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NY∕T 3068-2016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农业).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7866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8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Y∕T 3068-2016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农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NY∕T 3068-2016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农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NY∕T 3068-2016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农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NY∕T 3068-2016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农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NY∕T 3068-2016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农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01 B 30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 /T 3068-2016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in oilseed rape 2016- 12 - 23发布2017 -04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 T 3068-2016 目。吕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同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全罔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胜毅、谷铁城、张芳、程晓晖、丁晓霞、黄军艳。I NY/ T 3068-2016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鉴定的有关定义,抗性评价的鉴定方法、试验设计、调查方法、数据计算等技术及汇总报告格式。本标准适用于各单位开展12蜗鹏薄薄剧精蜘漠。抗病品种(系)的选育、品种(系)抗性比较试验、主导品种2 下列文件对件。凡是不注日NY/ T 7 NY/ T 中华人3 交品种。3.2 对照品种用于生产上或特征特且为同行公认的品定义相同。本标准中为性水平较稳定的品种(系)3.3 抗病性disease resistance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

3、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3. 4 具有一定经济常规品种和杂员会审定(登记),在抗性水平具有代表性体,其群体特性与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差异,选择抗抗病性自然僵染鉴定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hrough pathogen natural infection 在田间通过病原的自然侵染而评定试验品种的抗、感病程度或发病程度的一种作物抗病性鉴定方法。3. 5 病害圃disease nursery 人工创造的有利于病害稳定发生的试验田,且人工创造的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在该田中分布相NY/ T 3068-2016 对均匀一致。3. 6 病固诱发鉴定resistance identi

4、fication of disease with induction in disease nursery 在病害阳中,利用病害圃创造的发病条件让植株自然侵染发病而评定试验品种(系)的抗、感病程度或发病程度的一种作物抗病性鉴定方法。3.7 抗性评价evalu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采用一套技术方法和标准评判寄主植物对特定病害抗性水平的技术流程。狭义上,其意指抗病性鉴定。3.8 病情级别disease rating 定量描述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等级。3.9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通过对植物个体发病程度(病情级别)数值的计算所获得的群体发病程

5、度的数值化描述。3. 10 相对抗性指数relative resistance index 通过对植物群体发病程度数值的计算所获得的一个群体较对照群体的病害减轻程度的数值化描述。4 田间自然僵染鉴定4. 1 试验地点选择按品种(系)试验的大区域(如长江上游、中游、下游),选择若干个试验点作为菌核病田间自然侵染鉴定的试验点。试验点选择要有区域代表性,为菌核病重发区,且试验承担单位技术力量强、经验丰富。4. 2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按照NY/ T 794-2004、NY/ T 1296-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的规定进行,原则上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每组或每个试验至少3个重复。此

6、外,试验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试验地以往菌核病发病较重;在苗期或冬前每平方米均匀增施2粒3粒采自当地前一季发病油菜茎轩中的大小适中、有活力的菌核或每行中施1粒2粒菌核,以维持菌核丰度和分布均匀性;所有试验使用中油821或其他抗性水平相当的品种作为统-抗病对照,统一供种。4. 3 田间管理按照NY/ T 794-2004、NY/ T 1296-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的规定进行。茎期不中耕培土,以免破坏子囊盘;蕾期至成熟期不进行任何病害防治措施。全部农事操作要一致,1人完成全部或每人完成1个重复,且在1d内完成,成熟前或病害调查前不在小区中走动,不破坏原植株分布结构。4.

7、4 调查时间在油菜成熟期,收获前7d10 d调查病害。每个重复的调查应在1d内完成。油菜菌核病症状识别参见附录A。4. 5 调查方法在油菜成熟期,分级调查菌核病发病程度,调查分级标准见表B.1。每个抗病性鉴定试验点对每组或一个完整试验至少调查3个重复,各重复在小区中心逐行逐株调查(植株数不少于100株),每个重复应由二人完成。结果记入表C.1。NY/ T 3068-2016 4. 6 数据统计与分析4.6. 1 数据有效性、准确性和精确性在一组或一个完整试验中.发病重的品种(系)的发病率大于15%方为有效试验,否则为无效试验,数据不进行统计和分析。该发病重的品种(系)可以为参试品种(系)中较感

8、的或试验感病对照品种。在发病重的品种(系)发病率大于15%的条件下,若试验重复间相关性都很低且不显著,则田间发病条件(菌原数量和分布及发病的环境气候条件等)均匀一致性差,鉴定准确性未达到控制标准。当病害数据(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等)分布集中在10%以内或80%以上时,此病圃鉴定的灵敏性和精确性未达到控制标准。4. 6. 2 发病率计算以小区为单位统计总株数和发病株数,按式(D.1)计算菌核病发病率(P)。各试验点内每组或每个试验按随机区组试验统计分析方法对发病率进行方差分析.并计算获得每点每个品种(系)的平均发病率。各点间按多点试验统计分析方法对发病率进行方差分析,并计算每个品种(系)的总平均发病

9、率。4. 6. 3 病情指数计算以小区为单位,按式(0.2)计算菌核病病情指数()。用病情指数衡量病害严重度。各试验点内每组或每个试验按随机区组试验统计分析方法对病情指数进行方差分析,并计算获得每点每个品种(系的平均病情指数。各点间按多点试验统计分析方法对病情指数进行方差分析,并计算每个品种(系)的总平均病情指数。4.6.4 相对抗性指数(RRI)计算以每个试验每个品种(系)的平均病情指数,按式(D.3)计算每个试验品种(系)的相对抗性指数(RRl) ;对于多点试验,则用总平均病情指数计算;对照为对应试验中的抗病对照品种。所有试验都使用中油821或其他抗性水平相当的品种作为统一抗病对照,使各品

10、种(系)的相对抗病性水平具有可比性。4. 7 抗性等级划分根据计算的相对抗性指数(RR),按表B.2所示的标准划定每个品种(系)的抗病等级。对2年或多年的鉴定结果,则计算平均病情指数,然后计算相对抗性指数,划定抗病等级。5 病圃诱发鉴定5. 1 病圃设计5. 1. 1 病圃选址根据抗性鉴定病圃宜设置在具有代表性的油菜菌核病常发病区,选择交通便利、土壤类型具有代表性、地势平坦、不受荫蔽、远离畜禽、形状规整、大小合适、排灌方便、地力均匀、肥力中等的地块。新建病圃至少培育2年井检测田间病原分布均匀一致后才可用于正式抗病性鉴定试验。5. 1.2 田间菌源应保持病圃土壤表层每平方米至少有2粒3粒有用力菌

11、核,且分布均匀。定期土壤取样,检测土层中菌核丰度和分布均匀性。田间除油菜收获后留下的菌核外,每年在苗期或冬前每平方米均匀增施2粒3粒采自当地前一季发病油菜茎秤中的大小适中、有活力的菌核或每行中施l粒2粒菌核,以维持菌核丰度和分布均匀性。采用早旱轮作或多次灌溉、翻耕以消除自生苗。5. 1.3 病害诱发在病阳中安装人工喷雾系统,出水为细雾(液滴直径在100m以内),喷头间间距根据有效射程设置,高度约2.8m。在油菜初花至终花期,当空气湿度在90%以下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喷雾,使田间植株冠层的相对湿度始终维持在90%以上.喷雾系统及喷雾操作不能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不能破坏或改变植株的群体和冠层结

12、构;或在田间罩上纱网,以保持田间植株冠层的湿度在90%以上。3 NYj T 3068-2016 5. 2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按照NYj T 794-2004、NY/ T 1296-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同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的规定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区域来源相同的品种(系)安排在一个随机区组试验中,每个品种(系)设置3次重复,小区面积不小于2.66m2 (植株数不少于30株)。试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试验增设1个抗病对照,为中油821或其他抗性水平相当的品种,统一供种。以各试验品种(系)与抗病对照相比的相对抗性来判定各试验品种(系)的相对抗病性,并划定各试验品种(系)的抗病等级。5. 3

13、 田间管理按照NY/T794-2004,NY/ T 129 行。墓期不中耕培土,以免破坏持一致性,1人完成全部或不破坏原植株分布结构。5. 4 调查时间在油菜成熟期,别参见附录A。发病率大于15则田间发病准。当病害数以各试验品种(系)和对应抗病对抗性指数CRRI)。所有试验都使用中油821(系)的相对抗病性水平具有可比性。5. 7 抗病性等级划分同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的规定进防治措施。全部农事操作要保调查前不在小区中走动,品种(系)不均匀,到控制标敏性和精。每组或每个试)的平均病情指数。3)计算每个试验品种(系)的相对平相当的品种作为统一抗病对照,使各品种根据计算的相对抗性指数(RRI),

14、按表B.2所示的标准划定每个品种(系)的抗病性等级。对2年或多年的鉴定结果,则计算平均病情指数,然后计算相对抗性指数,划定抗病性等级。当某一特定品种(系)的自然侵染鉴定结果和病圃诱发鉴定结果不一致时,以病圃诱发鉴定结果为主。6 总结报告格式6. 1 试验概况NY/ T 3068-2016 概述试验日的、鉴定材料、鉴定单位、鉴定地点、鉴定方法与评价标准的基本情况。6. 2 结果与分析在分析试验数据有效性的基础上,以各试验组别为单位,评价各品种(系)的抗性表现,列出相应的数据表。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结果统计表参见表c.z。6. 3 小结与讨论首先对有效的试验数据.从总体上对该年度抗性鉴定的结果进行简

15、要描述;然后分析讨论该年度抗性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精确性;最后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或后续试验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做必要的分析。b NY/T 3068-201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油莱茵核病基本信息A. 1 病原菌油菜菌核病又称白腐病、茎腐病、秤腐病、白秤病等,其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 , 属子囊菌门核蓝菌属真菌。A.2 病害症状油菜各生育阶段均可感染菌核病,以终花期以后发病最盛。病菌能侵染油菜地上部分的各器官组织,尤以茎秤发病受害后造成的损失最重。苗期感病后,一般首先在接近地面的根颈和叶柄上形成红褐色斑点,后转为白色,病组织变软腐烂,其上长出大量白色棉

16、絮状菌丝。病斑绕茎后幼苗死亡,病部形成黑色菌核。成株期花瓣感病后,变成暗黄色,水渍状,有时可见到油渍状暗褐色无光泽小点,晴天可凋萎,极易脱落,潮湿情况下可长出菌丝。花药受侵染后,变成苍黄色,并且通过蜜蜂携带有病的花粉,在植株间传播,引起顶枯。叶片感病,初生暗青色水渍状斑块,后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同心轮纹,外围暗青色,外缘具黄晕。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全叶腐烂,上面生出白色菌丝;干燥时则病斑破裂穿孔。主茎与分枝感病后,病斑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椭圆形,后发展成长椭圆形、棱形直至长条状绕茎大斑。病斑略凹陷,有同心轮纹,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交界明显。在j朝温条件下,病斑扩

17、展迅速,病部软腐,表面生出白色絮状菌丝。至病害晚期,组织腐烂,髓部消解,皮层纵裂,维管束外露呈纤维状,极易折断,剖视病茎,可见黑色鼠粪状菌核。严重感病植株,当病斑绕茎后,病斑上部的茎枝枯死,以致角果早熟,籽粒不饱满。角果感病后,初期形成水渍状浅褐色病斑,后变成白色,边缘褐色。潮湿时可全果变白、腐烂,长有白色菌丝,在角果内面和外面形成黑色小菌核。种子感病后,表面粗糙,无光泽,灰白色,皱批,含油量降低。6 NY/ T 3068-20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菜菌核病分级标准及抗性等级划分标准B. 1 成熟期油菜菌核病调查分级标准(5级)见表B.l。表B.1 成熟期油菜菌核病调查分级标准(5级)病

18、级病情O 全株茎、枝、果轴元症状全株1/3以下分校数(含果轴)发病或主茎有小型病斑;全株受害角果数(含病害引起的非生理性早熟和:不结实,下同)在1/4以下2 全株1/3-2/ 3分枝数(含果轴)发病,或分校发病数在1/3以下而主茎巾上部有大型病斑;全株受害角果数达1/4-2/ 43 全株2/3以上分校数(含果轴)发病.或分校发病数在2/3以下而主茎巾下部平1大型病斑;全株受害角果数达2/4-3/44 全株绝大部分分枝(含果轴)发病.或主茎有多数病斑,或主茎下部有大型绕茎病斑;全株受害角果数达3/4以上B.2 油菜菌核病抗性等级划分标准见表B.2。表B.2油菜菌核病抗性等级划分标准抗级抗性等级相

19、对抗性指数(RRl)l 高抗(HR)RRI-1.2 2 巾抗(MR)-1. 2 RRI 一O.7 3 低抗(R)一O.7RRI三O4 低i:tl?(S)ORRI 0. 9 3 巾感(MS)O. 9 2. 0 7 NY/ T 3068-2016 C.1 油菜菌核病田间调查记录表见表C.L调查地点:用间小区编号C.2 油菜菌核见表C.2。田间小区编号8 附录C(资料性附录)油菜菌核病记载表备注NY/T 3068-2016 附录D(规范性附录)油菜菌核病发病率、病情指数、相对抗性指数计算方法D. 1 发病率计算方法油菜菌核病发病率按式(0.1)计算。p=是X100 . (0.1) 式中:P 菌核病发

20、病率,单位为百分率(%); d 发病植株数,单位为株;N一一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D.2 病情指数计算方法油菜菌核病病情指数按式(0.2)计算。: (s X) DI = , X 100(0. 2) N XS 式中:DI 菌核病病情指数;5 一一各病情级别(如数值04); 一一对应各病情级别的株数.单位为株;N一一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S一一最高病情级别。D.3 相对抗性指数计算方法油菜菌核病相对抗性指数按式(0.3)计算。100-DLk ,100-DI RRI = ln 出一ln一一一一一(0.3)D1rk DI 式中:RRI一一相对抗性指数;Dlck一一抗病对照的病情指数;DI一一待评价品种(系)的病情指数。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