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安徽公司核心生产局房
交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网络部
2010年12月
目 录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总则 4
3.1 目的 4
3.2 适用范围 5
3.3 参考依据 5
4 市级生产局房配置原则 5
4.1 市电引入 5
4.2 高压系统配置 5
4.2.1智能综合数字继电器(综合继保) 6
4.3 变压器的配置 7
4.4 低压配电系统配置 7
4.4.1 开关柜结构 7
4.4.2 电容自动补偿柜 7
4.4.3 低压进线柜 8
4.4.4 市电油机切换柜 8
4.4.5 馈电柜 8
4.4.6 显示仪表 9
4.4.7 各柜加装智能仪表后能满足的功能 9
4.5 油机选择 10
4.5.1 油机监控 10
4.5.2 储油室及油罐 11
4.5.3 油机房降噪 11
4.5.4 油机配电柜 11
4.5.5 电源及照明 11
4.5.6 消防 12
4.6 机房要求 12
4.6.1 机房温、湿度要求 12
4.6.2 机房防尘要求 12
4.6.3 防火要求 12
4.7 电缆选型及敷设 12
4.8 抗震设防 13
4.9 保证用电范围 13
4.10 市级综合楼配电系统配置原则 13
4.11 接地系统 13
4.11.1 配电房接地系统 13
4.11.2 油机房接地系统 14
4.12 绝缘胶垫防护 14
4.12.1 10KV高压设备(包括变压器) 14
4.12.2 0.4KV低压设备 14
5 县级综合楼配置原则 15
5.1 市电引入 15
5.2 高压柜配置 15
5.3 变压器的配置 15
5.4 低压配电系统配置 15
5.4.1 开关柜 15
5.4.2 自动补偿柜 16
5.4.3 低压进线柜 16
5.4.4 市电油机切换柜 16
5.4.5 馈电柜 17
5.4.6 显示仪表 17
5.5 油机选择 17
5.5.1 油机监控 17
5.5.2 储油室及油罐 18
5.5.3 油机房降噪 18
5.5.4 油机配电柜 18
5.5.5 电源及照明 18
5.5.6 消防 19
5.6 机房要求 19
5.6.1 机房温、湿度要求 19
5.6.2 机房防尘要求 19
5.6.3 防火要求 19
5.7 电缆选型及敷设 19
5.8 抗震设防 20
5.9 保证用电范围 20
5.10 接地系统 20
5.10.1 变配电房接地系统 20
5.10.2 油机房接地系统 20
5.11 绝缘胶垫防护 21
5.11.1 10KV高压设备(包括变压器) 21
5.11.2 0.4KV低压设备 21
6 设备及主要器件品牌配置要求 21
6.1 地市级生产局房设备品牌配置要求 21
6.1.1 高压配电系统 21
6.1.2 变压器 22
6.1.3 低压配电系统 22
6.1.4 油机 22
6.2 县级生产局房设备品牌配置要求 23
6.2.1 高压配电系统 23
6.2.2 变压器 23
6.2.3 低压配电系统 23
6.2.4 油机 23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核心生产局房地市级生产楼及综合楼、县级综合楼交流电源系统设备配置技术要求和原则,适用于核心生产局房交流电源系统建设和维护改造,仅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安徽有限公司内部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该意见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表2-1 引用意见
1
YD/1051-2000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总技术要求
中国信息产业部
2
YD5040-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意见
中国信息产业部
3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中国建设部
4
GB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中国建设部
5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住建部
3 总则
3.1 目的
为保障核心生产局房电源系统稳定、可靠、安全地供电,规范核心生产局房交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规范,确保核心生产局房各通信网络设备正常运行,结合目前核心生产局房运行状况,同时参考公司发展战略以及通信网络设备单位能耗和电源网络设备的技术发展趋势,拟定本技术规范,为核心生产局房移动通信生产用交流电源系统的建设、改造、维护提供技术指导原则。
3.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市级生产楼及综合楼、县级综合楼交流电源系统新建、扩建和维护改造工程。
3.3 参考依据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总技术要求》(YD/1051-2000)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意见》(YD5040-20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注:若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与国家、信息产业部和集团公司新颁布标准、规定相冲突时,以新颁布的标准、规定为准。同时本规范也将根据新颁布的标准、规定进行相应补充与修订。本规范未涉及到的内容或者由于机房条件的局限以及其他无法克服的原因难以实施时,应当以保证机房供电安全和通信网络运行安全的原则下,会同相关单位协商后制订修正方案,并将此类问题及解决方案及时上报,以备今后修订规范时参考补充。本规范的解释权所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网络部。
4 市级生产局房配置原则
4.1 市电引入
原则上优先选用2路10kV高压市电电源,1路油机。当不能满足2路市电的情况下,采用1路市电,2路油机,待条件成熟后再引入第2路市电。高压线路优先使用电缆地埋方式铺设。
4.2 高压系统配置
市级生产楼按远期负荷考虑,高压柜初期建设按2路市电同时引入标准同步配置,2路市电引入时设置2台高压进线柜、2台计量柜、2台PT柜,1台联络柜,1台联络隔离柜,若干出线柜。两路市电高压进线柜可设置备自投功能,实现两路市电互为备用或一主一备;计量柜可根据当地供电部门协调配置;出线柜数量根据远期需要配置,并且考虑市级综合楼需求。高压容量按远期负荷向供电部门申请用电;操作电源采用直流操作,电池的容量按65Ah配置;直流屏设置1台,蓄电池柜1台;在所有柜上设置高压带电显示装置;高压柜均应能满足五防要求。
开关柜内真空断路器采用进口技术的真空泡。
开关容量:高压开关柜开关容量和短路开断电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计量柜精度级别:0.5/10P级(测量/继保);0.2S级(计量)或者根据供电部门的具体要求。
二次回路线路要求:CT二次侧引至端子的导线的最小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阻燃铜导线,表计、控制、信号和保护回路的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不小于1.5(mm2)的阻燃铜导线。
4.2.1智能综合数字继电器(综合继保)
高压柜应采用智能综合数字继电器(综合继保),该装置应具备以下功能:通过该装置可以设置各种继电保护参数,就地数字显示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电度;具备RS232和RS485接口。
各柜综合继保能满足的功能如下:
柜型
进线柜
出线柜
测量柜
母联柜
保护功能
具有过流、速断、零序电流保护、欠压脱扣(0~2秒延时可调)、备自投
具有过流、速断、零序电流、变压器超温跳闸保护
具有过流、速断保护、备自投
遥测功能
三相电流
三相电流
三相电压
遥信功能
断路器状态、速断、过流保护、欠压脱扣
断路器状态、接地开关状态、速断、过流、零序电流保护、变压器超温跳闸
断路器状态、速断、过流
注:以遥测、遥信为主,高压不设遥控,以避免人为的操作故障。
4.3 变压器的配置
根据地市公司的建设规模,近期设置2台变压器,容量按照生产楼中期容量确定。若生产楼近期负荷总容量超过1台变压器容量,可增加1台冷备用变压器。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
变压器采用金属外壳防护,防护等级为IP20以上;绝缘等级达到H级以上,变压器温升在150℃以上;采用5级调压,每级调压范围为2.5%。
配置温度控制装置,温控装置配置RS485接口,动环系统可对变压器运行温度进行监控;变压器超温是能提供信号给高压柜切断变压器输入高压电源。
变压器应安装强制散热风扇,并能根据变压器运行温度自动开启和关闭。
4.4 低压配电系统配置
市级生产楼初期配置2套低压配电系统,2套系统之间通过联络柜母联。每个低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配置1台进线柜,2台电容补偿柜,1台市电油机切换柜,1台联络柜,根据需要配置若干台出线柜。
4.4.1 开关柜结构
开关柜的基本框架为组合装配式结构,装置内零部件尺寸、隔室尺寸实行模数化。内部塑料部件应采用已通过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的阻燃材料生产的产品,内部应有明确功能分区,应配置标准的安装板、隔板、前面板以及预制进出线连接与之配合,在电路发生短路时应具有自动灭弧功能。
4.4.2 电容自动补偿柜
电容自动补偿柜,在变配电室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自动补偿装置设计除采用传统的电容电抗组合使用外,还可采用可控硅纯动态补偿装置或动态补偿与有源滤波相结合的方式,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
电容器应具有不浸油、不渗漏、不燃烧、不污染环境以及寿命长、损耗低等先进指标,同时应与配套设备的技术参数相适应并满足电压波动的允许条件;具有干式、自愈、压敏断路保护功能;额定电压480V以上,连续过流能力2.0倍以上,介质损耗小于等于0.25W/kVar;电容器被永久击穿时仅故障元件退出运行,其他元件仍可正常运行。
自动投切电容器的装置使功率因数保持在0.9以上,同时分组切投时,不应产生谐振,并保证不会过补偿。系统采用变步长智能控制、自由组合轮换休息的投切控制方式,具有柜内温度检测功能。
串接与滤波电容器同品牌调谐系数6%的滤波电抗器,具有超温自保护功能。当供电部门对配电系统补偿有新要求或应用场景的需要,滤波电容器调谐系数可根据要求和需要做相应调整。
自动补偿柜应配置高温报警装置,并提供信号接口。
4.4.3 低压进线柜
柜内框架低压空气断路器具体配置按照低压配电系统图纸要求。保护方式为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三段保护。
低压进线柜内加装智能电表,对市电总电量进行计量,并有RS232或RS485接口。
4.4.4 市电油机切换柜
自动切换开关采用四极开关,开关容量应满足本配电系统最大保证负荷用电的切换要求。
市电油机切换柜内加装智能电表,对ATS开关输出电量(保证负荷总电量)进行计量,并有RS232或RS485接口。
4.4.5 馈电柜
所配断路器400A及以上采用电子脱扣器,400A以下采用热磁脱扣。并可对过载保护电流、瞬时短路保护电流进行现场整定。保护方式采用过载长延时与短路瞬时两段保护。
低压配电系统分路开关和容量配置原则:根据母线容量和低压送电形式(封闭母排或者低压电缆送电),综合考虑各楼层功能规划、电力室设置规划、空调配置数量等相关因素,确定其低配系统分路开关和容量配置,满足机房规划使用需求的同时并预留相应数量开关作为应急抢修或紧急扩容备用,尤其要满足通信电源机房中期发展预留主备用开关数量。原则上能在不同的配电系统上给规划中的所有通信电源系统提供主备用供电开关端子。
采用集中供电的生产楼,且电力室离配电室距离较远的宜配置大容量(800A及以上)输出开关,电力室离配电室距离较近或采用分散供电的生产楼宜配置足够数量的小容量(800A及以下)供电开关。
开关容量大于等于800A是应选择使用框架断路器,小于800A时选择使用塑壳断路器。
4.4.6 显示仪表
进线柜选用多功能智能仪表,要求能测出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数及电能,谐波分析、开关量输入/输出、网络通讯、监测谐波含量,全面实现“三遥”功能,并有RS232或RS485接口;其他出线柜采用普通数字显示仪表,能够显示电压,电流参数。
以上所有仪表均安装于开关柜面板上,一次线路及元件表中智能仪表按照该品牌中等及以上方案进行仪表配置,液晶中文显示(每柜显示均在本柜)。尽量减少柜间接线,自带仪表的辅助工作电源。
低压开关设备厂家必须将低压系统所有运行信息集成至1个RS232或RS485接口,以便对系统进行监控,且免费协助后期动力系统监控集成商的工作(应提供监控软件及协议)。
4.4.7 各柜加装智能仪表后能满足的功能
智能仪表配置
柜型
就地显示及遥测
遥信
遥控
进线柜
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谐波畸变(THD)、有功电度
断路器状态、缺相、欠压、过压故障告警
断路器分、合闸
联络柜
三相电压、三相电流
断路器状态、故障告警
断路器分、合闸
市电油机转换柜
两路三相电压、三相总电流
断路器状态、故障告警
ATS
三相电压、三相电流
断路器状态、故障告警
断路器分、合闸的转换
出线柜
(分路)
三相电流
断路器状态、故障告警
电容器柜
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因数
补偿电容器工作状态信号(投入、撤出)
油机进线柜
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谐波畸变(THD)
断路器状态、故障告警
油机联络柜
三相电压、三相电流
断路器状态、故障告警
油机馈电柜
三相电流
断路器状态、故障告警
4.5 油机选择
市级生产楼引入1路市电,配置2路油机;引入2路市电,配置1路油机。
油机容量按中期保证用电实际需求,综合考虑生产楼使用规划并考虑市级综合楼保证负荷容量需求进行配置,在油机房或变配电室设置油机配电屏,预留车载油机接入口。车载油机与固定油机切换开关,采用手动操作机械连锁。车载油机接入口需安装动环监控装置,对应急接口进行监控。需要配置两台油机时,两台油机单母线分段运行,远期考虑并机运行。
4.5.1 油机监控
油机厂商须提供RS232或RS485接口的通信形式以满足动环的需要。机组具体监控项目基本要求:
遥测: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转速、水温(水冷)、润滑油油压、润滑油油温、输出功率。
遥信:工作状态(运行/停机)、工作方式(自动/手动)、过压、欠压、过流、频率/转速高、水温高(水冷)、润滑油油温高、润滑油油压低、启动失败、过载、启动电池电压高/低、紧急停车、市电故障。
遥控:开/关机、紧急停车。
4.5.2 储油室及油罐
每台油机设置独立储油室,每个储油室安装1个储油罐,储油罐容量按1立方米容积进行制作。
油罐采用5mm厚不锈钢材料制作,罐体为圆柱形,直径建议为1100mm,也可根据储油室的尺寸做适当调整;油罐底面为倒圆锥形,圆锥高度为50mm;油罐上端平面设置直径为450mm人工口1个,直径为65mm加油口1个,直径为40mm呼吸阀1个,设立地下油库时应增加与回油管同直径的溢流回油口;油罐圆锥顶端设置直径为25mm排污阀1个;油罐侧面距油罐底面外沿150mm设置直径为20mm出油口(对油机供油)1个,油罐侧面距油罐顶面外沿150mm设置直径为20mm回油口1个;油罐侧面安装油位计1个。
当储油室中储油罐油料不能保证连续8小时油机供电需要时,应设立地下油库。
4.5.3 油机房降噪
需要对油机启动后产生的噪声的传播途径进行综合治理,将噪声降低至该城市环保部门要求的环境噪声指标范围之内。
4.5.4 油机配电柜
油机配电柜柜型和开关配置参照低压配电系统配置原则,油机配电柜数量、柜内开关的数量及容量根据需要确定。
配置2台以上油机时采用并机工作方式:每台油机应配置进线柜、1台或2台联络柜、相应的并机柜、若干台馈电柜。
4.5.5 电源及照明
油机房要求使用双路电源,且至少有一路为保证电源;油机房和储油室照明均采用防爆灯具及相应的防爆控制开关。
4.5.6 消防
油机房消防设施采用超细干粉装置,消防设施建设必须与土建同步设计,与机房降噪同步施工。
4.6 机房要求
4.6.1 机房温、湿度要求
表5-1 机房温度湿度参数表
机 房
低压配电房
油机房
温度(℃)
10~30
5~40
相对湿度(%)
30~75
≤85
4.6.2 机房防尘要求
配电机房内应无爆炸、导电、电磁的尘埃,无腐蚀金属、破坏绝缘的气体。
4.6.3 防火要求
机房防火应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
配电机房原则上设置于生产楼1楼,油机房可设置于生产楼1楼或附属用房内。
4.7 电缆选型及敷设
按规范要求机房内的电缆均采用阻燃型,配电柜内2次电缆线使用耐高温电缆线。电缆沿电缆沟或直接埋地敷设;埋地电缆穿钢管敷设。
电缆沟要求:地市级生产楼楼采用柜下双沟,厚度6mm钢盖板,每块质量小于30kg。
4.8 抗震设防
变配电设备同列相邻设备侧壁间之间采用金属螺栓相互紧固,设备底脚应采用膨胀螺栓与地面加固;
油机机组底盘应采用先进可靠工艺保证地脚螺栓固定稳固,达到油机运行时的减震抗震要求。
4.9 保证用电范围
通信机房设备、通信机房空调、通信机房照明用电,消防设备用电。
4.10 市级综合楼配电系统配置原则
市级综合楼应设立独立配电机房,配电机房原则上设置于综合楼1楼。
当生产楼配电机房距离综合楼配电机房大于100米时,生产楼至综合楼宜采用高压供电方式,在综合楼内设置高压环网柜、变压器和低配系统,配置方式参照县级综合楼,容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
当生产楼配电机房距离综合楼配电机房小于100米时,生产楼至综合楼宜采用低压供电方式,在生产楼配电系统设计时考虑综合楼高压配电和变压器的容量需求,在综合楼内只配置低压配电系统。
市级综合楼保证用电通过电缆由生产楼配电系统馈电柜保证负荷输出开关提供。
4.11 接地系统
4.11.1 配电房接地系统
变配电房在大楼内时,变配电房接地与大楼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土建施工时,在变配电房的结构柱或墙上距地0.3米处预留接地预埋件,预埋件与基础接地体可靠焊接,预埋件要求不少于两处。后期变配电房设备安装时,在变配电房四周沿墙敷设一圈-40*4热镀锌扁钢,热镀锌扁钢与预埋件可靠焊接,过门处埋地敷设。配电柜基础槽钢,变压器预埋件以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均通过电缆沟或埋地与四周热镀锌扁钢可靠焊接。变配电房不在大楼内时,做法与同上,要求接地电阻不小于4欧姆。
所有交、直流配电设备的机壳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保护接地线。交流配电屏中的中性线汇集排应与机架绝缘,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交流保护地线。
电力变压器接地端与变压器机壳以及低压侧中性点汇集就近接地。
4.11.2 油机房接地系统
油机房在大楼内时,油机房接地与大楼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土建施工时,在油机房的结构柱或墙上距地0.3米处预留接地预埋件,预埋件与基础接地体可靠焊接,预埋件要求不少于两处。后期设备安装时,油机设备及中性点接地通过电缆沟采用热镀锌扁钢与附近预埋件可靠焊接。油箱设备通过油沟采用热镀锌扁钢与预埋件可靠焊接。
油机房不在大楼内时,做法同上,要求接地电阻不小于4欧姆。
4.12 绝缘胶垫防护
4.12.1 10KV高压设备(包括变压器)
在设备四周地面沿设备铺设绝缘胶垫,绝缘胶垫宽度为1m,厚度8mm,耐压等级为10kv,地垫每块长度为1m。
4.12.2 0.4KV低压设备
在设备四周地面沿设备铺设绝缘胶垫,绝缘胶垫宽度为1m,厚度5mm,耐压等级为3.5kv。
5 县级综合楼配置原则
5.1 市电引入
由当地供电部门就近引入1路10kV高压市电电源,高压线路优先使用电缆地埋方式铺设。
5.2 高压柜配置
县级综合楼一般配置高压进线柜(带隔离功能的环网柜)、出线柜、计量柜各1台。计量方式的选择和配置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若采用低压计量方式,可取消高压计量柜。
5.3 变压器的配置
根据县级综合楼的建设规模,考虑局房远期用电需求,依据设计院设计进行配置,一般配置变压器1台,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
变压器采用金属外壳防护,防护等级为IP20以上;绝缘等级达到H级以上,变压器温升在150℃以上;采用5级调压,每级调压范围为2.5%。
配置温度控制装置,温控装置配置RS485接口,动环系统可对变压器运行温度进行监控;变压器超温是能提供信号给高压柜切断变压器输入高压电源。
变压器应安装强制散热风扇,并能根据变压器运行温度自动开启和关闭。
5.4 低压配电系统配置
县级综合楼低压配电系统一般配置1台低压进线柜,1台电容补偿柜,1台自动切换柜,若干馈电柜。
5.4.1 开关柜
开关柜的基本框架为组合装配式结构,装置内零部件尺寸、隔室尺寸实行模数化。内部塑料部件应采用已通过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的阻燃材料生产的产品,内部应有明确功能分区,应配置标准的安装板、隔板、前面板以及预制进出线连接与之配合,在电路发生短路时应具有自动灭弧功能。
5.4.2 自动补偿柜
电容自动补偿柜,在变配电室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自动补偿装置设计除采用传统的电容电抗组合使用外,还可采用可控硅纯动态补偿装置或动态补偿与有源滤波相结合的方式,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0。
电容器应具有不浸油、不渗漏、不燃烧、不污染环境以及寿命长、损耗低等先进指标,同时应与配套设备的技术参数相适应并满足电压波动的允许条件;具有干式、自愈、压敏断路保护功能;额定电压480V以上,连续过流能力2.0倍以上,介质损耗小于等于0.25W/kVar;
电容器被永久击穿时仅故障元件退出运行,其他元件仍可正常运行。
自动投切电容器的装置使功率因数保持在0.90以上,同时分组切投时,不应产生谐振,并保证不会过补偿。系统采用变步长智能控制、自由组合轮换休息的投切控制方式,具有柜内温度检测和谐波检测功能。
串接与滤波电容器同品牌调谐系数6%的滤波电抗器,具有超温自保护功能。当供电部门对配电系统补偿有新要求或应用场景的需要,滤波电容器调谐系数可根据要求和需要做相应调整。
自动补偿柜应配置高温报警装置,并提供信号接口。
5.4.3 低压进线柜
柜内框架低压空气断路器具体配置按照低压配电系统图纸要求,开关额定电流根据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保护方式为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三段保护。
若供电部门要求采用低压计量,计量装置安装于进线柜内。
低压进线柜内加装智能电表,对市电总电量进行计量,并有RS232或RS485接口。
5.4.4 市电油机切换柜
自动切换开关采用四极开关,开关容量满足本系统保证负荷远期供电容量的要求。
市电油机切换柜内加装智能电表,对ATS开关输出电量(保证负荷总电量)进行计量,并有RS232或RS485接口。
5.4.5 馈电柜
出线断路器额定电流大于100A,建议采用多点可调塑壳式断路器,采用热磁脱扣。保护方式采用过载长延时与短路瞬时两段保护。
开关配置原则综合考虑各楼层功能规划、电力室设置规划、空调配置数量等相关因素,确定其低配系统分路开关和容量配置,满足机房规划使用需求的同时并预留相应数量开关作为应急抢修或紧急扩容备用。尤其要满足远期通信电源主备用开关需求,为通信电源和机房空调至少预留4个200A和1个400A开关。
5.4.6 显示仪表
进线柜选用多功能智能仪表,要求能测出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数及电能,并有RS232或RS485接口。不要求计量电能时,可选用测出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数,并有RS232或RS485接口。其他出线柜采用普通数字显示仪表,能够显示电压,电流参数。
以上所有仪表均安装于开关柜面板上。一次线路及元件表中智能仪表按照该品牌中等及以上方案进行仪表配置,液晶中文显示(每柜显示均在本柜)。尽量减少柜间接线。自带仪表的辅助工作电源。
5.5 油机选择
县公司综合楼一般配置油机1台。
油机容量根据局房规模和保证用电需求进行配置,在油机房预留车载油机接入口,车载油机与固定油机切换开关采用手动操作机械连锁。车载油机接入口需安装动环监控装置,对应急接口进行监控。
5.5.1 油机监控
油机须提供RS232或RS485接口的通信形式以满足动环监控的需要。机组具体监控项目基本要求:
遥测: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转速、水温(水冷)、润滑油油压、润滑油油温、输出功率。
遥信:工作状态(运行/停机)、工作方式(自动/手动)、过压、欠压、过流、频率/转速高、水温高(水冷)、润滑油油温高、润滑油油压低、启动失败、过载、启动电池电压高/低、紧急停车、市电故障。
遥控:开/关机、紧急停车车。
5.5.2 储油室及油罐
设置独立储油室,储油室门朝外开启,储油罐容量按1立方米容积进行制作。
油罐采用5mm厚不锈钢材料制作,罐体为圆柱形,直径建议为1100mm,也可根据储油室的尺寸做适当调整;油罐底面为倒圆锥形,圆锥高度为50mm;油罐上端平面设置直径为450mm人工口1个,直径为65mm加油口1个,直径为40mm呼吸阀1个;油罐底面圆锥顶端设置直径为25mm排污阀1个;油罐侧面距油罐底面外沿上侧150mm设置直径为20mm出油口(对油机供油)1个,油罐侧面距油罐顶面外沿下侧150mm设置直径为20mm回油口1个;油罐侧面安装油位计1个。
5.5.3 油机房降噪
需要对油机启动后产生的噪声的传播途径进行综合治理,将噪声降低至该城市环保部门要求的环境噪声指标范围之内。
5.5.4 油机配电柜
油机配电柜柜型和开关配置参照低压配电系统配置原则,油机配电柜数量、柜内开关的数量及容量根据需要确定。
5.5.5 电源及照明
油机房要求使用双路电源,且至少有一路为保证电源;油机房和储油室照明均采用防爆灯具及相应的防爆控制开关。
5.5.6 消防
油机房消防设施采用超细干粉或气体灭火装置,消防设施建设必须与土建同步设计,与油机房降噪同步施工。
5.6 机房要求
5.6.1 机房温、湿度要求
表4-1 机房温度湿度参数表
机 房
低压配电房
油机房
温度(℃)
10~30
5~40
相对湿度(%)
30~75
≤85
5.6.2 机房防尘要求
配电机房内应无爆炸、导电、电磁的尘埃,无腐蚀金属、破坏绝缘的气体。
5.6.3 防火要求
机房防火应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
高低压配电机房和油机房原则上设置于附属用房内。
5.7 电缆选型及敷设
按规范要求机房内的电缆均采用阻燃型;配电柜内2次电缆线使用耐高温电缆线;电缆沿电缆沟或直接埋地敷设;埋地电缆穿钢管敷设。
电缆沟要求:县级楼采用柜下双沟,厚度6mm钢盖板,每块质量小于30kg。
5.8 抗震设防
变配电设备同列相邻设备侧壁间之间采用金属螺栓相互紧固,设备底脚应采用膨胀螺栓与地面加固。
油机机组底盘应采用先进可靠工艺保证地脚螺栓固定稳固,达到油机运行时的减震抗震要求。
5.9 保证用电范围
通信机房设备、通信机房空调、通信机房照明用电,消防设备用电。
5.10 接地系统
5.10.1 变配电房接地系统
变配电房在大楼内时,变配电房接地与大楼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土建施工时,在变配电房的结构柱或墙上距地0.3米处预留接地预埋件,预埋件与基础接地体可靠焊接,预埋件要求不少于两处。后期变配电房设备安装时,在变配电房四周沿墙敷设一圈-40*4热镀锌扁钢,热镀锌扁钢与预埋件可靠焊接,过门处埋地敷设。配电柜基础槽钢,变压器预埋件以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均通过电缆沟或埋地与四周热镀锌扁钢可靠焊接。变配电房不在大楼内时,做法与同上,要求接地电阻不小于4欧姆。
所有交、直流配电设备的机壳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保护接地线。交流配电屏中的中性线汇集排应与机架绝缘,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交流保护地线。
电力变压器接地端与变压器机壳以及低压侧中性点汇集就近接地。
5.10.2 油机房接地系统
油机房在大楼内时,油机房接地与大楼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土建施工时,在油机房的结构柱或墙上距地0.3米处预留接地预埋件,预埋件与基础接地体可靠焊接,预埋件要求不少于两处。后期设备安装时,油机设备及中性点接地通过电缆沟采用热镀锌扁钢与附近预埋件可靠焊接。油箱设备通过油沟采用热镀锌扁钢与预埋件可靠焊接。
油机房不在大楼内时,做法同上,要求接地电阻不小于4欧姆。
5.11 绝缘胶垫防护
5.11.1 10KV高压设备(包括变压器)
在设备四周地面沿设备铺设绝缘胶垫,绝缘胶垫宽度为1m,厚度8mm,耐压等级为10kv,地垫每块长度为1m。
5.11.2 0.4KV低压设备
在设备四周地面沿设备铺设绝缘胶垫,绝缘胶垫宽度为1m,厚度5mm,耐压等级为3.5kv。
6 设备及主要器件品牌配置要求
为保证交流电源设备入网质量,设备及主要器件品牌按品牌配置要求参考执行,要求使用正牌产品。
6.1 地市级生产局房设备品牌配置要求
6.1.1 高压配电系统
高压柜原则上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和国标标准型机柜,并经过国内各种使用环境下常年使用安全可靠的柜型,如:ABB Unigear ZS1、Unigear550;施奈德 MVNEX;西门子 8BK20;GE PIX P/V II、KYN33;国标KYN28系列金属铠装中置移开式开关设备柜型。
开关柜内真空断路器品牌选用进口品牌,并经过国内各种使用环境下常年使用安全可靠且故障率极低的产品,如: ABB VD4、VMAX;施耐德 Evolis;西门子 3AH系列 ;GE VB系列。
综合继保品牌选择行业领先、功能齐全、可靠性高、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如:ABB、阿海珐、GE以及以上所列品牌高压柜本品牌标准配置。
6.1.2 变压器
变压器使用国内知名大型企业产品,如:江苏中电、新疆特变、上海ABB、广东增城、江苏华鹏、江苏大全等(优先使用省公司统一招标结果)。
6.1.3 低压配电系统
柜体原则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标准型机柜,并经过国内各种使用环境下常年使用安全可靠的柜型,如: ABB 的MNS3.0柜、施奈德的Blokset、Okken系列柜、默勒MD6000或国标标准MNS柜型。
无功功率补偿柜中的电容器、电抗器及控制器选用可靠性高、安全性高、保护功能全面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产品,要求组件选用与电容相同品牌,如:ABB、施奈德、诺基亚、爱普科斯、金米勒、威瀚、蒂森克罗德品牌。
低压进线柜内框架低压空气断路器选择进口品牌,并经过国内各种使用环境下常年使用安全可靠且故障率极低的产品,如:ABB的E系列、施耐德的MT系列或GE的M系列开关产品,馈电柜出线断路器采用ABB、施耐德品牌。
ATS切换开关在容量大于400A时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且在用电安全要求很高的企事业单位得到广泛使用的产品,如:艾默生ASCO、通用GE品牌,优先使用ASCO品牌;容量为400A以下的ATS开关可选择其他优质产品。
6.1.4 油机
使用在国内通信企业中广泛使用的进口及优质国内合资企业产品,如:辛普森、威尔逊、卡特彼勒、康明斯、上海科泰品牌(优先使用省公司统一招标结果)。
6.2 县级生产局房设备品牌配置要求
6.2.1 高压配电系统
高压环网柜原则上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并经过国内各种使用环境下常年使用安全可靠的柜型,如:施奈德SM6、RM6;ABB safe、Uniswitch;西门子SIMOSEC、8DH10 品牌。
6.2.2 变压器
变压器使用国内知名大型企业产品,如:江苏中电、新疆特变、上海ABB、广东增城、江苏华鹏、江苏大全等(优先使用省公司统一招标结果)。
6.2.3 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柜体原则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标准型机柜,并经过国内各种使用环境下常年使用安全可靠的柜型,如:ABB 的MNS3.0柜及Artuk系列柜、施奈德的Blokset、默勒MD6000或国标柜型MNS中采用。
无功功率补偿柜中的电容器、电抗器及控制器选用可靠性高、安全性高、保护功能全面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产品,要求组件选用与电容相同品牌,如:ABB、施奈德、诺基亚、爱普科斯、金米勒、威瀚、蒂森克罗德品牌。
低压进线柜内框架低压空气断路器选择进口品牌,并经过国内各种使用环境下常年使用安全可靠且故障率极低的产品,如: ABB的E系列、施耐德的MT系列或GE的M系列开关产品,馈电柜出线断路器采用ABB、施耐德品牌。
ATS切换开关在容量大于400A时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且在用电安全要求很高的企事业单位得到广泛使用的产品,如:艾默生ASCO、通用GE品牌,优先使用ASCO品牌;容量为400A以下的ATS开关可选择其他优质产品。
6.2.4 油机
油机使用在国内通信企业中广泛使用的进口及优质国内合资企业产品,如:辛普森、威尔逊、卡特彼勒、康明斯、上海科泰品牌(优先使用省公司统一招标结果)。
24
展开阅读全文