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导地线展放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写:
广西建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杨柳-三合Ⅰ、Ⅱ110kV线路工程
2009年11月20日
目 录
1 内容 1
2 适用范围 1
3 导地线展放的施工要求 1
4 导地线展放前的准备工作 2
5 人工展放施工流程 2
6 一般机械牵引展放施工流程 3
7 张力放线施工流程(220kV双分裂导线) 5
7.1 张力放线施工流程图 5
7.2 牵张场地的布置 5
7.3 展放导引绳 7
7.4 展放牵引绳及地线 7
7.5 张力放线安全措施 9
7.6 张力放线施工的工器具及人员安排 10
1 内容
人工展放、一般机械牵引展放、张力放线。
2 适用范围
2.1 人工展放:适用于电压220KV及以下,导线截面240mm2及以下,钢绞线截面70mm2 及以下。
2.2 一般机械牵引展放:适用于电压220KV及以下导线线路,导线截面为400mm2及以下,钢绞线截面为70mm2及以下。
2.3 张力放线:适用于电压220KV双分裂导线及以上的送电线路和通讯架空光缆的展放。
3 导地线展放的施工要求
3.1 放线过程中,对展放的导地线应认真进行外观检查,对于制造厂在导、地线上的损伤或断头的地方,应查明情况妥善处理。
3.2 跨越电力线、通讯线、铁路和通航河流时,必须有可靠的跨越安全措施。
3.3 放线滑车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轮槽尺寸及所用的滑车应与导地线相适应,保证导地线通过时不受损伤;轮槽底部的轮径应大于导线直径的15倍;对于严重上扬或垂直档距甚大处的放线滑车,应进行验算,或采用特殊结构;滑轮应采用滚动轴承,要妥善保管,不得摔碰,使用前应检查确保转动灵活。
3.4 不作补修的导线:同一处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的,可用0#砂纸磨光毛刺、伤处棱角,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损伤面积为导电截面的5%及以下(且强度损失小于4%);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为4%及以下。(同一处,指一个节距内,以最深处计)
3.5 需要作补修的导线:同一处的损伤,损伤面积为导电截面的7%以内(且强度损失小于5%),可采用缠绕处理(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用单股铝丝,从受伤中心向两端缠绕紧密,长度不小于100mm)。或用补修预绞丝缠绕(长度不小于3个单节,接触紧密)。
以补修管补修:损伤面积为导电截面的25%以内(且强度损失小于17%),线股复原,需补修的范围应位于管内20mm,用液压。
3.6 需要割去重接的导线:同一处损伤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导线的损伤面积或强度损失超过上述规定的,或导线损伤超过补修管的能补修范围,或有钢芯有断股或金钩、破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3.7 镀锌钢绞线:以镀锌铁线缠绕(19股断一股);以补修管补修(7股断1股、19股断2股及以下);锯断重接(7股断2股、19股断3股及以上)。
4 导地线展放前的准备工作
4.1 施工负责人详细勘察现场,并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
4.2 基础验收合格,杆塔螺丝紧固,直线杆必须调正,转角杆塔向外角倾斜4~8‰,杆塔的永久拉线、临时拉线打好完整,对于大导线、双回路、大转角,在外角侧加临时拉线,以防紧线后杆塔向内角倾斜。
4.3 清除线路走廊的障碍物,线路走廊内如有树林、竹林,则需砍伐2~3米宽的放线走廊。
4.4 用放线架架设导地线线盘。
4.5 直线杆塔挂好悬垂绝缘子串,并挂上单(三)轮放线滑车,牵引麻绳过滑车。(双分裂导线则挂三轮滑车)
4.6 沿线有跨越铁路、公路、电力线路、通信线等则需搭越线架,并联系好电力线停电跨越作业。越线架需超出两边线1.5米,最小安全距离见表1。
表1 越线架的最小安全间距
铁路
公路
通信线、低压线
距架身水平距离(m)
至路中心3
至路边0.6
0.6
距封顶(竹)杆垂直距离(m)
至轨顶6.5
至路边5.5
1
5 人工展放施工流程
5.1 拖线人员对准线路方向拖线,不得转弯或绕道。
5.2 每拖到一基直线杆塔时,导地线先拖过杆塔40~60米(可根据杆塔高度确定距离)后停止拖动,将导地线拉回头,将事先准备好的引绳与导地线连接,拖动另一端引绳使导地线穿过滑车。
5.3 遇到交叉跨越物时,按施工方案将导地线翻过跨越物。
5.4 如需跨江放线,则事先做好停航准备,或短期停航(尽量不停航)。使用船只把导地线拖放过河。此法较复杂、危险,需另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经相关部门审批通过方可进行。
5.5 放线顺序是:先放三相导线,后放两条地线。如果是双回路同杆架设时,应先放下线,再放中线、上线、最后放地线。
5.6 如遇山区等地形不好的地方时,则按耐张段长短量出导地线长度并裁好,按每人负载50~60kg捆成若干小捆,每捆之间留有5~6米的余线,人力运输至耐张段中间位置(选择较平坦、宽阔的地势),由人工向耐张杆(塔)两头展放,并尽量从山上高处向下放线。
5.7 人工展放的安全措施。
5.7.1 在放线过程中要防止导线磨擦石头等尖锐硬物,在凹凸不平的石山地区摆放一些竹木,防止导线被刮伤。
5.7.2在放线过程中沿途注意观察导地线是否有勾住树桩、石头等异物,如发现情况应停止拖线,及时处理完毕才能继续拖线。
5.7.3每个人都要注意到导地线是否有打金钩,如有打金钩应及时叫停,把导地线摆直方可拖线。
5.8人工展放的工器具及人员
表2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 量
备 注
1
放线滑车(导)
与导线规格匹配
个
每基直线杆塔×3
耐张段由直线杆(塔)
多少确定滑轮数量
2
放线滑车(地)
与地线规格匹配
个
每基直线杆塔×2
3
麻绳
φ16
条
视线路长而定
牵引跨越用
4
对讲机
台
X
根据耐张段需要
5
木杠
条
10
6
铁楸
把
2
7
放线架
套
2
8
线轴
条
2
9
网套连接器
与导线规格匹配
条
3
备用
10
网套连接器
与地线规格匹配
条
2
备用
11
铁线
14号
m
20
12
人员
技工8~14个,民工30~60个。(视耐张段长短)
5.9从上表可看出,人工展放所用的工器具较少,在导地线规格较小或耐张段档距较短的线路及运输较为困难的地段比较适用。只是由于人力有限,需用民工较多,费时,效率不高,因此,对于讲究效益来说,一般情况下采用机械放线或张力放线。
6 一般机械牵引展放施工流程
6.1 根据需展放耐张段长度先人工展放一条牵引钢丝绳至耐张段两端耐张杆(塔)。(耐张段长度短的话,牵引钢丝绳一次性展放到位;耐张段长度长的话,牵引钢丝绳分段展放,绞磨机分段拖导地线,牵引钢丝绳必须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6.2 导地线使用网套连接器套入导地线中,用14号铁线绑扎网套连接器尾部,连接器必须牢固,通过联板和防捻器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一头接上机动绞磨或手扶绞磨。线盘上固定线头的铁钉必须拔除,以免伤害导线。
6.3 线头处人员用对讲机发出信号,绞磨处人员接到信号重复确认后起动绞磨缓慢拖动导地线,待导地线走顺后再适当加快拖动速度。但不可超过设计规程里的最大牵引速度。
6.4 每拖到一基直线杆塔时,导地线先拖过杆塔40~60米(可根据杆塔高度确定距离)后停止拖动,人工将导地线及钢丝绳拉回头,将事先准备好的引绳与导地线连接,拖动另一端引绳使导地线穿过放线滑车,然后重新接上牵引钢丝绳并通知绞磨处拖线。
6.5 遇到交叉跨越物时,按施工方案将导地线翻过跨越物。
6.6 如需跨江放线,则事先做好停航准备,或短期停航(尽量不停航)。使用船只把导地线拖放过河。此法较复杂、危险,需另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审批通过方可进行。
6.7 尽量一次拖五根导地线,如拖不动时则分两次拖放,先拖左(右)、中相导线,后拖左(右)相导线和两根地线。注意不要让导地线交叉叠压,并在拖第一次导线时带上一根钢丝绳作为第二次拖线的牵引绳。
6.8 当每盘导、地线拖至剩两至三圈时,则通知绞磨处停机,线盘处人员则着手更换新线盘及使用直线管连接导、地线(压接要求按7004液压施工作业指导书执行),然后通知绞磨缓慢拖线。
6.9 一般机械牵引放线的技术、安全措施。
6.9.1 线盘应放在同一地方,并尽量一字排开。
6.9.2 因手扶绞磨拖动速度较快,因此要在每个放线架上方打两根反向临时拉线固定线架,以防止线架向前倒。
6.9.3 架设线架应牢固可靠,制动灵活,轴棍水平,线轴距杆塔应保持适当距离。
6.9.4 检查导地线放线滑车转动是否灵活,放线滑车轮径是否与导地线线径相匹配,如有一项不符合则及时更换。
6.9.5 展放导地线时,线盘处应有专人看守,并用对讲机传递信号,任何人不得站在线盘前侧。
6.9.6 放线过程中,对越线架、路口、裸石较多、房屋等处应设专人拿对讲机看守。
6.9.7 线头处应派人跟着,线头被卡住时,应及时用对讲机通知绞磨停机,然后用工具和麻绳处理,不得用手推拉。处理人员必须站在线头受力的外侧。
6.9.8 导地线与联板连接处应用防捻器连接,导地线用网套连接器连接,用14号铁线绑扎牢固网套连接器尾部。
6.9.9 导地线的压接一定要由持液压证的技工压接。
6.10 一般机械牵引放线的工器具及人员
表3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手扶绞磨
5T
台
1
牵引用
2
钢丝绳
φ12.5
米
视耐张段长定
牵引用
3
防捻器
3T
个
5
4
网套连接器
与导地线匹配
条
5
5
联板
块
1
连接导地线
6
U型环
7T
个
8
7
放线架
套
5
8
线轴
条
5
9
角铁桩
L75×75×1500
根
9
10
花兰螺丝
φ20
把
8
带铁线套
11
绞磨绳套
φ12.54米
条
1
12
大锤
18磅
把
1
13
铁滑车
3T
只
1
14
放线滑车(导)
与导线型号匹配
只
直线杆塔×3
15
放线滑车(地)
与地线型号匹配
只
直线杆塔×2
16
麻绳
φ16
条
视线路长而定`
引绳、跨越用
17
铁线
14号
m
30
18
木杠
根
8
19
钢丝绳套
φ11×6米
根
8
20
对讲机
台
X
根据耐张段需要
21
铁楸
把
2
22
人员
技工10~16个,民工10~18个。(视线路长短)
6.11 一般机械牵引展放具有展放速度快,效率高,使用的民工较少等特点。在220KV以下线路展放中经常使用此法。
7 张力放线施工流程(220kV双分裂导线)
7.1 张力放线施工流程图
7.2 牵张场地的布置
7.2.1 牵张场应满足牵张机能直接运输到位,且道路修补量不大;桥梁载重能满足承载力不小于250kN的要求。
7.2.2地形应平坦,能满足布置牵张设备、布置导线及施工操作等要求。场地面积不应小于:张力场:55×25m;牵引场:30×25m。
7.2.3相邻直线塔允许作过轮临锚。一般情况下,要求过轮临锚的条件是:
① 锚线对地夹角不大于25°(这是目前的设计验算条件);
② 锚线及导线压接无特殊困难;
③ 牵张机出口与邻塔悬挂点间的高差角不应超过15°。
7.2.4下列情况不宜选作牵张场:
① 需以直线转角塔作过轮临锚时。
② 档内有重要交叉跨越或档内不允许导地线接头时。
③ 牵张机出口与邻塔导线悬挂点高差角大于15°时。
图1 张力展放导地线工艺流程图
道路及场地平整整
运送瓷瓶及滑车
确定放线场
运送跨越架子架
牵张设备就位
挂瓷瓶及滑车
搭设跨越架
运送导引绳
运送导地线
运送牵引绳
展放导引绳
展放牵引绳线
展放导地线
回收牵引绳
线端临锚
牵张设备转场
回收导引绳
7.2.5一般情况下,张力场不应转向布置。受地形限制,牵引场选场难以满足上述规定时,可通过转向滑车进行转向布置。
7.2.6牵张机布置在线路中心线上,其方向应对正邻塔导线悬挂点,使绳(或线)在机上的进出方向垂直牵引机的卷扬轮和张力机的张力轮中心轴。
7.2.7每展放完一相导线后,牵引机和张力机均应调整方向,对正邻塔另一相导线悬挂点。
7.2.8牵引机和张力机按导线牵放顺序分别布置在每相导线的垂直下方。牵放完第一相牵引绳后,牵引机和张力机分别移至第二相导线的垂直下方,继续同样操作。
7.2.9牵引机和张力机顺线出口方向与邻塔导线悬挂点的仰角不宜大于15°,俯角不宜大于5°。牵引机至邻塔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0m,且牵引机和张力机出线方向与邻塔边导线的水平夹角应不大于5°。
7.2.10牵引机和张力机就位后,应用枕木将机身垫平、支稳、并用锚桩将机身固定。顺线锚固的链(绳)对地夹角用小于45°,侧向锚固绳与机身夹角应小于20°。每台牵引机和张力机不少于4个锚固点。牵引机和张力机不少于3个锚固点。
7.2.11在张力机后方约15m处,成扇形布置前后四个导线盘架,使导线出线方向垂直于线盘中心轴。
7.2.12 16吨汽车吊车应布置在导线盘架的后方,其侧面应为导线集放区。
7.2.13张力机与线端临锚架间为导线压接场地,张力机与导线盘架间为更换线盘操作场地。压接场地和换盘场地均应平整,便于操作。
7.3 展放导引绳
7.3.1 选用φ11的钢丝绳。
7.3.2 导引绳的布线应考虑适当余度。平地和丘陵按1.1倍放线段长度,山区按1.2倍放线段长度。
7.3.3 导引绳一般用人力展放。导引绳之间用30KN抗弯连接器连接。
7.3.4 放线段内同相位的导引绳宜使用同型号、同规格、同捻向的导引绳。
7.3.5 导引绳穿过放线滑车时,必须穿入三轮滑车(指双分裂导线)的中轮槽内。导引绳用于牵拉地线的可直接穿入地线放线滑车。
7.3.6 导引绳当天展放完毕,应于当天升空,严禁导引绳拖地过夜。
7.4 展放牵引绳及地线
7.4.1 张力展放牵引绳(φ12防扭钢丝绳)及地线时,其顺序是:先展放地线,再展放各相牵引绳。由于地线张力较小,一般情况可用导引绳直接牵放地线。
7.4.2 张力展放地线或牵引绳前,在张力场应做好展放前的准备工作:
7.4.2.1 将地线盘或牵引绳盘上的地线或牵引绳通过转向滑轮由上方进入张力机轮子,绕张力机轮6圈后从上方引出。
7.4.2.2 用30KN防捻器将地线或牵引绳与导引绳连接。地线还需用与之配套的网套连接器固定地线引出端。网套连接器尾部用12#或14#铁线绑扎牢固。
7.4.3 张力展放地线或牵引绳前在牵引场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7.4.3.1 将导引绳前端从牵引机上方引入卷扬轮,绕卷扬轮6圈后由上方能上能引至牵引绳盘,在导引绳、牵引绳、地线上安装接地钢轮滑车作好保安接地。
7.4.4 指挥员确认各部位正常后,方能下达开始牵引地线或牵引绳的命令。
7.4.5 当地线或牵引绳线盘剩余4~6圈线时,通知牵引机停止牵引,并及时更换地线或牵引绳线盘;地线换盘后,应由持证技工压接连接;牵引绳换盘后,应用30KN的抗弯连接器连接。
7.4.6 地线或牵引绳换盘方法是:先用卡线器锚固地线或牵引绳,倒出盘中剩余的线或绳,卸下空盘,换上待展放的地线或牵引绳新盘,然后收紧余线,缓慢拆除卡线器。
7.4.7 导引绳换盘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7.4.7.1 当导引绳的接头牵引至接近牵引机时,应减速牵引,使接头缓慢通过牵引机的卷扬轮。
7.4.7.2 当接头进入导引绳盘2~3圈后,应暂停牵引。牵引机的前方用卡线器锚固导引绳。解开导引绳接头的抗弯连接器,卸下已缠满的导引绳盘,换上导引绳空盘。对卸下的导引绳盘应及时根据计划送至下一个放线段内的指定地点。
7.4.7.3 将导引绳头缠绕于空盘并收紧,启动牵引机受力后再次暂停,拆除卡线器,即可继续牵引。
7.4.7.4 牵引绳展放完毕用三联角铁桩锚固,锚线角度不大于30°。
7.4.8 张力展放导线
7.4.8.1 本指导书的张力放线为一牵二展放导线(双分裂)。
7.4.8.2 展放导线前,牵、张机方向应对正牵引导线方向。
7.4.8.3 牵、张机应固定好在牵张场内,导线吊上导线盘架,调整好盘架高度,使线轴水平,装上液压制动器。
7.4.8.4 将导线缠绕并布置好在张力机的轮槽内,启动张力机,以人力拉紧张力机导线出线,拉出张力机4~5米后停机,两条导线拉出长度应一致。
7.4.8.5 用网套连接器套上导线头,并在网套尾部用14# 铁线绑扎牢固。用防捻器与网套连接器连接,再与牵引板连接。牵引板则与牵引绳连接。
7.4.8.6 将两条导线都与牵引板连接后,启动张力机,让其慢慢倒车。收紧线盘至牵引板间的钢丝绳和导线,同时用人力同步倒转线盘,使余线盘于线盘上。收紧后,拆除牵引绳上的卡线器。
7.4.8.7 调整张力机使牵引板水平,然后启动牵引机,缓慢牵引牵引板通过第一基杆塔并向第二基杆塔爬坡时,将张力值调整到规定值。
7.4.8.8 导线调平后,牵引机逐步增大牵引力和速度。牵引力的增值一次不宜大于5KN,避开增幅过大引发冲击力。但最大牵引速度不超过60m/min。
7.4.8.9 当牵引板牵引至距放线滑车30~50米时,应减慢速度,使牵引板平缓通过放线滑车,减少冲击力。
7.4.8.10 当牵引板接近转角塔的放线滑车时,应减缓牵引速度(控制在15m/min分内),并注意按转角塔监视人员的要求,调整子导线放线张力,使牵引板的倾斜度与入线滑车倾斜度相同。牵引板通过滑车后,即可恢复正常牵引速度及正常放线张力。
7.4.9 牵引绳盘的更换:当牵引绳进入牵引绳盘3~4圈后,停止牵引;用卡线器锚固牵引绳,拆除牵引绳上的抗弯连接器,卸下满盘,换上空盘;将牵引绳头缠固于新装的绳盘上,转动绳盘,收紧牵引绳;卸下牵引绳上的卡线器后,通知指挥员继续牵引。
7.4.10 更换导线盘时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7.4.10.1 当盘上导线剩余3~5圈时,应停止牵引。用φ18麻绳在张力机的后方通过卡线器临时锚固导线。
7.4.10.2 倒出盘上余线,卸下空盘,装上新盘导线。
7.4.10.3 用网套连接器连接两条导线,开启张力机,收紧导线后拆除φ18麻绳等临锚装置。
7.4.10.4 通知牵引机慢速牵引,当导线接头引出张力机3~5米时停机。用卡线器及钢丝绳锚固在张力机上,卸下铝质接地滑车。
7.4.10.5 启动张力机,使张力机前方导线落在张力机前方,拆除网套连接器,用直线压接管压接导线两头。
7.4.10.6 启动张力机,收紧导线,将锚固点至导线盘间的余线收至线盘上。
7.4.10.7 拆除压接前在张力机前方设置的锚固装置,重新装上铝质接地滑车。通知开动牵引机牵引导线。
7.4.11 导线展放完毕,把放线段的两条导线两端临时收紧连接于地锚上。以保持导线对地面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临锚导线对地夹角不应大于25°。
7.5 张力放线安全措施
7.5.1 牵张机的开、停机顺序:先开张力机,后开牵引机;先停牵引机,后停张力机。
7.5.2 锚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7.5.2.1 使用L75×8×1500角铁桩,根据地质条件决定采用二或三联桩。入土深度不应小于1米。锚桩不得打入软土或填土内。
7.5.2.2 地锚使用φ230×1600钢管地锚或400×1200钢板地锚。埋深不小于1.9米。地锚坑底部的受力侧应掏挖小槽与马道,槽深不小于150mm,钢管应水平安置在小槽内;马道对地平面夹角不应大于45°。
7.5.3 必须由指挥员统一指挥,指挥员位置在张力场。指令要规范,统一用普通话。严禁不通过指挥员而擅自发出开机命令。
7.5.4 牵引过程中,各岗位工作人员应随时向指挥员报告情况,保持通讯畅通。
7.5.5 各点的监视人员都应随时检查导引绳、牵引绳、地线、导线是否有断股、金钩,有无明显的背扣等缺陷。
7.5.6 牵放导线过程中导线与地面及被跨越物距离应不小于:一般地段导线离地面3米;人员及车辆较少通行的道路而不搭设跨越架的,导线离路面5米;导线或平衡锤离跨越架顶面1米。
7.5.7 在张力机出线口处安装接地钢轮滑车或接地铝质滑车。
7.5.8 放线段内关键岗位,即转角塔、近地档、重要跨越档、上扬点及个别制高点等的护线人员,应各配备对讲机一台,负责向指挥员或牵引场负责人报告导线展放情况。
7.5.9 各岗位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思想要集中,不得用通讯设备发送与施工无关的用语。
7.5.10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登杆作业系好安全绳(带)。做到出线人员有二道安全防线做保护。
7.5.11 非特殊情况尽量不以耐张塔作为张力放线段起止塔。
7.6 张力放线施工的工器具及人员安排
表4
序号
工器具名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钢丝绳套
φ12.5×5m
条
20
2
钢丝绳套
φ12.5×2m
条
15
挂线用
3
钢丝绳
φ11
米
与耐张段长配
绞磨用
4
钢丝绳
φ9.3×50m
条
6
压线用
5
钢丝绳
φ9.3×5m
条
10
线盘锚线用
6
防扭钢丝绳
口12×12
米
与耐张段长配
带绳盘
7
卡线器(铝)
与导线型号相配
只
12
锚导线用
8
卡线器(铁)
与地线型号相配
只
6
锚地线用
9
卡线器
口12
只
2
锚牵引绳
10
牵引板
套
2
11
手扳葫芦
30KN
把
20
12
双钩
30KN
把
14
临时拉线用
13
双钩
10 KN
把
14
压线用
14
防捻器
30KN
套
8
15
抗弯连接器
30KN
套
10
16
压线滑车
10KN(钢)
只
6
17
压线滑车
10KN(铝)
只
6
18
接地滑车
钢质
只
4
19
接地滑车
铝质
只
4
20
接地棒
φ12铜
付
5
带接地的铜带
21
铝放线滑车
与导线型号配
只
直线杆塔×3
三轮
22
钢放线滑车
与地线型号配
只
直线杆塔×3
单轮
23
网套连接器
与导线型号配
套
10
24
网套连接器
与地线型号配
套
3
25
卸扣
60KN
只
20
26
卸扣
30KN
只
30
27
卸扣
15KN
只
25
28
卸扣
100KN
只
4
29
钢丝绳
φ12.5×20m
条
10
30
钢丝绳
φ12.5×10
条
4
31
麻绳
φ16
m
500
32
锚线架
φ30双头
个
36
33
钢管地锚
φ230×1600
个
6
34
角铁桩
L75×8×1500
根
40
35
花兰螺丝
φ20
套
20
36
大锤
18磅
把
4
37
钢钎
φ32
根
6
38
枕木
根
若干
39
放线架
付
6
40
铁线
14号
kg
20
41
牵引机
SXQL1-60
台
1
42
张力机
TE-141
台
2
43
手扶绞磨
5吨
台
1
44
对讲机
台
X
根据耐张段需要
45
吊车
16T
台
1
46
吊车
8T
台
1
47
彩条布
4×6m
张
16
48
机动绞磨
3T
台
4
49
链条葫芦
3T
个
20
50
人员
技工14~26人,民工14~25人
张力放线由于是导地线带张力放线,因此几乎不磨损导地线,对于一些施工地形较复杂或光缆等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均要使用张力放线。但张力放线对场地的要求较高,要有较大型的空地作为牵张场和汽车道路。因此在施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一般机械牵引展放施工和张力放线配合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