控制是否有异常的噪声或振动;
b) 验证搅拌、制粒及整粒电机电流不过载。
c) 检查聊缸盖开启状态下搅拌桨和制粒刀被锁定。
临时维护
详细的检查:每运行120小时应进行以下的维护,除非另有规定。
OM1搅拌桨和制粒刀密封检查:
如果搅拌桨和制粒刀在密封区域有额外的粉末则说明以下情况之一:
a) 密封故障
b) 密封气压太低,应该增加到适宜的气压。
彻底清洁搅拌桨的密封区域。如果密封下有水和/或粉末,则说明机械密封发生了故障。必须要进行更换。
更换搅拌桨下密封:使用专用工具取下紧固螺母。使用两个M8螺纹的吊装环旋入露出的螺纹孔中,将搅拌桨轻轻垂直吊离主轴,然后将搅拌桨倾斜一定角度,从料缸中取出。(注意:不要磕碰缸壁)这时露出密封的组件,松开密封法兰的组件的螺丝即可拆下该组件更换密封圈。
取下变速箱侧的螺栓,检查变速箱的顶部是否有水和/或粉末。更换密封
在制粒刀与电机法兰部的观测连接套泄水管处查看是否有水和/或粉末。如果有泄漏,则必须更换密封。
OM2出料口组件检查
按照以下步骤检查出料口组件的操作:
a) 确保出料塞的硅密封正确并安全就位,以提供有效的密封;
b) 确保出料塞能够顺利的进入关闭位置;
c) 确保出料塞座与料缸内部齐平,而不会进入料缸并损坏搅拌桨。
OM3料缸缸盖、出料口组件盖和观测口密封处的检查。
检查料缸缸盖、出料口组件盖和观测口密封处是否有损坏,如有必要进行更换。
OM4气动系统的空气过滤检查
清洁并检查所安装的空气过滤单元。(包括用户供气源端)
OM5搅拌桨驱动变速箱润滑剂检查
a) 检查变速箱润滑剂的水平,如有必要进行补充
b) 变速箱(实验室用机器)都安装了油位观察孔
油位观察孔在变速箱的一个侧面,远离柜门,打开机器左侧面板即可看见,油位应该在观察孔的一半以上位置。
变速箱的排放塞,位于底部。
OM6搅拌桨和制粒刀密封排气
断开单向阀和密封之间的管道,参照压力表检查这两处密封的排气气流,允许通过的最低压力为0.1Mpa,最高为0.2Mpa。完成后重新连接管道。
注意:阀门弹簧受到腐蚀会影响密封排气单向阀的操作,如发现此有问题,则必须进行更换。
每月进行的维护或运行500小时后进行的维护
除进行临时维护外,每月或每运行500小时后,执行以下任务:
MM1 安全连锁清洁和检查
清洁料缸盖安全探头和机械部分。完成后检查操作是否正确。
MM2 电机轴承检查
检查所有电机轴承有无异常噪声、振动和过热。如有必要更换有问题的轴承
MM3 紧固件和连线的检查
检查所有紧固件的紧密程度和电路的连线。检查损坏、变质和过热的所有配线。
MM4 清洁/更换压缩气滤芯
a) 关闭压缩机的电源和供气;
b) 打开油水分离器要注意不要损坏“O”型密封圈
c) 旋下烧结滤芯,将其取下
d) 针对使用的压缩空气采取相应的康和安全预防措施,然后可以通过清洗和/或通过一个低压空气软管吹气来清除残渣
e) 水或湿布清洁过滤器和滤杯,清除残渣,然后用软布擦干;
f) 清洁所有的密封装置,检查是否有损坏,替换有问题的密封装置;
g) 确认所有密封都已正确就位,按照相反的顺序重新安装并检查有无泄漏
每三个月进行的维护或运行1250小时后进行的维护
每三个月或运行1250小时后,应进行以下维护:
清理电机外壳和周围的区域,清除所有积尘和残渣
检查电机是否运行平稳、过热和异常声音
根据标准电工操作惯例,对电机进行检测
完成后,清理电机外壳和周围区域,清除所有粉尘和残渣
年度维护或运行5000小时后应进行的维护
1A1更换2个驱动轴密封单向节流阀
a) 每年或运行5000小时(更快),都要取下更换新的搅拌桨和制粒刀密封单向节流阀;
b) 在水、气系统图中查找替换零件的型号
c) 完成后,将制粒刀密封的压力设置为0.15Mpa,将搅拌桨密封的压力设置为0.15Mpa。为适应不同材料需要调节压力,最大不能超过0.2Mpa。
1A2 PLC、触摸屏、变频器维护
每2年进行的维护或运行10000小时后进行的维护
2A1 更换搅拌桨驱动变速箱润滑剂
a) 每2年或运行10000小时后,排空变速箱,并按照当地的规定处置内容物
b) 彻底清洁变速箱内部,清洁齿轮单元并检查有无损坏或磨损
c) 完成后给变速箱中注入推荐的润滑剂至要求的水平
润滑剂推荐采用工业极压齿轮油,其性能参数如下:
ISO粘度等级:150;
运行粘度(40度):142;
运行粘度(100度):14.3;
倾点摄氏度:<=-9.2
闪点摄氏度:=>204
粘度指数:=>96
2A2更换软管和密封圈
为避免使用中的故障,对老化的软管和密封圈应取下并更换,更换的软管和密封圈要与取下飞规格相同。
长期停放时的维护与保养
停放时应:切断电源、气源、水源
以木箱或其他包装物对设备进行包装,设备包装前减速箱中应加注符合要求的润滑剂
设备应储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介质、无振动的环境中
在定期检查包装、湿度的情况下,可多储存3年。
长期存放后,重新安装或开机前应再次进行设备性能确认
主要技术参数
1
料缸容积 L
600
2
有效容积 L
480
3
投料量 KG
120~240
物料密度按0.5g/cm3计
4
搅拌桨转速 rpm
50~175
误差<=10%
5
制粒刀转速 rpm
1000~2000
误差<=10%
6
整粒刀转速 rpm
300~900
误差<=10%
7
压缩空气压力 Mpa
0.6
8
压缩空气耗量L/min
1000
9
清洗介质介入压力Mpa
0.3
在位清洗
10
搅拌电机功率Kw
37
11
制粒电机功率
11
12
整理电机功率
5.5
13
真空泵功率
5.5
14
真空度
-0.06
15
真空流量
3000L/min
FG300#2型沸腾干燥机
适用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
a) 环境温度:正常工作的环境空气温度在-20~40
b) 湿度:当环境温度为30摄氏度,工作环境的相对湿度不超过95%,较低温度下可允许较大湿度。
c) 大气压强:86kpa~106kpa。
工作条件
a) 电源条件:AC380V/50HZ,特殊电源条件经系统配置变更后方可适用;
b) 压缩空气:压力0.4~0.7MPa
c) 蒸汽:压力0.4~0.6MPa。
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型号
FG300
1
生产能力
Kg/批
250~300
2
干燥时间
Min/批
15~45
3
物料收得率
%
=>98
4
蒸汽耗量
kg/h
685.6
5
压缩空气耗量
M3/min
1.5(主机)+2(除尘器)
6
温度调节范围
摄氏度
室温~120(视具体物料而定
7
终温含量
%
0.2(视具体物料而定)
8
风机功率
KW
45
9
噪声
dB
<=75
故障分析与排除
1
消息提示“压缩空气压力不足”
气源故障
检查维修气源
系统终止一切动作
管路系统漏气
检查并重新连接
气压传感器故障
更换
2
消息提示“蒸汽压力不足”
蒸汽供给系统故障
检查排除
系统终止一切动作
蒸汽传感器故障
检查排除
3
消息提示“紧急停止”
急停开关未复位
复位急停开关
系统终止一切动作
急停线路故障
按急停线路控制图检查并排除故障
4
消息提示“底缸提升未到位”
传感器故障
更换
顶升气缸故障
维修或更换
电磁阀故障
维修或更换
5
消息提示“左或右捕集袋未密封”
气密封电磁阀未打开
检修或更换电磁阀
气压传感器故障
更换
6
消息提示“底缸未密封”
底缸密封电磁阀未打开
检修或更换电磁阀
气压传感器故障
更换
7
消息提示“风机变频器报警”
电机缺相或过载
检查并排除
变频器故障
检修变频器
8
消息提示“温度传感器故障”
温度探头损坏
更换
温度传感器线路故障
按线路图检修
9
消息提示“比例定位器压力不足”
比例定位器电磁阀未打开
检修或更换电磁阀
气压传感器故障
更换
10
消息提示“流化床压差报警”
发生“塌床”现象
检查并排除
差压变送气故障
检修或更换
11
消息提示“捕集袋压差报警”
捕集袋破损或堵塞
检修或更换
差压变送器故障
维修或更换
12
除尘器现场压差超出初始值的2倍
滤筒有堵塞
拆下滤筒清洗或更换
维护及保养:
日常维护:使用前的检查
DM1 设备的视觉检查
a) 启动前检查机器的外部有无损坏或变形,检查所有接地线是否都已正确连接;
b) 检查物料容器及流化舱内有无划伤或变形;
c) 检查过风网有无异物,如有则进行清除;
d) 检查手摇绞车系统是否清洁、完好无损及是否有松动;
DM2 安全连锁检查
启动设备前,要检查安全连锁系统是否正确运行,在物料容器未到位的状态下无任何设备动作,无压缩空气状态下无任何设备动作;急停开关被按下无任何设备动作。
DM3 检查紧急制动按钮操作
a) 操作之前,要检查所有的紧急制动按钮是否操作正确。
b) 确定设备已经可以进行操作之后,依次按下每个紧急制动按钮,然后尝试启动机器,每个测试后将紧急制动按钮复位。
c) 最初启动机器后,依次按下紧急制动按钮,确保机器能够正确制动,测试后将每个紧急制动按钮复位。
DM4 气压检查
a) 检查总进气压力不低于0.7Mpa。 必要时进行调节;
b) 检测蒸汽压力应不低于0.4Mpa,必要时进行调节。
DM5 操作检查
启动本机,并执行以下运行检查:
a) 检查所有设备和控制是否有异常的噪声或振动;
b) 验证风机电流不过载。
DM6 脉冲滤筒反吹除尘器日常检查及处理
a) 开启脉冲滤筒反吹除尘器下部的DN80的球阀,放尽其中的料粉
b) 检查脉冲滤筒除尘器的现场压差显示,发现压差较大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临时维护:
详细的检查:每运行120小时应进行以下的维护,除非另有规定。
OM1基座与顶升、顶升与物料容器、物料容器与扩散室及扩散室与捕集室之间密封检查。检查基座与顶升、顶升与物料容器、物料容器与扩散室及扩散室与捕集袋密封处密封件有无永久形变,以保证密封。
OM2过风网检查
检查过风网无变形。
OM3手摇绞车变速箱润滑剂检查
检查手摇绞车润滑剂的液位线,如过低及不足,进行补充。
每月进行的维护或运行400小时后进行的维护
除进行临时维护外,每月或每运行400小时后(后者通常要小于前者),执行以下任务:
MM1 安全连锁情节和检查
清洁料缸盖安全探头和机械部分。完成后检查操作是否正确
MM2 电机、传动轴承检查
检查所有电机、传动轴承有无异常噪声、振动和过热。如有必要更换有问题的轴承。
MM3 紧固件和连线的检查
检查所有紧固件的松紧程度和电路的连线。发现紧固件有松动,应重新拎紧;检查更换损坏、变质和过热的所有配线。
年度维护或运行5000小时后应进行的维护
1A1每年或运行5000小时后(通常后者小于前者)应更换PLC、触摸屏电池。
每2年进行的维护或运行10000小时后(通常后者时间更短)要进行以下维护任务:
2A1 更换手摇绞车变速箱润滑剂
a) 每2年或运行10000小时后(后者通常更快),排空变速箱,并按照当地的规定处置内容物;
b) 彻底清洁变速箱内部,清洁齿轮单元并检查有无损坏或磨损,更换磨损严重及损坏件;
c) 从新装配完成后给变速箱中注入推荐的润滑剂至要求的水平。
润滑剂推荐采用工业极压齿轮油,其性能参数如下:
ISO粘度等级:150;
运行粘度(40摄氏度):142;
倾点(摄氏度):<=-9.2;
闪点(摄氏度):=>204;
粘度指数:不小于:96
2A2 更换软管和密封圈
为避免使用中的故障,对老化的软管和密封圈应取下并更换,更换的软管和密封圈要与取下的规格相同。
长期停放时的维护与保养
长期停放时应:切断电源、气源;
以木箱或其他包装物对设备进行包装,设备包装前减速箱中应加注符合要求的润滑剂;
设备应储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介质、无振动的环境中;
在定期检查包装、湿度的情况下,最多可储存3年;
长期存放后,重新安装或开机前应再次进行设备性能确认;
其他配套元器件的维护和保养参阅相应的期间说明书。
LHSZ600型整粒湿法混合制粒机
日常维护:使用前的检查
DM1 设备的视觉检查
a) 启动前检查机器的外部有无损坏或变形,检查所有接地线是否都已正确连接;
b) 检查料缸内部有无划伤或变形;
c) 检查料缸和搅拌桨下有无异物,如有则进行清除;
d) 检查料缸盖口的安全检测装置;
e) 检查搅拌桨是否清洁并完好无损及是否有松动;
f) 检查制粒刀是否清洁并完好无损及是否有松动;
g) 检查机器底座内部有无漏水痕迹、积液或液体的痕迹;
h) 释放两缸盖紧锁装置,将密封圈正确放置,检查缸盖和料缸法兰的周圈的密封状况;
i) 检查整粒装置进出料部位是否有划伤或变形;
j) 检查整粒筛网是否变形,以及与整粒刀的间距是否适当;
k) 检查整粒装置内外部各处是否清洁,安装连接是否牢固。
DM2 安全连锁检查
启动设备前,要检查安全连锁系统是否正确运行,在料缸缸盖打开的状态下:
a) 搅拌电机不能起动;
b) 制粒电机不能起动;
c) 整理电机不能起动;
d) 出料口阀不能起动。
DM3 检查紧急制动按钮操作
a) 操作之前,要检查所有的紧急制动按钮是否操作正确。
b) 确定设备已经可以进行操作之后,依次按下每个急停制动按钮,然后尝试启动机器,每个测试后将紧急制动按钮复位。
c) 最初启动机器后,依次按下紧急制动按钮,确保机器能够正确制动,测试后将每个紧急制动按钮复位。
DM4 气压检查
a) 检测总进气压力不低于0.6Mpa。必要时进行调节;
b) 搅拌桨和制粒刀轴得气密封出气状况。
DM5 操作检查
启动本机并进行以下检查:
a) 检查所有的设备和控制是否有异常的噪声或振动;
b) 验证搅拌、制粒及整粒电机电流不过载;
c) 检查料缸盖开启状态下搅拌桨和制粒刀被锁定。
日常使用后,和更换产品前进行的维护
DM6 清洗程序
本机只能加入水和清洁剂进行清洗。
加入清洁液体时不能高于制粒刀轴心的水平。
搅拌桨或制粒刀运行时,观察窗不能打开。
打开缸盖或出料口盖前,清洗液体应从缸中排出,以避免接触热的或污染性的液体。
热水清洗操作过程中,机器外表面变热,不能接触。
清洗完成后,清洗液体已经排净之后,才能将机器的电源和供气隔开
清洗液体必须在控制模式下从机器中排出,以避免工作人员接触。
参照在位清洗界面进行操作说明:
A) 进入触摸屏清洗界面,启动清洗程序向料缸中加入水。若加入是热水,温度不得超过80摄氏度
B) 关闭料缸缸盖和出料口斜道盖,并更换滤罩。启动搅拌电机和制粒电机,使其快速运行至设定时间
C) 停止搅拌电机和制粒电机。关闭进水阀。
D) 打开聊缸盖,检查所有表面是否清洁,如有必要重复上述步骤。
E) 打开压缩空气,关上料缸缸盖,启动搅拌电机和制粒电机,使其快速运行至少30s~1min,使轴的密封区干燥。
F) 取下料缸缸盖和出料口盖密封,并进行清洗和干燥,必须使用清洁的温水。
G) 彻底清洁出料口斜道区域。
H) 冲洗安装缸盖和出料口盖密封。
I) 确认所有的出料口活塞和清洗阀门都关闭。
J) 完成清洗程序后,可以检查是否满足清洗要求。
临时维护
详细的检查:每运行120小时应进行以下的维护,除非另有规定。
OM1 搅拌桨和制粒刀密封检查:
如果搅拌桨和制粒刀在密封区域有额外的粉末则说明以下情况之一:
a) 密封故障;
b) 密封气压太低,应该增加到适宜的气压。
彻底清洁搅拌桨的密封区域。如果密封下有水和/或粉末,则说明机械密封发生了故障。必须要进行更换。
更换搅拌桨下密封:使用专用工具取下紧固螺母。使用两个M8螺纹的吊装环旋入露出的螺纹孔中,将搅拌桨轻轻垂直吊离主轴,然后将搅拌桨倾斜一定角度,从料缸中取出。(注意:不要磕碰缸壁)这时露出密封的组件,松开密封法兰的组件的螺丝即可拆下该组件更换密封圈。
取下变速箱的螺栓,检查变速箱的顶部是否有水和/或粉末。更换密封
在制粒刀与电机法兰底部的观测连接套泄水管处查看是否有水和/或粉末。如果有泄漏,则必须更换密封。
OM2 出料口组件检查
按照以下步骤检查出料口组件的操作:
a) 确保出料塞的硅密封正确并安全就位,在提供有效的密封;
b) 确保出料塞能够顺利的进入关闭位置;
c) 确保出料塞座与料缸内部齐平,而不会进入料缸并损坏搅拌桨。
OM3 料缸缸盖、出料口组件盖和观测口密封处的检查。
检查料缸缸盖、出料口组件盖和观测口密封处是否有损坏,如有必要进行更换。
OM4 气动系统的空气过滤检查
清洁并检查所安装的空气过滤单元。(包括用户供气源端)
OM5 搅拌桨驱动变速箱润滑剂检查
a) 检查变速箱润滑剂的水平,如有必要进行补充;
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